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腾讯会议要收费,这事怎么就引来大家一致吐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腾讯会议要收费,这事怎么就引来大家一致吐槽

既然按月收费和搭售都不是腾讯会议首创,网友们又为何会对腾讯会议此举不满呢?

文|三易生活

2020年爆发的此次疫情无疑是能够写进人类史的一件大事,并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也使得远程办公成为了新的新潮流。但想要实现远程办公,相关的软件、服务势必就不能少。在这一现实的影响下,海外市场的ZOOM,国内的腾讯会议、飞书、钉钉迅速走红,其中特别是腾讯会议,仅仅上线了245天、用户量就突破1亿,成为最快超过1亿用户量的这类产品。

异军突起的腾讯会议在占据了国内远程视频服务市场的大量市场份额后,最近却走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日前有网友发现,原来腾讯会议中可免费使用的视频转换为文字功能,现在仅能免费体验10分钟,只有付费成为付费会员后才可以看到全部转换的文字,并且腾讯会议的会员目前只能包月,分别是连续包月、12个月、3个月和1个月,分别对应的价格是25元、288元、88元和30元。

对此,有腾讯会议的客服介绍,包括实录转换文字、设置联席主持人、调高同时在线视频人数等功能,是腾讯会议最近刚上线的收费服务,此前上述服务免费是因为处于“限免测试”阶段,现在限免测试已经结束。没错,在此之前,腾讯方面在各种场合确实都从未表示腾讯会议是免费的。

根据腾讯会议官方账号在知乎的回答显示,腾讯会议目前分为个人版、商业版、企业版三个版本,后两者自始至终都处于付费使用的状态,而个人版则是“限时免费”,免费期则是从2020年1月24日起至疫情结束。既然一切都是公开透明、有理有据的,为什么外界却表现出了对腾讯会议部分功能开始收费的抵触情绪呢?

其实原因可能很简单,因为在消费者看来,腾讯会议的这一收费方式并不合理。由于腾讯方面是将实录转换文字、设置联席主持人、调高同时在线视频人数等功能,统统打包成了个人版会员的付费权益,所以用户要想使用其中任意一项功能都必须开通付费会员服务。然而在这些功能中,只有诸如视频转录等功能较为常用的,而其他功能则相对比较冷门。

而外界之所会质疑腾讯会议收费模式的合理性,并认为其没有提供按次收费,或是按更短时间的收费模式,是因为腾讯会议的这一做法是非常典型的二级价格歧视策略。是通过将多种商品组合在一起、实现捆绑销售的目的,通俗易懂的说,就是高利润产品搭着低利润产品一起卖,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消费者剩余。作为被歧视的一方,被迫购买搭售产品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按月收费这一模式在互联网行业可以说是相当普遍, 手游、视频网站、音乐流媒体、网文平台等等绝大多数提供增值服务的互联网产品,往往都是以月为单位来计费的。与此同时,搭售在互联网行业更是随处可见,其中典型的就是阿里88VIP以及近年来颇为流行的联合会员。既然按月收费和搭售都不是腾讯会议首创,网友们又为何会对腾讯会议此举不满呢?

与此同时,“免费的午餐”在国内互联网江湖一直以来都是大行其道。首先在资本的支持下补贴、甚至免费提供服务来吸引用户,进而完成跑马圈地占据市场份额,再回过头来降低补贴乃至收费,以最终实现盈利,这一模式更是被诸多国内互联网厂商奉为圭臬。这样的方式在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外卖等赛道已经上演过无数次,消费者应该也是早已见怪不怪了。

在除却种种的不可能后,剩下的就是最终答案了。那就是腾讯会议所处的视频会议赛道,本身有些特殊。

如今,视频会议产品是一个非常典型、同时面向B端与C端的赛道,与互联网招聘较为类似,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先后私有化退市,BOSS直聘的财报中呈现出连年亏损就不难看出,互联网招聘空有用户但就是不挣钱。而视频会议这一赛道的情况可能更加糟糕,因为它实质上属于SaaS(软件即服务)领域。

