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年轻人的双11,只薅羊毛不花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年轻人的双11,只薅羊毛不花钱

你在薅羊毛,“羊毛”也在“薅”你。

文|开菠萝财经 吴娇颖

编辑 | 金玙璠

一年一度双11,最大的狂欢属于羊毛党。

消费降级的年轻人,嘴上喊着“不买立省”,薅起羊毛来绝不手软。

有人为了买到最低价,多渠道比价做数学题,单价精确到每毫升;有人沉迷羊毛群组,每天花几小时研究买法,订单金额绝不超过20块;有人专薅茅台和金条,每天准时预约抢购,转手一卖赚差价。

“薅羊毛”的另一面,是“不买”。

面对各种打折、满减、秒杀的诱惑,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无动于衷,每天三问自己:真的需要吗?适合我吗?有替代品吗?

实在说服不了自己,就去社交平台“求拔草”“求骂醒”,让网友们给自己列出数十条“不买”的理由,这一套流程下来,要是还想买,多少都得带点负罪感。

不过,当“薅羊毛”的队伍日益壮大,它也可能是消费主义的另一个“糖衣炮弹”。

越来越多人发现,薅羊毛搭上了很高的时间成本,还可能承担一定的信息泄露或交易纠纷风险,最重要的是,当初那些9块9“薅”到爽的东西,最后极有可能被扔进垃圾桶。

羊毛党的双11:薅折扣、薅便宜、薅差价

尽管大家都说大促没有真实惠,很多年轻人仍觉得,双11,是一年里网购最划算的时候。当然,前提是,要会找折扣、薅羊毛。

周周今年双11的第一笔订单,是她期待已久的北京环球影城双次票。“虽然是淡季,但覆盖多个周末包括圣诞节,528元的价格,相当于旺季单次票的一半。”

“我去过5次环球影城,从来没有买过正价门票。”周周称,只有等到这种“薅羊毛”的机会,她才会下手。

当然,薅羊毛并不总是这么直接简单。

双11预售开始前,新宇早早地列好了购物清单。即便东西没几样,她还是花了大把时间去比价。

就拿某款眼霜来说,她充分比较了李佳琦直播间和“中免日上”“CDF会员购海南”小程序的优惠机制,价格精确到每毫升,“李佳琦虽然单价不是最便宜的,但有其他赠品,加上后续的满减和品类券,应该是最划算的。”

不过,在羊毛博主的指点下,她找到了某视频APP会员专享的优惠券,最终以更低的价格在线上免税平台下了单。

新宇说,双11的优惠券不局限于电商平台,各类视频、银行、外卖甚至通信APP和小程序,都会推出大量其他购物渠道可以使用的优惠折扣,叠加下来经常会有羊毛价。“只要功课做到位,总有羊毛可以薅。”

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人,如今践行的消费观是,“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

还有一些年轻人,只薅真正的低价羊毛。

“今年双11,我的订单里就没有超过20块钱的东西。”资深羊毛党Sunny,最近每天通勤路上、午休时间、睡觉前都要摸出手机,点进购物小组和羊毛群看“作业”(指优惠的渠道和买法)。

她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必须要买的东西,下单只是因为价格够便宜,最近薅到的就有,十几块钱一箱的抽纸、几元一斤的洗衣液以及各种9块9的大牌护肤品小样,购物渠道多是旗舰店的试用入口、天猫超市和拼多多。

Sunny分享称,双11期间,很多美妆大牌为了促销量,会放出很多低价试用装,多用几个账号下单就能以两三折的价格薅到正装的量;日用消耗品在天猫超市买最划算,因为平台会放出大量优惠券和可以抵现的返卡;网红店卖的衣服鞋袜,以及许多由代工厂生产的品牌零食,都可以去1688找“同源厂家”。

要是遇到优惠券设置错误,还有机会薅到“神价”。Sunny称,双11商家出现bug的概率是最高的,所以要盯紧羊毛群组看消息,“当然,下单的人越多,商家不发货的几率越高,但通常都会给到一些补偿,也不亏。”

