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布莱恩·罗斯(Brian Rose)来到位于纽约的库伯高等科学艺术联盟学院(Cooper Union)深造学习。像当时的艺术家一样,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市中心消磨;对于双子塔,他并不感兴趣,似乎那是属于另外一个城市的建筑。
“那时的双子塔是十分高端的城市建筑,其建造目的就是为了给那块逐渐没落的金融区重新带来金钱和声誉,”他通过邮件说到。“双子塔本身并没有让我感兴趣,但是当它作为城市的背景时还是很吸引我的。”
正是这一点,让罗斯在19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之间,萌生了用照片记录纽约下城区的想法。尽管这是罗斯和许多其他纽约人的想法,双子塔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地标性建筑,通常当人们出地铁站时,它总被作为判断方向的依据。
“双子塔是极简风格下的艺术品,就像唐纳德·贾德(极简主义艺术家)和他的方盒子一样,十分冷酷,与它下方喧嚣的街道格格不入,”罗斯写到。“所以当我拍摄曼哈顿下城时,双子塔总会出现在照片里,照片的构图自然而然地就会锁定双子塔,不管它离得有多远。”
最终,罗斯移居到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尽管因为工作的缘故他又往返过纽约几趟,但9·11事件的发生,他还是从CNN的播报中了解到的;当时他正在离开欧洲的早班飞机上,并且即将在几天后前往纽约。
尽管罗斯不是一名摄影记者,但他还是在9·11惨剧发生之后纪录下了自己的经历。“我仿佛回到了过去,观察着纽约,就像以往一样”他说到。“接着,我尝试寻找一个方法将自己融入到这个城市里,因为我终于知道了纽约对我来说是多么重要。”
罗斯感觉到,这么多年以来双子塔已经变得不那么特别,所有人都对它的存在习以为常。尤其是在纽约这座城市,很多事物都是来来去去的。“但当它被摧毁时,除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之外,整个纽约城就像失去了方向一样,”他写到。“在烟雾消散后,一尘不染的市区天空在我看来才是真正的让人心疼。”

尽管罗斯从未想过要写一本书,但当他重新翻阅他在纽约拍摄的早期作品时,他发现了照片里双子塔的存在,他原本仅仅是当成照片背景来拍摄的,但他意识到了他还拥有这些关于纽约城以及双子塔的图片回忆。近日罗斯出版了关于这些作品的书籍,名字就叫做《WTC》(世界贸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的缩写)。
罗斯说,这本书主要描述的是他作为一名年轻艺术家在纽约时的旅程,以及在9·11事件发生之后重返纽约时的感想。这本书同时也展现了纽约的士绅化(中产阶级化)。“不同于之前由父母那一辈建设的城市,纽约已经逐渐完成了向美国最大城市的转变,相同的街道上布满了各种国际品牌和成群结队在自拍的游客。”
罗斯也说到,他对于新建的世界贸易中心的看法是很矛盾的。“看上去国际贸易中心已经重建完毕,但恐怕并没有,因为在9·11事件之后,我心中那道双子塔遭受的伤疤早已无法治愈。”
图为新世界贸易中心建筑群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Brian Rose的摄影作品集《WTC》
翻译:张子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