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长寿花“舍H回A”,港股鲁企回A上市渐成风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长寿花“舍H回A”,港股鲁企回A上市渐成风潮

截至目前,已有逾20家港股上市公司在推进分拆业务赴A事宜

继金龙鱼、福临门之后,又一粮油企业拟登陆A股市场。

据证监会网站信息,国内玉米油生产商长寿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寿花”)于11月7日在山东证监局进行了IPO辅导备案。值得注意的是,两年前,长寿花从港股退市。

与长寿花“舍H回A”类似,目前,超过20家港股公司正在推进赴A上市事宜。其中,彩客新能源(01986.HK)宣布可能分拆山东彩客新材料集团并将其在中国认可的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潍柴动力(000338.SZ,02338.HK)则拟将其控股子公司潍柴雷沃分拆至创业板上市。据悉,港股公司“舍H回A”或分拆后赴A上市,有助于公司实现价值回归与提升。

与资本市场渊源颇深

据公开资料显示,长寿花IPO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辅导期限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辅导内容包括摸底调查并落实整改工作、上市相关法规培训、会计准则及内控培训、资本市场知识培训等。

长寿花是山东三星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三星集团”)旗下企业。公开信息显示,三星集团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一家集高端装备机械制造、高端铝型材研发与生产、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长寿花曾经凭借“玉米健康油”“植物甾醇玉米油”等宣传语在食用油市场打出名号,一时风头无两。随着长寿花玉米油的走红,其背后母公司三星集团逐渐被外界所知。

长寿花与资本市场渊源颇深。早在2009年,公司就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后,长寿花的股价低迷,使得公司萌生退意。2020年9月,控股股东决定对长寿花进行私有化,进而退出港股市场。公告显示,长寿花当时的要约收购价为4.19港元/股,停牌前的收市价为3.60港元/股。

业绩方面,2019年,长寿花实现营业总收入30.42亿元,同比下滑12.77%;净利润3.21亿元,同比下滑7.60%。2020年上半年,长寿花实现营业收入13.05亿元,同比下滑10.58%;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滑13.35%。近两年的业绩,公司方面并未对外披露。

相比之下,山东鲁花、上海良友、中粮及益海嘉里等却表现不俗。其中,山东鲁花营收在2018年突破300亿大关,2019年营收增至339亿元,连续多年持续增长;益海嘉里更是凭借“金龙鱼”这一大IP,2019年营收直接攀升至1707亿元。

长寿花业绩下滑的原因是什么?最近两年的业绩情况如何?长寿花为何要回A股上市、打算登陆哪个板块?

三星集团企宣部表示,“三星集团主营长寿花健康厨房食品、新型高端铝型材两大产业,在推动高端粮油、新型高端铝制造等领域积极探索、成果丰硕。特别是在高端粮油产业领域,旗下长寿花作为国内第一家专业研发生产玉米油的企业,从1997年至今26年的时间,早已突破玉米油单一发展模式,成长为囊括食用油、调味品、粮食等多元产品在内的高端粮油标杆企业。”

强力竞争对手不少

目前食用油行业对产品年轻化、健康化的需求提速,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即便顺利实现A股上市,长寿花也在生产工艺、品类发展、新品研发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京东超市发布的2021-2022年粮油调味行业品牌GMV增速十强榜单显示,前十名品牌分别为云山半(Yunshanban)、家香味、禾煜(HEYU)、方家铺子、厨邦、长寿花、五常大米、初萃、贝蒂斯(BETIS)、千禾,长寿花排在第六,排名靠前的多为近几年快速爆发的年轻品牌。

此外,行业龙头品牌也在加速升级,并瞄向资本市场。2020年10月,拥有金龙鱼品牌的益海嘉里上市,中粮福临门也于2021年6月开始上市辅导,拟A股上市。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国内较有实力的食用油品牌很多,比如金龙鱼、鲁花、福临门、胡姬花、香满园、元宝、长生等,长寿花要面对的强力竞争对手不少。

