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云腾
“我对影视行业是有兴趣的。”新东方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在接受《新京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认为自己介入影视行业的时机已经“成熟”。
昨日(8月24日),作为影视公司彼格影视的联合创始人,俞敏洪与原润亚影视董事长陈铁铭和金山公司创始人求伯君一起,出席了彼格影视的发布会。在发布会现场,俞敏洪强调正在有意识地将影视领域与教育行业进行结合,“我认为影视在未来,一定是教育领域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或者说它跟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已是俞敏洪第二次投资影视行业。上一次,俞敏洪投资了无限自在创始人朱玮杰创办的自在影业,金额约为5000万。朱玮杰在2014年接受采访时表示,能够使影视营销公司转型成真正的制作公司,关键时刻是“俞老师和盛总(洪泰基金合伙人盛希泰)推了我们一把”。
这些投资案例共同拼凑出一个更为多元的俞敏洪形象。从高考三次考上北大的励志典范、到上市公司创始人与电影男主角的原型,这位自称“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的”企业家亦在选择加诸于自己身上的标签时,将影视、直播和网红等娱乐行业关键词包括在内。
在今年4月份开播,为期10天、历时240小时的网络直播真人秀节目《洪哥梦游记》里,俞敏洪沿着长江跨越了10座城市,探讨人生、风景与做讲座,最后在优酷直播守候总在线人数619万、互动弹幕928万。此外,他还曾客串创投网剧《青橙芒果咖啡》,饰演的角色就是他本人。
传统的企业家精神和形象正在被互联网娱乐进行解构。在王石的万科保卫战成为饭后的谈资,雷军、周鸿祎、董明珠等人的纠葛被媒体无限放大之后,一度远离资本最热门话题所在地的俞敏洪,这次选择一脚踏进资本与舆论纠缠最深的地方。
俞敏洪将为自己与泛乐产业的结合讲出一个怎样的故事?
影视行业内的新东方
于今年3月份才成立的彼格影视,此前以泛娱乐公司的标签示人。在这次发布会上,这家影视公司也抛出了男团与小鲜肉的培养计划。来自全国的24位小鲜肉,将在一档名为《进击!bigboy》的节目中进行全封闭培训,最终筛选出12人拍摄同名网剧。
俞敏洪对这些年轻的男孩寄予厚望,“一个男人的魅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到最终是一种内涵和气质,而外表和长相只起到了一部分的作用,马云长得并不帅,但是大家都很喜欢他。”
所谓的“气质与内涵”,也正是很长时间内外界对于俞敏洪与新东方的共同印象——传奇式的逆袭、“闷声发大财”的象征与成功学的典范。
2013年,由黄晓明、邓超、佟大为主演,陈可辛执导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上映,故事以新东方的创业史为蓝本,男主角成东青的故事原型即为俞敏洪。俞敏洪在公开场合否认了这部电影与其的联系,“本质上我还是不希望这部电影和我联系得太密切。”
《中国合伙人》最终成为当年中国电影票房的一匹黑马,获得票房5.39亿。正是在这之后,之前基本上在教育领域现身频次较高的俞敏洪,开始将目光投向这座被其余巨头早已瞄准的金矿上。
2014年,俞敏洪与天使投资人盛希泰共同创办洪泰基金,专注“吃喝玩乐”类、教育等具有“精神追求”类、及颠覆现有行业模式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类项目。这笔基金还拉来了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
该基金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在当年末揭晓。由无限自在创始人朱玮杰创办的自在影业,是这家电影营销公司试水电影上游制作的产物。洪泰基金是这家电影公司的天使投资人,为此,洪泰基金投入了接近5000万人民币。
朱玮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限自在是影视营销公司,能够顺利过渡到内容制作阶段,得益于洪泰基金。“其实我们早就希望从电影营销往电影投资的方向延伸,最终是俞老师和盛总推了我们一把。”
在彼格影视的投资案例中,俞敏洪是与原润亚影视董事长陈铁铭和金山公司创始人求伯君进行合作。在彼格影视的具体运营方面,俞敏洪表示自己会分管剧本与调动资源,而不会涉及过多的具体运营。
“一是剧本的前期筹备,通过阅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毕竟读过那么多的书,我觉得我对故事的情节是有判断力的,以及对剧本本身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我是有把控的。”俞敏洪称,“我做的第二个事情,就是调动身边的社会资源,年轻人的资源,为整个影视公司的发展推荐一些好的方向。我甚至可以调动新东方到今天为止的上千万学生,专门为他们的人生写剧本。新东方的很多学生都是有故事的人。”
