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连山: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现状、趋势与挑战|界面大健康论坛

11月16日,由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作为独家学术支持的2022【界面大健康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本次论坛以“向善而行,健康常春”为主题,聚焦后疫情时代的商业与伦理,深究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精神原动力,分享关于健康行业的过往经验及未来展望!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连山带来了主题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现状、趋势与挑战》的主旨分享。

11月16日,由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作为独家学术支持的2022【界面大健康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连山带来了主题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现状、趋势与挑战》的主旨分享。

以下为演讲实录:

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感谢界面新闻的邀请,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讨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现状、趋势与挑战特别有意义。

我将从企业经营、监管政策、管线布局、技术平台这四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认识。

第一,企业经营方面。中国传统医药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一方面,国家集采、国谈从政策方面倒逼传统企业必须加快创新转型升级;同时,创新药是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行业,资本市场的反应向来是敏感的,因此出现短暂“遇冷”,但我们相信随着整个行业健康地发展、整合,会有更多的资本参与中国生物医药创新。

能用于这个行业创新的资源是有限的,那怎么做创新?中国传统企业大部分通过自主创新,在过去资本市场比较火热的情况下,也有很多企业通过引进做创新。相信今后会有很多合作开发,资本市场是这个行业发展的驱动力,投资并购也可能是很好的发展方向。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怎么实现优势互补?这是整个行业应当认真思考的课题。

中国医药行业本身在发展中期,还没有完全跟国际接轨。在供应链方面,很多中国企业最近这几年进行国产替代,这对供应链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对提升老百姓高端药品的可及性、可承受性带来积极的推动。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研发的成本在逐步提高,以实验动物为例,2010年一只实验猴差不多近2万元,现在涨到最高16万元,如果这些情况得到改善,研发成本下降,最终会惠及广大患者。

第二,监管政策方面。近年来监管政策的一系列改革使得中国新药的审批速度得到很大提升,中国自从加入了ICH以后,在指导原则的指引下,中国药品开发在质量、安全性、有效性、多学科方面跟国际接轨,让中国的老百姓可以放心用药。中国的药监部门有了突破性治疗、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药品特别审批四个程序,这些流程让中国创新药企的一些关键药品上市速度得到很大提升。

在一些新兴领域,国家指导原则和一些政策指南的出台,规范了行业,也指明了方向,让企业知道怎么做双抗,怎么评估双抗,怎么做ADC(抗体药物偶联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政策指南给做药的人以更好指导,让大家少走弯路。在CGT(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方面,监管政策的进一步明朗,使中国的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特别是支持儿童用药开发方面,过去很多药企儿童用药研发比较少,因为涉及的过程比较复杂、研发难度大,现在一系列指导原则出台后,立项更通畅,推动了药物研发工作。

国家政策对医用同位素、放射性药物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目前中国PET-CT跟核素治疗,与世界先进水平比有一段距离。中国前列腺癌五年生存率大概是80%,先进国家接近100%,可以说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大家都知道,《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去年出台,这个指导原则,能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中国医药行业的“内卷”,避免研发资源的浪费。大家都做同一个靶点,在这个靶点很难形成差异化的情况下仍然去做,这个现象称之为“内卷”。内卷的结果是谁也没有办法得到好的回报,投资跟回报不成比例,所以我们做药品研发还是要注重临床价值,临床价值就是要看这个产品能不能填补当前的治疗空白,有没有临床优势、有没有差异化,是不是国内第一家,乃至于全世界第一家?这就要求企业、临床专家、监管机构要积极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同质化研发,只有避免行业“内卷”,才能真正打造国内新药研发好的生态体系。

第三,管线布局方面。目前国内新药研发管线是以肿瘤管线为主,占半数以上,再细分一下,肿瘤管线靶点布局又比较集中,特别是细胞治疗,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细胞治疗一点也不落后于世界水平。

从靶点角度做研发碰到的一个困境是什么?能做的新靶点比较少,这也不只是中国药企面临的问题,全世界药企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具体靶点上,比如HER2靶点,不管是单克隆抗体也好,还是ADC也好,基本上都非常拥挤。从做细胞治疗的角度来看,大部分是CD19,再往后me-too和first-in-class,CD19还是最多的,真正比较前沿、能做实体瘤靶点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这就需要中国的企业跟中国的科研机构,乃至全世界的科研机构有更好的合作,做更多的新靶点。

免疫细胞治疗商业化之路已经开启,机遇和挑战是同时存在的。国内药企引进国外多款CAR-T产品已经上市,中国的技术成熟度很高,但CAR-T面临同样的问题,它还是比较集中在CD19,如果大家都涌在同一个赛道,很难产生规模化的回报。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希望更多做细胞治疗的能考虑NK细胞等其他领域,不必都集中在CAR-T,另外也可以慢慢向实体瘤领域转移。

