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听说,有VC搞起“付费投后”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听说,有VC搞起“付费投后”了?

投后管理,是不是VC/PE行业的谎言?一家VC大佬直言,“投后根本没用。”

文|融中财经

“投后都是胡说八道。”一位美元基金大佬告诉融中记者。“我们能比企业家更懂企业?”

“真正好的项目,不需要机构赋能。需要我们赋能的都是项目快不行了,需要退出了。”上述大佬进一步说道。

关于投后管理的话题,一直流传在投资行业——听过,但是见到的少。虽然近几年,不少一线机构开始宣传投后的重要性,但追根溯源,这一风潮的起点,是募资难和投资进展缓慢。

这场关于投后管理的争论,到底是一场善意的谎言,还是项目挽救大会?

01、“你亲眼见过投后吗?”

退出困难。

“退不掉的项目才需要管理。”周立坦率的说。

募、投、管、退,是行业的四个黄金节点。“管”可能是最让人感觉发虚的环节。在2015年前后,市场上疯狂买入互联网行业,谁还顾得上管理?

到了2020年,关于项目赋能之说逐渐尘嚣尘上。但与投后一起并列讨论的话题,还有“前台都去募资了”“停工躺平不投项目了”“今天只做管理了”。这些讨论的逻辑是:在募资不通畅后,没钱投资的投资人们,只能干干管理的活了。

机构内部鲜少有真正的投后岗位。

大多数都是IR、PR兼职,要不就是投资经理兼任。

投资经理自己负责的项目,在完成投资后,项目定期数据汇报,都得需要投资经理来索要。这似乎与想象中的投后管理相距甚远。

而IR、PR能做的工作,大多数也是帮助项目联系媒体采访。“我们被投项目宣布融资了,能请媒体老师支持报道一下吗?”——这才是常态。

一般而言,一家中型投资机构的人员规模在30人上下。如果以10年为期,投资100家项目,每年10家并不算快,但是这样的团队规模,如何覆盖百个项目的重度赋能和管理?我们假设这一机构有30个项目完成退出。那其余70个项目需要分担到30个人身上,只是季报的提交,就需要耗费不少人力和时间。

投资人不是朝九晚五的打工人,而是24小时待命,白天跑了一天看项目,12点还在开会沟通,这不算新鲜事。哪还有时间全情投入到项目中?

更重要的问题是,项目也并不一定需要赋能。

尤其是较为成熟的头部项目,有产品、有市场、有盈利,这样的情况下,投资人的钱都只是锦上添花的规范化股权操作。这种项目,投资人也无法插手项目的运营管理。

“我们去看了个头部项目,门都没让进,创始人安排了个部门经理在楼道里跟我聊了15分钟,为了投资到这个项目,我们各种走后门插队,投进去后,持股比例不高,没有话语权。”刘强是一家新基金的创始人。

对于持股比例低、没有董事会席位的VC而言,就算是真想要投后赋能,企业也不一定给机会。

而对于头部VC,一个事实是:再一线的机构胳膊,也掰不过头部项目的大腿。

头部项目,真的非常强势!

过去,某个头部医疗项目募资,让投资人排队竞价。某个消费项目,要求投资人写小作文。某个制造项目,禁止投资人尽调……

没拿到投资人的钱已经如此硬气,拿到了,还会照顾投资机构的感情吗?

这样的项目,真的不需要赋能和管理。

02、“好项目不用投后要管理的都是C级项目”

头部项目,要钱有钱,深处行业一线,比投资人对于产业了解的更深刻,这类项目对于投后赋能——“微微一笑“。

不少机构乐于宣传赋能,企业也是跟着捧个场。但事实上,所谓赋能,大多都是“打个电话”“拉个群”“介绍认识”而已。对于机构宣扬的战略梳理、锚定方向,有点过了。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一些处在资源型拓展赛道的企业,确实对“介绍认知”有一定需求。但是,也仅此而已。

“真正干活的还是企业,我们机构能帮他什么?”洪武是一家投资机构创始人,他不客气的说,“如果需要我们干,他干什么?”

洪武看来,投资项目,能对接点资源当然可以,但是归根究底,项目方团队才是驾驶船的舵手,“我们顶多就是打电话给他预报下天气。”

但是,投资机构也确实在加重投后管理,那么他们在管什么?

