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超市里的大品牌正在疯狂买下小品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超市里的大品牌正在疯狂买下小品牌

中国消费品公司在最近几年集体杀入创投圈,甚至在品类扩张上持续跨界,不外乎是在寻求新的增长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马越

编辑 | 牙韩翔

食品饮料大公司们又有了新角色。

香飘飘近日发布公告称,将参与设立一支食品饮料基金,目标规模1亿元人民币。其中,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人民币5000万元。产业基金设立的目的是通过发现及培育食品饮料领域的潜在优质标的企业,赋能被投资企业的发展和增长。

不只是香飘飘,更多头部的消费品牌在爆品研究上“卷”起来之后,逐步开始在对外投资上打开思路。

2021年4月,洽洽食品与绝味食品分别发布公告称,拟投资四川成都新津肆壹伍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基金规模11亿元,重点投资于泛食品饮料行业;12月,洽洽又发公告称,以自有资金2亿元,联合上海复星高科技等5家机构,共同投资设立复星洽洽科技消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基金目标规模5亿元,将投资于消费与科技领域,其中食品饮料消费领域投资额不低于1亿元。

洽洽食品透露称,将重点关注泛食品饮料行业,重点关注卤制品、连锁餐饮、休闲食品、调味品、宠物食品、食品供应链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而绝味食品在泛食品饮料行业的投资也早有经验。自这家公司上市以来,它不断通过新项目孵化、投资并购等方式先后参股了精武鸭脖、和府捞面、幸福西饼等品牌。

曾经备受资本瞩目的新式茶饮品牌,同样纷纷投身投资圈——正所谓新消费公司下场投资更新的消费品牌。

譬如在2022年4月,奈雪的茶成立子公司美好自有力量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为创业投资。

而喜茶在对外投资的布局上更加频繁。2021年,喜茶接连投资了连锁精品咖啡品牌Seesaw,燕麦奶品牌野生植物YePlant,茶饮品牌“和気桃桃”,预调酒饮品牌WAT鸡尾酒,以及果汁品牌野萃山。2022年,它又投资了咖啡品牌少数派。

蜜雪冰城则在2021年10月投资了广东本土茶饮品牌汇茶。茶颜悦色在2021年入股了湖南本土鲜果茶品牌果呀呀。2022年5月,书亦烧仙草投资了长沙的本土品牌DOC咖啡,随后又完成控股权收购。

另一个在消费领域持续投资的元气森林,与同样是唐彬森创立的挑战者资本(现名为挑战者创投)一起,则构筑起一个更为庞大的消费品投资版图。

元气森林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蔡星卓

2014年创立的挑战者创投眼下已经投资了超过200家创业公司,项目包括熊猫精酿、拉面说、王小卤、好望水、观云白酒、M Stand、虎头局渣打饼行、马记永、食族人、奶酪博士等等。

元气森林直接投资的则包括轻食品牌田园主义、餐饮连锁品牌山鬼鸡汤、观云白酒、上海碧山啤酒,以及近期入股西安太阳食品,其主营产品包括休闲食品和调味品

事实上,从全球范围来说,食品巨头设立创投机构早已成为行业惯例。

比如百事旗下就设有创投机构PepsiCo Ventures Group,曾在2016年花了约2亿美元收购益生菌饮料公司KeVita、在2018年收购全球最大的气泡水生产商SodaStream。另外还有百威英博在2015年设立的创投基金ZX Ventures,可口可乐旗下的全球创投部门Venturing & Emerging Brands VEB,雀巢旗下设立的创投基金Inventages Ventures Capital以及亿滋旗下的全球创投基金SnackFutures等等。

中国消费品公司在最近几年集体杀入创投圈,甚至在品类扩张上持续跨界,不外乎是在寻求新的盈利来源。

对于洽洽、绝味这样的上市消费品公司来说,受经济环境与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其主营业务数据并不理想。