新东方的红与黑
按照自在影业今年7月份发布的片单显示,这家公司将在未来陆续发布《疯岳撬佳人》、《六弄咖啡馆》、《兔子先生》、《一次就好》等电影项目。其中《一次就好》来自于去年暑期黑马影片《夏洛特烦恼》的同名插曲,将作为音乐IP进行改编。
彼格影视则推出了网剧、男团的孵化计划。在这些项目尚未成熟之余,彼格影视还为其抛出了粉丝经济的概念,试图以数据结果为导向、实现内容价值的最大化。
多元化的迹象不仅出现在影视领域,也复制在新东方传统的线下业务,明星教师的展现形式和吸粉办法也在变化。随着网综和直播的爆发,新东方开始涌现出一批网红教师,包括曾登上《奇葩说》的英语教师艾力、以及在长沙新东方任职的“思思老师”周思成等。
经由互联网的扁平化、几档热门综艺节目的推动,来自新疆的努尔艾力·阿不利孜与湖南的周思成成为了新的社交名人。在新浪微博上,艾力的粉丝为345万,周思成的粉丝为81万。而艾力在2015年出版的《你一年的8760小时》在6个月内畅销了50万册,成为当年度励志类书籍排行榜上的常客。
尽管无法确定俞敏洪与新东方是否如同影视领域一样,在有意识地推动着网红教师的发展,但自己的老师被更多年轻人消费,却是一件值得他兴奋的事。这也几乎复刻了俞敏洪早年为新东方背书时的轨迹——通过犀利言论,新东方的网红教师队伍正在将个人形象不断与企业形象重叠、结合,最终形成的关注度则作用于企业本身。
6月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俞敏洪表示,“互联网的传播手段让他们(艾力、周思成等)更容易影响到更多人群,让自己的个人IP得到更大的发展”,使其“在竭尽全力做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在为新东方做贡献”。
艾力在公开场合提到过俞敏洪和新东方对自己的重要意义,“最尊敬的两个人改变了我的人生——我的父亲和俞敏洪老师。”在新书开售后,俞敏洪亲力亲为,为艾力做序、跑路演。作为回馈,艾力、周思成等人成为了新东方的知名教师,在新东方辗转全国各地的宣传及校招时充当门面角色。
作为新东方在线业务的载体新东方在线,又在表露出直播尝试的可能性。新东方在线宣布在挂牌新三板后,开启直播课堂业务。一切顺利的话,这将是新三板第一家直播挂牌企业,同时也将经由直播寻找和孵化更多网红教师。
“像新东方现在在这样的一个互联网时代不断的转型、不断的要调整战略的这么一个时代,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能够把企业这样的一个战略发展方向、执行方针、布局,能够想清楚,并且能把它执行下去。”
“懦弱和考虑周到”
就像老搭档徐小平说过的——“创业者没有当网红的能力,就不要创业了”一样,俞敏洪在这一年通过频次明显增多的直播、客串网剧、综艺节目,从“企业家”成为“网红”。
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俞敏洪屡次提及互联网对以线下模式起家的新东方的影响、以及对他本人的剧烈冲击。“把微信变成一种生意,并且通过微信变成了新东方的一个传播平台,而且通过微信变成新东方一个团结平台。”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快了新东方竞争对手的成长步伐。作为2006年赴美上市的传奇,新东方在2015年市值被国内A股上市公司全通教育反超;教育公司51talk在今年6月份赴美上市,市值与当年新东方相近,均为4亿美元左右。
与新东方体量、发展轨迹均十分相似的51talk,无需负担以实体教育起家的新东方为聘请老师、租用场地所支付的巨额成本,全部授课都以一对一的线上形式完成。作为51talk的投资人与新东方的联合创始人,徐小平甚至公开表示过希望51talk等新生的教育机构“灭掉新东方”。
强调对新鲜事物的渴求,可能便是俞敏洪对这种情况作出的应激反应。在继续强化成功学导师的标签时,俞敏洪试图以直播、网剧、电影等娱乐意味更浓的方式,来促使公众的注意力保持在自己与新东方身上。
将影视与新东方进行内容层面上的结合,俞敏洪传达出自己设想的可能性,“现在的新东方小学生中,有一半学生的父母曾在新东方学习过,所以挖掘两代人的故事,把他们的故事搬上荧屏,让后面的年轻人,正在奋斗的年轻人,能够从这些人的故事中得到奋斗的启示,就是新东方应该做的一部分。”
他同时表现出自己的自信——这是他最擅用的回忆梦想模式。“我年轻的时候就很羡慕电影演员,现在更多的是想看看自己对于影视剧剧本的判断力。我在大四的时候专门研究过戏剧,对于故事情节以及这样的剧本能不能火爆,我觉得我还是有判断力的。”
某种程度上,这位被知乎称之为“特别能忍”的创业者有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过分的谨慎——“懦弱和考虑周到”——这种秉性使他在某些场合陷入到“挣扎的状态”。
即使如此,俞敏洪也在向外界明确无误地传达出了自己的计划,“我在今天必须努力地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发生什么,并且把我理解的正在发生的事情运用到新东方未来的发展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