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天生“富二代”型品牌公寓,他们动辄投入数10亿,规模上万间,来势汹汹……
20亿、10亿…长租公寓的“拼爹”大战,到底谁能赢?
房企、中介、酒店,看看他们都怎么玩公寓?↓↓↓
背景一:开发商
前几期,我们探讨过,房企布局长租市场,有哪些方式。
最近,还有更多其他房企也在布局长租市场:
●深业集团宣布进军青年公寓领域,3年内要实现2万间规模;
●旭辉地产成立其公寓管理公司,并在重庆启动“旭派公寓”;
●金地集团旗下物业,成立荣尚荟公寓品牌;
●世茂股份和中房集团拟联合开发公寓市场;
●宝地置业成立公寓和商办事业中心……
鉴于地产项目涉及长租市场的越来越多,这里我们主要讲讲那些运营较久的独立项目。
1 泊寓
背景:前身为万科地产旗下租赁业务,2016年4月,使用统一品牌“泊寓”。
给予支持:数亿元启动资金,万科地产房源,优质的推广资源等。
布局:
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济南等十几城;
规模:目前房源10000+间,计划2017年拥有15万间;
模式:精装集中式为主,针对18~40岁群体,布局中端市场,规模化、专业化。
点评:
从2014年到今年,泊寓规模1万间,而自如从15年底到现在,又扩张了约5万间,万科和链家谁的实力更强大?显然是住宅开发界的龙头万科,但明显泊寓并没有快速扩张,尽管在去年曾宣布到2017年扩张到15万间。
在泊寓重庆的一个项目中,也曾尝试“以租养售”,这一切都说明什么?
租赁在万科的战略布局中是新业务,但租金本身回报少周期长,目前来看还是配角,有时还需配合主营的买卖业务。
前段时间,深圳万科某小区爆发的业主集体抗议事件,给泊寓带来的更大阻力,可能来自于万科内部对租赁业务的质疑。接下来,泊寓是否依旧大规模扩张……
2V领地青年创客社区
背景:2012年起步做创客公寓,隶属上海公房资产经营集团。
给予支持:启动资金+良好的政府、社会关系。
2016年8月,浦发银行与V领地战略合作,为其提供20亿人民币授信额度的资金支持。
布局:
城市:以上海为基地,覆盖南京、杭州、苏州、广州、北京等城市。
规模:目前已获得近40个项目,预计能为5万名创客提供服务。
模式:创客+公寓,社区规模千人以上,在解决住宿基础上,提供企业服务;注重创客空间营造,打造连锁社区,项目入住,还能以租金置换股权。
点评:
上海公房集团,主做房地产开发及投资,在上海有多个项目。而在2016年3月,V领地的前身整体改制,转型创客空间运营管理方向。
这是否代表着,公房集团前期做公寓的尝试,在他们看来可以产生可观的溢价空间?
请明星,玩创意,还与咪咕视频合作。专注于“创客”领域的V领地,为了打造创客+公寓,势必是要打造综合项目,引入更多创意元素,产生聚群效应。
背景二:房产中介服务商
如果说开发商只是近两年开始布局长租市场,中介则是在这个市场已经摸爬滚打数年了。
大大小小的门店,为发展租赁,提供了天然的优势。而中介背景的几个公寓品牌,也充分发挥着这方面的优势,以分散式为主,招租尤其有一套。
1 自如
背景:成立于 2011年,原为链家旗下项目;2016年5月,自如宣布独立,为链家全资子公司。
给予支持:链家全资+信息、房源、客户
布局:
城市:目前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3地,但其制定了“十五城计划”,将在南京、武汉等15个城市开辟加盟模式。
规模:自如房源数量超20万间,自如公寓 7 栋,租客累计数量超过50万人。
模式:分散式+集中式产品为主,面对中高端市场,兼有短租、床位。配备官网、APP、系统,与58金融、京东白条合作。
点评:
链家布局房产全市场由来已久,房屋交易+金融+租赁+社区,已经做了很长时间。
自如独立后,不拒绝资本的进入,从去年底的14万间,发展到如今的20万间。毫无疑问,自如在圈地。
但看他圈地的步伐,始终是在北上深,跟着链家的脚步走;今年引入短租、床位,再加上官网、APP、金融,产品线越来越完善。
但是,今年自如在媒体上爆出多起租客投诉事件。公寓运营商是不是该反思: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是否顾此失彼,差了服务?
