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勿以恶者遍布地面,而不信天上有不灭的光 | 一周新书推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勿以恶者遍布地面,而不信天上有不灭的光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奥尔罕·帕慕克、黑人女性群像、王小波评论、近代中国的森林革命、古典音乐、英国急救现场、进化生物学……

记者 | 尹清露

编辑 | 黄月

《瘟疫之夜》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著 龚颖元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22-10

大瘟疫、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侦探小说、具有福尔摩斯精神的苏丹公主……这些互相缠绕的主题如何出现在同一部作品中?在土耳其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的新作《瘟疫之夜》中,他探讨了政治动荡、宗派主义和流行病等重大议题,这也是帕慕克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小说。

帕慕克本人认为,《瘟疫之夜》“既是一部历史小说,又是以小说形式写成的历史”。故事发生在虚构的明格尔岛,这个岛屿却属于真实的奥斯曼帝国,小说的叙述者米娜并不存在,她却与帕慕克的观点紧紧相连。1901年,为了平息岛上的瘟疫、解决卫生总督的神秘死亡,帕克泽公主和她的丈夫努里医生来到岛上,短短六个月内,他们被卷入了岛屿艰难实现主权的过程,直到小说的最后一句话宣布着:“明格尔岛万岁!自由万岁!”

在准备这部小说之初,新冠疫情还未来袭,在创作期间,帕慕克也尽量不从这次疫情中直接取材,而是以历史的声音谈论强制隔离和禁闭措施。与现实隔开距离,反而更能映照现实,就如他在采访中所称,“西方人说穆斯林没有采取太多预防措施,他们是宿命论者。我想问他们:为什么这么说?靠着这句反驳的话,我构思了这部作品。”

《女孩,女人,其他》

[英] 伯娜丁·埃瓦里斯托 著 魏立红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10

《女孩,女人,其他》是一部关于英国黑人女性的群像作品,它有着庞大繁忙的根系——12位背景各异的角色穿梭其中,从前卫先锋的剧作家阿玛,到严厉古板的中学女教师和新生代平权少女,每个人物都有其缺陷和魅力,也都互相依靠着彼此。它也有松散的、介于散文和自由诗的文体——一句换一行,句尾没有标点符号。

本书是2019年布克奖的获奖作品,作者伯娜丁·埃瓦里斯托也成为该奖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得主。这位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剧作家便是阿玛的原型,她性格张扬,喜欢穿哈伦裤,涂粉色唇膏。终其一生,她都在书写非裔族群的移民史和身份认同问题,而这个交织了族群、地区、性别、宗教的问题,就如《女孩,女人,其他》这本书一样,只能通过不连贯的复调加以呈现。“我们自有主张,绝不妥协让步,”这个故事事关黑人女性,也关于所有在排外的文化中努力工作、为自己谋来一席立足之地的人们。

《我害怕生活》

李静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单读 / 铸刻文化 2022-10

“在生活中经历了漫长的贫乏与胆怯,却在断断续续挣扎不休的写作里,看见了一丝亮光,保住了一点真心。”

这句话或许道出不少热爱写作之人的心声,而文学评论合集《我害怕生活》,就呈现了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李静“挣扎不休”的写作历程。其中既有二十五年间的批评随笔,李静所写《大先生》《秦国喜剧》等戏剧作品的创作谈,也有对契诃夫、彼得·汉德克、木心等人的长文论述,以及更为私人、自剖心迹的散文诗歌。而在合集中的《王小波的遗产》一册中,李静承认自己的文学渊源正是来自于王小波,并以此纪念他为中国文学带来的解放性的笑声。

李静希望自己的文学评论是自由而非卑从的,同时应该诚实真挚,这也是《必须冒犯观众》一册的题中之义,就如她在书中写的那样:“我们需要对脚下的土质,有清醒的认知。勿以如此立体的良心自谴,美化一往无前的恶者。勿以恶者遍布地面,而不信天上有不灭的光。”

