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谢耶维奇很好奇中国读者如何看她的书。似曾相识,感同身受。
这个答案或许多少让她看到一些困惑。在她看来,中国人民的境况比俄罗斯人民好多了。相比三十多年前她上次来中国所看到的,现在的中国,尤其是上海,变化太大了,人民也自由多了。
在这些表层不同的背后,两国民众看待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语境和思维空间依然有着让人无奈的相似。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里俄罗斯老人们对社会主义时代爱恨交加情感复杂的怀旧,真让人有一种回首来时路的感觉。曾经的俄罗斯精英们对改革前夜和改革之初传看禁书和“厨房谈话”的怀念,不也同样屡屡出现在失落的中国知识精英对美好的七八十年代向往式回望中吗。
而俄罗斯知识界对叶利钦时代初期野蛮资本主义勃发的拒斥与憎恨,不也让人想起199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义利之争吗。一如心灰意冷的俄罗斯知识分子,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当时也认为清贫而叠加美好向往的更精神层面的生活,要好过利欲熏天而又冷血的市场经济。
当然,《二手时间》里所展现的苏联解体前后血腥暴力混乱的一面,无疑也提醒中国读者,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是多么暗自庆幸于没有走上戈尔巴乔夫路线,没有走进后苏联时代的乱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走上一条“邪路”。至今,不能成为戈尔巴乔夫式的人物,一如当年不能成为赫鲁晓夫式的人物,这样看似戏谑的话语仍然带有几分现实禁忌的色彩。
此外,相较于前苏联人民一度如此决绝地清算然后抛弃过往,我们的“团结一致向前看”似乎显然是更为明智的选择。然而时至今日,这样的庆幸似乎已经没有那么笃定。当顺风顺水的日子不再天经地义时,那些曾经被搁置的争议似乎又有沉渣泛起之势,所谓两个互不否定恰恰折射现实中的撕裂之感。
事实上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中的很多主题都比以前更能引发我们的共鸣,比如被辜负的理想,被解构的革命,被遗忘的初心,无法全盘否定和割舍的过去,现实的不如意和回归强人时代的不甘等等。这种共鸣的深层次原因可能在于人们依然无法找到一个令人安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制度框架,以至于反复纠结于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
对历史的不同认知及其导致的社会撕裂,显然并非中俄这样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国家的专利。美国人民至今对越战和里根时代有着截然对立的解释,这样的撕裂同样由现实的原因引发并反过来影响现实。一方坚决认为福利国和战后黄金三十年被保守派埋葬了,另一方则始终觉得一个团结强大的美国被自由派出卖了。但对于一个习惯于在吵闹和博弈中扭打前行的国度而言,对历史和现实不同的认知,对未来愿景不同的展望,都不会从根本上妨碍人们求同存异甚至握手言和。
而对于那些习惯于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国度来说,任何关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不同解读与诠释,都散发着离散人心破坏凝聚力的危险气息。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看来,普京修复东正教堂和修建斯大林博物馆的举动,就有着修复历史伤痕弥合社会撕裂的意图。
对于那些不理解《武训传》和《海瑞罢官》曾经如何引发政治风暴的人们来说,历史之常常溢出学术的范围无疑是难以理解的,但中俄两国人民显然是深谙此道的。也正由于关于历史的认知具有如此敏感而有力的现实相关性,以致任何对于历史的新解读都会被认为在释放新的政治气息,让心怀忧惧的人们为之惴惴,为之忐忑,直至挺身而出进行纠偏性回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样的戏码显然还会屡屡上演。
(待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