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PC市场降温,华硕们忙越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PC市场降温,华硕们忙越冬

从上游芯片供应商英特尔、AMD,到下游主机厂商联想、华硕等,都在开源节流应对。

文|博望财经 小魔丸

PC(个人电脑)市场从2016年智能手机兴起之时便进入下滑态势,到2020年疫情发生后,居家办公、在线教育等需求曾给PC市场带来连续六个季度的增长。

好景不长,进入2022年,在经济下行周期影响下,PC市场“一夜入冬”,目前正以数十年来最快的速度下跌。

8月份,受开学季影响,各家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比上半年稍微好看些。其中全球五大厂之一的华硕,Q3营收为1448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4%。

但是营收增长并不代表出货量的上涨。IDC报告数据显示,2022第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总计7430万台,同比下降15%,全球五大头部品牌中,联想、惠普、戴尔、华硕四家出货量均出现不同幅度下滑,仅苹果一家实现增长。

显然,这个冬天,PC各大玩家都不会太好过。

困兽华硕:跟不上新时代,玩不过新势力

1989年创立的华硕,曾经是中国台湾IT企业的代表,是中国台湾科技公司三大巨头之一。2006年,华硕凭借1200多亿元营收正式进入世界500强。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华硕却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

从华硕财报数据来看,虽然Q3营收同比增长了4%,但是Q2的财报数据似乎更能折射出这位曾经霸主的窘境。

在今年Q2季度中,华硕营收152.1亿新台币,环比减少10%,同比减少4%;营业毛利140.53亿新台币,环比减少41%,同比减少46%;营业利润19.61亿元,环比减少81%,同比减少86%。

为了减缓颓势,华硕做了不少努力。

首先,从2009年开始,华硕就尝试在手机市场打开局面。

但是直到如今,华硕智能手机产品本身依然缺乏竞争力,并且试图以印度市场为切入口的策略,使其和三星、小米狭路相逢,导致其智能手机业务一直停滞不前,目前手机营收在华硕报表中仅占比2%左右。

其次,是发力细分赛道,试图在电竞PC业务上实现突破。在华硕诸多电竞PC产品中,以ROG(Republic of Gamer,玩家国度)最有名,被玩家称为“败家之眼”。

这一策略前期效果不错,2021年前三季度,华硕游戏本市占率保持24%,ROG在高端电竞本市占率达35%,而且华硕电竞产品利润占比已超40%。

然而这一赛道很快被其他竞争者们盯上,戴尔、微星、联想、惠普穷追不舍,新玩家们则以1000美元左右的高性价比游戏本,抢占中低端市场。

此外,在AIoT赛道上,华硕也一直很有想法。

2018年底,华硕将AIoT新事业作为其全力冲刺领域,预计进行3亿美元左右的额度内进行策略投资及购并,并希望于3年内成为AIoT产业领导厂商。

不过,AIoT赛道整体处于发展初期,且布局者众,华硕想要跨界突破,比做好基本PC业务都难。

总而言之,华硕作为曾经主板市场的霸主,全球五大PC厂商之一,面对时代变迁,一直在努力挣扎转型,然而行业进入下行周期。PC市场里的困兽,不止华硕一家。

市场需求疲软,PC创新如困兽犹斗

从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来看,华硕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今年三季度,市场第一名联想,出货量同比下降16%至1690万台;第二名惠普,出货量同比下滑28%,连续二个季度在前五大厂商中跌幅最大,出货量为1270万台;第三名戴尔,出货量接近1200万台,降幅为21%;第四名苹果,出货量800万台,虽然是前五名中唯一增长的品牌,但同比也仅仅增长了2%;第五名华硕,出货量550万台,同比下降8%。

出货量下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疲软。

一方面,PC产品并不是所有人的刚需,基本上购买PC产品的用户是为了满足办公、教育或游戏需求。现在这一需求也逐渐被平板、智能手机可替代。比如办公需求,基础的文件处理日常功能,平板就可以完成;又比如游戏娱乐需求,手游市场需求显然更为旺盛。

