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妆品观察
“抗糖”类化妆品,被泼了一盆冷水。
日前,中国食品药品网发布了一篇名为《“抗糖”化妆品真的能抗衰老吗?》的科普文。文章明确指出,“抗糖”化妆品与抗衰老并不完全等同,原料及化妆品对皮肤表面是否真正具有“抗糖化”功效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紧接着,福建省药监局、四川省药监局纷纷在官网转载了此文。这样的集体表态,是否意味着,市场上主打“抗糖”的化妆品要凉了?
01 官方发文:抗糖≠抗衰老
近两年,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要抗老先抗糖”的说法在年轻消费者中广为流传。
而《“抗糖”化妆品真的能抗衰老吗?》一文指出,糖化反应是指还原糖在没有酶催化的情况下,与蛋白质、脂质或核酸在经过缓慢的反应后,最终生成一系列的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GEs)的过程,这种物质会引起皮肤色素沉着,导致肤色暗沉从而加速衰老。
简而言之,AGEs堪称胶原蛋白杀手,而“抗糖”就是抑制AGEs的生成。为了“抗糖”,除了从饮食上戒糖外,从皮肤上抗糖成为更受青睐的方式。
科普文指出,在《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收载的原料中,硫胺素HCL(维生素B1)、烟酰胺(维生素B3)、吡哆胺(维生素B6)、维生素C、肌肽、绿原酸、硫辛酸以及姜黄、绿茶、大蒜、洋葱、甘蓝、柑橘类水果、番茄、欧芹、豆类、葡萄等天然产物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抑制AGEs的形成、加速现有AGEs或AGEs交联物的分解代谢以及阻断AGEs的生物效应等,成为市场上“抗糖化”化妆品中常见的活性成分。
但文章同时强调,目前文献报道中对上述原料及活性成分进行抗糖化功效研究大多为体外细胞试验所得,试验结果并不能等同于人体使用结果,其功效性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科普文还进一步指出,影响人们皮肤衰老最主要的原因是紫外线的光老化作用,此外还有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因此“抗糖”化妆品与抗衰老并不完全等同。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官方首次对“抗糖”化妆品进行科普。2021年4月,中国食品药品网就曾在《“抗糖”真能抗衰老吗?》一文中指出,AGEs的形成过程是不可逆的,且在皮肤中的累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目前尚无研究表明,在人体使用抗糖化妆品,能够逆转AGEs生成,从而实现抗衰效果。
02 宣称“抗糖”有违法风险
事实上,化妆品能否宣称“抗糖”,目前还存在争议。
根据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化妆品功效分为26个大类和新功效,而“抗糖”并不在26个功效之列。
“只要能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抗糖’可作为新功效,按照特殊化妆品进行注册。”行业某资深法规人士如是表示。
不过,将“抗糖”归类为新功效也存在难题。某品牌研发工程师表示,“企业对宣称‘抗糖’如何提供功效依据,非常困惑。”
上述科普文也指出了这一点,《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未收载化妆品“抗糖化”的人体功效检验方法,目前业内也尚未形成统一的“抗糖化”功效评价标准,原料及化妆品对皮肤表面是否真正具有“抗糖化”功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这意味着,目前,化妆品没法宣称“抗糖”功效。
对此,上述品牌研发工程师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表达方式千变万化,如抗糖、抗氧化、抗蓝光、抗污染,都是品牌在市场推广过程中,为形容或描述产品肤感、效果而使用的高频词汇,怎么和26类功效宣称对应?判断标准和尺寸是什么?”
在他看来,若上述宣称均被归类为新功效,对于企业而言,需按照特殊化妆品进行注册管理;对于监管层而言,每一个新功效都需要出台相应的功效评定标准及功效检验方法,“对双方而言,都非常耗时耗力”。
行业产品经理郭晓峰则有不同看法,“抗糖不属于新功效,而是一种机理,最终结果是要达到一定抗衰的表征。”他进一步解释,抗糖化和抗氧化、神经递质抑制肽、促进胶原再生等类似,都只是实现“抗皱”这一功效的途径之一。
03 “抗糖”赛道要凉?
公开信息显示,抗糖概念兴起于2017年,从饮食到护肤逐渐形成了一波“抗糖文化”。而自2019年起,抗糖与“抗初老”深度绑定,开始在护肤市场盛行。据CBNData发布的《2022美妆消费进阶需求洞察》,2021年,小红书上“抗糖”概念的笔记量增速到达了250%以上。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将“抗糖”与“抗衰”划上等号,并逐渐将“抗糖”作为产品研发及宣传重点,企图借由差异化定位在抗衰赛道上弯道超车。
化妆品观察搜索各大电商平台发现,宣称“抗糖”的化妆品琳琅满目。以天猫为例,以“抗糖”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显示共有近万件产品,产品品类包括了精华、面膜、面霜等,玉兰油、修丽可、HFP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都推出了宣称“抗糖”的产品。
另据化妆品观察查询,宣称“抗糖”的化妆品,均是通过宣称26个范围内的功效进行备案。以某国产品牌为例,其有6款产品的宣传均含“抗糖”二字,其中, “红球藻抗糖透肌高光霜”备案功效为“保湿”,“红球藻抗糖美肌隔离BB霜”备案功效为“美容修饰”,“红球藻抗糖净透洁面乳”的备案功效则为“清洁、卸妆”。
如今,随着官方明确“抗糖”并不直接等同于“抗衰”,再加上化妆品注册“抗糖”功效受阻,双重夹击下,火热的“抗糖”市场无疑会受到巨大冲击。
“广告宣传最好与注册备案功效相一致,将‘抗糖’与抗衰等同后进行宣传有虚假宣传之嫌。”上述资深法规人士提醒,“监管趋严,品牌方最好尽快删除‘抗糖’功效宣称,修改相关文案”。
郭晓峰则认为,对品牌而言,抗糖化的宣称既是差异化卖点,同时也是一种消费者教育,消费者理解的科学与实际的科学有区别,品牌更多的是以能听懂的方式去宣导,“如果全部以科学语言来宣传,不利于科普,也不利于品牌传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