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酒头条
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在白酒行业,随着马太效应日渐凸显,“侵权”案件频频发生且无法根治。
10月8日晚间,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简称“金沙酒业”)发布声明称,“金沙双回沙酒”非金沙酒业生产销售,将采取措施依法追究相关侵权者。
当行业马太效应愈演愈烈,市场品牌集中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围绕知识产权的一系列侵权纠纷,也频频出现在行业视野中。
上半年,约21万起相关案件
实际上,在白酒行业,知识产权遭遇的侵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一是对于品牌商标的侵害,包括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相似的产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山寨产品、“擦边球”产品,伪造、盗用驰名商标的产品,以及对多品牌的酒企商标的傍名牌、虚假宣传等行为;
二是对于专利申请的侵害,包括产品的外观设计、酒企的技术发明及实用型的专利技术,如酿造、灌装等方面专利申请;
三是关于商业机密的窃取,包括未经公开的工艺程序、机器设备的改进、公司内部的客户名单、研究开发的相关产品和文件,以及与公司各种重要经营活动有关联的文件;
四是地理标志及文化遗产类的滥用,尤其是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泸州老窖、郎酒等头部品牌和区域强势品牌,以及仁怀茅台镇、宜宾、泸州等酿酒核心产区的地理标志,进行冒用等行为。
今年以来,相关案件也层出不穷。
4月,郎酒经过多年“拉锯战”强势捍卫“郎”注册商标专用权,相关企业也被判决停止在企业名称中使用“郎”字;
5月,遵义一地查处一假酒制售窝点,现场查获“茅台”系列成品酒2870瓶;
6月,平潭法院首次审结涉假冒茅台酒知识产权刑案,涉案金额近百万;
7月,贵州迎宾酒协助相关执法部门,成功打掉一个制售假冒贵州迎宾酒的窝点;
直到近日,“金沙双回沙酒”案件持续发酵,使得行业将目光再度聚焦在白酒的知识产权问题上。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等专项行动,切实保护权利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1-6月,各类专项行动共查处相关案件约21万件。其中,商标侵权案件约1.67万件,针对侵权假冒高发多发的重点实体市场开展执法行动1.98万人次。
值得关注的是,以郎酒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侵犯郎酒公司知识产权的案件达2900余件,其中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行政处罚案件2200余件,司法诉讼案件500余件,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100余件。对此,郎酒也展开了一系列防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行动。
实际上,酒与民生息息相关,酒类企业数量多、品牌多、商标多、社会关注度高且影响力大。但白酒产业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仍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保护白酒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缺乏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人才稀缺、知识产权的战略研究与应用不够等。
多方行动,阻击“侵权”
据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以来,企业与有关部门围绕知识产权问题曾有多次发声。
3月,邛崃市工商联联合检察院召开酒类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座谈会,助推成都白酒产区产业链和生态圈集群发展;
4月8日,洋河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内部组织机构调整的议案》,同意增设酿造管理中心、知识产权保护部;
6月17日,四川省召开名优白酒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座谈会暨典型案例研讨会;
7月,宜宾市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园区设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站;
同是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
10月初,贵州高院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四个方面提出十五项具体举措,为贵州提供有力知识产权司法服务和保障……
从以上动作不难看出,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极度重视白酒行业知识产权相关问题,且身体力行地逐渐加强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市场监管力度。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表示:“针对知识产权保护,企业领导人必须转变观念,摒弃'先闯市场后保护'的传统观念,把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和运用作为自己占领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活力的重要法宝。”
可以说,白酒的知识产权保卫战,是一项关系行业生态和未来发展的长期工程,需要协会、酒企、商家和消费者,在法律维护、市场监管等层面多方协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