正在阅读:

【JMedia】《北京折叠》获雨果奖 国产科幻电影崛起有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JMedia】《北京折叠》获雨果奖 国产科幻电影崛起有望?

刘慈欣、郝景芳的接连获奖,让国内科幻爱好者兴奋莫名,更引发了业内人士的疑问——如果这些超级IP被搬到大银幕上,是否也会成为优秀的电影作品呢?科幻小说已经成为“世界级”了,科幻电影是否也能够借势崛起呢?

2015年,刘慈欣凭借《三体》登上了雨果奖的颁奖台。仅仅一年之后,又有中国作家斩获这一殊荣。8月21日,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成为了第二个获得此奖的中国作家。

雨果奖是“世界科幻协会”所颁发的奖项,得名于“科幻杂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这个奖项是美国科幻界的最高奖项,也是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科幻奖之一。在刘慈欣之前,从未有中国作家获此殊荣。

刘慈欣、郝景芳的接连获奖,让国内科幻爱好者兴奋莫名,更引发了业内人士的疑问——如果这些超级IP被搬到大银幕上,是否也会成为优秀的电影作品呢?科幻小说已经成为“世界级”了,科幻电影是否也能够借势崛起呢?

科幻小说崛起 改编电影却跳票?

如果说刘慈欣的获奖是众望所归,那么郝景芳的获奖更像是一个惊喜。这位80后作家,在同组选手有“现代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的情况下,依然拿下了这个奖项。

《北京折叠》讲的是一个这样的故事:若干年后,北京市人满为患,城市设计者只能把北京的城市空间分为三层,底层劳工、精英白领和当权者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按不同比例分配48小时的周期。小说的主人公是垃圾工人老刀,居住在“第三空间”,为了女儿,他在一天之内穿越了三个空间,见证了不同阶层人物的喜怒哀乐。

这部小说仅有2万余字,却折射出了社会阶层固化的现实问题。这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共同问题,改成《纽约折叠》、《东京折叠》、《伦敦折叠》也并不“违和”。这正是科幻小说的魅力所在——它们表达的思想通常可以适用于全球,受文化差异影响较小。这同样也是科幻电影的魅力。

《北京折叠》获奖之后,不少科幻迷都很期待这部作品能够呈现在大银幕上。据业内人士透露,这部小说的影视版权在几年前就已经给出,拿下影视版权的却并非是中国公司,而是一位美国的导演。

刚刚为人熟知的超级IP,最终可能会变成美国大片,不知乐于追逐IP的中国电影人听了该作何感想。同获雨果奖的《三体》,也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超级IP,在没有成名之前,它的影视改编权就已被买走。据知情人士透露,购买版权的正是电影《三体》的导演张番番。

2015年3月,《三体》电影宣布开拍,由冯绍峰、张静初、杜淳等主演。4个月后,电影实拍部分杀青,当时预计影片在2016年7月上映。然而,在经历影片监制、出品方游族CEO孔二狗离职、特效团队被更换、导演张番番所拍素材被弃等一系列事件之后,《三体》竟然跳票了。甚至有人爆料,这部电影的上映将无限期推迟。

一部是“将中国科幻提升至世界水平”的鸿篇巨制,一部是折射社会问题的科幻“新秀”,都没能成就一部优秀的国产科幻电影。因《三体》的开拍,一些媒体将2015年称为“科幻电影元年”。如今看来,这个说法颇有些讽刺。

科幻电影元年 科幻片却接连扑街

纵观近几年热映的国产电影,基本以喜剧片和青春爱情片为主,科幻电影少之又少。《三体》跳票之外,打出科幻片旗号的《蒸发太平洋》和《不可思异》均遭遇了口碑票房双扑街的命运。

2015年1月上映的《蒸发太平洋》,由周文武贝导演,布兰登·罗斯、张雨绮等主演。这部宣称为“国际科幻巨制”“硬科幻大片”的电影,上映之后票房只有3500多万。在豆瓣上,这部电影的评分仅为3.0分,超过65%的人都给出了一星的评价。