以绝味食品最新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财报为例,其净利润同比下降80.36%,达到了上市以来最大降幅。对线下渠道的过度依赖,以及对单一品类的依赖成为增长隐忧。加之整个卤味食品赛道竞争激烈,紫燕百味鸡、德州扒鸡等品牌正冲击上市,以及王小卤等新品牌涌现,绝味食品也面临增长压力。

洽洽食品近年来虽然营收与净利都实现了增长,但增速放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主要创收来源的瓜子业务增速也在变慢,2019年其葵花子收入增速为17.54%,2020年为12.8%,2021年增速甚至已低于6%。这也反映出,在休闲炒货类产品门槛不高、可替代性强的环境下,洽洽食品在瓜子市场的天花板隐现,它需要新的故事。

绝味食品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从投资标的上看,绝味食品主要投资卤味、轻餐饮、调味品、产业链上下游四类。

其中,卤味包括休闲卤味、餐桌卤味;轻餐饮着重考虑供应链协同效应,品类上偏向于米面烘焙等刚需类;调味品由于在下游卤味和轻餐饮等餐饮赛道中具有广泛应用,着重特色味型调味品;产业链上下游方面主要涉及原材料、中央厨房、供应链、冷链运输等,能与绝味食品及被投企业形成良好协同效应。

而在市场急速膨胀,但品类已经极其细分、竞争异常惨烈的新式茶饮行业,把触角伸向主品牌之外的新品牌,甚至其他赛道,已经成为不少头部品牌的选择。

新式茶饮品牌产品更新速度很快,但爆品热度却往往难以持续。《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指出,未来2到3年,新茶饮增速阶段性放缓,调整为10%至15%。该报告同时也指出,此前预计2021-2023年行业复合增速高位段可达20%。

加之这类公司普遍有大量现金流,对外投资则成为分散经营、利用其他品牌的创新能力对抗周期的一种做法。

咖啡、区域性茶饮品牌被这类品牌所看中。其投资逻辑在于,咖啡是新式茶饮之后的增量红利,新式茶饮与咖啡的消费人群有所重叠,而咖啡也有日渐“奶茶化”的消费趋势;区域性茶饮品牌则为头部品牌填补了基于不同市场和价格带的品牌线。

譬如喜茶曾经表示,之所以投资Seesaw,是因为它在产品、品牌、设计等方面都非常出色,与喜茶的品牌精神相匹配。

图片来源:微博@SeesawCoffee

喜茶投资精品连锁咖啡,在看好咖啡赛道未来发展之余,也有着强化自身咖啡业务的可能。因为眼下部分喜茶门店一直有销售咖啡产品,但始终无法与茶饮主业一般成为重要业绩新增点。

从近年的发展情况看,以气泡水起家的元气森林,投资的摊子可以说越铺越大,跨界的意味也更强。

选择差异性更强,和原有业务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公司和赛道成为这家公司的投资逻辑。通常来说,被元气森林投资的品牌一般是有一定声量,但规模不大、股权结构简单,同时背靠增长潜力巨大的赛道,比如精酿啤酒、轻食、休闲零食和调味品。

但在眼下消费市场遇冷与增长焦虑的大环境之下,投资活动也备受挑战。

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绝味食品的“长期股权投资”仍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共计达到5129.56万元。其中,投资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和府餐饮)期内产生亏损约2591.85万元,是亏损的主要来源之一。

绝味食品通过深圳网聚重点围绕卤味、特色味型调味品、轻餐饮等相关产业进行布局,投资了零点食品、和府餐饮、犟骨头、巴奴毛肚火锅、阿甘锅盔、幺麻子等20余家企业。但在上述投资的公司中,报告期内给公司带来投资收益的仅不足半数,大部分对外投资仍处于亏损状态。

至于投资效果如何能成为公司第二、第三增长曲线,以及对公司业务形成协同效应,还有待进一步的市场观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香飘飘

