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高瑞东:建立强大的制造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高瑞东:建立强大的制造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强调,建立强大的制造业,将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也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

2022年6月22日,山西晋中,工人在汽车生产线上工作。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在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近日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建立强大的制造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他指出,这既可以保证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同时可以稳定和扩大就业,壮大中等收入群体,避免收入差距扩大。

“可以说,建立强大的制造业,将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也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 高瑞东说。

二十大报告还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阐述高质量发展内容时,多次提到“扩大内需”。

高瑞东表示,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是我国形成国内大市场、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策。

他指出,未来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财政和货币政策需要扮演刺激和引导的双重作用。一方面,通过税收调节、转移支付等多种途径优化居民部门的收入分配,促进消费。另一方面,通过财政金融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并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转型重点倾斜。

以下是界面新闻整理的采访实录。

为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应当实施制造业振兴计划

界面新闻: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您看来,推动共同富裕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高瑞东:为实现共同富裕,二十大报告提出,一方面是完善分配制度,另一方面是完善各类社会保障体制。完善分配制度方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多劳多得,是完善分配制度的重要一步,也是激发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涌现的重要一步。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方面,重点在于建立健全就业、住房、健康、社保等各类民生保障体系,体现政府在二次分配中的引导和调节作用。从实现节奏来看,报告强调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与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处理好效率与分配的事情。

在教育方面,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畅通向上的流通渠道。日本和德国的经验显示,如果想要减轻学生的竞争压力、实现教育的公平性,那么在不改变教育和就业机制的前提下,应该为学生铺设更多的出路,改变学历导向的就业观念,提供多路径的教育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值得参考。所谓“双元制”,是指参与职业培训的学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训练,一是职业学校,在这里获得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二是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的培训。

住房方面,如何建立长效机制非常重要。从日本和德国的经验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应遵循“双轨统筹”,即“保障轨“和”市场轨“双轨运行,一方面增加保障性租赁型住房、共有产权房的供给,完善长租房市场。另一方面,要抑制房地产投机需求,包括发布二手房参考价、通过调节教育资源分配整治学区房、扩大房地产税试点等。

界面新闻:您在近期出版的新书《框架:中国经济、政策路径与金融市场》中特别提到了制造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您能否展开谈谈?

高瑞东:如果把实现共同富裕的“抓手”聚焦到具体的产业层面,要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关键是在制造业,要稳定制造业的占比。

从美国和德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制造业产值占比和基尼系数呈负相关关系。美国的制造业占比自上世纪60年代初的37%回落至2020年的15%,同期伴随的是基尼系数的不断扩大,从0.4升至0.49。而德国就截然相反,1991年以来,由于德国政府和企业重视制造业投入,制造业占比长期稳定在20%左右,基尼系数常年也稳定在0.3附近。

稳定制造业占比(注: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一方面,可以减缓转型中面临的经济减速,保证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可以稳定和扩大就业,壮大中等收入群体,避免收入差距扩大。建立强大的制造业,将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也是中国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

为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应当实施系统性、大规模的制造业振兴计划,不仅包括发展“专精特性”和攻克关键“卡脖子”技术,还要依靠碳中和计划,推动制造业整体升级。

为扩大内需,政策需要扮演刺激和引导的双重作用

界面新闻:二十大报告在谈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报告还提到了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未来政府职能应该发生哪些改变? 

高瑞东: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将其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一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二是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三是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既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又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四是要建立健全现代财税金融体系,让财税政策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化作用,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又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有为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增强“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适应性、配合度、融合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界面新闻: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扩大内需目前还存在哪些短板?政策如何给扩大内需助力?

高瑞东: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是我国形成国内大市场、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策。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消费、投资发展的潜力仍然巨大。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扩大内需意味着要在消费、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

首先,要有效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并发挥消费的牵引作用;其次,着力扩大制造业投资,通过技术革新、优化供给结构,创造新的需求;最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投资,通过补短板、促创新,发挥改善民生、促进消费的作用。

未来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财政和货币政策需要扮演刺激和引导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在促进消费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税收调节、转移支付等多种途径优化居民部门的收入分配,同时,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另一方面,在促进投资的过程中,通过财政金融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并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转型重点倾斜。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充盈财源

界面新闻:我们谈谈最近外界比较关注的宏观经济方面的话题。首先是价格,10月的CPI同比上涨2.1%,比9月回落0.7个百分点,核心CPI长时间处于低位,PPI更是出现了负增长,我们是否正面临通缩压力?

