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什么年轻人迷上小电驴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什么年轻人迷上小电驴了?

短短几年,电瓶车行业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要冲击高端?“电驴”高端化会成为未来的趋势吗?

文|互联网那些事

你可能没想到,昔日的平民代步神器“小电驴”也能卖出20000块的高价。

小电驴越来越贵,但想买一辆小电驴的人并没有被劝退。

上海的B哥最近想买一辆电动车代步。

前段时间疫情的封闭,让B哥意识到需要一辆属于自己的交通工具,生活和工作上都会便利很多,工作几年的张琪也有一些预算,在购买电动汽车和二轮电动车之前,一直在犹豫。

因为没有买房也就没有车位,汽车的停放是个大问题,而且考虑到上下班高峰堵车,汽车的优势并不突出;而二轮电动车投入更小,更加灵活,但是续航能力不如汽车,他担心会不会骑到半路没电了。

而且在B哥印象中,电动车一般外形比较土,拧一下就走没什么技术含量,结果一比较才发现如今电动车不仅外形时尚了,还配备了很多高科技:车载大屏支持地图导航、语音交互、甚至还能一键倒车,续航也早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他选了一款可以续航200公里的高端电动车。

和B哥有同样烦恼的年轻人很多,他们在城市打拼,当地铁公交的拥挤,加之共享单车找车变难车价变贵,他们都萌生过购买一台属于自己代步工具的想法,相比各种投入过高的汽车,一辆轻便节能、续航颜值都出众的电动车,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第一选择。

短短几年,电瓶车行业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要冲击高端?“电驴”高端化会成为未来的趋势吗?

一、电动车讨好年轻人

后疫情时代,电动两轮车成为年轻人的是通勤“新宠”,也是通勤“鄙视链王者”。

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就业人口约有7.5亿人。

根据《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广州在2020年,单程平均通勤时间为38分钟,平均通勤距离为8.7公里。通勤距离5公里以内的比重,广州为52%。

截至2021年11月,仅广州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就达到400万辆左右,广州、深圳是电动车销量最好的两个城市。

以深圳为例,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这两款车一年的需求量就达到80万辆。

这刚好符合小电驴覆盖的里程范围。

因为就一般来说,对于通勤里程在3公里以上、15公里以内,公交车覆盖不了的这部分人,就是两轮电动车的锚定区间。

其次,将那些住宿地与办公区域远离地铁的打工人计划起来,小电驴自然就成为了刚需。

此外,对于一部分打工人而言,即便通勤便利,也仍然存在偶尔买菜、接送小孩的出行需求。

作为短距离出行方式的代步工具,电动两轮车因为“方便、快捷、环保、日益智能”的特点,而受到越来多年轻人的追捧,现在“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很多时候指的就是第一台电动两轮车。

而电动两轮车发展由来已久。

1983年上海,中国第一辆有记录的两轮电动车正式下线。

1999年北京,电动车第一次有了专门的品牌——新日电动车成立。同年底就有2000辆电瓶车上市,后来还邀请成龙代言,广告片女主是当时还在上高中的杨幂,成为电动车的时代烙印。

电动车从此进入邀请明星代言时代,也把电动车成功营销给了当时的年轻人。

如今,从第一辆“小电驴”问世至今,电动两轮车行业经过20多年发展,历经起步、成长期、井喷期、平稳期四个发展时期,如今已步入洗牌期。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动两轮车保有量达到3.4亿,换句话说,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一辆“小电驴”。

如果要讨论市场需求问题,从目前3.4亿两轮电动车的保有量看,剩下的4.1亿通勤人就是最大的市场,电动自行车完全可以覆盖更多的需求缺口。

电动车行业下半场已至,电动车品牌的内卷也在悄悄发生。无论怎么发展,抓住年轻人从来都是行业的成功秘诀。

电动车行业企业一直都在积极以多元路径拥抱Z世代年轻人群,哪里能找到更多的年轻人呢?

社交平台上,传统电动车品牌想通过种草找到更多的年轻消费者。

在知乎,“假想和一台电动车一起穿越到不可能的地方会怎样?”的话题后面,引发机车大V自来水式测评,并连锁反应引发更多粉丝二创。

在抖音上,痞幼等机车达人更是因为发布实测机车视频而出圈。

不得不说,电动车迫切需要抓住年轻人

二、为什么年轻人爱上电动车?

