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开播11年,《甄嬛传》仍是年轻人的“电子榨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开播11年,《甄嬛传》仍是年轻人的“电子榨菜”

对《甄嬛传》剧迷们来说,看这部剧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文|时代周报 曾思怡

编辑|王卓姣

11月17日,《甄嬛传》开播11周年,微博上,相关话题阅读超500万次,讨论近4000次,多位大V纷纷在11日当天发文庆祝,更有网友用甄嬛体调侃,“一晃11年过去,四阿哥多大了。”

近年来的影视行业,很难有一部剧能够像《甄嬛传》一样成为现象级爆款,衍生出的相关二次创作、网文平台的主角重生文屡登热搜,甚至还有了联名产品。

11年间,不仅看过《甄嬛传》的用户数量一路攀升,同一用户反复观看《甄嬛传》的次数也在增加。从最初级的看剧情,到找穿帮镜头,到解读娘娘们各种话外之音,再到揣摩剧情以外的人物和故事环节,听到一句台词立刻能接下一句也成为一批批“甄嬛传十级学者”、“甄学家”的基本修养。

今年上半年,乐视视频方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甄嬛传》平均每年能为该平台带来超过千万的收入,后台数据显示,2021年,《甄嬛传》在乐视视频的播放次数仍然超过1亿,总播放量已经达到了127.1亿次。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的观看数据是发生在分流优酷后。2016年,乐视财务危机爆发,对外开放《甄嬛传》以获取版权收益,2018年《甄嬛传》上线优酷独播,首周播放记录破亿。

开播11年之久,《甄嬛传》为什么依旧这么火?

爆款11年沾上就能赚?

对《甄嬛传》剧迷们来说,看这部剧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作为《甄嬛传》的十年老粉,不仅一边吃饭一边看,还从看剧进化到了听剧,平时洗碗、拖地,她都会打开电视机点播《甄嬛传》,“因为对剧情很熟悉,听到台词就会对应上具体的情节。”

像王佳一样的爱好者不在少数,时代周报记者发现,豆瓣上还成立了《甄嬛传》官方讨论小组,目前小组成员27万余人,这一数据在今年4月还是20万。

这仅仅是骨灰级爱好者的数字,如果把门槛放宽,《甄嬛传》播出平台的数据足证其作为现象级爆款的存在。

资料显示,《甄嬛传》2011年11月开播,次年知名度爆发增长。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东方卫视在2012年引入该剧后,开播不久,《甄嬛传》就为东方卫视创下该台电视剧有史以来在本地和全国的收视最高值。

随后,乐视以2000万元购入《甄嬛传》的独家网络播映权,意外的是,该剧在平台播出至大结局,网络点击破新高,并在其后十来年保持热度,为平台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媒体报道指出,目前《 甄嬛传 》的版权和分销营收在乐视网占比5%左右,按照去年4个亿的营收,换算下来就是一年2000万左右( 也就是购买版权时花的钱 )。

而在B站、抖音和小红书上,不少对《甄嬛传》二次创作同样流量惊人,也衍生了一大批相关从业者。时代周报记者在B站输入关键字“甄嬛”,发现前50个二次创作视频播放量都超过200万次,榜一播放量更是接近2000万次。

乐视视频方面接《财经天下》采访时曾表示,“《甄嬛传》近几年的热度主要是由于短视频平台的发展,二创、真人cos视频爆梗反哺了长视频。”

除了二次创作,《甄嬛传》还衍生了香水、奶茶、盲盒等周边。今年10月,新式茶饮品牌喜茶推出“甄喜传”周边——8款人气角色形象的弹簧摇摇喜和三款换装贴纸,有媒体报道称“甄喜传”3日内售出超50万杯。

也有网友提出,《甄嬛传》这些年有多火,看看剧中演员之后的职业生涯走向就知道了。剧中甄嬛从甘露寺回宫后一路升级打怪站上权力顶峰,剧外孙俪凭借《甄嬛传》咖位直升,剧中留下“贱人就是矫情”经典台词的华妃,剧外也因此知名度高涨,还有谭松韵、唐艺昕、蓝盈莹等当年还是不知名演员,如今已经成为多部剧作主演。

