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吉他太难学?看“和弦姬”如何降低大众玩乐器的门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吉他太难学?看“和弦姬”如何降低大众玩乐器的门槛

“投资人大多都不懂音乐,你不做出来给他们演示,就更没法交流了。”王建业说,“不过现在他们还都是把我们当做智能乐器看,其实我们还是不太一样。”

作者:于墨林

“我们想做一个像Launchpad那样的东西,让所有人都能玩乐器。”和弦姬发起人毛林抱着合伙人王建业做的“和弦姬初代”对音乐财经说。王建业坐在一边解释道,目前看起来和弦姬不够美观,是他用了仅一周时间在一个通州的木工坊里亲手制作的。

“投资人大多都不懂音乐,你不做出来给他们演示,就更没法交流了。”王建业说,“不过现在他们还都是把我们当做智能乐器看,其实我们还是不太一样。”

音乐财经看到,和弦姬初代的身上带着“You Rock Guitar”字样,确实容易被理解为智能吉他。由于弹奏和弦姬不需要弹奏者磨出老茧,只要按对了按键即可听到想要的和弦,右手的节奏则可以完全由弹奏者控制。同时从和弦姬曲谱商店下载喜欢的曲谱,就可以弹奏出还原度较高的原版歌曲。用毛林的话来说就是,“为那些不懂吉他却想上手试试的人,提供装B的机会”。

此外,不像传统吉他那样拥有复杂的琴颈与品格,和弦姬初代以1排5个、共3排的15个“按键替代”,毛林介绍在这15个按键里放上了对应曲谱的“和弦进行”,这就实现了降低大家玩乐器的门槛。

失败两次,他决定最后一搏

“你身边有没有想学吉他结果觉得太难而放弃的人?”毛林问音乐财经。1998年,毛林开始学弹吉他,后来教别人弹,他说10个人里9个都学不会。于是他开始琢磨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学琴不那么痛苦。“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可不可以像电子琴一样?一个按键代表一个和弦。”

2006年,毛林来到北京一家公司做游戏策划,当时他设计了一款类似《吉他英雄》的游戏。后来,毛林陆续在几家公司工作成为一名APP产品经理,在拥有了一定的互联网产品经理思维后,他选择离职创业。不过,毛林做的两个项目都没有走得太远。其中一个针对外国人在中国旅游的APP曾拿到过50万的种子轮融资,但2015年被投资人拒绝继续投资。

项目停运之后,毛林感到沮丧,一度“不想再创业了”。但他不甘心,还想再试一次。实际上,在2011年,GarageBand(一款由苹果公司编写的数码音乐创作软件)可以在iPhone上使用了,曾经的很多想法就可以通过GarageBand去实现。

“这个东西可以随身了,连接上吉他的便捷性就有了”,抱着最后一搏的心态,毛林找到了拥有不少资源的前同事王建业。随后,毛林、王建业和一个哈尔冰理工大学的博士朋友王天(同时也是一名键盘手)迅速组成了一个团队,开始了和弦姬创业之路。

毛林

核心在曲谱商店,这特别吗?

和弦姬和其他的智能乐器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智能乐器都以硬件为核心,主要收入来自于硬件出售,但和弦姬以技术为核心,收入不仅仅来自于硬件,还来自于曲谱出售。据毛林介绍,他们使用自主研发的、得到专利的曲谱格式,想要使用他们的硬件弹出还原度高的曲子,只有从他们官方网站上付费下载曲谱。未来他们也计划把硬件方案和曲谱商城对第三方开放,这样其他厂商的智能乐器也可以接入曲谱商店。

“关于曲谱的收入,我们也计划返回给扒谱人。就是说有人把歌的谱子扒出来,或者是制作了自己改编的谱子,都可以上传到我们商城,并且自己定价,然后有人付费下载的话,我们从中收取一定费用,剩下的都返还给曲谱制作者。”毛林介绍道。

同时,他们还在配件上动心思。和弦姬的各部分都可以拆卸,用户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配件外观换上,打造独有的和弦姬。“我们这个有点像苹果的那个模式,出了手机可以换壳,同时从商城应用也获得收入。”

毛林计划给和弦姬添加《吉他英雄》的控制器功能,这样和弦姬除了演奏,也可以用来玩游戏。另外,和弦姬不是这个团队的唯一产品,同时他们也准备推进钢琴和古筝的项目。因为学钢琴也存在不少人都放弃的情况,在和键盘手合伙人聊清楚了其中的难点后,他们决定推出智能钢琴项目。“钢琴的核心也还是在技术,在曲谱。”

“你们的受众定位是什么?”

