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京智
11月19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对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授牌表彰,青岛市城阳区榜上有名,荣获“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再添“国字号招牌”。
据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创建指标涵盖经济发展、产业共生、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内容。
近年来,城阳区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以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为纲,细化部署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人居改善、生态文化建设和产业绿色转型”等重点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系列成果。
事实上,本次入选亦体现出城阳区对城市发展之路的深刻理解——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共赢”,才是城市的发展之道。

污染防治攻坚,助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之美是基础,也是实现社会环境优美、百姓生活富美的重要前提。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努力构建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与蓝墙绿瓦、高楼大厦相互辉映的和谐蓝图;另一方面,还要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和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从而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这也体现在城阳区近年来的的发展之中。
近年来,城阳区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污染治理,建立多部门协同联防联控机制,强化调度,持续加大大气、水、土壤环境执法力度,不断推动排污单位节能减排,生态环境质量稳步向好。截至目前,城阳区PM2.5浓度为23µg/m3,同比改善4.2%;PM10为53μg/m3,同比改善8.6%,空气优良率为86.8%,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全区消除劣V类和黑臭水体,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值达到或优于III类,达标率100%。其中崂山水库和棘洪滩水库水质跃升为II类。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完成全区耕地土壤环境类别划分工作,所有耕地划分为优先保护耕地。
对于区域内环境保护的重视,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城市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城阳区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新理念,在向公众充分提供物质产品、文化产品的同时,着力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让民众普惠共享良好的生态环境。
城阳区以城市绿色更新和发展为总抓手,高标准打造“三河三湾三库”为主体的湿地保护体系,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五水绕城”风景线,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同时,加快建设公交地铁、提升绿地综合服务功能,陆续开通地铁1号线、8号线,让绿色出行简单、顺畅。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城区绿化面积达200余万平方米,新建城市绿道12.8千米,累计兴建口袋公园80余处,成功创建12个市级以上美丽乡村、42个省级清洁村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根本性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归宿是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城阳区显然交出了极佳的答卷。
理念深入民心,生态文化建设日现成效
在城阳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城市文化的涵养与发扬,将生态建设与文化有机融合,在保护中发扬文化。
积极发动社会公益组织和环保志愿者参与环保实践,“为鸟安家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行动代表山东首次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十佳参与案例,以城阳区环保志愿者事迹采写的《埋下保护种子,倾情守护20载》入选COP15主题征文集,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受邀参加了《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东道国举办的“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永续发展论坛”,有力推动城阳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构建。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城阳区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各级领导干部培训课程内容,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绿色GDP”观念,同时,为推动基层一线生态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双微联动”、“多媒体联动”工作模式,通过广场宣传、生态文明宣讲、公众开放等方式,在每年“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开展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生态发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100余场次,形成常态化“环保主题日”。
城阳区始终坚持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不断健全生态文明教育体系,通过推进生态文化、道德伦理教育,引导每个人对自然心存敬畏,规约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在全社会增强生态意识、强化生态责任。
推动产业低碳,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生态建设的结果,最终还是要落在产业发展之上。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发展经济观念必须由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与生态双重目标转变,必须摆脱为增长而增长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建立生态化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态经济新秩序。
也就是说,社会物质生产方式要向着“生态化”的新形式发展,一切现有的有害环境技术要向无害环境技术转变。
对此,城阳区牢牢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制造业节能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海洋、节能环保、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先进制造业基地“动车小镇”集聚轨道交通核心配套企业120余家,轨道交通全产 业链产值突破1100亿元。
未来,城阳区将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成功创建为激励,继续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厚植生态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促进、双丰收,为奋力打造湾区都市活力城阳赋能增效。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颖形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条件下的转型与升华,凸显了人类生产、生活发展与自然生态的良性有序互动。城阳区通过深入分析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结构、人口特点,已经走上了一条符合区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