然而遗憾的是,即便在过去数年间SaaS领域风起云涌、资本扎堆投入,但直到今天为止,在国内市场做SaaS到底是伪概念还是真需求,依然是业界讨论的话题。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市场催生出Salesforce、Zoom等千亿美元市值的巨头时,国内这一赛道的处境却颇为尴尬。作为一个从海外引入的概念,SaaS水土不服的缘由其实用一个词来解释,那就是“水土不服”。

作为一个在本世纪初兴起的软件付费模式,SaaS其实是由供给侧主动发起的变革。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向软件厂商定购所需的服务,按定购服务的多少和时间长短支付费用,并通过网络获得所提供的服务。SaaS为开发者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而维持收入的期望也赋予了开发者持续更新维护软件的动力。

相比于传统买断制的一锤子买卖,SaaS达成的效果是只要客户使用就需要付费,并且生生不息、绵延不绝。那么问题就来了,作为消费者的甲方凭什么会接受呢?这一领域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订阅制不用就可以随时取消,并且服务提供方会不断升级产品、更新功能、修复BUG。

这一逻辑在海外市场可能是成立的,但在国内市场上,结果导向才是主流思潮,消费者更希望直接使用成熟的服务,且最好是能办多少事就花多少钱。

回到腾讯会议身上,如今消费者的诉求是希望按次收费,言下之意就是用最少的代价满足当下的即时需求。然而对于腾讯会议来说,按次收费的结果可能就是收入不稳定、无法实现量入为出,而按月付费势必就会带来更多长期付费用户,形成更稳定的会员付费收入,还能培育用户的付费意识。

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不认同腾讯会议目前这样的收费模式,同类产品中还有阿里的钉钉、字节跳动的飞书,并没有必要非腾讯会议不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腾讯

6.9k
  • 腾讯控股:被美国防部纳入军工企业名单是错误,计划启动复议程序
  • 港股腾讯控股跌幅扩大至8%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腾讯会议要收费,这事怎么就引来大家一致吐槽

既然按月收费和搭售都不是腾讯会议首创,网友们又为何会对腾讯会议此举不满呢?

文|三易生活

2020年爆发的此次疫情无疑是能够写进人类史的一件大事,并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也使得远程办公成为了新的新潮流。但想要实现远程办公,相关的软件、服务势必就不能少。在这一现实的影响下,海外市场的ZOOM,国内的腾讯会议、飞书、钉钉迅速走红,其中特别是腾讯会议,仅仅上线了245天、用户量就突破1亿,成为最快超过1亿用户量的这类产品。

异军突起的腾讯会议在占据了国内远程视频服务市场的大量市场份额后,最近却走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日前有网友发现,原来腾讯会议中可免费使用的视频转换为文字功能,现在仅能免费体验10分钟,只有付费成为付费会员后才可以看到全部转换的文字,并且腾讯会议的会员目前只能包月,分别是连续包月、12个月、3个月和1个月,分别对应的价格是25元、288元、88元和30元。

对此,有腾讯会议的客服介绍,包括实录转换文字、设置联席主持人、调高同时在线视频人数等功能,是腾讯会议最近刚上线的收费服务,此前上述服务免费是因为处于“限免测试”阶段,现在限免测试已经结束。没错,在此之前,腾讯方面在各种场合确实都从未表示腾讯会议是免费的。

根据腾讯会议官方账号在知乎的回答显示,腾讯会议目前分为个人版、商业版、企业版三个版本,后两者自始至终都处于付费使用的状态,而个人版则是“限时免费”,免费期则是从2020年1月24日起至疫情结束。既然一切都是公开透明、有理有据的,为什么外界却表现出了对腾讯会议部分功能开始收费的抵触情绪呢?