“就是想玩乐器的所有人。我认为我们的和弦姬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具,更多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新的玩乐器的方式。”毛林回答道。

现在看来,和弦姬还处于发展非常早期的阶段。目前和弦姬项目正在融资中,计划融资200万元。

去年,音乐财经曾独家报道过希望重新定义乐器的趣乐科技,2015年10月15日其获得珠江钢琴2000万元的A轮融资,趣乐旗下有智能钢琴、智能吉他、弹琴吧APP(内有大量乐谱,也有社交和音乐教育板块)。

当时该公司创始人王正盛对音乐财经说:“中国智能乐器还处于起步阶段,智能乐器圈的企业很少很少,目前也就一两家。它不像手机市场,烧很多钱大家都在赔本卖,没有立足之地。所以智能乐器市场还是一个蓝海市场,完全不用担心,各做各的就可以。”

王建业

我们之前报道过美国一个名为MI Guitar的产品,和弦姬和它很像

毛林:我们和它做的理念不太一样。它的按键比我们多很多,每个按键对应一个和弦,从演示中能看出和弦是写死的,并没有内置电子曲谱的概念。

我们的没有那么多按钮,弹奏前先在我们的平台上找到乐谱,然后第一个按键就是这首歌的第一个和弦,第二个键是歌曲的第二个和弦。由于和弦姬可以自由地更改曲谱中的和弦,所以和弦姬可玩性更高,原版或改编都可以,而MI Guitar只能弹一些适配自带和弦的曲子。

是否和弦姬的自由度更低?感觉它已经脱离了弹吉他这件事,只是一个发声装置?

毛林:这其实需要说到我们做这个的初衷。我当时做这个就不是为了让它取代吉他,就像电子琴代替不了钢琴一样,但是它让一个人学琴学不下去的时候,可以提前享受弹唱的乐趣。

年轻时我弹吉他的时候没想太多,后来我做了产品经理,发现这些原声乐器几百年都没有迭代过,它到底是不是一个最优的形态呢?它实际上把很多喜欢音乐唱歌好的人挡在了外面,这是不是一个对的事?

我觉得现代音乐需要一些新的玩法,比如说Launchpad,玩电音的那些人都玩这个,很多人不会吉他也不会钢琴键盘,也没有乐理,但从小就玩这个,一样可以成为不错的DJ。我觉得现在技术成熟了,需要一个降低音乐门槛的乐器。

不过目前我觉得和弦姬可以算是教具,老师通过它教学生的话,学生很可能就会买一部。学任何东西都需要一个持续的正面反馈,如果始终是负面反馈的话肯定会放弃。

如何留住用户?

毛林:这就涉及到了我们的商业模式。我们有一个曲谱商店,官方的曲谱是免费的,但我们鼓励身边弹琴的朋友把歌扒下来之后传到我们的网站上,很多吉他老师、琴行老板在教学时也需要扒谱,我们能够给他们创造一种新的收入方式。

同时,琴身这个东西众口难调,每个人喜欢的外观都不同,所以我做的这个琴身都可以换,换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而且按键也可以换,15个不够用了可以买更多键的,未来我们也会做的像launchpad那样配上灯,做一些配件的收入。

另外,它也可以是个游戏控制器,可以控制《吉他英雄》和一些其它市面上包括电视盒子中的音乐节奏类游戏。

王天

这段时间投资人怎么看你们?

毛林:一些投资人不懂乐器,仅把我们当智能硬件来看,虽说我们不这么认为。现在投资人对硬件方面的投资都比较谨慎,不像我之前做的那个旅游APP,当时资本市场情况比较好,投了钱把钱放在公关费上,马上就能有量,但硬件不是。硬件的回报周期比较长,产供销中间环节更多,所以投资人很谨慎。但其实我们这个东西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技术方面。

现在国内智能乐器的市场怎么样?