在中国,两轮电动车的普及程度超乎想象。

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家庭会购置两台“电动车”,四轮的新能源车为了长距离出行,而涉及到接送孩子、去菜场超市等短距离出行,就选择两轮电动车。

两轮电动车正变得像以前的自行车一样普及。

而作为新消费的主力——年轻人,他们更是希望生活舒适,但也会考虑性价比;他们喜欢好看的东西,但是不愿意为没用的东西买单;他们信奉该省省该花花,“轻生活”成为他们流行的生活方式。

消费不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舒服。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让刚工作1年的麦子萌生了买一台电动车的冲动。

外地的朋友来杭州找她玩,考虑到杭州的景区比较分散,他们放弃了共享单车加地铁出游的计划,而是花费巨资租了一辆汽车,想着花钱买时间,结果国庆的景点堵车堵到怀疑人生,看着旁边穿梭自由的小电驴,麦子想着租车几天的钱都够买一辆电动车了,很后悔。

对于像麦子一样的年轻人,一个空闲的周末下午,趁着阳光正好,骑着电动车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感受市井烟火,远比去商场闲逛更自在。

但是他们消费又想all in,不做选择全都要。

以两轮电动车为例,他们要环保,生活中他们逛街带上环保袋、喜欢无纸办公、会随手关灯,低碳出行是他们最后的倔强,他们甚至严苛到不仅电动车本身要节能环保,甚至还会考虑生产电动车的过程也要节能环保。

他们也要颜值,满足年轻人的审美并非易事,他们不仅要配色时尚,他们甚至想电动车骑出机车的酷飒。

他们更要性能,每天充电会直接劝退大部分人,习惯了“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他们希望电动车也充电一次能跑一周。

当然深谙高科技产品的他们,更希望一台电动车能长出“大脑”,更加智能,最好是能通过手机实现更多智控操作,车辆信息查看、车辆健康自检、解锁防盗等等。

感觉他们不是在选电动车,而是在选高规格的智能驾驶系统。

三、谁能占领年轻消费者心智?

在电动两轮车的下半场,曾经的价格战早已失去效果,渠道、营销、产品力等才是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2013年前由于行业高速发展,电动两轮车行业壁垒低,行业内生产厂家众多,随着2013年后行业逐步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中小企业不断被出清,行业聚集效应显现,马太效应明显。

根据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21年国内两轮电动车市场总销量中,排名前十的品牌总销量达到3768万辆,占总销量的比例高达91.9%,其中,新日、雅迪、爱玛等排名前五的品牌销量达到3130万辆,占总销量的76.3%。

现在,行业从存量博弈再一次进入增量时代,在下半场的竞争中,取得先机的头部玩家以产能掠地,以高端产品攻城,不断抢占市场份额。

而产品力一直是电动车行业的攻城利器。

对于电动车而言,款式造型、品牌都证明不了车辆的实用性,想要挑选一部好的电动车,就要从它的电池容量和输出功率按入手。

为实现推动行业进入200公里续航时代,电动车品牌们各显神通。

有的品牌在攻克续航核心技术打造上,就跳出了电池电量与动力输出的思维定式,从提高动能转化率和减少能量消耗入手,推出双核系统。

比如新日K5 3.0远航双核系统就大幅提升了续航里程,实现了一次充电续航不止200公里。

电动车也应该更懂年轻人的喜好。

在年轻人的世界里,“颜值即正义”,当事物拥有了好看的皮囊,生活幸福感也会随之提升,同时智能化体验更是让电动车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在外停车不放心,现在可以在APP上对车子进行“定位监控”:智能设防并设置异动报警;自动落锁功能可以自如离车,没有负担;“一键分享”功能,可以将用车权限转发,邀请新朋友一起来体验这款跨骑好车,成为社交“破冰”神器。

电动两轮车存量博弈的竞争正在进入增量周期,新一轮的厮杀已经开启。

行业头部品牌在新一轮增量周期,需要不断扩充自身产能和产品力,在行业下半场以产能掠地,高端产品攻城,未来路还很长。

在接下来的几年,品牌们应该积累磅礴大势,期待在营销、产品力、性能、智能化上,都变的越来越出色。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什么年轻人迷上小电驴了?