这部国产科幻片讲的是一架客机失事后迫降荒岛,遭遇怪物袭击的故事。看似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科幻故事,上映后却引起了网友的疯狂吐槽。一位网友说,片中的怪物就是狼狗,特效还不如鼓风机吹出的效果。另一位网友则直接将该片总结为:一部“烂片”都无法形容的电影。

同在2015年上映的科幻片《不可思异》,票房为1.12亿,比《蒸发太平洋》要好得多,却同样遭遇了观众的恶评。

明明是一部普通的电影,加入了一个外星生物就变成了科幻片。这样敷衍的科幻片制造方式,遭遇了网友的群嘲。片中的五毛特效和俗气的台词,同样也遭遇了吐槽。曾拍出《漂亮妈妈》、《周瑜的火车》的孙周,如今交出这样一部作品,着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名导纷纷入局 科幻电影有望翻身?

如果说这些电影的扑街可能是导演的功力还不够,那么换名导来拍科幻电影,会不会比较容易拍出佳作?

8月19日,全球华语科幻电影星云奖颁奖盛典上,陆川凭借《九层妖塔》获得了最佳导演奖,这似乎是对名导拍摄科幻片的一个肯定。然而,翻开这个颁奖礼的获奖名单,你会发现其余获奖电影如《长江7号》、《李献计历险记》、《卫斯理之蓝血人》的拍摄年份都已非常久远。《长江7号》等电影只不过有科幻成分,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片。

对此,主办方也十分无奈:这次把有点科幻成分的电影都算上了,的确无片可候选。这也反映了一个窘况,国内真正的科幻片太少了。即便是获奖的《九层妖塔》,也曾在上映后引起了无数的争议。

最近,有不少名导都涉足了科幻电影领域,张艺谋就是其中之一。由张艺谋执导的《长城》,就属于一部中美合拍的科幻大片。这部电影讲的是北宋时期,中外军队携手在长城抗击怪兽的故事。影片云集了马特·达蒙、威廉·达福、刘德华、张涵予、彭于晏、鹿晗等中外明星,投资高达1.5亿,可以说是未映先火。从预告片来看,这部电影不仅有着好莱坞大片风格,也充满了中国元素。

然而,这部电影还未上映,就因让白人成为中国英雄的设定,备受国内观众的质疑。据外媒报道,《长城》同样不被环球影业看好,环球甚至视之为一部“问题电影”。看来,即使是名导,想顺利打造一部科幻风格的大片也并不容易。当然,实际的上映效果,还要等影片上映后才能一窥究竟。

还有一些名导,虽然没有拍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科幻片,近期所拍的电影也带有一定的科幻元素。比如周星驰的《美人鱼》,乌尔善的《寻龙诀》,都带有科幻元素,不过前者一般被视作魔幻爱情喜剧,后者一般被视作盗墓电影,并没有被纳入国产科幻片的行列。

从这些电影来看,如果在剧本靠谱、技术到位的前提下,插入一些科幻元素,取得口碑票房双丰收的成绩并不难。然而,如果想做一部如《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等“硬科幻”大片,可能就并不容易了。

中国为什么拍不好科幻电影?

作为全球科幻片的主要供货方,好莱坞的科幻片年年拍,年年大受欢迎。无论是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还是《星际穿越》、《地心引力》等硬科幻片,不但吸金力强劲,而且还会引起科幻迷的热议。相较之下,中国的科幻电影却如此“羸弱”,这是为什么呢?