毛林:只能说大家都在摸索,目前国内还没看到有谁真的改变什么。不过国外的智能乐器很火,所以我对国内的智能乐器还是看好的。

我们就是希望让所有人都能轻松的玩音乐,降低学习乐器的门槛。比如说,原来很多黑人上不起学,也不懂乐理,但就是喜欢音乐,所以就把磁带剪了,剪完之后再重新粘在一起,做出来loop再编一首自己的歌。AKAI就看到了这些人的创意,把它沿用到了设备上,就成了MPC,那时候所有玩Hip-Hop的人都会追MPC。

我们希望让所有人都能玩乐器,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玩音乐的方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吉他太难学?看“和弦姬”如何降低大众玩乐器的门槛

“投资人大多都不懂音乐,你不做出来给他们演示,就更没法交流了。”王建业说,“不过现在他们还都是把我们当做智能乐器看,其实我们还是不太一样。”

作者:于墨林

“我们想做一个像Launchpad那样的东西,让所有人都能玩乐器。”和弦姬发起人毛林抱着合伙人王建业做的“和弦姬初代”对音乐财经说。王建业坐在一边解释道,目前看起来和弦姬不够美观,是他用了仅一周时间在一个通州的木工坊里亲手制作的。

“投资人大多都不懂音乐,你不做出来给他们演示,就更没法交流了。”王建业说,“不过现在他们还都是把我们当做智能乐器看,其实我们还是不太一样。”

音乐财经看到,和弦姬初代的身上带着“You Rock Guitar”字样,确实容易被理解为智能吉他。由于弹奏和弦姬不需要弹奏者磨出老茧,只要按对了按键即可听到想要的和弦,右手的节奏则可以完全由弹奏者控制。同时从和弦姬曲谱商店下载喜欢的曲谱,就可以弹奏出还原度较高的原版歌曲。用毛林的话来说就是,“为那些不懂吉他却想上手试试的人,提供装B的机会”。

此外,不像传统吉他那样拥有复杂的琴颈与品格,和弦姬初代以1排5个、共3排的15个“按键替代”,毛林介绍在这15个按键里放上了对应曲谱的“和弦进行”,这就实现了降低大家玩乐器的门槛。

失败两次,他决定最后一搏

“你身边有没有想学吉他结果觉得太难而放弃的人?”毛林问音乐财经。1998年,毛林开始学弹吉他,后来教别人弹,他说10个人里9个都学不会。于是他开始琢磨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学琴不那么痛苦。“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可不可以像电子琴一样?一个按键代表一个和弦。”

2006年,毛林来到北京一家公司做游戏策划,当时他设计了一款类似《吉他英雄》的游戏。后来,毛林陆续在几家公司工作成为一名APP产品经理,在拥有了一定的互联网产品经理思维后,他选择离职创业。不过,毛林做的两个项目都没有走得太远。其中一个针对外国人在中国旅游的APP曾拿到过50万的种子轮融资,但2015年被投资人拒绝继续投资。

项目停运之后,毛林感到沮丧,一度“不想再创业了”。但他不甘心,还想再试一次。实际上,在2011年,GarageBand(一款由苹果公司编写的数码音乐创作软件)可以在iPhone上使用了,曾经的很多想法就可以通过GarageBand去实现。

“这个东西可以随身了,连接上吉他的便捷性就有了”,抱着最后一搏的心态,毛林找到了拥有不少资源的前同事王建业。随后,毛林、王建业和一个哈尔冰理工大学的博士朋友王天(同时也是一名键盘手)迅速组成了一个团队,开始了和弦姬创业之路。

毛林

核心在曲谱商店,这特别吗?

和弦姬和其他的智能乐器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智能乐器都以硬件为核心,主要收入来自于硬件出售,但和弦姬以技术为核心,收入不仅仅来自于硬件,还来自于曲谱出售。据毛林介绍,他们使用自主研发的、得到专利的曲谱格式,想要使用他们的硬件弹出还原度高的曲子,只有从他们官方网站上付费下载曲谱。未来他们也计划把硬件方案和曲谱商城对第三方开放,这样其他厂商的智能乐器也可以接入曲谱商店。

“关于曲谱的收入,我们也计划返回给扒谱人。就是说有人把歌的谱子扒出来,或者是制作了自己改编的谱子,都可以上传到我们商城,并且自己定价,然后有人付费下载的话,我们从中收取一定费用,剩下的都返还给曲谱制作者。”毛林介绍道。

同时,他们还在配件上动心思。和弦姬的各部分都可以拆卸,用户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配件外观换上,打造独有的和弦姬。“我们这个有点像苹果的那个模式,出了手机可以换壳,同时从商城应用也获得收入。”

毛林计划给和弦姬添加《吉他英雄》的控制器功能,这样和弦姬除了演奏,也可以用来玩游戏。另外,和弦姬不是这个团队的唯一产品,同时他们也准备推进钢琴和古筝的项目。因为学钢琴也存在不少人都放弃的情况,在和键盘手合伙人聊清楚了其中的难点后,他们决定推出智能钢琴项目。“钢琴的核心也还是在技术,在曲谱。”

“你们的受众定位是什么?”

