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如果元宇宙是一个面向未来3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叙事,我们一定要通过这样一个巨大的机会,去完成过去整个信息产业一直没能够完成的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
日前,在《财富》中国500强峰会上,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教授、元宇宙与虚实交互联合研究院院长赵星在接受界面教育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元宇宙在全球掀起热潮,各大科技巨头争相布局。上海也在抢滩“元宇宙”的征程中不断“加码”。它不仅被首次写入地方“十四五”产业规划,而且在政企学界掀起热议。到2025年,“元宇宙”产业规模将达到3500亿元——这是上海新确定的目标,也意味着“元宇宙”从规划走向落地执行。
上海的“元宇宙之路”主张“虚实融合”,这是一类全新的元宇宙或数字空间构建模式。“虚实交互”方向是基于实体的经济领域以虚促实和以虚强实,包括工业、商业、政务、文旅、教育、办公、文化行业等。
“这也算是中国的省级地方政府第一次对于元宇宙有一个比较创新的表态。”赵星称。
尽管对元宇宙的未来发展报以乐观,但赵星仍清晰地意识到,目前我们仍处于“前元宇宙时代”,也就是说元宇宙尚未真正开启,它还缺一个C端交互设备。
“无论国内外,现在的交互设备的渗透率太低了,连千分之一都不到,这样的渗透率是不足以启动我们对元宇宙的想象的。”赵星认为,等待一个C端交互设备落地的时间点,最乐观估计可能还要一至两年,悲观可能要三至五年。
“元宇宙+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刚需”
界面教育:虽然元宇宙的概念很火,很多人还是不清楚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你在之前的采访中提到,互联网是上一代的元宇宙,如何理解?
赵星:元宇宙的形态目前有三种类型:一是数字孪生,其特点是它会基本遵照现实世界去复刻一个虚拟的数字孪生系统。例如上海市已建立交通数字孪生,通过该系统实现监测和管理,提升城市治理效率和精细度。
二是西方企业如facebook、meta等游戏巨头企业提出的构建一个线上的虚拟世界或社交空间,主要应用在游戏和社交领域。
三是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多地政府提出的元宇宙方向,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叠加元宇宙增强现实的应用,例如文旅场景。
界面教育:在元宇宙这样一个数字空间里,能做的事情很多,为什么大家更看好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体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赵星:元宇宙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确实是真正意义上的刚需。一方面,过去我们最常见的教学方式还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虽然我们很努力地想改变它,但因为技术原因一直没能真正实现。
元宇宙技术正好能解决沉浸式体验的问题。例如可用虚拟现实技术营造一个侏罗纪世界,让孩子在里面亲身体验观察,甚至跟恐龙互动。
第二类刚需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如职业教育里场景资源不够、危险操作等问题。例如有的工业领域传授机床操作技术,机床型号多达几十种,学校无力购置齐全,而部分机型运行成本一天高达数万元,利用VR、AR手段让学生去学习操作,成本会大大得以节省。
界面教育:所以很多元宇宙教育的项目还是“VR、AR技术在教育学习场景的应用”,如何区分VR教育和元宇宙教育?