NO1 缺乏优质的原创内容

除了刘慈欣、郝景芳之外,中国尽管还有着几十位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家,但优秀的原创内容还是远远不能够满足电影人的需求。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内每年出版的原创科幻小说数量不足100本,而美国科幻界一年大概要出版1000多部小说,产量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一些优秀的科幻作家并没有受到读者的关注。如果没有获得雨果奖的新闻,可能不会有多少人知道郝景芳这个名字。如果一本科幻小说的人气不高,一些电影人可能就会放弃改编它。毕竟,他们是如此地看重粉丝基础。

NO2 缺乏大量资金的支持

科幻电影最吸引人的,除了故事之外,就是震撼的场面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就无法请来好的特效团队。而国内的特效团队虽然已经能用上和好莱坞一样的设备,在技术、流程、经验上仍有不小的差距。

在《九层妖塔》的后期制作过程中,就遭遇了这个问题。这部电影投资9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只有1600万元可以用于后期制作,经费远远不够。陆川只好“弃卒保车”,要求把怪兽的镜头做到最好,最终只有怪兽的镜头达到了国际A类特效标准。

由于科幻电影拍摄和后期制作的投入太多,不少导演都不敢拍摄此类电影。即使拍了,资金的捉襟见肘常常会影响影片的视觉效果。

NO3 缺乏有科幻片拍摄经验的导演

由于国内优秀的科幻电影尚未诞生,各大电影导演目前也正处于摸索阶段。对于科幻电影来说,导演的审美十分重要。如果导演审美水平不够,就很难拍出具有视觉冲击力效果的大场面,这也会影响电影的上映效果。

目前,试水科幻电影的虽然有不少名导,他们拍摄科幻电影却都是头一次。擅长拍摄文艺片的孙周,到了《不可思异》就结结实实地栽了跟头。曾经开启中国“大片”时代的张艺谋,能否凭借《长城》成为科幻电影的“开山鼻祖”,我们暂且拭目以待。

尽管备受期待的《三体》跳票,中国仍有一大波“科幻大片”在靠近。刘慈欣的三部小说——《流浪地球》、《微纪元》和《超新星纪元》,都宣布启动项目筹备。加上还未上映的《三体》,未来一段时间的科幻电影可能会“井喷”了。然而,在几乎“从零起步”的情况下,想要立即拍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是难上加难。科幻再热,电影人也要冷静下来,在剧本和资金靠谱的前提下,踏踏实实地去拍。盲目跟风,盲目“转型”,只会自砸招牌罢了。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微信(ID:chuangyiyu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刘慈欣

  • 半个科幻圈都在期待的刘慈欣科幻特展!快跟上抖音心动上新日开启探索征程
  • “刘慈欣宇宙”影视化,需要跨越的三重门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JMedia】《北京折叠》获雨果奖 国产科幻电影崛起有望?

刘慈欣、郝景芳的接连获奖,让国内科幻爱好者兴奋莫名,更引发了业内人士的疑问——如果这些超级IP被搬到大银幕上,是否也会成为优秀的电影作品呢?科幻小说已经成为“世界级”了,科幻电影是否也能够借势崛起呢?

2015年,刘慈欣凭借《三体》登上了雨果奖的颁奖台。仅仅一年之后,又有中国作家斩获这一殊荣。8月21日,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成为了第二个获得此奖的中国作家。

雨果奖是“世界科幻协会”所颁发的奖项,得名于“科幻杂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这个奖项是美国科幻界的最高奖项,也是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科幻奖之一。在刘慈欣之前,从未有中国作家获此殊荣。

刘慈欣、郝景芳的接连获奖,让国内科幻爱好者兴奋莫名,更引发了业内人士的疑问——如果这些超级IP被搬到大银幕上,是否也会成为优秀的电影作品呢?科幻小说已经成为“世界级”了,科幻电影是否也能够借势崛起呢?

科幻小说崛起 改编电影却跳票?

如果说刘慈欣的获奖是众望所归,那么郝景芳的获奖更像是一个惊喜。这位80后作家,在同组选手有“现代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的情况下,依然拿下了这个奖项。

《北京折叠》讲的是一个这样的故事:若干年后,北京市人满为患,城市设计者只能把北京的城市空间分为三层,底层劳工、精英白领和当权者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按不同比例分配48小时的周期。小说的主人公是垃圾工人老刀,居住在“第三空间”,为了女儿,他在一天之内穿越了三个空间,见证了不同阶层人物的喜怒哀乐。