“就是想玩乐器的所有人。我认为我们的和弦姬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具,更多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新的玩乐器的方式。”毛林回答道。

现在看来,和弦姬还处于发展非常早期的阶段。目前和弦姬项目正在融资中,计划融资200万元。

去年,音乐财经曾独家报道过希望重新定义乐器的趣乐科技,2015年10月15日其获得珠江钢琴2000万元的A轮融资,趣乐旗下有智能钢琴、智能吉他、弹琴吧APP(内有大量乐谱,也有社交和音乐教育板块)。

当时该公司创始人王正盛对音乐财经说:“中国智能乐器还处于起步阶段,智能乐器圈的企业很少很少,目前也就一两家。它不像手机市场,烧很多钱大家都在赔本卖,没有立足之地。所以智能乐器市场还是一个蓝海市场,完全不用担心,各做各的就可以。”

王建业

我们之前报道过美国一个名为MI Guitar的产品,和弦姬和它很像

毛林:我们和它做的理念不太一样。它的按键比我们多很多,每个按键对应一个和弦,从演示中能看出和弦是写死的,并没有内置电子曲谱的概念。

我们的没有那么多按钮,弹奏前先在我们的平台上找到乐谱,然后第一个按键就是这首歌的第一个和弦,第二个键是歌曲的第二个和弦。由于和弦姬可以自由地更改曲谱中的和弦,所以和弦姬可玩性更高,原版或改编都可以,而MI Guitar只能弹一些适配自带和弦的曲子。

是否和弦姬的自由度更低?感觉它已经脱离了弹吉他这件事,只是一个发声装置?

毛林:这其实需要说到我们做这个的初衷。我当时做这个就不是为了让它取代吉他,就像电子琴代替不了钢琴一样,但是它让一个人学琴学不下去的时候,可以提前享受弹唱的乐趣。

年轻时我弹吉他的时候没想太多,后来我做了产品经理,发现这些原声乐器几百年都没有迭代过,它到底是不是一个最优的形态呢?它实际上把很多喜欢音乐唱歌好的人挡在了外面,这是不是一个对的事?

我觉得现代音乐需要一些新的玩法,比如说Launchpad,玩电音的那些人都玩这个,很多人不会吉他也不会钢琴键盘,也没有乐理,但从小就玩这个,一样可以成为不错的DJ。我觉得现在技术成熟了,需要一个降低音乐门槛的乐器。

不过目前我觉得和弦姬可以算是教具,老师通过它教学生的话,学生很可能就会买一部。学任何东西都需要一个持续的正面反馈,如果始终是负面反馈的话肯定会放弃。

如何留住用户?

毛林:这就涉及到了我们的商业模式。我们有一个曲谱商店,官方的曲谱是免费的,但我们鼓励身边弹琴的朋友把歌扒下来之后传到我们的网站上,很多吉他老师、琴行老板在教学时也需要扒谱,我们能够给他们创造一种新的收入方式。

同时,琴身这个东西众口难调,每个人喜欢的外观都不同,所以我做的这个琴身都可以换,换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而且按键也可以换,15个不够用了可以买更多键的,未来我们也会做的像launchpad那样配上灯,做一些配件的收入。

另外,它也可以是个游戏控制器,可以控制《吉他英雄》和一些其它市面上包括电视盒子中的音乐节奏类游戏。

王天

这段时间投资人怎么看你们?

毛林:一些投资人不懂乐器,仅把我们当智能硬件来看,虽说我们不这么认为。现在投资人对硬件方面的投资都比较谨慎,不像我之前做的那个旅游APP,当时资本市场情况比较好,投了钱把钱放在公关费上,马上就能有量,但硬件不是。硬件的回报周期比较长,产供销中间环节更多,所以投资人很谨慎。但其实我们这个东西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技术方面。

现在国内智能乐器的市场怎么样?

毛林:只能说大家都在摸索,目前国内还没看到有谁真的改变什么。不过国外的智能乐器很火,所以我对国内的智能乐器还是看好的。

我们就是希望让所有人都能轻松的玩音乐,降低学习乐器的门槛。比如说,原来很多黑人上不起学,也不懂乐理,但就是喜欢音乐,所以就把磁带剪了,剪完之后再重新粘在一起,做出来loop再编一首自己的歌。AKAI就看到了这些人的创意,把它沿用到了设备上,就成了MPC,那时候所有玩Hip-Hop的人都会追MPC。

我们希望让所有人都能玩乐器,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玩音乐的方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