3.2k
  • 冲泡奶茶旺季来了,香飘飘还没找到职业经理人
  • 不足十个月,香飘飘“高价”挖的总经理辞职了,去家族化尝试失败?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超市里的大品牌正在疯狂买下小品牌

中国消费品公司在最近几年集体杀入创投圈,甚至在品类扩张上持续跨界,不外乎是在寻求新的增长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马越

编辑 | 牙韩翔

食品饮料大公司们又有了新角色。

香飘飘近日发布公告称,将参与设立一支食品饮料基金,目标规模1亿元人民币。其中,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人民币5000万元。产业基金设立的目的是通过发现及培育食品饮料领域的潜在优质标的企业,赋能被投资企业的发展和增长。

不只是香飘飘,更多头部的消费品牌在爆品研究上“卷”起来之后,逐步开始在对外投资上打开思路。

2021年4月,洽洽食品与绝味食品分别发布公告称,拟投资四川成都新津肆壹伍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基金规模11亿元,重点投资于泛食品饮料行业;12月,洽洽又发公告称,以自有资金2亿元,联合上海复星高科技等5家机构,共同投资设立复星洽洽科技消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基金目标规模5亿元,将投资于消费与科技领域,其中食品饮料消费领域投资额不低于1亿元。

洽洽食品透露称,将重点关注泛食品饮料行业,重点关注卤制品、连锁餐饮、休闲食品、调味品、宠物食品、食品供应链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而绝味食品在泛食品饮料行业的投资也早有经验。自这家公司上市以来,它不断通过新项目孵化、投资并购等方式先后参股了精武鸭脖、和府捞面、幸福西饼等品牌。

曾经备受资本瞩目的新式茶饮品牌,同样纷纷投身投资圈——正所谓新消费公司下场投资更新的消费品牌。

譬如在2022年4月,奈雪的茶成立子公司美好自有力量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为创业投资。

而喜茶在对外投资的布局上更加频繁。2021年,喜茶接连投资了连锁精品咖啡品牌Seesaw,燕麦奶品牌野生植物YePlant,茶饮品牌“和気桃桃”,预调酒饮品牌WAT鸡尾酒,以及果汁品牌野萃山。2022年,它又投资了咖啡品牌少数派。

蜜雪冰城则在2021年10月投资了广东本土茶饮品牌汇茶。茶颜悦色在2021年入股了湖南本土鲜果茶品牌果呀呀。2022年5月,书亦烧仙草投资了长沙的本土品牌DOC咖啡,随后又完成控股权收购。

另一个在消费领域持续投资的元气森林,与同样是唐彬森创立的挑战者资本(现名为挑战者创投)一起,则构筑起一个更为庞大的消费品投资版图。

元气森林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蔡星卓

2014年创立的挑战者创投眼下已经投资了超过200家创业公司,项目包括熊猫精酿、拉面说、王小卤、好望水、观云白酒、M Stand、虎头局渣打饼行、马记永、食族人、奶酪博士等等。

元气森林直接投资的则包括轻食品牌田园主义、餐饮连锁品牌山鬼鸡汤、观云白酒、上海碧山啤酒,以及近期入股西安太阳食品,其主营产品包括休闲食品和调味品

事实上,从全球范围来说,食品巨头设立创投机构早已成为行业惯例。

比如百事旗下就设有创投机构PepsiCo Ventures Group,曾在2016年花了约2亿美元收购益生菌饮料公司KeVita、在2018年收购全球最大的气泡水生产商SodaStream。另外还有百威英博在2015年设立的创投基金ZX Ventures,可口可乐旗下的全球创投部门Venturing & Emerging Brands VEB,雀巢旗下设立的创投基金Inventages Ventures Capital以及亿滋旗下的全球创投基金SnackFutures等等。

中国消费品公司在最近几年集体杀入创投圈,甚至在品类扩张上持续跨界,不外乎是在寻求新的盈利来源。

对于洽洽、绝味这样的上市消费品公司来说,受经济环境与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其主营业务数据并不理想。