《与瓦尔泽一起散步》

 [瑞士] 卡尔·泽利希 著 姜勇君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頁folio 2022-10

想要真正了解一名作家,和他一起散步是个不错的主意,对于罗伯特·瓦尔泽来说也是如此。瓦尔泽是瑞士德语作家,1933年被诊断出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病院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他留下了一套完全原创的作品,让人想起卡夫卡和贝克特,奇特而难以定性,直到当代还在不断地被发现和被发表。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甚至将卡夫卡看作是“瓦尔泽式的作家”,然而时至今日,是卡夫卡而非瓦尔泽成为了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在这本书中,瓦尔泽的挚友卡尔·泽利希来到精神病院,记录下两人在1936-1956年间一同散步的所思所想:

“富余可以让人非常压抑。真正的美,日常生活的美,在贫困和朴素中最微妙地显示出来。”

“人到了老年就会明白,世界总是不断地努力回归到简单、基本的事物……一个人坐在晚年巨大的寂静中,就像坐在温和的幻日之下。”

这些语句重现了瓦尔泽那些矛盾而迷人的思绪,也如作家W.G.塞巴尔德所说:“瓦尔泽没有成为被遗忘的作家,主要归功于卡尔·泽利希为他的事业所做的努力。”

《杉木与帝国: 早期近代中国的森林革命》

 [美] 孟一衡 著 张连伟 / 李莉 / 李飞 / 郎洁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2022-9

在中国,自然森林衰退和消失的历史广为人知,这往往被归咎于对木材的大量需求,而这也是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伊懋可的《大象的退却》所选择的叙事:在与人类的斗争中,大象逐渐从中国的城市中心退到西南边境。然而,在深受第一代学者影响的同时,《杉木与帝国》的作者、美国环境史学家孟一衡意识到,“这一谜题中也有缺失的碎片……存在着一些长期的可持续利用甚至是保护的事例。”

以宋、元、明三个朝代为历史基点,孟一衡从广泛的税收、契约和木材市场的记录中,提取出了中国林业制度变迁的另一重景象——虽然从未采用过林业局制度,但是中国仅凭财政政策就能够促进森林种植、应对森林砍伐的威胁。孟一衡发现,欧洲森林史从1500年开始的变化,早在1200年就在中国得到了预演,但中国的林业模式却往往被排除在全球对话之外,这本书纠正了这一遗漏,并试图告诉读者,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林业系统可能比欧洲运作得更好。

《作为意识形态的生物学:关于DNA的学说》

[美] R.C.列万廷 著 罗文静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三辉图书 2022-8

“一个理论要是能解释所有事情并且简单而引人注目,就可以换来好的报道、好的广播节目、好的电视节目,以及一系列畅销书。”本书作者R.C.列万廷在序言中这样写道,显而易见的是,他并不打算这样做。

作为一名人口遗传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列万廷以他对人类基因的颠覆性发现著称——他发现,不同种族背景的人在基因上的差异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巨大。在本书中,他希望让读者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的合法化正源自于它那不易察觉的意识形态,它将一切都还原为冷冰冰的事实,这些事实强化着智商由基因决定、弱肉强食的道理,使得被剥夺者相信权利、地位和物质享受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谁也无法幸免。然而,列万廷认为,科学也是一种社会结构,他提倡一种适度的科学怀疑主义,并拆除“纯粹生物科学”的神话。通过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福尔摩斯的“记忆阁楼”、智商测试和杂交玉米等实例,本书分析认为,基因、有机体、环境这三者具有强烈的互动关系,无法被还原到任意一方。

《不可重复的瞬间:古典音乐聆听巡礼》

贺秋帆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2022-10

无论是弹奏钢琴还是拉奏提琴,乐声响起的瞬间都是不可重复、飞逝即过的。那么,我们要如何用文字将其留存下来,并从音乐中窥见演奏者本人的性情?进而,要如何横跨地域和学派,看到众多名家在乐史中的角色定位?