另一方面,PC产品的创新也进入瓶颈期,大部分技术和硬件的更新迭代同质化严重,根本体现不出差异化、特色化。

尽管各大厂商都争相推出新产品,但实际性能提升却所差无几。而且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而言,并不懂所谓的系统参数,更多的是实际使用体验。所以即便厂商不断强调新产品升级、硬件升级,但大部分用户根本感知不到,因此对于换新款的需求也不强烈。

消费个人市场不太好混的情况下,商用市场需求也明显不足。

根据 IDC 最新发布的《中国PC市场月度销量跟踪报告》显示,8月中小企业市场销量为 115 万台,同比下降 15.2%;大客户市场销量为 112 万台,同比下降 18.6%。

究其原因,宏观经济向下态势下,企业也不好过。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二手IT租用平台成了中小企业首选,这也是为何在华硕等一众PC厂商出货量下滑之时,Daas平台“小熊U租”却能顺利上市。

从行业发展周期规律来看,如今PC市场的现状是一种必然。

在快速增长之后,行业和市场逐渐进入平稳期和瓶颈期,早期的价格战、机海战术已经过时。

对于后期的发展,品牌的自主技术和生态研发,才是突破内卷的关键。

渠道多元、B端开源外,PC厂商如何越冬?

寒流之下,多数玩家首先选择缩减开支过冬:今年以来,华硕、恩杰等被传出裁员消息,上游厂商英特尔也宣布大量裁员,AMD则是下调业绩指引等。

不过,仅仅依靠“节流”并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只是阶段性自保策略。想要顺利越冬,长久之计还是创新和转型。

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

首先在渠道创新方面,IDC的8月报告数据可以给各位大厂启发:数据显示,在 818 电商节的助力下,8 月份消费笔记本市场电商渠道占比达到 64.0%。

像是小米、华为这类本身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进入PC市场可以依托自身的线上商城渠道,自然会有粉丝流量为其买单。而联想依托京东平台,这些年的线上销量也并不差。所以,以华硕、惠普、戴尔为主的厂商,在电商渠道的布局上,还需要加大力度。

其次是在生态价值方面,参考苹果第三季度逆势增长的出货量可知,在产品方面,苹果不可替代的就是其自成一体的生态系统。

苹果自研的M1芯片+MAC OS,让苹果笔记本电脑在众多厂商中凸显出差异化、特色化。其软硬件完全自主、深度契合,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硬件性能和系统内的软件的协作。而且其系统打通了手机、平板到电脑的各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给苹果各产品线都赋予了生态加成优势。

现如今的小米、华为也是在生态价值方面不断加注。

此外,B端商用市场长期来看,仍旧值得攻克。

一方面,工信部预计,在 2025年实现100万家创新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

对于这些企业而言,高性能的PC设备显然是重要生产工具。且在智能、大数据浪潮下,对于PC设备产品将提出更高要求,甚至会有专业化、企业定制化需求出现,PC厂商自然需要积极应对。

另一方面,IDC《中国PC市场月度销量跟踪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小企业PC市场销量将达到1481万台,相比 2022 年提升 11.3%;其中笔记本中小企业市场将达到 757 万台,相比 2022 年提升 22.5%。

数据报告向厂商们发出积极信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级客户出现了向电商平台采购的倾向,所以即便是B端市场,也不能忽视线上渠道的建设。

至于个人消费市场,细分赛道的潜力仍有待挖掘。无论是电竞游戏还是迷你主机,都需要根据用户需求结合消费趋势适时创新跟进。

结语:

每一场寒冬,都酝酿着新春,行业的低迷期,也正是机会和需求的挖掘期。无疑目前PC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严酷寒冬,从上游芯片供应商英特尔、AMD,到下游主机厂商联想、华硕等,都在开源节流应对。

但除了裁员之外,拓展业务边界、保持自研创新、跟进时代转型,是更为长久的方式,而这些,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华硕

