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国产影像设备再进一步,飞利浦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今日IPO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国产影像设备再进一步,飞利浦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今日IPO

高端影像设备国产替代的大潮中,今日又一家头部企业在北交所上市。

文|动脉网

核磁共振成像(MRI)上游核心零部件公司辰光医疗成立于2004年,现已完成MRI系统高性能高场强超导磁体、射频系统、梯度系统、计算机系统四大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拥有制造MRI整机能力,亦攻克了多项特种超导磁体制造难题。以射频系统为例,创始人王杰通过引入相控阵线圈技术,以此为基础进行技术创新,填补了我国高场高端射频线圈研发生产能力的空白,已推出对标GE最前沿“Air 线圈”的云线圈产品,打破了各跨国巨头对于国内射频线圈的垄断。

2006年,辰光医疗与飞利浦签署框架协议。合作16年来,辰光医疗为飞利浦开发了逾50款产品,是飞利浦射频探测器业务的“战略供应商”。迄今为止。这些产品绝大部分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已为辰光医疗创造超5亿元收入。

国内方面,辰光医疗是万东医疗、朗润医疗磁体、梯度线圈等MRI核心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也与贝斯达、康达医疗、开普医疗建立合作关系,有望在后续发展中逐渐扩充深度,推动后者MRI更新迭代。

辰光医疗主要客户分布数据来源:辰光医疗招股书)

报告期内,辰光医疗营业收入呈现持续上涨趋势,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分别取得1.34亿元、1.42亿元、1.96亿元、0.56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0.03亿元、0.05亿元、0.24亿元、-0.04亿元,由于医疗器械销售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辰光医疗将在下半年收到更多款项,有望再创新高。

高端制造垄断,解法何在?

1987年,我国第一台1500高斯永磁体磁共振仪问世,包括磁体、梯度线圈、射频线在内的核心零部件及全套成像软件均由安科自研。但由于永磁MRI过长的扫描时间、有限场强导致的低清晰度,导致这些设备能够用于诊断,却无法进行精准诊断,自然也无法用于脑、心脏等复杂器官的影像研究。

相比之下,跨国公司成熟的超导磁共振早已突破场强限制,使得影像学能够更深入地解密疾病背后的未知。但由于国际贸易、审批政策等因素的限制,我国肩举影像学开拓任务的头部医院却很难在最前沿磁共振发布之时便完成配置,往往会比欧美医院晚2-3年,等到在西方利用设备优势做足了前瞻性研究之后,我们才得姗姗来迟,主攻回顾性研究。

技术鸿沟直接导致医学差距。

具体到超导磁体。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超导磁体在国内高能物理、受控热核反应、等离子体物理、生物物理、低温物理、磁学、物质结构分析、医学、交通、工业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均持续增长。然而,由于我国超导磁体低端化、低国产化率,高磁场、科研仪器、高端医疗等产业并不具备友好的发展环境。

此背景下,处于垄断地位的国际制造商曾多次与我国用户存在冲突。以美国布鲁克公司为例,其为北京大学交付的核磁共振波谱仪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维修需求,美国布鲁克公司未查清原因,直接提出预付20万元款项才会前往现场维修,且不保证能否解决问题。

技术空白直接导致话语缺失。

辰光医疗从MRI的射频探测器起家,扛起自主研发的大旗。凭借技术、成本优势签下飞利浦长期合约后,这家企业逐渐完善包含1.5T、3.0T、7.0T在内的MRI核心零部件产线,进而完成了单一零部件到超导磁共振整机制造的跨越壮举。尤其是MRI整机制造,全球范围内近GE医疗、西门子医疗、联影医疗拥有同等能力。

特种超导磁体方面,辰光医疗自研了用于组建质子治疗系统的质子治疗超导回旋加速器磁体;搭配无液氦磁共振系统的无液氦回旋管超导磁体以及科研用9.4T超导磁体等磁体。以辰光医疗高端癌症诊疗领域的突破为例,其为中核集团下属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开发的 230MeV 和 250MeV 回旋加速器超导磁体是质子治疗回旋加速器的核心关键部件之一,现已通过测试并交付多台,是亚洲地区自主研发的质子束能量首次达到 230MeV 以上的紧凑型超导回旋加速器。

辰光医疗在高端医疗器械制造领域的突破从源头上推动了国内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帮助中游的磁共振整机制造商一定程度消解对于海外核心零部件的依赖。但回顾其营收及利润,盈利能力似乎没能与其突破性价值对等。

最大潜在竞争对手,竟是联影医疗?