靠它恰饭,版权是大问题

对王佳来说,《甄嬛传》能够吸引她反复观看,在于剧情、角色和服化道禁得起反复考究、常看常新。

“比如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安陵容这个角色很阴险,然后她变坏的原因以及设计争宠和陷害别人的方式,都是和她的出身有关。但是看了很多次发现,剧中出身不好、庶出的角色基本都是不讨喜,诸如浣碧、皇后,而甄嬛、沈眉庄这种正派角色基本是嫡女,这也许是原作者的一些认知和观念的体现,也可以说是刻板印象。”

不仅如此,“每个丫鬟的名字都暗示妃嫔命运”“华妃宫中书画早已预示她的悲剧”“甄嬛到底是什么时候对皇帝起杀心的”“跳出宫斗框架,《甄嬛传》可以当作中国权力叙事的一把钥匙”......都是“甄学家”在看了一遍又一遍后思考的问题,而剧中的一些名场面和经典台词,也被观众们活学活用,搬到各种线下生活场景。

一位影视从业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除了这部剧本身制作质量好之外,近年来出品的古装剧缺乏“能打的作品”,经过时间的沉淀美化,以及相关二次创作的走红,都是《甄嬛传》热度不减的原因。

而近年来古装剧缺乏竞争力的原因,该从业人员认为,有时候资本在创作方面的负面影响超过了正面影响,创作题材也受到一定限制,制片方也因此受到制约。“有时候因为资本的影响,不少滥竽充数的作品陆续进入这个行业,造成泥沙俱下。”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甄嬛传》持续火热,相关二次创作行为也陆续被版权方叫停。

今年10月,由退休的阿姨、叔叔翻拍的老年版《甄嬛传》也一度走红网络,老年人圆梦演艺圈固然是网友们喜闻乐见的话题,《甄嬛传》自带的热度也是翻拍火出圈的重要原因。不过翻拍作品涉嫌侵犯原版著作权,播出后没多久就被剧组方要求下架。

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期,优酷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与黄某某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审文书公开。文书显示,原告优酷公司诉称,其经授权取得电视剧《甄嬛传》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及维权权利。被告未经许可,通过哔哩哔哩平台账号“立青博士”大量传播涉案电视剧经典片段,构成对原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害。

法院审理认为,原告提交公证书证明哔哩哔哩平台用户“立青博士”传播涉案电视剧片段,构成涉案电视剧中独创性的表达,原告关于被告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主张成立,应予支持。最终,法院判决黄某某赔偿优酷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2.51万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开播11年,《甄嬛传》仍是年轻人的“电子榨菜”

对《甄嬛传》剧迷们来说,看这部剧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文|时代周报 曾思怡

编辑|王卓姣

11月17日,《甄嬛传》开播11周年,微博上,相关话题阅读超500万次,讨论近4000次,多位大V纷纷在11日当天发文庆祝,更有网友用甄嬛体调侃,“一晃11年过去,四阿哥多大了。”

近年来的影视行业,很难有一部剧能够像《甄嬛传》一样成为现象级爆款,衍生出的相关二次创作、网文平台的主角重生文屡登热搜,甚至还有了联名产品。

11年间,不仅看过《甄嬛传》的用户数量一路攀升,同一用户反复观看《甄嬛传》的次数也在增加。从最初级的看剧情,到找穿帮镜头,到解读娘娘们各种话外之音,再到揣摩剧情以外的人物和故事环节,听到一句台词立刻能接下一句也成为一批批“甄嬛传十级学者”、“甄学家”的基本修养。

今年上半年,乐视视频方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甄嬛传》平均每年能为该平台带来超过千万的收入,后台数据显示,2021年,《甄嬛传》在乐视视频的播放次数仍然超过1亿,总播放量已经达到了127.1亿次。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的观看数据是发生在分流优酷后。2016年,乐视财务危机爆发,对外开放《甄嬛传》以获取版权收益,2018年《甄嬛传》上线优酷独播,首周播放记录破亿。

开播11年之久,《甄嬛传》为什么依旧这么火?

爆款11年沾上就能赚?