她的这些薅羊毛经验,都来自豆瓣购物小组,那里聚集着几十万像她这样的羊毛党,最大的一个小组,人数多达41万。

薅羊毛,还被一些年轻人当作快速“搞钱”的副业,比如,抢茅台、金条、iPhone14等稀缺或保值商品,转手卖出赚一笔差价。一瓶茅台酒转手的利润,低则一两百,高达上千元。

大促期间,有些平台放出大额优惠券,差价就赚得更多。临近双11,社交平台上的“抢茅台”攻略都多了起来,沉寂已久的黄牛羊毛群也复活了,群主开始指挥群员们前往各个平台抢券、预约下单。

对双11感知度和参与度最高的,或许就是这些准备大展身手的羊毛党了。

薅羊毛绝不手软,花钱免谈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双11就像一个放大镜,因为商品数量和促销力度的增加,把“薅羊毛”的快乐放大了数倍。

这种在过去或许会被称作“贪小便宜”的行为,现在很少有人难以启齿,反而被引以为傲。毕竟,在消费降级的当下,省钱、攒钱,才是这届年轻人的主旋律。

薅羊毛,也不仅仅是在双11,更是许多年轻人的日常操作。

比如,点外卖,只会用美团和饿了么红包的人,是薅不到羊毛的。“可以去‘建行生活’APP,每天都有限时抢的无门槛外卖券,有的额度高的,自己用不上还能低价卖出去。”Sunny说,光是这样一个交易帖,在某购物小组一个多月就盖了8万层楼。

又比如,买生活用品,根本不需要等到大促囤货,也不需要蹲大主播直播间。“抖音商城低价秒杀专区和拼多多百亿补贴专区,每天都会定时上新并弹券,没事看一看,总能发现可以囤货的。”

如果说“薅羊毛”是消费降级的A面,那B面就是“不买”和“少买”。

博主“省钱大王小圆”已经三年没有参加过双11了,她经常在社交平台分享关于省钱和存钱的小技能,不到一年时间,吸引了超4万粉丝关注。

今年双11,她的“不购买计划”是,“犹豫的、已经有的、不符合生活习惯的、没使用过的、凑单的、因为打折想买的,通通不买。”

“购物前问自己六个问题,是必需品吗?是需要还是想要?有其他替代品或囤货吗?适合我吗?有其他成本吗?不想要了怎么处理?”她的观点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有粉丝评论称“自问自答完,购物车已经清空了。”

新宇坦言,与往年美妆、衣服、日用、家电等各个品类“火力全开”,一共花出去两万多相比,今年她要收敛得多,“一台咖啡机、一瓶眼霜、一年一度给爸妈的体检卡,只有这些。”

过去每年大促必买的护肤品,今年几乎都被她踢出了购物清单。“最近一次搬家的时候,收拾出了一箱正装囤货和赠送小样,要么没来得及用,要么就过期了。”当下她就信誓旦旦地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用完再买。

原本,她还准备了2000元预算,买一台无线吸尘器,“但在做了许多功课后发现,我租的房子每个月有上门保洁服务,自己每周再打扫一遍,用以前买的普通吸尘器清理地毯,就足够了。”

最近刚搬进新家的小豆,在添置家用电器时,也把烤箱“开除”出了购物清单,“有了空气炸锅,烤箱就比较鸡肋,加上工作忙出差多,估计很少有机会使用。”