双抗的布局,面临的更多是挑战,在中国双重抗体以PD-1、PD-L1抗体为主,不管是PD-L1/CTLA-4双抗,或者是PD-1/CTLA-4双抗,中国已有一款抗体获批上市,还有PD-1抗体跟VEGF,以及跟其他靶点结合,基本上还是偏重于PD-1、PD-L1。全球除了T-cell engagers,大家也在关注NK engagers,可以从这个角度进一步向实体瘤开发。

国内ADC药物研发是不错的,这个领域很长一段时间比国外公司更能获得回报,这也给国内公司提供很好的发展机会,国内多款ADC都成功许可给国外公司。国内很多企业布局ADC领域,恒瑞也不例外,公司从2010年就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现在有多款产品在开展各阶段临床试验。

肿瘤管线布局方面,不管是小分子,还是单抗/双抗、ADC,恒瑞都有一系列的产品,将来如果能成功上市,将有效提升中国患者的药品可及性和可承受性。

第四,技术平台方面。如果要研发创新药,没有好的技术平台支撑是无法实现的,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认为对创新包括平台建设要加大投入。疫情期间,大家都知道,mRNA技术比较热门,但这个技术平台不是为新冠准备的,而是为肿瘤领域治疗探索而准备;XDC跟抗体,抗体只是一个靶向,还可以拓展到其他一系列的小分子,比如毒素、激素;再比如,小核酸是一个很好的新分子类型,能解决很多问题,它能更长效,如果找到更好的载体系统,可以进入其他疾病领域;像蛋白降解,在这个领域,国内很多公司也做得不错,与国际同步探索,也有好的产品成功许可给其他国家,未来可期。

经过多年发展,恒瑞医药建立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的新技术平台,如蛋白降解剂(PROTAC,分子胶)、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多特异性抗体、细胞基因治疗(CGT)、核酸药物(siRNA,mRNA)、生物信息学、转化医学等,为公司创新研发提供基础保障。

中国医药创新的未来在哪里?我认为,还是要更深入地跟临床专家做一些转化研究,先建立一个假设,然后就去做,实实在在把这个行业做好。谢谢大家!

评选及论坛参与,欢迎联系2022【界面大健康论坛】组委会:

会务组:

程女士 13636511963,chengxinyuan@jiemian.com

刘女士 18611097176,liuliying@jiemian.com

媒体组:

钱女士 18017751658,qiancheng@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恒瑞医药

4.1k
  • 恒瑞医药:SHR2554片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
  • 恒瑞医药: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ANDA获美国FDA批准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连山: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现状、趋势与挑战|界面大健康论坛

11月16日,由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作为独家学术支持的2022【界面大健康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本次论坛以“向善而行,健康常春”为主题,聚焦后疫情时代的商业与伦理,深究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精神原动力,分享关于健康行业的过往经验及未来展望!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连山带来了主题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现状、趋势与挑战》的主旨分享。

11月16日,由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作为独家学术支持的2022【界面大健康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连山带来了主题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现状、趋势与挑战》的主旨分享。

以下为演讲实录:

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感谢界面新闻的邀请,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讨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现状、趋势与挑战特别有意义。

我将从企业经营、监管政策、管线布局、技术平台这四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认识。

第一,企业经营方面。中国传统医药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一方面,国家集采、国谈从政策方面倒逼传统企业必须加快创新转型升级;同时,创新药是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行业,资本市场的反应向来是敏感的,因此出现短暂“遇冷”,但我们相信随着整个行业健康地发展、整合,会有更多的资本参与中国生物医药创新。

能用于这个行业创新的资源是有限的,那怎么做创新?中国传统企业大部分通过自主创新,在过去资本市场比较火热的情况下,也有很多企业通过引进做创新。相信今后会有很多合作开发,资本市场是这个行业发展的驱动力,投资并购也可能是很好的发展方向。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怎么实现优势互补?这是整个行业应当认真思考的课题。

中国医药行业本身在发展中期,还没有完全跟国际接轨。在供应链方面,很多中国企业最近这几年进行国产替代,这对供应链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对提升老百姓高端药品的可及性、可承受性带来积极的推动。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研发的成本在逐步提高,以实验动物为例,2010年一只实验猴差不多近2万元,现在涨到最高16万元,如果这些情况得到改善,研发成本下降,最终会惠及广大患者。

第二,监管政策方面。近年来监管政策的一系列改革使得中国新药的审批速度得到很大提升,中国自从加入了ICH以后,在指导原则的指引下,中国药品开发在质量、安全性、有效性、多学科方面跟国际接轨,让中国的老百姓可以放心用药。中国的药监部门有了突破性治疗、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药品特别审批四个程序,这些流程让中国创新药企的一些关键药品上市速度得到很大提升。

