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edTrend医趋势
并购整合是市场格局演进、行业生态进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医疗行业非常普遍。
随着中国企业逐渐走向全球,出海跨境并购成为潮流,疫情更是催化了这一进程。
据安永发布《2021年中国海外投资概览》,近年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整体反弹“后劲不足”,但医疗与生命科学行业却异军突起,数据显示:
2021年,中企公布的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共516宗,同比-4%,创七年来最低,其中医疗与生命科学行业是唯一连续两年增长的行业,包括交易金额(同比+240%)和数量(同比+64%)。
从投资人视角看,今年国内疫情四起,各地旅行受限,项目推进缓慢,反而迫使投资人纷纷跑到国外看项目,近期掀起的“新加坡热”正是表现之一。
放大来看,医疗行业跨境并购正经历“冰火两重天”,今年既有突破纪录的交易金额,又有碰壁于贸易保护的悻悻而归。产业竞争、国际冲突环绕周围,跨境并购随着“黑天鹅”共同起飞。
那么,近年本土医疗企业出海并购案,正在向着什么风格演进?收购后的整合效果如何?未来,又将面临哪些风险与挑战?
中国企业发力出海,大健康跨境并购逆势上扬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出海并购开始萌芽,2011-2013年间,医疗健康领域逐渐成为热门标的。
无利不起早,海外投资的火热,原因无外乎三点:
1、拥有国内少有的技术
2、有利于拓展上下游产业链优势
3、降低进军海外市场的门槛
从效果上看,国内企业跨境并购,正在朝着3种风格演进。
1、从0到1扩大版图,跨界挥金“买买买”
医疗行业子领域壁垒较高, 在海外寻找优质标的,从0到1拓展新的版图,不失为捷径之一。
复星系向来以跨界扩张闻名,甚至可以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复星系买不到。”
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复星医药跨境投资并购金额超过百亿,涵盖医药、设备、耗材、医美等诸多领域,其产业触角随着并购的海外资产一步步拉长。
比如
2020年初,复星医药眼疾手快,以5000万美元认购新冠疫苗明星企业德国BioNTech增发的158万股,随后扩充疫苗管线,拿下其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大中华区独家代理权(截止今年上半年,股票回报超过十倍,复必泰在港澳台半年营收超5亿元)。
今年上半年,复兴医药又出手了一笔备受瞩目的跨境交易,斥资10亿元,买下新加坡最大私立肿瘤医院之一OncoCare的控制权,挑战难度升级,涉足跨境运营医院。
又如,以仿制药起家的四环医药通过连续的跨境“买买买”,逐渐在医美行业扎稳脚跟,最近的一笔在今年1月;华东医药类似,去年2月,以6500万欧元收购西班牙能量源型医美器械公司High Tech00%股权,同样是有意企稳“摇钱树”医美生意。
2、出海“捡漏”,快速打向国际
在医药领域,据中信建投医药统计,2004-2018年间,通过纳斯达克IPO上市的424家Biotech/Biopharma之中,175家最终被收购/合并,占比41.3%。
被收购,似乎是Biotech的宿命之一。
如今,这些“嗷嗷待哺”的Biotech又多了大批的中国“追求者”。近年资本寒冬之下,国内企业对于到国外捡漏优质Biotech研发管线乐此不疲。
最近的交易发生在今年6月,中国生物制药1.61亿美元拿下F-star Therapeutics所有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不少投资人都认为是比划算的交易。
*F-star创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英国剑桥,2020年纳斯达克上市,核心能力是四价双特异性抗体研发实力,且已获得国际顶尖药企的背书,合作的行业大佬包括强生、阿斯利康、默克等。
天有不测风云,该交易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叫停,审查时间延长至11月份,最终结果待定。
在医疗器械领域,一个普遍的共识是:无并购,不巨头。有数据显示,大型医疗器械公司的自主研发生产占比40%,另外60%主要依靠收购。
国内医械一哥迈瑞医疗试图复制海外巨头的成功经验,自2008年开启全球并购之路以来,迈瑞医疗已多次收购海外标的,比如美国Datascope的监护业务、美国超声诊断企业Zonare...这些都成为了迈瑞的核心技术。
最近一笔引起轰动的交易发生在2021年9月,迈瑞收购芬兰海肽生物,交易金额5.32亿欧元,向产业链上游迈出一大步,握住最多的确定性保障供应安全。
不止迈瑞,2017年11月,威高集团以56亿元收购美国爱琅公司。今年4月,沃比医疗完成5亿欧元对德国phenox的收购,一举成为全球神经介入领先企业。
这些并购,都是高效率布局国际化,快速打入高端医疗市场的捷径之一。
3、“产业+资本”深度绑定,财团出海解锁更多可能性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已然成为产业出海过程中的坚强后盾,资本与产业,在跨境并购方面合作的更加紧密。
2018年2月,微创医疗联手云锋基金,斥资1.9亿美元收购全球第五大心律管理设备供应商LivaNova旗下部分业务,双方订立了出资及股东协议,共同出资完成收购。
如今,资本方正在向前迈步,基金作为买方的并购整合正成为一种趋势。
松柏投资是典型代表,其通过控股经营与参股投资的方式,布局口腔产业链上中下游,承担学科与产业建设者的角色,其中跨境合作与收购不在少数。
康桥资本也属于这种类型,不过涉及范围更广一些,包括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三个核心领域的平台建设、控股收购机会和另类投资,已经成功整合孵化出两家知名药企:云顶新耀和天境生物。
交易难、盈利差...跨境并购“后遗症”如何破?