这部小说仅有2万余字,却折射出了社会阶层固化的现实问题。这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共同问题,改成《纽约折叠》、《东京折叠》、《伦敦折叠》也并不“违和”。这正是科幻小说的魅力所在——它们表达的思想通常可以适用于全球,受文化差异影响较小。这同样也是科幻电影的魅力。

《北京折叠》获奖之后,不少科幻迷都很期待这部作品能够呈现在大银幕上。据业内人士透露,这部小说的影视版权在几年前就已经给出,拿下影视版权的却并非是中国公司,而是一位美国的导演。

刚刚为人熟知的超级IP,最终可能会变成美国大片,不知乐于追逐IP的中国电影人听了该作何感想。同获雨果奖的《三体》,也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超级IP,在没有成名之前,它的影视改编权就已被买走。据知情人士透露,购买版权的正是电影《三体》的导演张番番。

2015年3月,《三体》电影宣布开拍,由冯绍峰、张静初、杜淳等主演。4个月后,电影实拍部分杀青,当时预计影片在2016年7月上映。然而,在经历影片监制、出品方游族CEO孔二狗离职、特效团队被更换、导演张番番所拍素材被弃等一系列事件之后,《三体》竟然跳票了。甚至有人爆料,这部电影的上映将无限期推迟。

一部是“将中国科幻提升至世界水平”的鸿篇巨制,一部是折射社会问题的科幻“新秀”,都没能成就一部优秀的国产科幻电影。因《三体》的开拍,一些媒体将2015年称为“科幻电影元年”。如今看来,这个说法颇有些讽刺。

科幻电影元年 科幻片却接连扑街

纵观近几年热映的国产电影,基本以喜剧片和青春爱情片为主,科幻电影少之又少。《三体》跳票之外,打出科幻片旗号的《蒸发太平洋》和《不可思异》均遭遇了口碑票房双扑街的命运。

2015年1月上映的《蒸发太平洋》,由周文武贝导演,布兰登·罗斯、张雨绮等主演。这部宣称为“国际科幻巨制”“硬科幻大片”的电影,上映之后票房只有3500多万。在豆瓣上,这部电影的评分仅为3.0分,超过65%的人都给出了一星的评价。

这部国产科幻片讲的是一架客机失事后迫降荒岛,遭遇怪物袭击的故事。看似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科幻故事,上映后却引起了网友的疯狂吐槽。一位网友说,片中的怪物就是狼狗,特效还不如鼓风机吹出的效果。另一位网友则直接将该片总结为:一部“烂片”都无法形容的电影。

同在2015年上映的科幻片《不可思异》,票房为1.12亿,比《蒸发太平洋》要好得多,却同样遭遇了观众的恶评。

明明是一部普通的电影,加入了一个外星生物就变成了科幻片。这样敷衍的科幻片制造方式,遭遇了网友的群嘲。片中的五毛特效和俗气的台词,同样也遭遇了吐槽。曾拍出《漂亮妈妈》、《周瑜的火车》的孙周,如今交出这样一部作品,着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名导纷纷入局 科幻电影有望翻身?

如果说这些电影的扑街可能是导演的功力还不够,那么换名导来拍科幻电影,会不会比较容易拍出佳作?

8月19日,全球华语科幻电影星云奖颁奖盛典上,陆川凭借《九层妖塔》获得了最佳导演奖,这似乎是对名导拍摄科幻片的一个肯定。然而,翻开这个颁奖礼的获奖名单,你会发现其余获奖电影如《长江7号》、《李献计历险记》、《卫斯理之蓝血人》的拍摄年份都已非常久远。《长江7号》等电影只不过有科幻成分,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片。

对此,主办方也十分无奈:这次把有点科幻成分的电影都算上了,的确无片可候选。这也反映了一个窘况,国内真正的科幻片太少了。即便是获奖的《九层妖塔》,也曾在上映后引起了无数的争议。

最近,有不少名导都涉足了科幻电影领域,张艺谋就是其中之一。由张艺谋执导的《长城》,就属于一部中美合拍的科幻大片。这部电影讲的是北宋时期,中外军队携手在长城抗击怪兽的故事。影片云集了马特·达蒙、威廉·达福、刘德华、张涵予、彭于晏、鹿晗等中外明星,投资高达1.5亿,可以说是未映先火。从预告片来看,这部电影不仅有着好莱坞大片风格,也充满了中国元素。