3.6k
  • 华硕11月营收约554.56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28.52%
  • 华硕今年前三季度营收4331.64亿元新台币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PC市场降温,华硕们忙越冬

从上游芯片供应商英特尔、AMD,到下游主机厂商联想、华硕等,都在开源节流应对。

文|博望财经 小魔丸

PC(个人电脑)市场从2016年智能手机兴起之时便进入下滑态势,到2020年疫情发生后,居家办公、在线教育等需求曾给PC市场带来连续六个季度的增长。

好景不长,进入2022年,在经济下行周期影响下,PC市场“一夜入冬”,目前正以数十年来最快的速度下跌。

8月份,受开学季影响,各家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比上半年稍微好看些。其中全球五大厂之一的华硕,Q3营收为1448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4%。

但是营收增长并不代表出货量的上涨。IDC报告数据显示,2022第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总计7430万台,同比下降15%,全球五大头部品牌中,联想、惠普、戴尔、华硕四家出货量均出现不同幅度下滑,仅苹果一家实现增长。

显然,这个冬天,PC各大玩家都不会太好过。

困兽华硕:跟不上新时代,玩不过新势力

1989年创立的华硕,曾经是中国台湾IT企业的代表,是中国台湾科技公司三大巨头之一。2006年,华硕凭借1200多亿元营收正式进入世界500强。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华硕却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

从华硕财报数据来看,虽然Q3营收同比增长了4%,但是Q2的财报数据似乎更能折射出这位曾经霸主的窘境。

在今年Q2季度中,华硕营收152.1亿新台币,环比减少10%,同比减少4%;营业毛利140.53亿新台币,环比减少41%,同比减少46%;营业利润19.61亿元,环比减少81%,同比减少86%。

为了减缓颓势,华硕做了不少努力。

首先,从2009年开始,华硕就尝试在手机市场打开局面。

但是直到如今,华硕智能手机产品本身依然缺乏竞争力,并且试图以印度市场为切入口的策略,使其和三星、小米狭路相逢,导致其智能手机业务一直停滞不前,目前手机营收在华硕报表中仅占比2%左右。

其次,是发力细分赛道,试图在电竞PC业务上实现突破。在华硕诸多电竞PC产品中,以ROG(Republic of Gamer,玩家国度)最有名,被玩家称为“败家之眼”。

这一策略前期效果不错,2021年前三季度,华硕游戏本市占率保持24%,ROG在高端电竞本市占率达35%,而且华硕电竞产品利润占比已超40%。

然而这一赛道很快被其他竞争者们盯上,戴尔、微星、联想、惠普穷追不舍,新玩家们则以1000美元左右的高性价比游戏本,抢占中低端市场。

此外,在AIoT赛道上,华硕也一直很有想法。

2018年底,华硕将AIoT新事业作为其全力冲刺领域,预计进行3亿美元左右的额度内进行策略投资及购并,并希望于3年内成为AIoT产业领导厂商。

不过,AIoT赛道整体处于发展初期,且布局者众,华硕想要跨界突破,比做好基本PC业务都难。

总而言之,华硕作为曾经主板市场的霸主,全球五大PC厂商之一,面对时代变迁,一直在努力挣扎转型,然而行业进入下行周期。PC市场里的困兽,不止华硕一家。

市场需求疲软,PC创新如困兽犹斗

从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来看,华硕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今年三季度,市场第一名联想,出货量同比下降16%至1690万台;第二名惠普,出货量同比下滑28%,连续二个季度在前五大厂商中跌幅最大,出货量为1270万台;第三名戴尔,出货量接近1200万台,降幅为21%;第四名苹果,出货量800万台,虽然是前五名中唯一增长的品牌,但同比也仅仅增长了2%;第五名华硕,出货量550万台,同比下降8%。

出货量下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疲软。

一方面,PC产品并不是所有人的刚需,基本上购买PC产品的用户是为了满足办公、教育或游戏需求。现在这一需求也逐渐被平板、智能手机可替代。比如办公需求,基础的文件处理日常功能,平板就可以完成;又比如游戏娱乐需求,手游市场需求显然更为旺盛。