高瑞东:综合来看,国内目前尚未出现通缩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表述,通缩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物价全面持续下跌。实践中,当价格指数同比转负,并且持续3个月以上,可以定义为通缩。在这种定义下,当前CPI仍然保持温和增长。10月PPI同比年内首次转负,主要还是去年高基数拖累,环比看,9-10月工业品价格连续两个月回正,呈现企稳回升迹象,因此“工业品通缩”更多是技术上的一种表述。

你提到的核心CPI同比持续回落更多是受到疫情反复、经济景气度转弱的影响,未来考虑到扩内需举措正持续推进,防控政策优化调整、金融机构加大对地产支持等政策落地,有望带动经济回暖,核心CPI长期处在低位的情况也将会有所改善。

界面新闻: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与之连带的是,地方政府通过“卖地”获得的收入在大幅减少,在土地融资受困的情况下,未来地方政府要如何充盈财源?

高瑞东:的确,今年以来,土地市场表现的确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两本账”财政收支矛盾均较为突出,地方政府资金压力不断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方面,1-10月收入仅完成全年预算的82.5%,显著低于过去五年(2017-2021年)88.9%的均值;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1-10月收入仅完成全年预算的52.9%,显著低于过去五年80.7%的均值。

在土地财政制约背景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充盈财源。根据11月1日财政部发布的124号文,要求加快对房屋、土地、车辆等各类国有资产盘活利用,提升资产盘活利用效率。此前天津、河南等地也均下发文件加大盘活存量资产力度。当前存量资产的盘活仍有较大增量空间,已成为地方财政开源的重要渠道。

我们看到,近年来在各地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下,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较快,成为地方非税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2014-2021年,全国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年复合增速为12.7%,占非税收入比重也从21%提升至34%。2022年以来非税收入延续高增,1-10月累计增长23.2%,盘活存量资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界面新闻:在疫情等因素扰动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很可能难以实现年初制定的目标。对于明年中国经济走势您如何判断,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会在哪个方面?

高瑞东: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一度遭遇了超预期的挑战,包括极端天气、疫情散发、海外流动性收紧、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二季度经济增速一度跌至疫情以来低点。但是,随着新一轮逆周期对冲政策接续发力,三季度以来经济重回复苏轨道,走出”V”型复苏。疫情以来,经济长期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之下,在外需扩张放缓的背景下,扩张内需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升,2023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进一步发力的空间。

展望2023年,预计经济将持续推进复苏进程,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成为稳定内需的支撑点,居民消费有望在低基数和防疫政策不断优化调整下,温和复苏。地产投资将在明年年中逐步企稳,跌幅收窄。出口则受到海外总需求回落的冲击,具有不确定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高瑞东:建立强大的制造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强调,建立强大的制造业,将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也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

2022年6月22日,山西晋中,工人在汽车生产线上工作。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在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近日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建立强大的制造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他指出,这既可以保证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同时可以稳定和扩大就业,壮大中等收入群体,避免收入差距扩大。

“可以说,建立强大的制造业,将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也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 高瑞东说。

二十大报告还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阐述高质量发展内容时,多次提到“扩大内需”。

高瑞东表示,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是我国形成国内大市场、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策。

他指出,未来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财政和货币政策需要扮演刺激和引导的双重作用。一方面,通过税收调节、转移支付等多种途径优化居民部门的收入分配,促进消费。另一方面,通过财政金融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并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转型重点倾斜。

以下是界面新闻整理的采访实录。

为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应当实施制造业振兴计划

界面新闻: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您看来,推动共同富裕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高瑞东:为实现共同富裕,二十大报告提出,一方面是完善分配制度,另一方面是完善各类社会保障体制。完善分配制度方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多劳多得,是完善分配制度的重要一步,也是激发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涌现的重要一步。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方面,重点在于建立健全就业、住房、健康、社保等各类民生保障体系,体现政府在二次分配中的引导和调节作用。从实现节奏来看,报告强调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与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处理好效率与分配的事情。

在教育方面,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畅通向上的流通渠道。日本和德国的经验显示,如果想要减轻学生的竞争压力、实现教育的公平性,那么在不改变教育和就业机制的前提下,应该为学生铺设更多的出路,改变学历导向的就业观念,提供多路径的教育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值得参考。所谓“双元制”,是指参与职业培训的学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训练,一是职业学校,在这里获得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二是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的培训。

住房方面,如何建立长效机制非常重要。从日本和德国的经验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应遵循“双轨统筹”,即“保障轨“和”市场轨“双轨运行,一方面增加保障性租赁型住房、共有产权房的供给,完善长租房市场。另一方面,要抑制房地产投机需求,包括发布二手房参考价、通过调节教育资源分配整治学区房、扩大房地产税试点等。

界面新闻:您在近期出版的新书《框架:中国经济、政策路径与金融市场》中特别提到了制造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您能否展开谈谈?