像他们这样刻意控制消费欲望,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潮流。

豆瓣“不要买| 消费主义逆行者”“抠门女性联合会”“丧心病狂攒钱小组”里,充斥着年轻人“求拔草”“求骂醒”的帖子。

一篇名为“双11大家都付定金了吗”的帖子里,没付定金和付了定金的人数比例是5.5:1。

被拔得最多最狠的品类有,各类电子产品如手机、相机、平板电脑,小家电如扫地机器人、投影仪、破壁机,以及各种鞋服和美妆产品。

有人分享自己的不买清单,包括奢侈品、营销出来的品牌和需求、廉价但不必要的小物件、所有穿不出门的衣服和鞋、不会读的书、退而求其次的东西等。

更有人总结,“除了日用消耗品和有产出的智力投资,其他一概不买”。

你在薅羊毛,“羊毛”也在“薅”你

喊着“不买立省”的年轻人,薅起羊毛来却不亦乐乎。但从成本和回报的性价比来看,薅羊毛,也有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消费主义陷阱。

找羊毛、薅羊毛,首先是一件时间成本巨高的事情。

“我现在每次要买什么东西,第一步是把商品详情里能领的券都领了,第二步是到对应的返利软件看看有没有隐藏券,第三步是去其他电商平台搜同款比价,第四步是去羊毛群组看有没有现成的作业‘查漏补缺’,最后才能回到购物车安心下单。”Sunny称,这一套操作下来,就给至少五个APP贡献了日活流量。

即便是有人分享了优惠买法,“抄作业”也是相当费功夫的。但凡是羊毛,几乎都不可能直接领券下单,“薅一单羊毛,得花上至少半小时。”

遇到双11这种优惠机制复杂的,就更头疼了。

Sunny所在的豆瓣购物小组,最近有组员分享天猫双11预售订单的计算公式,要算上定金、商品券、品类券、跨店满减券、消费券、88VIP折扣,最终按商品标价占订单总额的百分比分摊到每件商品上,才是实际需要支付的价格,最多能达到预售价的6折。

网友列出的双11优惠计算公式 来源 / 豆瓣

“这种算法要理解都费劲,更别提跟着做了,我选择放弃。”即便身经百战,Sunny也不得不承认,有些羊毛,自己薅不来。

大促期间,赶来“杀时间”的,还有各种可以领券分红包的电商小游戏。“每天都得一一签到打卡做任务,参加吧,一不小心半个小时又过去了,不参加吧,等出现好价你买不了时就会悔不当初。”

社交平台上,像Sunny这样为了薅羊毛搭上睡觉、工作、学习时间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一直在找活动优惠满减,好像走火入魔了一样,好像省钱了又浪费了时间,痛并快乐着。”一位网友称。

除了耗时,薅羊毛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比如,羊毛党最常见的一种买法是为了使用满减优惠券,需要在不同的店铺拼单再拆单,留下需要的、退掉不需要的,但次数多了,有可能会被平台监控到账号异常,导致被限制下单或领券,得不偿失。

此外,许多APP和小程序为了拉新,通过跨平台发放大额优惠券的方式吸引用户注册,也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而陌生人之间的拼单式“薅羊毛”,也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交易纠纷。

如果说时间不值钱、风险是概率事件,那么更多羊毛党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薅回来的羊毛,并不会都像想象的那样“真香”。

Sunny坦言,在自己四年的羊毛党生涯里,大约只有30%是真物美价廉的,另外70%,要么是劣质商品不好用,要么是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上或者用不完。

“为了薅而薅的羊毛,大部分的结局是过期扔进垃圾桶。”最近正在实践极简生活的悠悠说。

她也曾经跟着羊毛群组薅过一些价格很好的商品,“比如9块9五套的旅行洗护套装,5块钱的一次性毛巾,还有一堆的护肤品片装小样,觉得旅游或者出差时肯定派得上用场,结果一年到头了根本没出过城。”

最近搬家,她收拾出了这些堆在各个储物柜里的“羊毛”,拍照发到了社交平台上称,“再也不薅了。”

多位受访者也都认同,每个人的时间价值、风险概率都不一样,羊毛薅得划不划算,自然也因人而异。

不过,在沉迷薅羊毛的时候,多问问自己需不需要、有没有用、值不值得,总是没错的,“要不然,你在薅羊毛,‘羊毛’也在‘薅’你。”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年轻人的双11,只薅羊毛不花钱