高端医疗器械制造是一件精益求精的事,谁能将制造做得更精更细,谁便有望在最前沿的科技较量之中拔得头筹。

从辰光医疗现阶段各核心零部件数据看,绝大部分产品参数优于行业领先水平,尤其是1.5T超导磁体的均匀度与射频探测器的轻薄柔特性。前者可达0.483ppm,远低于行业大于1.0ppm的平均水平(数值越小,磁场越均匀,有利于高级成像功能及 MRI 定量分析的实现);后者“云线圈”为最新的第五代线圈,比肩GE医疗最前沿AIR线圈,且能做到更轻、更薄、更柔。

MRI核心零部件核心指标同行对比(数据来源:辰光医疗招股书)

尽管核心零部件决定了MRI能够触及的性能高度,但进入临床、服务患者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只有找到应用场景,并将MRI整体的设计与零部件完成适配,才有可能迸发高端制造的全部性能。

目前,同样辰光医疗一样具备MRI全部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且走国产替代路线抢夺市场的还有“老大哥”东软医疗与联影医疗。尤其是联影医疗,不仅拥有丰富的MRI产线,能够提供同一场强不同作用场景的磁共振产品;还能围绕具体需求优化系统与零部件之间的搭配,尽可能提升零部件的能力表现。

灼识咨询给出的2020年数据显示,联影医疗在中国超导MRI市场中占据了24.0%的份额。尤其是辰光医疗主打的1.5T MR市场,联影医疗已超过GPS,以25.4%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1。

由于极少参与整机销售,辰光医疗的营收数值严重依赖于买方的核零部件需求。从数据来看,万东医疗虽在2020年中国超导MRI设备市场中位列第5,但占有率仅为3.9%;朗润医疗在1.5T MRI市场中位列第5,占有率仅为5.4%。

主要客户的乏力表现很大程度遏制了辰光医疗的收入增长。国产替代的浪潮之下,如何踩上浪尖,辰光医疗走在了抉择的关键十字路口。

打不过,是加入,还是携手再来?

辰光医疗面临的问题并非仅仅出现在MRI领域。受制于绝大部分中游设备厂商略显的乏力销售,CT、XR等独立第三方核心零部件供应商长期处于一种管饱但不富裕的局面。

突破现状的可能很多,但并非每条都能奏效。招股书中,辰光医疗至少隐示了三种可能的发展路径。

第一是直接加入战线

目前辰光医疗握有一张1.5T磁共振系统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48T 超导 MRI 系统也已完成临床试验,有望在近期上市。既然合作的产业中游无力突破市场,那么辰光医疗是否可能直接进入中游?

走这一条路线,核心要解决的是品牌与渠道的问题。作为MRI上游供应商,辰光医疗能与下游医疗机构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少,对于医院的品牌影响力远低于万东医疗、朗润医疗,更不及传统强队联影、GPS,搭建品牌需要辰光医疗丰富整机产线,并投以大量资金及时间,以辰光医疗现有的资产规模很难负担。

渠道的构建同样困难,招股书数据显示,辰光医疗的收入以直营销售为主,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贡献度分别为 94.66%、94.93%、92.44%及 95.80%。对供应商的依赖几乎为零,也意味着辰光医疗需要从0开始构造分销网络,同样需要在网络运转前预付规模性的投入。

综上所述,辰光医疗想要从上游直接转中游需要付出大量投入并承担销售失利的风险,维持原有模式或进行贴牌销售或是辰光医疗更好的选择。

第二是与中游厂商深度整合。

整合的形式可能存在控股,也可能是围绕某一产品的针对性合作。以CT球管制造赛道为例,静态CT制造商纳米维景曾通过投资的方式控股麦默真空,使其委托开发静态CT所需得特制球管。

通过这种方式,纳米维景能以高定制化且相对便宜的方式实现最前沿CT技术的开发,而麦默真空则由此获得了稳定而持续的订单,在球管制造领域迅速发展。

对于拥有核心技术的辰光医疗第二路径是个不错的选择。与中游影像设备厂商深度结合,研发具备突破性技术或成本优势明显、性价比远高行业的磁共振产品,与赛道中的其他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相较于第一路径,辰光医疗能够有力规避投资遭遇的各类风险。

第三是继续专注于磁共振零部件的进一步创新,以性价比取胜。

这一路径可参考Dunlee,这家影像设备上游供应商原本专注于CT球管的制造,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由单个影像设备零部件提供转变为完善影像链服务,根据客户需求以及其影像设备特点为其个性化定制CT影像、MR影像以及X光成像解决方案。通过模式的加持与过硬的产品质量,Dunlee近几年有效扩展了其在中国的OEM市场。

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辰光医疗同样可以沿着这一路线继续走下去。从辰光医疗目前的产线布局看,不仅可在高场强磁体领域进一步突破,亦可借助特种超导磁体系列的竞争力,通过科研路线完成高能物理等医疗领域之外的市场扩展。尤其是后者,或将帮助辰光医疗开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市场。

