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阿森纳中场杰克·威尔希尔(Jack Wilshere)租借给伯恩茅斯俱乐部的消息让人措手不及,但或许这个决定已经早有伏笔。
转会市场结束的最后一天被各种难题充斥。但是,没有比杰克·威尔希尔的这个租赁更令人感到意外了。作为阿森纳最具希望的未来新星,威尔希尔却即将被租借给伯恩茅斯俱乐部。
这几年对于这位中场而言相当的艰难。对于一个24岁的球星被租借出球队一个赛季,几乎意味着职业生涯的濒临奔溃。阿森纳·温格(Wenger)的信息极为明确:目前而言,有没有他,对阿森纳没有影响。这是威尔希尔之前并没有遇到过的。
凯文·基冈(Kevin Keegan)曾表示一个球员的伟大之路就是“每个人都需要一点拒绝。”这个行为或许能让威尔希尔成长起来。但是除了他可能提升水平的作用,这个交易确实给出了正当理由去质疑,这个曾经期待已久被当作保罗·加斯科因(Paul Gascoigne)继承人的英格兰明日之星到底发生了什么,状态下滑地如此之快。
长期的停滞
状态下滑是一个暴跌的过程,还是慢慢下降?发生在威尔希尔身上的状态下滑最奇怪的地方就在于,似乎难以置信的逐渐下跌和非常突然的下跌是同时发生的。
一方面,他在过去的两年中总共出战了10场联赛。在他爆发后的2011/12赛季,他没能出战一场比赛。他的困难成为“长期的”阻碍。
几周前,他被任命为罗伊·霍奇森(Roy Hodgson)队伍中的一员,第一次进入首发阵容。在许多英格兰俱乐部老板的眼中,他作为“一个特殊球员”的状态使他有着特殊的地位。他出战了英格兰4场比赛中的3场,这个壮举或许没有完全完成他作为足球运动员的声望,但是这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大众对他的质疑:他有成为球场上第一人的能力。
在欧洲杯之前,威尔希尔宣布他的伤病问题已经过去:“我感激非常好,我已经准备好了。阿森纳球队会关注这个比赛,所以我会向他们证明我可以做到。”在这之后,他的存在使阿森纳成为有潜力的冠军争夺者。经过一年的伤痛,一道光似乎出现在隧道的尽头。
然而突然间,随着赛季进行到第三周,他发现自己处在与2010年1月极为相似的不安境地。曾在18岁的时候,他被租借至较为低端的中游俱乐部博尔顿队,为了使他准备好成为联赛一线队伍的成员。这次租赁盘活了威尔希尔的职业生涯,或许这次也是这样。但是,什么都要比在最好的时候停滞、在最坏的时候回归要来得更好,而这次的租赁或许能够重振停滞的足球生涯。
天才少年的诅咒
在2010年的一个季前友谊赛中,《卫报》曾评价18岁的威尔希尔“显示出有异于年纪的控球和沉稳水平……毫无疑问,他将会是一名有潜力的球员。”
在所有体育运动中,未能实现的潜力都是一个谜一般的现象。当我们发现一些有潜力球员的时候,一些不可控诱惑就有可能很轻易地成为发展的阻碍。
在足球中,一个天才少年被浪费的潜力往往是一部分的原因。就像迈克尔·欧文(Michael Owen)与哈里·科威尔(Harry Kewell)深受伤病的困扰;还有像迈克尔·约翰森(Michael Johnson)与李·夏普(Lee Sharpe)场外的习惯与可能会辉煌的职业生涯发生了碰撞;还有那些被诊断为有“态度问题”的球员,例如拉维尔·莫里森(Ravel Morrison)与哈特姆·本·阿尔法(Hatem Ben Arfa)。
有时候,就像上面被提及的那些名字,原因和影响的过程似乎是如此的简单。但是,对于那些天赋异禀的天才少年为何无法保持自己的天赋而跌落的原因,还有其他无数种可能。像弗雷迪·阿杜(Freddy Adu)、乔希·麦凯克伦(Josh McEachran),以及约翰·保斯托(John Bostock)那样,有许多球员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因来解释他们职业生涯为何最终不同于预期那样衰落。
在25岁之前参加过两届联赛并获得两个足总杯冠军的威尔希尔,或许与那些完全没有发挥天赋的球员不同。但是他本应实现的天赋和成就并没有完全实现,这一点也引发了部分质疑。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使他非常笨拙尴尬地从人们期待的中心跌落。
累积的轻率举动
威尔希尔唯一的弱点,也是最大的弱点,就是他的身体。显然伤病是他的主要障碍。自从2010/11赛季以来,他仅仅完成了阿森纳231场比赛中的44场,在效力枪手的8个赛季里,他只踢了103场英超比赛。对于一个曾被马尔科·罗伊斯(Marco Reus)称作“完美球员”、被哈维·赫尔南德斯(Xavi Hernandez)称作“英格兰足球的未来”的球员来说,这样的出场数据显然不够好,他的天赋很显然被不断的伤病大大地限制了。
伤病会使人非常虚弱,但是也可以抑制一些副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个已经在球场上经过多场比赛建立自身能力价值的球员。对于一个球员而言,长期处于成长期是不现实的。伤病能使球员认清自己的弱项,让自己迅速地成长。虽然这或许并不是唯一在发挥作用的元素。
想要真正成长为一个出色的球员,需要稳定的训练和出场比赛,而他被频繁的伤病阻碍了。威尔希尔踢球的方式是其中一个原因,他带球过多,对手自然就会有更多的抢断动作,于是伤到他的概率也就高了。至于达到他曾被期望的高度,威尔希尔在处理他脚踝的问题上显然并不成熟。
现实遭遇不可预测性
用“伤病”和“态度”标签来定义威尔希尔未能实现预期高度的失败,或许并没有那么的准确。但是,我们都能清楚地发现,在这样一个年轻的年纪,他身上存在着一些非常关键的问题。即使在他相对而言没有伤病困扰的三个赛季,人们也能难回忆起他一直占据球场比赛核心位置的时刻。
在2011年欧冠阿森纳对阵巴塞罗那的八分之一决赛中,威尔希尔在面对对方的巨星级中场哈维、伊涅斯塔等人时没有怯场,交手时丝毫不落下风。但是在这之后,很难再有一个闪光时刻能与之相媲美,甚至连极为少数的备选都非常珍贵。
就在去年,知晓中场规则的哈维曾评价威尔希尔是“英格兰足球的未来”。虽然这肯定是个好评,但是这也说明哈维说的是未来,而不是现在。这一直是威尔希尔的诅咒。
现在,他的存在提醒人们体育运动的不可预测性:巨大的潜力并不总是能够转化为精英般的成就,至少不是直截了当的没有障碍的。当然,也有反例存在,例如马库斯·拉什福德(Marcus Rashford)那样的球员,被极少数人认为有较高的天赋,却也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成为超级巨星。
然而,同样的规则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解释。如果威尔希尔的职业生涯迄今为止已经证明了什么,那就是预测和期待的徒劳——让每一个人牢记现在或许还不能对一个24岁的球员敲响职业生涯的丧钟。
(翻译:竺怡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