乐评人贺秋帆的《不可重复的瞬间》试图回答上述问题。该书分为钢琴、弦乐、指挥三辑,梳理了20世纪音乐家的生平逸事、风格地位与录音遗产,而他们大多是国内少有人评述的。

贺秋帆认为,国内传统的论乐之道基本以作曲家为本,随着录音制品的普及,才出现了一个新的言说空间——以演绎者为主体的空间。基于这样的立场,业余乐迷也能反客为主,用听觉经验去找出曲目中的最佳版本,这也变成了贺秋帆的使命之一。他的另一使命则是将音乐家置于历史洪流之中,“于音乐背后梳理其境遇与命运支点。”

《救命啊:急救员的28场笑泪尖峰时刻》

[英]杰克·琼斯 著 高天羽 译
北京日报出版社·理想国 2022-9

经常听人说,如果想得知真实世间百态,就去一趟午夜时分的医院门诊楼吧。这本《救命啊:急救员的28场笑泪尖峰时刻》则告诉我们,比医院还要刺激的地方,可能是急救现场。在那里,不仅能遇到醉汉和心脏病患者,还能看见孤独的自残者、绝望的吸毒者、只会添乱的准新手爸爸,以及宁愿叫来救护车也不愿意相信扑热息痛的发烧女子。

杰克·琼斯是英国的一名高级院前急救医师,服务于英国国民保健服务(NHS)急救系统,拥有十多年的一线经验。急救员和病人的平均接触时间只有一小时,赶到医院就要马上交接,但这已经足以让读者瞥见许多令人捧腹又神伤的时刻。琼斯把这些时刻用轻松的笔锋写了下来,但即使如此,他也并不回避医护人员要面临的挑战,因为除了每天要应对的无数混乱局面,来自病人的辱骂和威胁也早已是家常便饭。《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如此评价这本书:“光是目录,就充分显露了作者的幽默,但没人会因为这一点轻松之感,就怀疑这份工作的艰难。”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勿以恶者遍布地面,而不信天上有不灭的光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奥尔罕·帕慕克、黑人女性群像、王小波评论、近代中国的森林革命、古典音乐、英国急救现场、进化生物学……

记者 | 尹清露

编辑 | 黄月

《瘟疫之夜》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著 龚颖元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22-10

大瘟疫、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侦探小说、具有福尔摩斯精神的苏丹公主……这些互相缠绕的主题如何出现在同一部作品中?在土耳其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的新作《瘟疫之夜》中,他探讨了政治动荡、宗派主义和流行病等重大议题,这也是帕慕克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小说。

帕慕克本人认为,《瘟疫之夜》“既是一部历史小说,又是以小说形式写成的历史”。故事发生在虚构的明格尔岛,这个岛屿却属于真实的奥斯曼帝国,小说的叙述者米娜并不存在,她却与帕慕克的观点紧紧相连。1901年,为了平息岛上的瘟疫、解决卫生总督的神秘死亡,帕克泽公主和她的丈夫努里医生来到岛上,短短六个月内,他们被卷入了岛屿艰难实现主权的过程,直到小说的最后一句话宣布着:“明格尔岛万岁!自由万岁!”

在准备这部小说之初,新冠疫情还未来袭,在创作期间,帕慕克也尽量不从这次疫情中直接取材,而是以历史的声音谈论强制隔离和禁闭措施。与现实隔开距离,反而更能映照现实,就如他在采访中所称,“西方人说穆斯林没有采取太多预防措施,他们是宿命论者。我想问他们:为什么这么说?靠着这句反驳的话,我构思了这部作品。”

《女孩,女人,其他》

[英] 伯娜丁·埃瓦里斯托 著 魏立红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10

《女孩,女人,其他》是一部关于英国黑人女性的群像作品,它有着庞大繁忙的根系——12位背景各异的角色穿梭其中,从前卫先锋的剧作家阿玛,到严厉古板的中学女教师和新生代平权少女,每个人物都有其缺陷和魅力,也都互相依靠着彼此。它也有松散的、介于散文和自由诗的文体——一句换一行,句尾没有标点符号。