对《甄嬛传》剧迷们来说,看这部剧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作为《甄嬛传》的十年老粉,不仅一边吃饭一边看,还从看剧进化到了听剧,平时洗碗、拖地,她都会打开电视机点播《甄嬛传》,“因为对剧情很熟悉,听到台词就会对应上具体的情节。”

像王佳一样的爱好者不在少数,时代周报记者发现,豆瓣上还成立了《甄嬛传》官方讨论小组,目前小组成员27万余人,这一数据在今年4月还是20万。

这仅仅是骨灰级爱好者的数字,如果把门槛放宽,《甄嬛传》播出平台的数据足证其作为现象级爆款的存在。

资料显示,《甄嬛传》2011年11月开播,次年知名度爆发增长。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东方卫视在2012年引入该剧后,开播不久,《甄嬛传》就为东方卫视创下该台电视剧有史以来在本地和全国的收视最高值。

随后,乐视以2000万元购入《甄嬛传》的独家网络播映权,意外的是,该剧在平台播出至大结局,网络点击破新高,并在其后十来年保持热度,为平台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媒体报道指出,目前《 甄嬛传 》的版权和分销营收在乐视网占比5%左右,按照去年4个亿的营收,换算下来就是一年2000万左右( 也就是购买版权时花的钱 )。

而在B站、抖音和小红书上,不少对《甄嬛传》二次创作同样流量惊人,也衍生了一大批相关从业者。时代周报记者在B站输入关键字“甄嬛”,发现前50个二次创作视频播放量都超过200万次,榜一播放量更是接近2000万次。

乐视视频方面接《财经天下》采访时曾表示,“《甄嬛传》近几年的热度主要是由于短视频平台的发展,二创、真人cos视频爆梗反哺了长视频。”

除了二次创作,《甄嬛传》还衍生了香水、奶茶、盲盒等周边。今年10月,新式茶饮品牌喜茶推出“甄喜传”周边——8款人气角色形象的弹簧摇摇喜和三款换装贴纸,有媒体报道称“甄喜传”3日内售出超50万杯。

也有网友提出,《甄嬛传》这些年有多火,看看剧中演员之后的职业生涯走向就知道了。剧中甄嬛从甘露寺回宫后一路升级打怪站上权力顶峰,剧外孙俪凭借《甄嬛传》咖位直升,剧中留下“贱人就是矫情”经典台词的华妃,剧外也因此知名度高涨,还有谭松韵、唐艺昕、蓝盈莹等当年还是不知名演员,如今已经成为多部剧作主演。

靠它恰饭,版权是大问题

对王佳来说,《甄嬛传》能够吸引她反复观看,在于剧情、角色和服化道禁得起反复考究、常看常新。

“比如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安陵容这个角色很阴险,然后她变坏的原因以及设计争宠和陷害别人的方式,都是和她的出身有关。但是看了很多次发现,剧中出身不好、庶出的角色基本都是不讨喜,诸如浣碧、皇后,而甄嬛、沈眉庄这种正派角色基本是嫡女,这也许是原作者的一些认知和观念的体现,也可以说是刻板印象。”

不仅如此,“每个丫鬟的名字都暗示妃嫔命运”“华妃宫中书画早已预示她的悲剧”“甄嬛到底是什么时候对皇帝起杀心的”“跳出宫斗框架,《甄嬛传》可以当作中国权力叙事的一把钥匙”......都是“甄学家”在看了一遍又一遍后思考的问题,而剧中的一些名场面和经典台词,也被观众们活学活用,搬到各种线下生活场景。

一位影视从业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除了这部剧本身制作质量好之外,近年来出品的古装剧缺乏“能打的作品”,经过时间的沉淀美化,以及相关二次创作的走红,都是《甄嬛传》热度不减的原因。

而近年来古装剧缺乏竞争力的原因,该从业人员认为,有时候资本在创作方面的负面影响超过了正面影响,创作题材也受到一定限制,制片方也因此受到制约。“有时候因为资本的影响,不少滥竽充数的作品陆续进入这个行业,造成泥沙俱下。”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甄嬛传》持续火热,相关二次创作行为也陆续被版权方叫停。

今年10月,由退休的阿姨、叔叔翻拍的老年版《甄嬛传》也一度走红网络,老年人圆梦演艺圈固然是网友们喜闻乐见的话题,《甄嬛传》自带的热度也是翻拍火出圈的重要原因。不过翻拍作品涉嫌侵犯原版著作权,播出后没多久就被剧组方要求下架。

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期,优酷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与黄某某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审文书公开。文书显示,原告优酷公司诉称,其经授权取得电视剧《甄嬛传》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及维权权利。被告未经许可,通过哔哩哔哩平台账号“立青博士”大量传播涉案电视剧经典片段,构成对原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害。

法院审理认为,原告提交公证书证明哔哩哔哩平台用户“立青博士”传播涉案电视剧片段,构成涉案电视剧中独创性的表达,原告关于被告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主张成立,应予支持。最终,法院判决黄某某赔偿优酷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2.51万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