现实就是,在管理B、C、D级项目。

一般而言,投资机构会将被投企业分级管理,A级别项目只需要定期索要财务报表即可,B级项目即相对关注项目,C级项目基本在及格线上,需要重点关注,而沦落到D级的项目,就要进入提前退出阶段。这时,投后团队的财务、法务进场,与企业商议退出事宜。

尘归尘,土归土,不考虑收益,尽快保住本金方为大计。当然,如果遇到诚信度不高的,一场拍桌子也少不了。在保本金面前,好好说话有点难。

而对于C级项目,一般都是管理最严格的,月度报告、季度报告、半年报、年报之余,负责项目的投资经理,还需要定期问询。投资人的想法比较纠结,他们或许想要再挺一挺,但是机构能否给项目时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旦触发机构内部的规则,投资经理很难要力保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一些项目,资本就会提前撤退。

除了对项目进行分级管理,还有一部分机构开展了付费赋能项目,比如,曾经有一度,有机构内部搞出一些类似FA或是HR岗位,专职帮助项目搞融资、招聘。虽然想的挺美,但这一业务想要付费开展下去,难度不小。企业创始人也得琢磨一个问题:拿了你点钱,还得吐出来点?

这一被称为“内部创业”的项目,从2020 年起就在一部分VC或者早期基金中蔓延,但时至今日,似乎没有机构版猎头、FA成功。而机构也因为投入了一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相应的结果最终选择放弃。

不过,为了被投项目帮点小忙还是可以的。比如,在项目宣布融资之时,帮助企业做做宣传,机构写宣传稿,把企业动态纳入进来,这对于投资方都是举手之劳。

03、赋能,VC一厢情愿的爱?

某种意义上,对于头部项目,VC想要做赋能,是单方面的。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强调资深投后,一厢情愿做投后,为了什么?依托企业资源,更好的深入产业链,然后在企业产业上下游找项目。这是一个原因。

谈及中国投资人爱做导师,还要追溯到双创时期。

当时,天使投资人们非常乐于扮演创业导师的角色,成为影响创业者的、能够拍板的最高决策人。他们也或多或少直接参与企业治理,如在新业务搭建、收购兼并等大的战略布局,以及期权设置、高管招聘等具体的管理业务,投资人都会介入颇深。

导致这种导师梦的原因,在于当年的创业大潮背景是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而现实是,大学生没有任何工作经历,对于企业运营、人才招聘、战略的搭建几乎是一张白纸。可能就连工商注册,也都一知半解。这一背景下,天使投资机构提供这种服务也算是名正言顺。但今年,风刮向了新的方向。

近两三年来,投资行业最火的赛道就是硬科技和医疗。这两个领域都有着类似的特点:产业链长且深——门槛高。

这类项目的创办需要有一定的门槛,从技术角度看,没有十几年技术积累,很难成就一个科技项目的成功;不了解产业格局和供应链,也几乎难以成就一位产业自身大佬的长成。

以集成电路赛道为例,上游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所需的自动化工具EDA;搭建SoC所需的核心功能模块半导体IP;集成电路制造环节的核心生产设备及材料;中游包括电路设计、仿真、验证、物理实现等步骤生成版图的IC设计厂商;将版图信息用于制造集成电路的制造厂商;为芯片提供与外部器件连接并提供物理机械保护的封装厂商;对芯片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的测试厂商。下游应用范围十分广阔,下游应用场景主要包括计算机领域、汽车电子领域、工业、消费电子领域、物联网、数据处理等领域。

赛道产业链长,而且其中的创业者也大多藏在产业中,不像消费赛道那样易于挖掘。随着低垂的果实已经被采摘殆尽,投资人们想要挖掘项目,需要向产业更深度走。

在投资某个项目后,项目拆分出的子公司,亦或者团队出走创办的新项目,再或者被投企业上下游客户,都成为VC们的下一个目标。

如何第一时间了解到上述信息?与创始团队保持紧密的联系就成为了方法论。

简单理解,这就是项目源的战争。

通过建立产业生态图谱,形成投资机构朋友圈,积累项目源,这是VC搞投后的最终的目的地。

04、想和创业者做朋友?

一个企业最大的价值9成都在团队身上。吴世春曾公开表示,“一流的团队,哪怕是三流的方向,最后也会是二流的结果;一个三流的团队,如果是在一个一流的方向上,最后也是四流的结果。”

企业创始人足够强大,项目的方向基本就定调了。在这种背景下,创始人或许并不需要投资人。

近几年,不少创业项目成功上市后,摇身一变,成了投资人的LP,这样的事已经屡见不鲜。这更让VC们乐于与企业家一同成长,成为朋友。但如何做朋友?