本书是2019年布克奖的获奖作品,作者伯娜丁·埃瓦里斯托也成为该奖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得主。这位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剧作家便是阿玛的原型,她性格张扬,喜欢穿哈伦裤,涂粉色唇膏。终其一生,她都在书写非裔族群的移民史和身份认同问题,而这个交织了族群、地区、性别、宗教的问题,就如《女孩,女人,其他》这本书一样,只能通过不连贯的复调加以呈现。“我们自有主张,绝不妥协让步,”这个故事事关黑人女性,也关于所有在排外的文化中努力工作、为自己谋来一席立足之地的人们。

《我害怕生活》

李静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单读 / 铸刻文化 2022-10

“在生活中经历了漫长的贫乏与胆怯,却在断断续续挣扎不休的写作里,看见了一丝亮光,保住了一点真心。”

这句话或许道出不少热爱写作之人的心声,而文学评论合集《我害怕生活》,就呈现了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李静“挣扎不休”的写作历程。其中既有二十五年间的批评随笔,李静所写《大先生》《秦国喜剧》等戏剧作品的创作谈,也有对契诃夫、彼得·汉德克、木心等人的长文论述,以及更为私人、自剖心迹的散文诗歌。而在合集中的《王小波的遗产》一册中,李静承认自己的文学渊源正是来自于王小波,并以此纪念他为中国文学带来的解放性的笑声。

李静希望自己的文学评论是自由而非卑从的,同时应该诚实真挚,这也是《必须冒犯观众》一册的题中之义,就如她在书中写的那样:“我们需要对脚下的土质,有清醒的认知。勿以如此立体的良心自谴,美化一往无前的恶者。勿以恶者遍布地面,而不信天上有不灭的光。”

《与瓦尔泽一起散步》

 [瑞士] 卡尔·泽利希 著 姜勇君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頁folio 2022-10

想要真正了解一名作家,和他一起散步是个不错的主意,对于罗伯特·瓦尔泽来说也是如此。瓦尔泽是瑞士德语作家,1933年被诊断出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病院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他留下了一套完全原创的作品,让人想起卡夫卡和贝克特,奇特而难以定性,直到当代还在不断地被发现和被发表。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甚至将卡夫卡看作是“瓦尔泽式的作家”,然而时至今日,是卡夫卡而非瓦尔泽成为了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在这本书中,瓦尔泽的挚友卡尔·泽利希来到精神病院,记录下两人在1936-1956年间一同散步的所思所想:

“富余可以让人非常压抑。真正的美,日常生活的美,在贫困和朴素中最微妙地显示出来。”

“人到了老年就会明白,世界总是不断地努力回归到简单、基本的事物……一个人坐在晚年巨大的寂静中,就像坐在温和的幻日之下。”

这些语句重现了瓦尔泽那些矛盾而迷人的思绪,也如作家W.G.塞巴尔德所说:“瓦尔泽没有成为被遗忘的作家,主要归功于卡尔·泽利希为他的事业所做的努力。”

《杉木与帝国: 早期近代中国的森林革命》

 [美] 孟一衡 著 张连伟 / 李莉 / 李飞 / 郎洁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2022-9

在中国,自然森林衰退和消失的历史广为人知,这往往被归咎于对木材的大量需求,而这也是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伊懋可的《大象的退却》所选择的叙事:在与人类的斗争中,大象逐渐从中国的城市中心退到西南边境。然而,在深受第一代学者影响的同时,《杉木与帝国》的作者、美国环境史学家孟一衡意识到,“这一谜题中也有缺失的碎片……存在着一些长期的可持续利用甚至是保护的事例。”