收购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把境内收购比作本科级别的研究课题,那么跨境收购一定相当于研究生或是更高级别的实施难度。
据德勤调研,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约50%的企业认为跨境并购后的整合并不成功。
因为外部市场变化、文化障碍等不可控因素,跨境收购变数要数倍放大,医疗行业失败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最容易理解的失败原因就是“价格谈不拢”。
一个案例是,2019年1月,江河集团宣布有意收购澳洲医疗服务集团Healius,出价20亿澳元。但Healius以收购估值过低为由,拒绝了橄榄枝。但其实,在这之前,江河集团通过多个分支机构已持有Healius合计15.93%股份。被拒绝之后,2020年底,江河集团彻底“放弃”Healius,16亿元出售了所持有的全部股份。
并购整合是一场多方博弈的过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面对追求者众多的优质标的,利益纠葛、对簿公堂等事件时有发生。
2021年5月,贝恩资本放出有意出售韩国最大医美公司Hugel股份的消息,四环医药是后者肉毒素产品乐提葆的中国代理商,对于Hugel产品在中国的推广投入巨大且收获不菲,得知消息后,四环医药积极响应,信心满满加入了Hugel的收购战。
不料,同一天,中国私募投资基金康桥资本主导的联合财团便宣布,以14.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Hugel46.9%的股权,到嘴的鸭子被“截胡”,几天的股价阴跌之后,四环医药决定起诉康桥资本,理由为侵犯商业秘密,康桥资本则回应称:其在2020年10月受邀对四环医药的业务展开尽职调查,与康桥资本财团的Hugel收购计划无关,所谓的“窃取商业机密”纯属无稽之谈。
选择标的难、成功收购难、后期整合更难,现实世界中,各种“黑天鹅”始终横亘在理想与现实的不如意之间。
2018年10月,蓝帆医疗完成了当时A股史上最大的医疗器械跨国并购案,收购世界领先的心脏支架企业柏盛国际93.37%的股份,耗资近60亿元,实现从低值耗材到高值耗材的华丽转身。
不料,收购后不到两年,“祸不单行”,疫情和心脏支架集采纷纷从天而降。
2020年11月冠脉支架集采,蓝帆医疗支架产品降福超过90%中标,导致后期该公司心脑血管产品的营收和毛利逐年递减:
营收方面:2019年,心脑血管产品营收占比达49.99%;2020年下降至12.53%;到了2021年,仅贡献营收的8.75%。
毛利方面:2020年为71.72%,2021年下降至58.5%。
可见,并购成功与否不完全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不可控的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无论交易金额有多大、交易事件有多轰动。
需要强调的是,不同于制药行业,医疗器械整合更难。据统计,虽然90%的医疗器械并购理论上都有交叉销售的空间,实践中平均只带来10%左右的收入提升。
当然,也正是因为整合难度如此之大,强如丹纳赫的DBS整合管理“圣经”,才被行业视为圭臬。
国外的“果子”越来越难摘,出海并购会降温吗?
相比顺境,人类总是对逆境更加印象深刻。
上个月,中国生物制药、凯莱英相继受阻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原定投资项目不得不延长或终止,跨境并购的上空飘来一片乌云。
投资渠道收窄,叠加“寒蝉效应”,使得中国在美国的生物医药投资热度全面降温。
据永安报告,受地缘政治和严格的投资审查影响,中企对美国企业并购呈现小规模、低金额趋势,2021年没有单笔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为十年来首次。
显而易见,美国正在尝试掐断中国医疗行业的“技术进口”,加上对中国科研人员流动与投资并购的限制,会迫使中国部分细分领域只有自力更生一条出路。
观局者败,识局者存,破局者赢。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出海从来都是一场属于少数强者的游戏。随着全球产业竞争的升级,跨境并购的壁垒正在加深,中国企业也必须思考新的策略和方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