赵星: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其中也提到一个虚拟现实+教育的概念。
之前我们团队做过一个全球10万项关于元宇宙科技文献的深度数据挖掘,结论就是排第一的核心技术就是VR,其次是AR,第三是MR混合现实。
所以元宇宙技术和VR、AR技术确实有所重叠。区别就在于,过去无论是AR还是VR,发展都没预期的好,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设备上都遇到了一些问题,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内,整体发展也有起伏。
元宇宙的意义就是,它能在资本界、产业界和应用端为AR和VR的落地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或者说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一个高强度支持。
期待VR和AR能在未来的两三年里,在技术和交互设备上有一个巨大的突破,包括谷歌、微软、苹果、meta都在加码。无论是借助元宇宙的概念也好,炒作也好,还是产业界的事实性推进也好,有可能将我们过去VR教育想要实现的那些目标真正落地。
界面教育:除了国外互联网公司,国内也有多家巨头宣称要做元宇宙或已经在做,企业进入元宇宙世界大门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赵星:这还真不是只有大公司才能去做,互联网企业比较喜欢把元宇宙称为下一代互联网,我个人认为是把范围缩小了,特别是现在中国多地政府在强烈引导元宇宙要以实体经济叠加,包括做一些增强现实的方向,所以它不仅仅是一个互联网行业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大部分实体行业的问题。比如教育,包括其它的文旅、消费、工业领域都有很多不错的创业公司,估计在未来一两年会有一些比较显著的独角兽涌现。
界面教育:一些投资方也特别谨慎,他们担心“元宇宙”像一阵风,或者是个骗局怎么办。你觉得这个领域值得资本提前布局吗?
赵星:元宇宙本质上是一个信息产业前沿技术的大集成或者是集成创新。历史上,从互联网到后来的移动互联网,再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向,整个信息产业中每一轮的泡沫是不可避免的。肯定会有一些投资最后变成“死在沙滩上”的状态,这是一个必然进程。
现阶段投资元宇宙,要看看哪些是确定性的方向,哪些是要做技术选择的方向。因为元宇宙现在还没有到定型阶段,未来面临着到底是VR为主还是MR为主。但综合看来,元宇宙还是有一些相对具有更强确定性的方向,例如数字人、基础设施云上网,包括高清显示、柔性显示等。不管怎样,投资须谨慎。
“元宇宙产业发展远快于人才培养”
界面教育:今年7月,上海发布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这项政策有几大亮点?上海是否有发展元宇宙的“土壤”?
赵星:去年底,上海召开了2022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引导企业加紧研究未来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相交互的重要平台。其一大亮点就是虚实交互的概念,要从“以虚促实、以虚强实”的方向去做元宇宙。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以实体经济为核心去发展元宇宙的道路,相当有前瞻性。
关于发展的土壤,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同时也是一个经济中心,它无论是信息产业,还是前沿技术,又或是人才储备、消费能力上,包括整个营商环境的建设上,对元宇宙的推进,都具有天然的独特优势。
界面教育:上海主张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互去发展元宇宙产业,请问具体如何实现?元宇宙“虚实交互”在上海落地需要多长时间?
赵星:其实上海已经在做一些落地场景的建设,包括最近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也在推进一些“揭榜挂帅”的项目,也许我们明年就能看到元宇宙“虚实交互”的落地应用。
文化和消费场景是元宇宙很受关注并正在快速落地的最佳选择。其中,“虚拟人与数智人”“具有IP的数字资产”“元宇宙商业综合体”“文化虚实交互场景与场馆”“活动展示的线上空间”等都已进入高速爆发期。这些“落地”场景的不断涌现和日趋成熟。
作为中国消费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上海商圈、商业综合体竞争激烈。比如在商场的落地就是基于元宇宙概念,打造虚实交互的场景,给消费者全新的体验。
界面教育:上海在元宇宙的初期有“领跑优势”,要巩固这种优势,实现“长期领跑”,你觉得上海还要做好哪些工作?
赵星:上海在环境、前期的政策铺垫和创新方面,确实有一定的“领跑优势”。元宇宙相关产业仅是刚启动,技术路线和产业路径还未有结论。上海需要尽快在产业发展、标志场景和核心应用上有更为显著的举措。
除了理念创新外,人才也是上海多年发展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优势,也是元宇宙赛道的资源核心。现阶段元宇宙领域人才仍然短缺,或者说产业发展远快于人才培养。上海有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培养元宇宙方向研究生。与此同时,政府、高校和企业应尽快形成联动,探索社会层面的人才培训。
界面教育:北京、大湾区等国内其他区域也有相关布局,在你的观察中,各地的做法、重点和进展有哪些异同之处?
