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明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如何守住“绿水青山”又能转化为“金山银山”,这是一个智慧话题。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山东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研究情况。2020年山东全省陆域GEP为24824.69亿元,比2015年增长19.72%,呈现出GEP与GDP同步增长态势,这说明山东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性,在不断提高。
这也为接下来山东破题发展新路径,带来积极影响。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21202/166995238760899600_a700xH.jpg)
由GEP带来的发展思考
那么,什么是GEP?
GEP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产品价值、调节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
举一个最浅显的例子,一个村落坐拥一片山林,在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的当下,原始采伐售卖“山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然而,“靠山吃山”,这个村落要发展,可能需要向金融机构贷款发展产业,财产唯有一片生长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的“绿水青山”,此时,GEP核算让生态产品价值变现成为可能。
而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另一个角度思考:探索构建GEP核算评价体系的意义在哪?
四年前,山东被赋予“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任。齐鲁大地的美丽乡村遍布于海洋、山地、平原等丰富的地貌,基于区位、交通等诸多因素,各个地区乡村振兴的进度不同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山区与老区更应该受到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先前开发程度不高,远离重工业体系,山区与老区又留有近乎完好的生态系统。而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今天,绿水青山就是“活化”的财富,GEP核算必然会助力山区老区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后,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成立技术组,开展GEP核算专题研究,完成了淄博市淄川区和临沂市蒙阴县两个县域尺度的GEP核算,从而又推进全省核算。
去年,山东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构建GEP核算评价体系,由此开启了GEP核算与应用的探索之路。同年,蒙阴县发布全省首份村级GEP核算报告。
![](https://img3.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21202/166995263357762800_a700xH.jpg)
GEP核算的山东实践
作为山东唯一拥有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两块“金字招牌”的县区,蒙阴县处于沂蒙革命老区的核心,山地丘陵占县域总面积的94%。这里有着520座山峰、178条河流、103座水库,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也是典型的山区县、生态县、老区县。
近年来,随着《蒙阴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村域规划、水安全保障规划、长寿经济规划、沟域经济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完成,蒙阴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9个区域,总面积424.86 平方公里,占到蒙阴国土面积的26.5%。
2021年6月3日,蒙阴县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中心签署相关协议,GEP核算工作正式启动。蒙阴县选取桃墟镇、垛庄镇两个镇和联城镇龙凤峪村、桃墟镇百泉峪村、垛庄镇黄姑庵村、云蒙湖生态区旺庄社区、岱崮镇笊篱坪村等5个村开展GEP核算,编制生态产品清单,核算不同类别生态产品的功能量,确定生态产品价格。
随后,山东锣响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10万元购买4000吨二氧化碳排放权。蒙阴由此开创了山东林业碳汇交易先河。事实上,林业碳汇交易本质上就是在交易碳排放权,这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一次创新实践。
据估算,蒙阴县每年的碳汇值为550万吨,在碳排放交易市场卖出后,可以带来每年10亿元的收入。 2021年9月17日,蒙阴县发布了山东首份村级GEP核算报告,报告对安康村和百泉峪村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核算。
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初步核算,安康村生态产品总价值近1亿元,单位面积生态产品价值为24.26万元/公顷;百泉峪村生态产品总价值7000余万元,单位面积生态产品价值为29.67万元/公顷。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助栗贷”“楸树贷”等与生态产品价值挂钩的“生态贷”模式,在全国率先建起县级生态资源大数据平台,并在全省率先搭建了“绿色银行”交易平台,在摸清生态家底的基础上,更好地为生态资源赋能。
2021年,蒙阴县GEP为315亿元,是同年GDP的1.61倍。2018年-2021年,蒙阴县GEP从283亿元增长至315亿元,增长率为11.3%。这份亮眼的GEP核算成果,正是蒙阴县全面践行“两山”理念,加强生态保护,有效推动自然资本保值增值、绿色产业富民惠民的有力见证。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21202/166995264731946600_a700xH.jpg)
GEP与GDP要同步发展
一棵树能提供多少氧气,一条绿道能减排多少……事实上,以GEP核算将生态产品货币化,只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第一步,丰富和完善GEP核算结果的应用体系,进一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效激励生态文明建设才是最终目的。
如今,许多城市已经开启城市GEP进规划、进考核,让GEP与GDP同步发展。
2020年,南京市高淳区发布全国首个县域GEP核算标准体系。目前,高淳主导起草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已作为南京市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值得关注的是,在出台核算技术规范后,高淳又进一步出台GEP考核相关意见,将全区17个部门、8个街镇、4大园区共29个对象全部纳入GEP考核范围,包括GEP提升及转化研究、自然资源制度改革、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标、环境质量改善工程等,按照考核细则逐项打分,满分100,每年考核一次。
不难看出,部门考核是激励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产品价值体现的重要保障手段。或许,将GEP纳入城市相关考核体系也会在未来成为一种常态。
目前,山东已有临沂蒙阴县、烟台长岛县、青岛莱西市、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威海市威海华夏城、威海市好运角、德州乐陵市、济南莱芜区房干村、德州市齐河县,入选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作为农业经济大省,山东探索GEP核算与考核体制推行,有着广阔的实验田地。让GEP核算体系深度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这是山东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道路上绕不开的必答题,也必须做出表率。
最重要的是,我们强调GEP与GDP同等重要,并不是厚此薄彼。毕竟,一切为了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箴言既有城市发展所需要的GDP,又有体现城市魅力、幸福人居的GEP。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21202/166995206543360500_a700xH.jp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