“H拆A”案例频现

今年以来,至少有7家港股公司宣布将分拆旗下业务板块前往A股上市。结合此前港交所披露的分拆公告,截至目前,已有逾20家港股上市公司在推进分拆业务赴A事宜。就在近期,“H拆A”的案例也层出不穷。

不久前,四环医药(00460.HK)宣布,公司分拆的轩竹生物科创板IPO获受理;10月17日,彩客新能源披露,将分拆旗下山东彩客新材料集团并将其在中国认可的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山东彩客新材料集团由其间接全资持有,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集团的主要产品电池材料磷酸铁。公司称,此举有望促进其电池材料业务在独立平台扩展,符合整体发展战略。

此外,11月23日,潍柴动力披露,拟分拆下属控股子公司潍柴雷沃至创业板上市。通过本次分拆,潍柴动力将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将潍柴雷沃打造成为公司下属独立上市平台,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推进公司与潍柴雷沃的业务协同及快速发展。据悉,潍柴雷沃及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农业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智慧农业全程解决方案。在潍柴动力看来,潍柴雷沃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将释放其内在价值,并使公司于潍柴雷沃的现有投资价值得以资本化。

事实上,港股公司“H拆A”热情上升的原因,还包括今年港股市场持续低迷、IPO认购不足等。比如,在今年下半年发行的港市新股中,多家公司的公开认购倍数不足1倍,零跑汽车(09863.HK)甚至只获得了0.16倍认购。不少受访人士表示,如果说谋求业务更快更好发展、推动公司治理结构更加优化是普遍动因,那么实现公司的价值回归和提升或许是港股公司分拆业务赴A上市的关键。一方面,A股市场的流动性整体较高;另一方面,港股公司分拆的业务多深耕内地市场,更为A股投资者所熟悉,且部分公司所属的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也更符合A股市场近年来的投资趋势。所分拆业务的价值,预计将因分拆举措及A股上市而得以提升。

 

来源:经济导报

原标题:长寿花“舍H回A”“H拆A”层出不穷 港股鲁企回A上市渐成风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长寿花“舍H回A”,港股鲁企回A上市渐成风潮

截至目前,已有逾20家港股上市公司在推进分拆业务赴A事宜

继金龙鱼、福临门之后,又一粮油企业拟登陆A股市场。

据证监会网站信息,国内玉米油生产商长寿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寿花”)于11月7日在山东证监局进行了IPO辅导备案。值得注意的是,两年前,长寿花从港股退市。

与长寿花“舍H回A”类似,目前,超过20家港股公司正在推进赴A上市事宜。其中,彩客新能源(01986.HK)宣布可能分拆山东彩客新材料集团并将其在中国认可的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潍柴动力(000338.SZ,02338.HK)则拟将其控股子公司潍柴雷沃分拆至创业板上市。据悉,港股公司“舍H回A”或分拆后赴A上市,有助于公司实现价值回归与提升。

与资本市场渊源颇深

据公开资料显示,长寿花IPO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辅导期限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辅导内容包括摸底调查并落实整改工作、上市相关法规培训、会计准则及内控培训、资本市场知识培训等。

长寿花是山东三星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三星集团”)旗下企业。公开信息显示,三星集团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一家集高端装备机械制造、高端铝型材研发与生产、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长寿花曾经凭借“玉米健康油”“植物甾醇玉米油”等宣传语在食用油市场打出名号,一时风头无两。随着长寿花玉米油的走红,其背后母公司三星集团逐渐被外界所知。

长寿花与资本市场渊源颇深。早在2009年,公司就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后,长寿花的股价低迷,使得公司萌生退意。2020年9月,控股股东决定对长寿花进行私有化,进而退出港股市场。公告显示,长寿花当时的要约收购价为4.19港元/股,停牌前的收市价为3.60港元/股。

业绩方面,2019年,长寿花实现营业总收入30.42亿元,同比下滑12.77%;净利润3.21亿元,同比下滑7.60%。2020年上半年,长寿花实现营业收入13.05亿元,同比下滑10.58%;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滑13.35%。近两年的业绩,公司方面并未对外披露。

相比之下,山东鲁花、上海良友、中粮及益海嘉里等却表现不俗。其中,山东鲁花营收在2018年突破300亿大关,2019年营收增至339亿元,连续多年持续增长;益海嘉里更是凭借“金龙鱼”这一大IP,2019年营收直接攀升至1707亿元。

长寿花业绩下滑的原因是什么?最近两年的业绩情况如何?长寿花为何要回A股上市、打算登陆哪个板块?