以绝味食品最新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财报为例,其净利润同比下降80.36%,达到了上市以来最大降幅。对线下渠道的过度依赖,以及对单一品类的依赖成为增长隐忧。加之整个卤味食品赛道竞争激烈,紫燕百味鸡、德州扒鸡等品牌正冲击上市,以及王小卤等新品牌涌现,绝味食品也面临增长压力。

洽洽食品近年来虽然营收与净利都实现了增长,但增速放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主要创收来源的瓜子业务增速也在变慢,2019年其葵花子收入增速为17.54%,2020年为12.8%,2021年增速甚至已低于6%。这也反映出,在休闲炒货类产品门槛不高、可替代性强的环境下,洽洽食品在瓜子市场的天花板隐现,它需要新的故事。

绝味食品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从投资标的上看,绝味食品主要投资卤味、轻餐饮、调味品、产业链上下游四类。

其中,卤味包括休闲卤味、餐桌卤味;轻餐饮着重考虑供应链协同效应,品类上偏向于米面烘焙等刚需类;调味品由于在下游卤味和轻餐饮等餐饮赛道中具有广泛应用,着重特色味型调味品;产业链上下游方面主要涉及原材料、中央厨房、供应链、冷链运输等,能与绝味食品及被投企业形成良好协同效应。

而在市场急速膨胀,但品类已经极其细分、竞争异常惨烈的新式茶饮行业,把触角伸向主品牌之外的新品牌,甚至其他赛道,已经成为不少头部品牌的选择。

新式茶饮品牌产品更新速度很快,但爆品热度却往往难以持续。《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指出,未来2到3年,新茶饮增速阶段性放缓,调整为10%至15%。该报告同时也指出,此前预计2021-2023年行业复合增速高位段可达20%。

加之这类公司普遍有大量现金流,对外投资则成为分散经营、利用其他品牌的创新能力对抗周期的一种做法。

咖啡、区域性茶饮品牌被这类品牌所看中。其投资逻辑在于,咖啡是新式茶饮之后的增量红利,新式茶饮与咖啡的消费人群有所重叠,而咖啡也有日渐“奶茶化”的消费趋势;区域性茶饮品牌则为头部品牌填补了基于不同市场和价格带的品牌线。

譬如喜茶曾经表示,之所以投资Seesaw,是因为它在产品、品牌、设计等方面都非常出色,与喜茶的品牌精神相匹配。

图片来源:微博@SeesawCoffee

喜茶投资精品连锁咖啡,在看好咖啡赛道未来发展之余,也有着强化自身咖啡业务的可能。因为眼下部分喜茶门店一直有销售咖啡产品,但始终无法与茶饮主业一般成为重要业绩新增点。

从近年的发展情况看,以气泡水起家的元气森林,投资的摊子可以说越铺越大,跨界的意味也更强。

选择差异性更强,和原有业务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公司和赛道成为这家公司的投资逻辑。通常来说,被元气森林投资的品牌一般是有一定声量,但规模不大、股权结构简单,同时背靠增长潜力巨大的赛道,比如精酿啤酒、轻食、休闲零食和调味品。

但在眼下消费市场遇冷与增长焦虑的大环境之下,投资活动也备受挑战。

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绝味食品的“长期股权投资”仍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共计达到5129.56万元。其中,投资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和府餐饮)期内产生亏损约2591.85万元,是亏损的主要来源之一。

绝味食品通过深圳网聚重点围绕卤味、特色味型调味品、轻餐饮等相关产业进行布局,投资了零点食品、和府餐饮、犟骨头、巴奴毛肚火锅、阿甘锅盔、幺麻子等20余家企业。但在上述投资的公司中,报告期内给公司带来投资收益的仅不足半数,大部分对外投资仍处于亏损状态。

至于投资效果如何能成为公司第二、第三增长曲线,以及对公司业务形成协同效应,还有待进一步的市场观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