其实原因可能很简单,因为在消费者看来,腾讯会议的这一收费方式并不合理。由于腾讯方面是将实录转换文字、设置联席主持人、调高同时在线视频人数等功能,统统打包成了个人版会员的付费权益,所以用户要想使用其中任意一项功能都必须开通付费会员服务。然而在这些功能中,只有诸如视频转录等功能较为常用的,而其他功能则相对比较冷门。

而外界之所会质疑腾讯会议收费模式的合理性,并认为其没有提供按次收费,或是按更短时间的收费模式,是因为腾讯会议的这一做法是非常典型的二级价格歧视策略。是通过将多种商品组合在一起、实现捆绑销售的目的,通俗易懂的说,就是高利润产品搭着低利润产品一起卖,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消费者剩余。作为被歧视的一方,被迫购买搭售产品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按月收费这一模式在互联网行业可以说是相当普遍, 手游、视频网站、音乐流媒体、网文平台等等绝大多数提供增值服务的互联网产品,往往都是以月为单位来计费的。与此同时,搭售在互联网行业更是随处可见,其中典型的就是阿里88VIP以及近年来颇为流行的联合会员。既然按月收费和搭售都不是腾讯会议首创,网友们又为何会对腾讯会议此举不满呢?

与此同时,“免费的午餐”在国内互联网江湖一直以来都是大行其道。首先在资本的支持下补贴、甚至免费提供服务来吸引用户,进而完成跑马圈地占据市场份额,再回过头来降低补贴乃至收费,以最终实现盈利,这一模式更是被诸多国内互联网厂商奉为圭臬。这样的方式在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外卖等赛道已经上演过无数次,消费者应该也是早已见怪不怪了。

在除却种种的不可能后,剩下的就是最终答案了。那就是腾讯会议所处的视频会议赛道,本身有些特殊。

如今,视频会议产品是一个非常典型、同时面向B端与C端的赛道,与互联网招聘较为类似,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先后私有化退市,BOSS直聘的财报中呈现出连年亏损就不难看出,互联网招聘空有用户但就是不挣钱。而视频会议这一赛道的情况可能更加糟糕,因为它实质上属于SaaS(软件即服务)领域。

然而遗憾的是,即便在过去数年间SaaS领域风起云涌、资本扎堆投入,但直到今天为止,在国内市场做SaaS到底是伪概念还是真需求,依然是业界讨论的话题。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市场催生出Salesforce、Zoom等千亿美元市值的巨头时,国内这一赛道的处境却颇为尴尬。作为一个从海外引入的概念,SaaS水土不服的缘由其实用一个词来解释,那就是“水土不服”。

作为一个在本世纪初兴起的软件付费模式,SaaS其实是由供给侧主动发起的变革。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向软件厂商定购所需的服务,按定购服务的多少和时间长短支付费用,并通过网络获得所提供的服务。SaaS为开发者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而维持收入的期望也赋予了开发者持续更新维护软件的动力。

相比于传统买断制的一锤子买卖,SaaS达成的效果是只要客户使用就需要付费,并且生生不息、绵延不绝。那么问题就来了,作为消费者的甲方凭什么会接受呢?这一领域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订阅制不用就可以随时取消,并且服务提供方会不断升级产品、更新功能、修复BUG。

这一逻辑在海外市场可能是成立的,但在国内市场上,结果导向才是主流思潮,消费者更希望直接使用成熟的服务,且最好是能办多少事就花多少钱。

回到腾讯会议身上,如今消费者的诉求是希望按次收费,言下之意就是用最少的代价满足当下的即时需求。然而对于腾讯会议来说,按次收费的结果可能就是收入不稳定、无法实现量入为出,而按月付费势必就会带来更多长期付费用户,形成更稳定的会员付费收入,还能培育用户的付费意识。

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不认同腾讯会议目前这样的收费模式,同类产品中还有阿里的钉钉、字节跳动的飞书,并没有必要非腾讯会议不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