三星集团企宣部表示,“三星集团主营长寿花健康厨房食品、新型高端铝型材两大产业,在推动高端粮油、新型高端铝制造等领域积极探索、成果丰硕。特别是在高端粮油产业领域,旗下长寿花作为国内第一家专业研发生产玉米油的企业,从1997年至今26年的时间,早已突破玉米油单一发展模式,成长为囊括食用油、调味品、粮食等多元产品在内的高端粮油标杆企业。”

强力竞争对手不少

目前食用油行业对产品年轻化、健康化的需求提速,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即便顺利实现A股上市,长寿花也在生产工艺、品类发展、新品研发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京东超市发布的2021-2022年粮油调味行业品牌GMV增速十强榜单显示,前十名品牌分别为云山半(Yunshanban)、家香味、禾煜(HEYU)、方家铺子、厨邦、长寿花、五常大米、初萃、贝蒂斯(BETIS)、千禾,长寿花排在第六,排名靠前的多为近几年快速爆发的年轻品牌。

此外,行业龙头品牌也在加速升级,并瞄向资本市场。2020年10月,拥有金龙鱼品牌的益海嘉里上市,中粮福临门也于2021年6月开始上市辅导,拟A股上市。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国内较有实力的食用油品牌很多,比如金龙鱼、鲁花、福临门、胡姬花、香满园、元宝、长生等,长寿花要面对的强力竞争对手不少。

“H拆A”案例频现

今年以来,至少有7家港股公司宣布将分拆旗下业务板块前往A股上市。结合此前港交所披露的分拆公告,截至目前,已有逾20家港股上市公司在推进分拆业务赴A事宜。就在近期,“H拆A”的案例也层出不穷。

不久前,四环医药(00460.HK)宣布,公司分拆的轩竹生物科创板IPO获受理;10月17日,彩客新能源披露,将分拆旗下山东彩客新材料集团并将其在中国认可的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山东彩客新材料集团由其间接全资持有,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集团的主要产品电池材料磷酸铁。公司称,此举有望促进其电池材料业务在独立平台扩展,符合整体发展战略。

此外,11月23日,潍柴动力披露,拟分拆下属控股子公司潍柴雷沃至创业板上市。通过本次分拆,潍柴动力将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将潍柴雷沃打造成为公司下属独立上市平台,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推进公司与潍柴雷沃的业务协同及快速发展。据悉,潍柴雷沃及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农业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智慧农业全程解决方案。在潍柴动力看来,潍柴雷沃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将释放其内在价值,并使公司于潍柴雷沃的现有投资价值得以资本化。

事实上,港股公司“H拆A”热情上升的原因,还包括今年港股市场持续低迷、IPO认购不足等。比如,在今年下半年发行的港市新股中,多家公司的公开认购倍数不足1倍,零跑汽车(09863.HK)甚至只获得了0.16倍认购。不少受访人士表示,如果说谋求业务更快更好发展、推动公司治理结构更加优化是普遍动因,那么实现公司的价值回归和提升或许是港股公司分拆业务赴A上市的关键。一方面,A股市场的流动性整体较高;另一方面,港股公司分拆的业务多深耕内地市场,更为A股投资者所熟悉,且部分公司所属的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也更符合A股市场近年来的投资趋势。所分拆业务的价值,预计将因分拆举措及A股上市而得以提升。

 

来源:经济导报

原标题:长寿花“舍H回A”“H拆A”层出不穷 港股鲁企回A上市渐成风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