《三体》里面有句话叫做“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对企业是,对投资机构也同样是。

过去,市场将投资机构包装为一个高大上的精英工作,但走进一看,大多数投资经理过的还不如大厂员工,不仅需要007,薪资待遇也没有想象中高。尤其是,Carry还得等项目退出才分得到。要是半截离职,你猜中国市场上,有几家在离职后还分提成的机构?

从上天揽月,到下田种地。这是投资行业的梦想和现实。

不过,在还算光辉的岁月里,一部分投资人的傲慢也确实得罪了一大批创业者。

比如,有一些投资人借投资人的名义跟创业者交流,然后把好的创意拿来自己做公司;也有投资人为了支持自己被投的企业,利用自己的身份,到竞争对手打探消息或者挖墙脚,这种行为在创投圈还相当普遍,有损投资人的“光辉形象”。

再或者,一些机构在同一个赛道同样业务和商业模式的情况下,投资多个类似公司。这一点,对于很多企业创始人讳莫如深。

随着更多年轻的投资人迈入这一行业,也产生了一些年龄矛盾。一些刚毕业的年轻投资人,跑去跟企业大佬沟通,缺乏专业知识,还爱不懂装懂。项目也不会选择这类投资机构。

而谈到投后,一部分投资机构总爱过度包装自己,过度承诺。一边声称自己能带来强大的资源,能够给企业做完美的投后赋能,并以此作为谈判筹码压估值,让创始人在股份上做出让步,而一旦成交,这些承诺则变成镜花水月。

常有人将投资人和创业者形容为婚姻或情侣关系。情投意合,快速结合。而婚姻后,短暂的蜜月期之后,企业与资本开始同床异梦,则有可能迅速成为敌人,纠缠不清,反目成仇。最终分手结束。

不可否认,当前不少投资机构还确实设立了投后管理部门,但投后除了分级管理项目,帮助项目做宣传,或许能释放的能力不大。

(周立、刘强、洪武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听说,有VC搞起“付费投后”了?

投后管理,是不是VC/PE行业的谎言?一家VC大佬直言,“投后根本没用。”

文|融中财经

“投后都是胡说八道。”一位美元基金大佬告诉融中记者。“我们能比企业家更懂企业?”

“真正好的项目,不需要机构赋能。需要我们赋能的都是项目快不行了,需要退出了。”上述大佬进一步说道。

关于投后管理的话题,一直流传在投资行业——听过,但是见到的少。虽然近几年,不少一线机构开始宣传投后的重要性,但追根溯源,这一风潮的起点,是募资难和投资进展缓慢。

这场关于投后管理的争论,到底是一场善意的谎言,还是项目挽救大会?

01、“你亲眼见过投后吗?”

退出困难。

“退不掉的项目才需要管理。”周立坦率的说。

募、投、管、退,是行业的四个黄金节点。“管”可能是最让人感觉发虚的环节。在2015年前后,市场上疯狂买入互联网行业,谁还顾得上管理?

到了2020年,关于项目赋能之说逐渐尘嚣尘上。但与投后一起并列讨论的话题,还有“前台都去募资了”“停工躺平不投项目了”“今天只做管理了”。这些讨论的逻辑是:在募资不通畅后,没钱投资的投资人们,只能干干管理的活了。

机构内部鲜少有真正的投后岗位。

大多数都是IR、PR兼职,要不就是投资经理兼任。

投资经理自己负责的项目,在完成投资后,项目定期数据汇报,都得需要投资经理来索要。这似乎与想象中的投后管理相距甚远。

而IR、PR能做的工作,大多数也是帮助项目联系媒体采访。“我们被投项目宣布融资了,能请媒体老师支持报道一下吗?”——这才是常态。

一般而言,一家中型投资机构的人员规模在30人上下。如果以10年为期,投资100家项目,每年10家并不算快,但是这样的团队规模,如何覆盖百个项目的重度赋能和管理?我们假设这一机构有30个项目完成退出。那其余70个项目需要分担到30个人身上,只是季报的提交,就需要耗费不少人力和时间。

投资人不是朝九晚五的打工人,而是24小时待命,白天跑了一天看项目,12点还在开会沟通,这不算新鲜事。哪还有时间全情投入到项目中?