高瑞东:如果把实现共同富裕的“抓手”聚焦到具体的产业层面,要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关键是在制造业,要稳定制造业的占比。

从美国和德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制造业产值占比和基尼系数呈负相关关系。美国的制造业占比自上世纪60年代初的37%回落至2020年的15%,同期伴随的是基尼系数的不断扩大,从0.4升至0.49。而德国就截然相反,1991年以来,由于德国政府和企业重视制造业投入,制造业占比长期稳定在20%左右,基尼系数常年也稳定在0.3附近。

稳定制造业占比(注: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一方面,可以减缓转型中面临的经济减速,保证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可以稳定和扩大就业,壮大中等收入群体,避免收入差距扩大。建立强大的制造业,将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也是中国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

为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应当实施系统性、大规模的制造业振兴计划,不仅包括发展“专精特性”和攻克关键“卡脖子”技术,还要依靠碳中和计划,推动制造业整体升级。

为扩大内需,政策需要扮演刺激和引导的双重作用

界面新闻:二十大报告在谈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报告还提到了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未来政府职能应该发生哪些改变? 

高瑞东: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将其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一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二是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三是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既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又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四是要建立健全现代财税金融体系,让财税政策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化作用,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又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有为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增强“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适应性、配合度、融合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界面新闻: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扩大内需目前还存在哪些短板?政策如何给扩大内需助力?

高瑞东: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是我国形成国内大市场、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策。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消费、投资发展的潜力仍然巨大。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扩大内需意味着要在消费、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

首先,要有效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并发挥消费的牵引作用;其次,着力扩大制造业投资,通过技术革新、优化供给结构,创造新的需求;最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投资,通过补短板、促创新,发挥改善民生、促进消费的作用。

未来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财政和货币政策需要扮演刺激和引导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在促进消费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税收调节、转移支付等多种途径优化居民部门的收入分配,同时,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另一方面,在促进投资的过程中,通过财政金融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并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转型重点倾斜。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充盈财源

界面新闻:我们谈谈最近外界比较关注的宏观经济方面的话题。首先是价格,10月的CPI同比上涨2.1%,比9月回落0.7个百分点,核心CPI长时间处于低位,PPI更是出现了负增长,我们是否正面临通缩压力?

高瑞东:综合来看,国内目前尚未出现通缩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表述,通缩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物价全面持续下跌。实践中,当价格指数同比转负,并且持续3个月以上,可以定义为通缩。在这种定义下,当前CPI仍然保持温和增长。10月PPI同比年内首次转负,主要还是去年高基数拖累,环比看,9-10月工业品价格连续两个月回正,呈现企稳回升迹象,因此“工业品通缩”更多是技术上的一种表述。

你提到的核心CPI同比持续回落更多是受到疫情反复、经济景气度转弱的影响,未来考虑到扩内需举措正持续推进,防控政策优化调整、金融机构加大对地产支持等政策落地,有望带动经济回暖,核心CPI长期处在低位的情况也将会有所改善。

界面新闻: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与之连带的是,地方政府通过“卖地”获得的收入在大幅减少,在土地融资受困的情况下,未来地方政府要如何充盈财源?

高瑞东:的确,今年以来,土地市场表现的确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两本账”财政收支矛盾均较为突出,地方政府资金压力不断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方面,1-10月收入仅完成全年预算的82.5%,显著低于过去五年(2017-2021年)88.9%的均值;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1-10月收入仅完成全年预算的52.9%,显著低于过去五年80.7%的均值。

在土地财政制约背景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充盈财源。根据11月1日财政部发布的124号文,要求加快对房屋、土地、车辆等各类国有资产盘活利用,提升资产盘活利用效率。此前天津、河南等地也均下发文件加大盘活存量资产力度。当前存量资产的盘活仍有较大增量空间,已成为地方财政开源的重要渠道。

我们看到,近年来在各地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下,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较快,成为地方非税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2014-2021年,全国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年复合增速为12.7%,占非税收入比重也从21%提升至34%。2022年以来非税收入延续高增,1-10月累计增长23.2%,盘活存量资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界面新闻:在疫情等因素扰动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很可能难以实现年初制定的目标。对于明年中国经济走势您如何判断,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会在哪个方面?

高瑞东: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一度遭遇了超预期的挑战,包括极端天气、疫情散发、海外流动性收紧、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二季度经济增速一度跌至疫情以来低点。但是,随着新一轮逆周期对冲政策接续发力,三季度以来经济重回复苏轨道,走出”V”型复苏。疫情以来,经济长期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之下,在外需扩张放缓的背景下,扩张内需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升,2023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进一步发力的空间。

展望2023年,预计经济将持续推进复苏进程,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成为稳定内需的支撑点,居民消费有望在低基数和防疫政策不断优化调整下,温和复苏。地产投资将在明年年中逐步企稳,跌幅收窄。出口则受到海外总需求回落的冲击,具有不确定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