以宋、元、明三个朝代为历史基点,孟一衡从广泛的税收、契约和木材市场的记录中,提取出了中国林业制度变迁的另一重景象——虽然从未采用过林业局制度,但是中国仅凭财政政策就能够促进森林种植、应对森林砍伐的威胁。孟一衡发现,欧洲森林史从1500年开始的变化,早在1200年就在中国得到了预演,但中国的林业模式却往往被排除在全球对话之外,这本书纠正了这一遗漏,并试图告诉读者,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林业系统可能比欧洲运作得更好。

《作为意识形态的生物学:关于DNA的学说》

[美] R.C.列万廷 著 罗文静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三辉图书 2022-8

“一个理论要是能解释所有事情并且简单而引人注目,就可以换来好的报道、好的广播节目、好的电视节目,以及一系列畅销书。”本书作者R.C.列万廷在序言中这样写道,显而易见的是,他并不打算这样做。

作为一名人口遗传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列万廷以他对人类基因的颠覆性发现著称——他发现,不同种族背景的人在基因上的差异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巨大。在本书中,他希望让读者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的合法化正源自于它那不易察觉的意识形态,它将一切都还原为冷冰冰的事实,这些事实强化着智商由基因决定、弱肉强食的道理,使得被剥夺者相信权利、地位和物质享受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谁也无法幸免。然而,列万廷认为,科学也是一种社会结构,他提倡一种适度的科学怀疑主义,并拆除“纯粹生物科学”的神话。通过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福尔摩斯的“记忆阁楼”、智商测试和杂交玉米等实例,本书分析认为,基因、有机体、环境这三者具有强烈的互动关系,无法被还原到任意一方。

《不可重复的瞬间:古典音乐聆听巡礼》

贺秋帆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2022-10

无论是弹奏钢琴还是拉奏提琴,乐声响起的瞬间都是不可重复、飞逝即过的。那么,我们要如何用文字将其留存下来,并从音乐中窥见演奏者本人的性情?进而,要如何横跨地域和学派,看到众多名家在乐史中的角色定位?

乐评人贺秋帆的《不可重复的瞬间》试图回答上述问题。该书分为钢琴、弦乐、指挥三辑,梳理了20世纪音乐家的生平逸事、风格地位与录音遗产,而他们大多是国内少有人评述的。

贺秋帆认为,国内传统的论乐之道基本以作曲家为本,随着录音制品的普及,才出现了一个新的言说空间——以演绎者为主体的空间。基于这样的立场,业余乐迷也能反客为主,用听觉经验去找出曲目中的最佳版本,这也变成了贺秋帆的使命之一。他的另一使命则是将音乐家置于历史洪流之中,“于音乐背后梳理其境遇与命运支点。”

《救命啊:急救员的28场笑泪尖峰时刻》

[英]杰克·琼斯 著 高天羽 译
北京日报出版社·理想国 2022-9

经常听人说,如果想得知真实世间百态,就去一趟午夜时分的医院门诊楼吧。这本《救命啊:急救员的28场笑泪尖峰时刻》则告诉我们,比医院还要刺激的地方,可能是急救现场。在那里,不仅能遇到醉汉和心脏病患者,还能看见孤独的自残者、绝望的吸毒者、只会添乱的准新手爸爸,以及宁愿叫来救护车也不愿意相信扑热息痛的发烧女子。

杰克·琼斯是英国的一名高级院前急救医师,服务于英国国民保健服务(NHS)急救系统,拥有十多年的一线经验。急救员和病人的平均接触时间只有一小时,赶到医院就要马上交接,但这已经足以让读者瞥见许多令人捧腹又神伤的时刻。琼斯把这些时刻用轻松的笔锋写了下来,但即使如此,他也并不回避医护人员要面临的挑战,因为除了每天要应对的无数混乱局面,来自病人的辱骂和威胁也早已是家常便饭。《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如此评价这本书:“光是目录,就充分显露了作者的幽默,但没人会因为这一点轻松之感,就怀疑这份工作的艰难。”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