然而,这部电影还未上映,就因让白人成为中国英雄的设定,备受国内观众的质疑。据外媒报道,《长城》同样不被环球影业看好,环球甚至视之为一部“问题电影”。看来,即使是名导,想顺利打造一部科幻风格的大片也并不容易。当然,实际的上映效果,还要等影片上映后才能一窥究竟。

还有一些名导,虽然没有拍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科幻片,近期所拍的电影也带有一定的科幻元素。比如周星驰的《美人鱼》,乌尔善的《寻龙诀》,都带有科幻元素,不过前者一般被视作魔幻爱情喜剧,后者一般被视作盗墓电影,并没有被纳入国产科幻片的行列。

从这些电影来看,如果在剧本靠谱、技术到位的前提下,插入一些科幻元素,取得口碑票房双丰收的成绩并不难。然而,如果想做一部如《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等“硬科幻”大片,可能就并不容易了。

中国为什么拍不好科幻电影?

作为全球科幻片的主要供货方,好莱坞的科幻片年年拍,年年大受欢迎。无论是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还是《星际穿越》、《地心引力》等硬科幻片,不但吸金力强劲,而且还会引起科幻迷的热议。相较之下,中国的科幻电影却如此“羸弱”,这是为什么呢?

NO1 缺乏优质的原创内容

除了刘慈欣、郝景芳之外,中国尽管还有着几十位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家,但优秀的原创内容还是远远不能够满足电影人的需求。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内每年出版的原创科幻小说数量不足100本,而美国科幻界一年大概要出版1000多部小说,产量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一些优秀的科幻作家并没有受到读者的关注。如果没有获得雨果奖的新闻,可能不会有多少人知道郝景芳这个名字。如果一本科幻小说的人气不高,一些电影人可能就会放弃改编它。毕竟,他们是如此地看重粉丝基础。

NO2 缺乏大量资金的支持

科幻电影最吸引人的,除了故事之外,就是震撼的场面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就无法请来好的特效团队。而国内的特效团队虽然已经能用上和好莱坞一样的设备,在技术、流程、经验上仍有不小的差距。

在《九层妖塔》的后期制作过程中,就遭遇了这个问题。这部电影投资9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只有1600万元可以用于后期制作,经费远远不够。陆川只好“弃卒保车”,要求把怪兽的镜头做到最好,最终只有怪兽的镜头达到了国际A类特效标准。

由于科幻电影拍摄和后期制作的投入太多,不少导演都不敢拍摄此类电影。即使拍了,资金的捉襟见肘常常会影响影片的视觉效果。

NO3 缺乏有科幻片拍摄经验的导演

由于国内优秀的科幻电影尚未诞生,各大电影导演目前也正处于摸索阶段。对于科幻电影来说,导演的审美十分重要。如果导演审美水平不够,就很难拍出具有视觉冲击力效果的大场面,这也会影响电影的上映效果。

目前,试水科幻电影的虽然有不少名导,他们拍摄科幻电影却都是头一次。擅长拍摄文艺片的孙周,到了《不可思异》就结结实实地栽了跟头。曾经开启中国“大片”时代的张艺谋,能否凭借《长城》成为科幻电影的“开山鼻祖”,我们暂且拭目以待。

尽管备受期待的《三体》跳票,中国仍有一大波“科幻大片”在靠近。刘慈欣的三部小说——《流浪地球》、《微纪元》和《超新星纪元》,都宣布启动项目筹备。加上还未上映的《三体》,未来一段时间的科幻电影可能会“井喷”了。然而,在几乎“从零起步”的情况下,想要立即拍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是难上加难。科幻再热,电影人也要冷静下来,在剧本和资金靠谱的前提下,踏踏实实地去拍。盲目跟风,盲目“转型”,只会自砸招牌罢了。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微信(ID:chuangyiyu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