2 相寓
背景:2000年5月,我爱我家在北京开展房屋管家业务,2015年,业务升级改造,相寓面市。
给予支持:资金+收房渠道+线上推广+经纪人+大数据和经验
布局:
城市:覆盖北京、上海、南京、天津、杭州、苏州、成都、太原等8大城市;
规模:在管套数达15万套,约40万间,资产管理逾4500亿元,租客逾70万人。
模式:产品兼具分散式和整栋集中式,涵盖了分租、整租、合租等形式,面向中端市场。
点评:
伟业我爱我家,又是一个老品牌,业务范围还挺广。
住房租赁业务,却是从2000年就开始了的,做起来有优势,也有利可图,况且皇城脚下,大多是中介干包租,这件事也不稀奇。
不过,国内坚持了16年之久的,也没谁了。
3 红璞公寓
背景:世联行旗下全资子公司
给予支持:7月,世联行非公开发行募资不超过20亿元,投入13万间长租公寓建设中。
世联行的B端资源也很丰富,房源可以从政府、地产商、城投,工业厂房等渠道获取,红璞公寓发展集中式很有优势。
布局:
城市:在广州、武汉、南京等8地运营,厦门、苏州、青岛等城市是其扩张的目标区域。
规模:目前规模有近8000 间(包括在租的和在装修的),3年内完成13万间布局。
模式:针对年轻租户,细分为红璞礼遇、红璞假日、红璞youth三种定位。
点评:
世联行是国内著名的房地产综合服务提供商,资格老,名气大。
据了解,世联行近年来提出“祥云战略”,在资产服务业务板块,世联行已经在尝试推进小样社区、公寓管理、社区管家、养老服务等,共同构成大资管服务网络。
红璞公寓有世联行的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以及创新能力加持,不容小觑。
背景三:酒店
酒店转型公寓,有逗号、窝趣、城家等,他们的玩法比较像,加盟、城市扩张,但每家的定位不太相似。
1 逗号公寓
背景:2015年7月,如家酒店集团与红杉资本、易居中国联合打造。
给予支持:如家酒店物业+会员共享、PMS系统+标准化运作模式
布局:
城市:进驻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无锡、西安等15个城市。
规模:已开业门店近20家,总房间数为3000间左右;并计划在年底开50家门店,共5000个房间。
模式:主要采取自营方式经营,引入了诸多合作方,对创业孵化、租房金融产品进行探索。
在服务方面,延续如家的会员共享、PMS系统,提供异地同租等服务。
2 窝趣轻社区
背景:铂涛集团旗下,2015年4月成立。
给予支持:铂涛集团8000万会员的用户基础、供应链系统、IT系统、运营系统、服务人才储备等。
布局:
城市:北京、广州、杭州、上海已有门店开业,深圳即将有4个门店同时开业。
规模:目前共签约超过近30个项目,超过约5000间;
模式:以“长租公寓加盟模式”发展,注重社交体验,强调舒适性。
3 城家公寓
背景:2014年创立于上海,华住集团旗下。
给予支持:酒店工程和供应链的经验、自主开发的公寓租赁网络平台、公寓服务管理团队输出平台、800万会员。
布局:
城市:上海、深圳、西安的门店陆续开业。计划与联合办公空间—立业公社合作,并陆续打开二三线城市市场。
规模:目前会员数量800万,遍布150个城市。
模式:面向城市青年白领群体,直营公寓为主。
点评:
在经济型酒店发展乏力的背景下,各大酒店集团拓展长租市场,是一个完善产品结构的战略方向。
而酒店集团在运营长租公寓,有明显优势:标准化模式、扩张能力,以及与业主长期良好的关系,能让他们迅速做到规模化。
酒店转型公寓,关键是为盈利,更追求出租率。目前看来,酒店标准下,普遍成本较高,尚未走出一条明朗的盈利之路。
背景四:资本
1 湾流国际青年社区
背景:成立于2015年8月,创始团队源自国内知名地产股权基金、地产开发集团。
给予支持:成立初,通过基金模式融资 2.15 亿元人民币;1月底,发行10亿规模长租公寓产业基金;丰富的产业经验,很快打通金融与产业间的渠道。
布局:
城市:总部设在上海,落地超15个项目,并布局北京,并计划在一线城市规模化扩张。
规模:据计划,2016年建设超过100个青年社区,约15000套房源;2018年,计划投资并管理房源约60000套。
模式:公寓+互联网+金融,30㎡标准房型+500㎡公共空间,主题装修,面向中端市场。
点评:
湾流的核心团队,出自国内地产、资本集团,既有产品打造资源,又有雄厚的资金加持。
除了融资、基金,在租约上,湾流与银行合作,推出2年期租约打包。湾流用一系列金融打法"玩公寓",这种形式,给公寓的轻资产之路,找到了一个口子。
最后
公寓品牌越来越多,竞争格局不断加剧,现在是资本的竞争,未来将是服务的竞争。现在有资本,疯狂跑马圈地,但产品、服务、团队,是否匹配你的速度与激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