短短几年,电瓶车行业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要冲击高端?“电驴”高端化会成为未来的趋势吗?

文|互联网那些事

你可能没想到,昔日的平民代步神器“小电驴”也能卖出20000块的高价。

小电驴越来越贵,但想买一辆小电驴的人并没有被劝退。

上海的B哥最近想买一辆电动车代步。

前段时间疫情的封闭,让B哥意识到需要一辆属于自己的交通工具,生活和工作上都会便利很多,工作几年的张琪也有一些预算,在购买电动汽车和二轮电动车之前,一直在犹豫。

因为没有买房也就没有车位,汽车的停放是个大问题,而且考虑到上下班高峰堵车,汽车的优势并不突出;而二轮电动车投入更小,更加灵活,但是续航能力不如汽车,他担心会不会骑到半路没电了。

而且在B哥印象中,电动车一般外形比较土,拧一下就走没什么技术含量,结果一比较才发现如今电动车不仅外形时尚了,还配备了很多高科技:车载大屏支持地图导航、语音交互、甚至还能一键倒车,续航也早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他选了一款可以续航200公里的高端电动车。

和B哥有同样烦恼的年轻人很多,他们在城市打拼,当地铁公交的拥挤,加之共享单车找车变难车价变贵,他们都萌生过购买一台属于自己代步工具的想法,相比各种投入过高的汽车,一辆轻便节能、续航颜值都出众的电动车,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第一选择。

短短几年,电瓶车行业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要冲击高端?“电驴”高端化会成为未来的趋势吗?

一、电动车讨好年轻人

后疫情时代,电动两轮车成为年轻人的是通勤“新宠”,也是通勤“鄙视链王者”。

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就业人口约有7.5亿人。

根据《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广州在2020年,单程平均通勤时间为38分钟,平均通勤距离为8.7公里。通勤距离5公里以内的比重,广州为52%。

截至2021年11月,仅广州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就达到400万辆左右,广州、深圳是电动车销量最好的两个城市。

以深圳为例,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这两款车一年的需求量就达到80万辆。

这刚好符合小电驴覆盖的里程范围。

因为就一般来说,对于通勤里程在3公里以上、15公里以内,公交车覆盖不了的这部分人,就是两轮电动车的锚定区间。

其次,将那些住宿地与办公区域远离地铁的打工人计划起来,小电驴自然就成为了刚需。

此外,对于一部分打工人而言,即便通勤便利,也仍然存在偶尔买菜、接送小孩的出行需求。

作为短距离出行方式的代步工具,电动两轮车因为“方便、快捷、环保、日益智能”的特点,而受到越来多年轻人的追捧,现在“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很多时候指的就是第一台电动两轮车。

而电动两轮车发展由来已久。

1983年上海,中国第一辆有记录的两轮电动车正式下线。

1999年北京,电动车第一次有了专门的品牌——新日电动车成立。同年底就有2000辆电瓶车上市,后来还邀请成龙代言,广告片女主是当时还在上高中的杨幂,成为电动车的时代烙印。

电动车从此进入邀请明星代言时代,也把电动车成功营销给了当时的年轻人。

如今,从第一辆“小电驴”问世至今,电动两轮车行业经过20多年发展,历经起步、成长期、井喷期、平稳期四个发展时期,如今已步入洗牌期。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动两轮车保有量达到3.4亿,换句话说,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一辆“小电驴”。

如果要讨论市场需求问题,从目前3.4亿两轮电动车的保有量看,剩下的4.1亿通勤人就是最大的市场,电动自行车完全可以覆盖更多的需求缺口。

电动车行业下半场已至,电动车品牌的内卷也在悄悄发生。无论怎么发展,抓住年轻人从来都是行业的成功秘诀。

电动车行业企业一直都在积极以多元路径拥抱Z世代年轻人群,哪里能找到更多的年轻人呢?

社交平台上,传统电动车品牌想通过种草找到更多的年轻消费者。

在知乎,“假想和一台电动车一起穿越到不可能的地方会怎样?”的话题后面,引发机车大V自来水式测评,并连锁反应引发更多粉丝二创。

在抖音上,痞幼等机车达人更是因为发布实测机车视频而出圈。

不得不说,电动车迫切需要抓住年轻人

二、为什么年轻人爱上电动车?