你在薅羊毛,“羊毛”也在“薅”你。

文|开菠萝财经 吴娇颖

编辑 | 金玙璠

一年一度双11,最大的狂欢属于羊毛党。

消费降级的年轻人,嘴上喊着“不买立省”,薅起羊毛来绝不手软。

有人为了买到最低价,多渠道比价做数学题,单价精确到每毫升;有人沉迷羊毛群组,每天花几小时研究买法,订单金额绝不超过20块;有人专薅茅台和金条,每天准时预约抢购,转手一卖赚差价。

“薅羊毛”的另一面,是“不买”。

面对各种打折、满减、秒杀的诱惑,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无动于衷,每天三问自己:真的需要吗?适合我吗?有替代品吗?

实在说服不了自己,就去社交平台“求拔草”“求骂醒”,让网友们给自己列出数十条“不买”的理由,这一套流程下来,要是还想买,多少都得带点负罪感。

不过,当“薅羊毛”的队伍日益壮大,它也可能是消费主义的另一个“糖衣炮弹”。

越来越多人发现,薅羊毛搭上了很高的时间成本,还可能承担一定的信息泄露或交易纠纷风险,最重要的是,当初那些9块9“薅”到爽的东西,最后极有可能被扔进垃圾桶。

羊毛党的双11:薅折扣、薅便宜、薅差价

尽管大家都说大促没有真实惠,很多年轻人仍觉得,双11,是一年里网购最划算的时候。当然,前提是,要会找折扣、薅羊毛。

周周今年双11的第一笔订单,是她期待已久的北京环球影城双次票。“虽然是淡季,但覆盖多个周末包括圣诞节,528元的价格,相当于旺季单次票的一半。”

“我去过5次环球影城,从来没有买过正价门票。”周周称,只有等到这种“薅羊毛”的机会,她才会下手。

当然,薅羊毛并不总是这么直接简单。

双11预售开始前,新宇早早地列好了购物清单。即便东西没几样,她还是花了大把时间去比价。

就拿某款眼霜来说,她充分比较了李佳琦直播间和“中免日上”“CDF会员购海南”小程序的优惠机制,价格精确到每毫升,“李佳琦虽然单价不是最便宜的,但有其他赠品,加上后续的满减和品类券,应该是最划算的。”

不过,在羊毛博主的指点下,她找到了某视频APP会员专享的优惠券,最终以更低的价格在线上免税平台下了单。

新宇说,双11的优惠券不局限于电商平台,各类视频、银行、外卖甚至通信APP和小程序,都会推出大量其他购物渠道可以使用的优惠折扣,叠加下来经常会有羊毛价。“只要功课做到位,总有羊毛可以薅。”

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人,如今践行的消费观是,“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

还有一些年轻人,只薅真正的低价羊毛。

“今年双11,我的订单里就没有超过20块钱的东西。”资深羊毛党Sunny,最近每天通勤路上、午休时间、睡觉前都要摸出手机,点进购物小组和羊毛群看“作业”(指优惠的渠道和买法)。

她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必须要买的东西,下单只是因为价格够便宜,最近薅到的就有,十几块钱一箱的抽纸、几元一斤的洗衣液以及各种9块9的大牌护肤品小样,购物渠道多是旗舰店的试用入口、天猫超市和拼多多。

Sunny分享称,双11期间,很多美妆大牌为了促销量,会放出很多低价试用装,多用几个账号下单就能以两三折的价格薅到正装的量;日用消耗品在天猫超市买最划算,因为平台会放出大量优惠券和可以抵现的返卡;网红店卖的衣服鞋袜,以及许多由代工厂生产的品牌零食,都可以去1688找“同源厂家”。

要是遇到优惠券设置错误,还有机会薅到“神价”。Sunny称,双11商家出现bug的概率是最高的,所以要盯紧羊毛群组看消息,“当然,下单的人越多,商家不发货的几率越高,但通常都会给到一些补偿,也不亏。”