另一方面,PC产品的创新也进入瓶颈期,大部分技术和硬件的更新迭代同质化严重,根本体现不出差异化、特色化。

尽管各大厂商都争相推出新产品,但实际性能提升却所差无几。而且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而言,并不懂所谓的系统参数,更多的是实际使用体验。所以即便厂商不断强调新产品升级、硬件升级,但大部分用户根本感知不到,因此对于换新款的需求也不强烈。

消费个人市场不太好混的情况下,商用市场需求也明显不足。

根据 IDC 最新发布的《中国PC市场月度销量跟踪报告》显示,8月中小企业市场销量为 115 万台,同比下降 15.2%;大客户市场销量为 112 万台,同比下降 18.6%。

究其原因,宏观经济向下态势下,企业也不好过。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二手IT租用平台成了中小企业首选,这也是为何在华硕等一众PC厂商出货量下滑之时,Daas平台“小熊U租”却能顺利上市。

从行业发展周期规律来看,如今PC市场的现状是一种必然。

在快速增长之后,行业和市场逐渐进入平稳期和瓶颈期,早期的价格战、机海战术已经过时。

对于后期的发展,品牌的自主技术和生态研发,才是突破内卷的关键。

渠道多元、B端开源外,PC厂商如何越冬?

寒流之下,多数玩家首先选择缩减开支过冬:今年以来,华硕、恩杰等被传出裁员消息,上游厂商英特尔也宣布大量裁员,AMD则是下调业绩指引等。

不过,仅仅依靠“节流”并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只是阶段性自保策略。想要顺利越冬,长久之计还是创新和转型。

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

首先在渠道创新方面,IDC的8月报告数据可以给各位大厂启发:数据显示,在 818 电商节的助力下,8 月份消费笔记本市场电商渠道占比达到 64.0%。

像是小米、华为这类本身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进入PC市场可以依托自身的线上商城渠道,自然会有粉丝流量为其买单。而联想依托京东平台,这些年的线上销量也并不差。所以,以华硕、惠普、戴尔为主的厂商,在电商渠道的布局上,还需要加大力度。

其次是在生态价值方面,参考苹果第三季度逆势增长的出货量可知,在产品方面,苹果不可替代的就是其自成一体的生态系统。

苹果自研的M1芯片+MAC OS,让苹果笔记本电脑在众多厂商中凸显出差异化、特色化。其软硬件完全自主、深度契合,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硬件性能和系统内的软件的协作。而且其系统打通了手机、平板到电脑的各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给苹果各产品线都赋予了生态加成优势。

现如今的小米、华为也是在生态价值方面不断加注。

此外,B端商用市场长期来看,仍旧值得攻克。

一方面,工信部预计,在 2025年实现100万家创新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

对于这些企业而言,高性能的PC设备显然是重要生产工具。且在智能、大数据浪潮下,对于PC设备产品将提出更高要求,甚至会有专业化、企业定制化需求出现,PC厂商自然需要积极应对。

另一方面,IDC《中国PC市场月度销量跟踪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小企业PC市场销量将达到1481万台,相比 2022 年提升 11.3%;其中笔记本中小企业市场将达到 757 万台,相比 2022 年提升 22.5%。

数据报告向厂商们发出积极信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级客户出现了向电商平台采购的倾向,所以即便是B端市场,也不能忽视线上渠道的建设。

至于个人消费市场,细分赛道的潜力仍有待挖掘。无论是电竞游戏还是迷你主机,都需要根据用户需求结合消费趋势适时创新跟进。

结语:

每一场寒冬,都酝酿着新春,行业的低迷期,也正是机会和需求的挖掘期。无疑目前PC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严酷寒冬,从上游芯片供应商英特尔、AMD,到下游主机厂商联想、华硕等,都在开源节流应对。

但除了裁员之外,拓展业务边界、保持自研创新、跟进时代转型,是更为长久的方式,而这些,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