在中国,两轮电动车的普及程度超乎想象。

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家庭会购置两台“电动车”,四轮的新能源车为了长距离出行,而涉及到接送孩子、去菜场超市等短距离出行,就选择两轮电动车。

两轮电动车正变得像以前的自行车一样普及。

而作为新消费的主力——年轻人,他们更是希望生活舒适,但也会考虑性价比;他们喜欢好看的东西,但是不愿意为没用的东西买单;他们信奉该省省该花花,“轻生活”成为他们流行的生活方式。

消费不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舒服。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让刚工作1年的麦子萌生了买一台电动车的冲动。

外地的朋友来杭州找她玩,考虑到杭州的景区比较分散,他们放弃了共享单车加地铁出游的计划,而是花费巨资租了一辆汽车,想着花钱买时间,结果国庆的景点堵车堵到怀疑人生,看着旁边穿梭自由的小电驴,麦子想着租车几天的钱都够买一辆电动车了,很后悔。

对于像麦子一样的年轻人,一个空闲的周末下午,趁着阳光正好,骑着电动车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感受市井烟火,远比去商场闲逛更自在。

但是他们消费又想all in,不做选择全都要。

以两轮电动车为例,他们要环保,生活中他们逛街带上环保袋、喜欢无纸办公、会随手关灯,低碳出行是他们最后的倔强,他们甚至严苛到不仅电动车本身要节能环保,甚至还会考虑生产电动车的过程也要节能环保。

他们也要颜值,满足年轻人的审美并非易事,他们不仅要配色时尚,他们甚至想电动车骑出机车的酷飒。

他们更要性能,每天充电会直接劝退大部分人,习惯了“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他们希望电动车也充电一次能跑一周。

当然深谙高科技产品的他们,更希望一台电动车能长出“大脑”,更加智能,最好是能通过手机实现更多智控操作,车辆信息查看、车辆健康自检、解锁防盗等等。

感觉他们不是在选电动车,而是在选高规格的智能驾驶系统。

三、谁能占领年轻消费者心智?

在电动两轮车的下半场,曾经的价格战早已失去效果,渠道、营销、产品力等才是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2013年前由于行业高速发展,电动两轮车行业壁垒低,行业内生产厂家众多,随着2013年后行业逐步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中小企业不断被出清,行业聚集效应显现,马太效应明显。

根据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21年国内两轮电动车市场总销量中,排名前十的品牌总销量达到3768万辆,占总销量的比例高达91.9%,其中,新日、雅迪、爱玛等排名前五的品牌销量达到3130万辆,占总销量的76.3%。

现在,行业从存量博弈再一次进入增量时代,在下半场的竞争中,取得先机的头部玩家以产能掠地,以高端产品攻城,不断抢占市场份额。

而产品力一直是电动车行业的攻城利器。

对于电动车而言,款式造型、品牌都证明不了车辆的实用性,想要挑选一部好的电动车,就要从它的电池容量和输出功率按入手。

为实现推动行业进入200公里续航时代,电动车品牌们各显神通。

有的品牌在攻克续航核心技术打造上,就跳出了电池电量与动力输出的思维定式,从提高动能转化率和减少能量消耗入手,推出双核系统。

比如新日K5 3.0远航双核系统就大幅提升了续航里程,实现了一次充电续航不止200公里。

电动车也应该更懂年轻人的喜好。

在年轻人的世界里,“颜值即正义”,当事物拥有了好看的皮囊,生活幸福感也会随之提升,同时智能化体验更是让电动车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在外停车不放心,现在可以在APP上对车子进行“定位监控”:智能设防并设置异动报警;自动落锁功能可以自如离车,没有负担;“一键分享”功能,可以将用车权限转发,邀请新朋友一起来体验这款跨骑好车,成为社交“破冰”神器。

电动两轮车存量博弈的竞争正在进入增量周期,新一轮的厮杀已经开启。

行业头部品牌在新一轮增量周期,需要不断扩充自身产能和产品力,在行业下半场以产能掠地,高端产品攻城,未来路还很长。

在接下来的几年,品牌们应该积累磅礴大势,期待在营销、产品力、性能、智能化上,都变的越来越出色。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