她的这些薅羊毛经验,都来自豆瓣购物小组,那里聚集着几十万像她这样的羊毛党,最大的一个小组,人数多达41万。

薅羊毛,还被一些年轻人当作快速“搞钱”的副业,比如,抢茅台、金条、iPhone14等稀缺或保值商品,转手卖出赚一笔差价。一瓶茅台酒转手的利润,低则一两百,高达上千元。

大促期间,有些平台放出大额优惠券,差价就赚得更多。临近双11,社交平台上的“抢茅台”攻略都多了起来,沉寂已久的黄牛羊毛群也复活了,群主开始指挥群员们前往各个平台抢券、预约下单。

对双11感知度和参与度最高的,或许就是这些准备大展身手的羊毛党了。

薅羊毛绝不手软,花钱免谈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双11就像一个放大镜,因为商品数量和促销力度的增加,把“薅羊毛”的快乐放大了数倍。

这种在过去或许会被称作“贪小便宜”的行为,现在很少有人难以启齿,反而被引以为傲。毕竟,在消费降级的当下,省钱、攒钱,才是这届年轻人的主旋律。

薅羊毛,也不仅仅是在双11,更是许多年轻人的日常操作。

比如,点外卖,只会用美团和饿了么红包的人,是薅不到羊毛的。“可以去‘建行生活’APP,每天都有限时抢的无门槛外卖券,有的额度高的,自己用不上还能低价卖出去。”Sunny说,光是这样一个交易帖,在某购物小组一个多月就盖了8万层楼。

又比如,买生活用品,根本不需要等到大促囤货,也不需要蹲大主播直播间。“抖音商城低价秒杀专区和拼多多百亿补贴专区,每天都会定时上新并弹券,没事看一看,总能发现可以囤货的。”

如果说“薅羊毛”是消费降级的A面,那B面就是“不买”和“少买”。

博主“省钱大王小圆”已经三年没有参加过双11了,她经常在社交平台分享关于省钱和存钱的小技能,不到一年时间,吸引了超4万粉丝关注。

今年双11,她的“不购买计划”是,“犹豫的、已经有的、不符合生活习惯的、没使用过的、凑单的、因为打折想买的,通通不买。”

“购物前问自己六个问题,是必需品吗?是需要还是想要?有其他替代品或囤货吗?适合我吗?有其他成本吗?不想要了怎么处理?”她的观点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有粉丝评论称“自问自答完,购物车已经清空了。”

新宇坦言,与往年美妆、衣服、日用、家电等各个品类“火力全开”,一共花出去两万多相比,今年她要收敛得多,“一台咖啡机、一瓶眼霜、一年一度给爸妈的体检卡,只有这些。”

过去每年大促必买的护肤品,今年几乎都被她踢出了购物清单。“最近一次搬家的时候,收拾出了一箱正装囤货和赠送小样,要么没来得及用,要么就过期了。”当下她就信誓旦旦地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用完再买。

原本,她还准备了2000元预算,买一台无线吸尘器,“但在做了许多功课后发现,我租的房子每个月有上门保洁服务,自己每周再打扫一遍,用以前买的普通吸尘器清理地毯,就足够了。”

最近刚搬进新家的小豆,在添置家用电器时,也把烤箱“开除”出了购物清单,“有了空气炸锅,烤箱就比较鸡肋,加上工作忙出差多,估计很少有机会使用。”