在一些新兴领域,国家指导原则和一些政策指南的出台,规范了行业,也指明了方向,让企业知道怎么做双抗,怎么评估双抗,怎么做ADC(抗体药物偶联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政策指南给做药的人以更好指导,让大家少走弯路。在CGT(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方面,监管政策的进一步明朗,使中国的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特别是支持儿童用药开发方面,过去很多药企儿童用药研发比较少,因为涉及的过程比较复杂、研发难度大,现在一系列指导原则出台后,立项更通畅,推动了药物研发工作。

国家政策对医用同位素、放射性药物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目前中国PET-CT跟核素治疗,与世界先进水平比有一段距离。中国前列腺癌五年生存率大概是80%,先进国家接近100%,可以说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大家都知道,《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去年出台,这个指导原则,能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中国医药行业的“内卷”,避免研发资源的浪费。大家都做同一个靶点,在这个靶点很难形成差异化的情况下仍然去做,这个现象称之为“内卷”。内卷的结果是谁也没有办法得到好的回报,投资跟回报不成比例,所以我们做药品研发还是要注重临床价值,临床价值就是要看这个产品能不能填补当前的治疗空白,有没有临床优势、有没有差异化,是不是国内第一家,乃至于全世界第一家?这就要求企业、临床专家、监管机构要积极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同质化研发,只有避免行业“内卷”,才能真正打造国内新药研发好的生态体系。

第三,管线布局方面。目前国内新药研发管线是以肿瘤管线为主,占半数以上,再细分一下,肿瘤管线靶点布局又比较集中,特别是细胞治疗,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细胞治疗一点也不落后于世界水平。

从靶点角度做研发碰到的一个困境是什么?能做的新靶点比较少,这也不只是中国药企面临的问题,全世界药企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具体靶点上,比如HER2靶点,不管是单克隆抗体也好,还是ADC也好,基本上都非常拥挤。从做细胞治疗的角度来看,大部分是CD19,再往后me-too和first-in-class,CD19还是最多的,真正比较前沿、能做实体瘤靶点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这就需要中国的企业跟中国的科研机构,乃至全世界的科研机构有更好的合作,做更多的新靶点。

免疫细胞治疗商业化之路已经开启,机遇和挑战是同时存在的。国内药企引进国外多款CAR-T产品已经上市,中国的技术成熟度很高,但CAR-T面临同样的问题,它还是比较集中在CD19,如果大家都涌在同一个赛道,很难产生规模化的回报。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希望更多做细胞治疗的能考虑NK细胞等其他领域,不必都集中在CAR-T,另外也可以慢慢向实体瘤领域转移。

双抗的布局,面临的更多是挑战,在中国双重抗体以PD-1、PD-L1抗体为主,不管是PD-L1/CTLA-4双抗,或者是PD-1/CTLA-4双抗,中国已有一款抗体获批上市,还有PD-1抗体跟VEGF,以及跟其他靶点结合,基本上还是偏重于PD-1、PD-L1。全球除了T-cell engagers,大家也在关注NK engagers,可以从这个角度进一步向实体瘤开发。

国内ADC药物研发是不错的,这个领域很长一段时间比国外公司更能获得回报,这也给国内公司提供很好的发展机会,国内多款ADC都成功许可给国外公司。国内很多企业布局ADC领域,恒瑞也不例外,公司从2010年就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现在有多款产品在开展各阶段临床试验。

肿瘤管线布局方面,不管是小分子,还是单抗/双抗、ADC,恒瑞都有一系列的产品,将来如果能成功上市,将有效提升中国患者的药品可及性和可承受性。

第四,技术平台方面。如果要研发创新药,没有好的技术平台支撑是无法实现的,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认为对创新包括平台建设要加大投入。疫情期间,大家都知道,mRNA技术比较热门,但这个技术平台不是为新冠准备的,而是为肿瘤领域治疗探索而准备;XDC跟抗体,抗体只是一个靶向,还可以拓展到其他一系列的小分子,比如毒素、激素;再比如,小核酸是一个很好的新分子类型,能解决很多问题,它能更长效,如果找到更好的载体系统,可以进入其他疾病领域;像蛋白降解,在这个领域,国内很多公司也做得不错,与国际同步探索,也有好的产品成功许可给其他国家,未来可期。

经过多年发展,恒瑞医药建立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的新技术平台,如蛋白降解剂(PROTAC,分子胶)、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多特异性抗体、细胞基因治疗(CGT)、核酸药物(siRNA,mRNA)、生物信息学、转化医学等,为公司创新研发提供基础保障。

中国医药创新的未来在哪里?我认为,还是要更深入地跟临床专家做一些转化研究,先建立一个假设,然后就去做,实实在在把这个行业做好。谢谢大家!

评选及论坛参与,欢迎联系2022【界面大健康论坛】组委会:

会务组:

程女士 13636511963,chengxinyuan@jiemian.com

刘女士 18611097176,liuliying@jiemian.com

媒体组:

钱女士 18017751658,qiancheng@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