更重要的问题是,项目也并不一定需要赋能。

尤其是较为成熟的头部项目,有产品、有市场、有盈利,这样的情况下,投资人的钱都只是锦上添花的规范化股权操作。这种项目,投资人也无法插手项目的运营管理。

“我们去看了个头部项目,门都没让进,创始人安排了个部门经理在楼道里跟我聊了15分钟,为了投资到这个项目,我们各种走后门插队,投进去后,持股比例不高,没有话语权。”刘强是一家新基金的创始人。

对于持股比例低、没有董事会席位的VC而言,就算是真想要投后赋能,企业也不一定给机会。

而对于头部VC,一个事实是:再一线的机构胳膊,也掰不过头部项目的大腿。

头部项目,真的非常强势!

过去,某个头部医疗项目募资,让投资人排队竞价。某个消费项目,要求投资人写小作文。某个制造项目,禁止投资人尽调……

没拿到投资人的钱已经如此硬气,拿到了,还会照顾投资机构的感情吗?

这样的项目,真的不需要赋能和管理。

02、“好项目不用投后要管理的都是C级项目”

头部项目,要钱有钱,深处行业一线,比投资人对于产业了解的更深刻,这类项目对于投后赋能——“微微一笑“。

不少机构乐于宣传赋能,企业也是跟着捧个场。但事实上,所谓赋能,大多都是“打个电话”“拉个群”“介绍认识”而已。对于机构宣扬的战略梳理、锚定方向,有点过了。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一些处在资源型拓展赛道的企业,确实对“介绍认知”有一定需求。但是,也仅此而已。

“真正干活的还是企业,我们机构能帮他什么?”洪武是一家投资机构创始人,他不客气的说,“如果需要我们干,他干什么?”

洪武看来,投资项目,能对接点资源当然可以,但是归根究底,项目方团队才是驾驶船的舵手,“我们顶多就是打电话给他预报下天气。”

但是,投资机构也确实在加重投后管理,那么他们在管什么?

现实就是,在管理B、C、D级项目。

一般而言,投资机构会将被投企业分级管理,A级别项目只需要定期索要财务报表即可,B级项目即相对关注项目,C级项目基本在及格线上,需要重点关注,而沦落到D级的项目,就要进入提前退出阶段。这时,投后团队的财务、法务进场,与企业商议退出事宜。

尘归尘,土归土,不考虑收益,尽快保住本金方为大计。当然,如果遇到诚信度不高的,一场拍桌子也少不了。在保本金面前,好好说话有点难。

而对于C级项目,一般都是管理最严格的,月度报告、季度报告、半年报、年报之余,负责项目的投资经理,还需要定期问询。投资人的想法比较纠结,他们或许想要再挺一挺,但是机构能否给项目时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旦触发机构内部的规则,投资经理很难要力保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一些项目,资本就会提前撤退。

除了对项目进行分级管理,还有一部分机构开展了付费赋能项目,比如,曾经有一度,有机构内部搞出一些类似FA或是HR岗位,专职帮助项目搞融资、招聘。虽然想的挺美,但这一业务想要付费开展下去,难度不小。企业创始人也得琢磨一个问题:拿了你点钱,还得吐出来点?

这一被称为“内部创业”的项目,从2020 年起就在一部分VC或者早期基金中蔓延,但时至今日,似乎没有机构版猎头、FA成功。而机构也因为投入了一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相应的结果最终选择放弃。

不过,为了被投项目帮点小忙还是可以的。比如,在项目宣布融资之时,帮助企业做做宣传,机构写宣传稿,把企业动态纳入进来,这对于投资方都是举手之劳。

03、赋能,VC一厢情愿的爱?