像他们这样刻意控制消费欲望,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潮流。

豆瓣“不要买| 消费主义逆行者”“抠门女性联合会”“丧心病狂攒钱小组”里,充斥着年轻人“求拔草”“求骂醒”的帖子。

一篇名为“双11大家都付定金了吗”的帖子里,没付定金和付了定金的人数比例是5.5:1。

被拔得最多最狠的品类有,各类电子产品如手机、相机、平板电脑,小家电如扫地机器人、投影仪、破壁机,以及各种鞋服和美妆产品。

有人分享自己的不买清单,包括奢侈品、营销出来的品牌和需求、廉价但不必要的小物件、所有穿不出门的衣服和鞋、不会读的书、退而求其次的东西等。

更有人总结,“除了日用消耗品和有产出的智力投资,其他一概不买”。

你在薅羊毛,“羊毛”也在“薅”你

喊着“不买立省”的年轻人,薅起羊毛来却不亦乐乎。但从成本和回报的性价比来看,薅羊毛,也有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消费主义陷阱。

找羊毛、薅羊毛,首先是一件时间成本巨高的事情。

“我现在每次要买什么东西,第一步是把商品详情里能领的券都领了,第二步是到对应的返利软件看看有没有隐藏券,第三步是去其他电商平台搜同款比价,第四步是去羊毛群组看有没有现成的作业‘查漏补缺’,最后才能回到购物车安心下单。”Sunny称,这一套操作下来,就给至少五个APP贡献了日活流量。

即便是有人分享了优惠买法,“抄作业”也是相当费功夫的。但凡是羊毛,几乎都不可能直接领券下单,“薅一单羊毛,得花上至少半小时。”

遇到双11这种优惠机制复杂的,就更头疼了。

Sunny所在的豆瓣购物小组,最近有组员分享天猫双11预售订单的计算公式,要算上定金、商品券、品类券、跨店满减券、消费券、88VIP折扣,最终按商品标价占订单总额的百分比分摊到每件商品上,才是实际需要支付的价格,最多能达到预售价的6折。

网友列出的双11优惠计算公式 来源 / 豆瓣

“这种算法要理解都费劲,更别提跟着做了,我选择放弃。”即便身经百战,Sunny也不得不承认,有些羊毛,自己薅不来。

大促期间,赶来“杀时间”的,还有各种可以领券分红包的电商小游戏。“每天都得一一签到打卡做任务,参加吧,一不小心半个小时又过去了,不参加吧,等出现好价你买不了时就会悔不当初。”

社交平台上,像Sunny这样为了薅羊毛搭上睡觉、工作、学习时间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一直在找活动优惠满减,好像走火入魔了一样,好像省钱了又浪费了时间,痛并快乐着。”一位网友称。

除了耗时,薅羊毛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比如,羊毛党最常见的一种买法是为了使用满减优惠券,需要在不同的店铺拼单再拆单,留下需要的、退掉不需要的,但次数多了,有可能会被平台监控到账号异常,导致被限制下单或领券,得不偿失。

此外,许多APP和小程序为了拉新,通过跨平台发放大额优惠券的方式吸引用户注册,也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而陌生人之间的拼单式“薅羊毛”,也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交易纠纷。

如果说时间不值钱、风险是概率事件,那么更多羊毛党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薅回来的羊毛,并不会都像想象的那样“真香”。

Sunny坦言,在自己四年的羊毛党生涯里,大约只有30%是真物美价廉的,另外70%,要么是劣质商品不好用,要么是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上或者用不完。

“为了薅而薅的羊毛,大部分的结局是过期扔进垃圾桶。”最近正在实践极简生活的悠悠说。

她也曾经跟着羊毛群组薅过一些价格很好的商品,“比如9块9五套的旅行洗护套装,5块钱的一次性毛巾,还有一堆的护肤品片装小样,觉得旅游或者出差时肯定派得上用场,结果一年到头了根本没出过城。”

最近搬家,她收拾出了这些堆在各个储物柜里的“羊毛”,拍照发到了社交平台上称,“再也不薅了。”

多位受访者也都认同,每个人的时间价值、风险概率都不一样,羊毛薅得划不划算,自然也因人而异。

不过,在沉迷薅羊毛的时候,多问问自己需不需要、有没有用、值不值得,总是没错的,“要不然,你在薅羊毛,‘羊毛’也在‘薅’你。”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