赵星:今年8月,北京宣布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作为元宇宙示范区,它的重点应该是在文旅方向;大湾区的一大特点是政府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激励措施比较扎实,力度较大。政府投资方式是多元的,一般为引导基金形式,也包括针对初创企业、相关研发申报项目等给予资金补贴。
界面教育:元宇宙与虚实交互联合创新中心的成立契机是什么?具体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有哪些?政府、企业、高校在里面分别能做什么?
赵星:元宇宙与虚实交互联合创新中心是全国第一个以虚实交互作为核心的方向的一个元宇宙机构。目前机构参与院校包括10所国内著名高校,包括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除此之外还有像中国移动、腾讯、华为等企业。
核心是希望能在产学研,以及与政府的合作上推进整体性的协同探索,特别是元宇宙启动阶段,通过高校、企业和政府,包括社会各界的力量,一同深度研究,形成共识,到底是什么样的方向,现阶段的重点是什么。
其次,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研究院把企业合作者团结起来,特别是元宇宙特别虚实交互方向上,建立一个比较顶层的生态,后续将元宇宙逐渐落地。
界面教育:一个有趣的发现是,艺术与元宇宙的结合。你在此前采访中提到,当人们要构建虚实交互的场景时,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当元宇宙相关技术被共享、拉平,决定用户体验的就是设计。这个设计具体包括哪些?会有怎样不同的体验?
赵星:我们团队对于全球十万项科技文献得出九大研究结果,前八项都不意外,唯一比较意外的是艺术——ART这个词出现在了元宇宙的核心技术里。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团队有很多的讨论,后面我们逐渐意识到,现阶段元宇宙的技术不太成熟,所以很多元宇宙的场景也好,应用也好,包括现在的数字藏品、数字人赛道,文旅场景设计等,其核心设计水平和艺术水平决定了元宇宙最后被C端或者B端接受的程度,所以现阶段它是非常重要的。
从艺术的视角来讲,元宇宙给艺术有一个巨大的赋能作用。过去我们的艺术可能都是以实体或是线下为主,接下来叠加了线上和数字的艺术,应该会成为整个行业一个重要的新兴的增长点,而元宇宙恰好又为这个方向提供一个巨大的机会,无论是商业上还是投资上,抑或是C端的关注度上。
界面教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信息工程系已宣布更名为元宇宙工程系,外界对此褒贬不一,你如何看待这一举措?这对云宇宙人才培养提出哪些要求?师资如何保障?
赵星:日本东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都有类似的人才培养项目或体系构建。从国家到各地的政策其实也都强调这个方向,其核心是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师资力量如何保障,可能现在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会面临的一大难点是,元宇宙的理论知识体系不够完整。
其次,没有足够高水平的师资,来保证对学生理论和知识体系的训练能够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当然终归要有一个探索的起点,我个人对这件事情乐观其成。
界面教育:全球都在争相布局元宇宙,目前来看,中国的优势和瓶颈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进一步扩大优势、补足差距?
赵星:现在大体有三方面的技术需要攻克:一是底层的软件和硬件,芯片一直是个大难题,软件也不乐观,现在元宇宙虚拟空间构建的两个关键技术,国外一些企业已经在全球形成很强的垄断了,中国目前没有看到任何企业能够与之对抗。
二是交互终端,也就是未来元宇宙想要重点突破的C端接口。苹果预计2023年发布一个C端的交互设备,谷歌、微软、meta也都有全面布局,中国未来在交互设备上占到多大的全球份额?这个是需要努力的。当然在智能手机竞争最关键的阶段,中国有些企业还是有所表现的,所以交互终端中国还是有机会的。
在未来数字内容的生产上,中国有全球教育水平刚刚好、数量足够大甚至是最大的内容创作群体,以及庞大的数字内容消费群体,所以在数字内容的创作和消费上,中国做到全球第一应该没有太大的悬念。
以上三个方向,各国进度不一,但是无论哪个方向,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都是必须去做的一件事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