某种意义上,对于头部项目,VC想要做赋能,是单方面的。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强调资深投后,一厢情愿做投后,为了什么?依托企业资源,更好的深入产业链,然后在企业产业上下游找项目。这是一个原因。

谈及中国投资人爱做导师,还要追溯到双创时期。

当时,天使投资人们非常乐于扮演创业导师的角色,成为影响创业者的、能够拍板的最高决策人。他们也或多或少直接参与企业治理,如在新业务搭建、收购兼并等大的战略布局,以及期权设置、高管招聘等具体的管理业务,投资人都会介入颇深。

导致这种导师梦的原因,在于当年的创业大潮背景是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而现实是,大学生没有任何工作经历,对于企业运营、人才招聘、战略的搭建几乎是一张白纸。可能就连工商注册,也都一知半解。这一背景下,天使投资机构提供这种服务也算是名正言顺。但今年,风刮向了新的方向。

近两三年来,投资行业最火的赛道就是硬科技和医疗。这两个领域都有着类似的特点:产业链长且深——门槛高。

这类项目的创办需要有一定的门槛,从技术角度看,没有十几年技术积累,很难成就一个科技项目的成功;不了解产业格局和供应链,也几乎难以成就一位产业自身大佬的长成。

以集成电路赛道为例,上游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所需的自动化工具EDA;搭建SoC所需的核心功能模块半导体IP;集成电路制造环节的核心生产设备及材料;中游包括电路设计、仿真、验证、物理实现等步骤生成版图的IC设计厂商;将版图信息用于制造集成电路的制造厂商;为芯片提供与外部器件连接并提供物理机械保护的封装厂商;对芯片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的测试厂商。下游应用范围十分广阔,下游应用场景主要包括计算机领域、汽车电子领域、工业、消费电子领域、物联网、数据处理等领域。

赛道产业链长,而且其中的创业者也大多藏在产业中,不像消费赛道那样易于挖掘。随着低垂的果实已经被采摘殆尽,投资人们想要挖掘项目,需要向产业更深度走。

在投资某个项目后,项目拆分出的子公司,亦或者团队出走创办的新项目,再或者被投企业上下游客户,都成为VC们的下一个目标。

如何第一时间了解到上述信息?与创始团队保持紧密的联系就成为了方法论。

简单理解,这就是项目源的战争。

通过建立产业生态图谱,形成投资机构朋友圈,积累项目源,这是VC搞投后的最终的目的地。

04、想和创业者做朋友?

一个企业最大的价值9成都在团队身上。吴世春曾公开表示,“一流的团队,哪怕是三流的方向,最后也会是二流的结果;一个三流的团队,如果是在一个一流的方向上,最后也是四流的结果。”

企业创始人足够强大,项目的方向基本就定调了。在这种背景下,创始人或许并不需要投资人。

近几年,不少创业项目成功上市后,摇身一变,成了投资人的LP,这样的事已经屡见不鲜。这更让VC们乐于与企业家一同成长,成为朋友。但如何做朋友?

《三体》里面有句话叫做“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对企业是,对投资机构也同样是。

过去,市场将投资机构包装为一个高大上的精英工作,但走进一看,大多数投资经理过的还不如大厂员工,不仅需要007,薪资待遇也没有想象中高。尤其是,Carry还得等项目退出才分得到。要是半截离职,你猜中国市场上,有几家在离职后还分提成的机构?

从上天揽月,到下田种地。这是投资行业的梦想和现实。

不过,在还算光辉的岁月里,一部分投资人的傲慢也确实得罪了一大批创业者。

比如,有一些投资人借投资人的名义跟创业者交流,然后把好的创意拿来自己做公司;也有投资人为了支持自己被投的企业,利用自己的身份,到竞争对手打探消息或者挖墙脚,这种行为在创投圈还相当普遍,有损投资人的“光辉形象”。

再或者,一些机构在同一个赛道同样业务和商业模式的情况下,投资多个类似公司。这一点,对于很多企业创始人讳莫如深。

随着更多年轻的投资人迈入这一行业,也产生了一些年龄矛盾。一些刚毕业的年轻投资人,跑去跟企业大佬沟通,缺乏专业知识,还爱不懂装懂。项目也不会选择这类投资机构。

而谈到投后,一部分投资机构总爱过度包装自己,过度承诺。一边声称自己能带来强大的资源,能够给企业做完美的投后赋能,并以此作为谈判筹码压估值,让创始人在股份上做出让步,而一旦成交,这些承诺则变成镜花水月。

常有人将投资人和创业者形容为婚姻或情侣关系。情投意合,快速结合。而婚姻后,短暂的蜜月期之后,企业与资本开始同床异梦,则有可能迅速成为敌人,纠缠不清,反目成仇。最终分手结束。

不可否认,当前不少投资机构还确实设立了投后管理部门,但投后除了分级管理项目,帮助项目做宣传,或许能释放的能力不大。

(周立、刘强、洪武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