无论哪一条路径,与顶尖科技中进行交锋,创新都是取胜的唯一选择。但也需注意,创新的转换需要时间与资金的长期支持。即便收获了二级市场的资金加持,辰光医疗要理清自己的生存之道,或许还需在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探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辰光医疗

  • 盘中必读|今日共125股涨停,沪指震荡收涨0.07%,可控核聚变、苏州本地概念走强
  • A股收评:三大指数窄幅震荡,沪指涨0.07%,可控核聚变概念大涨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国产影像设备再进一步,飞利浦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今日IPO

高端影像设备国产替代的大潮中,今日又一家头部企业在北交所上市。

文|动脉网

核磁共振成像(MRI)上游核心零部件公司辰光医疗成立于2004年,现已完成MRI系统高性能高场强超导磁体、射频系统、梯度系统、计算机系统四大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拥有制造MRI整机能力,亦攻克了多项特种超导磁体制造难题。以射频系统为例,创始人王杰通过引入相控阵线圈技术,以此为基础进行技术创新,填补了我国高场高端射频线圈研发生产能力的空白,已推出对标GE最前沿“Air 线圈”的云线圈产品,打破了各跨国巨头对于国内射频线圈的垄断。

2006年,辰光医疗与飞利浦签署框架协议。合作16年来,辰光医疗为飞利浦开发了逾50款产品,是飞利浦射频探测器业务的“战略供应商”。迄今为止。这些产品绝大部分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已为辰光医疗创造超5亿元收入。

国内方面,辰光医疗是万东医疗、朗润医疗磁体、梯度线圈等MRI核心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也与贝斯达、康达医疗、开普医疗建立合作关系,有望在后续发展中逐渐扩充深度,推动后者MRI更新迭代。

辰光医疗主要客户分布数据来源:辰光医疗招股书)

报告期内,辰光医疗营业收入呈现持续上涨趋势,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分别取得1.34亿元、1.42亿元、1.96亿元、0.56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0.03亿元、0.05亿元、0.24亿元、-0.04亿元,由于医疗器械销售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辰光医疗将在下半年收到更多款项,有望再创新高。

高端制造垄断,解法何在?

1987年,我国第一台1500高斯永磁体磁共振仪问世,包括磁体、梯度线圈、射频线在内的核心零部件及全套成像软件均由安科自研。但由于永磁MRI过长的扫描时间、有限场强导致的低清晰度,导致这些设备能够用于诊断,却无法进行精准诊断,自然也无法用于脑、心脏等复杂器官的影像研究。

相比之下,跨国公司成熟的超导磁共振早已突破场强限制,使得影像学能够更深入地解密疾病背后的未知。但由于国际贸易、审批政策等因素的限制,我国肩举影像学开拓任务的头部医院却很难在最前沿磁共振发布之时便完成配置,往往会比欧美医院晚2-3年,等到在西方利用设备优势做足了前瞻性研究之后,我们才得姗姗来迟,主攻回顾性研究。

技术鸿沟直接导致医学差距。

具体到超导磁体。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超导磁体在国内高能物理、受控热核反应、等离子体物理、生物物理、低温物理、磁学、物质结构分析、医学、交通、工业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均持续增长。然而,由于我国超导磁体低端化、低国产化率,高磁场、科研仪器、高端医疗等产业并不具备友好的发展环境。

此背景下,处于垄断地位的国际制造商曾多次与我国用户存在冲突。以美国布鲁克公司为例,其为北京大学交付的核磁共振波谱仪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维修需求,美国布鲁克公司未查清原因,直接提出预付20万元款项才会前往现场维修,且不保证能否解决问题。

技术空白直接导致话语缺失。

辰光医疗从MRI的射频探测器起家,扛起自主研发的大旗。凭借技术、成本优势签下飞利浦长期合约后,这家企业逐渐完善包含1.5T、3.0T、7.0T在内的MRI核心零部件产线,进而完成了单一零部件到超导磁共振整机制造的跨越壮举。尤其是MRI整机制造,全球范围内近GE医疗、西门子医疗、联影医疗拥有同等能力。

特种超导磁体方面,辰光医疗自研了用于组建质子治疗系统的质子治疗超导回旋加速器磁体;搭配无液氦磁共振系统的无液氦回旋管超导磁体以及科研用9.4T超导磁体等磁体。以辰光医疗高端癌症诊疗领域的突破为例,其为中核集团下属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开发的 230MeV 和 250MeV 回旋加速器超导磁体是质子治疗回旋加速器的核心关键部件之一,现已通过测试并交付多台,是亚洲地区自主研发的质子束能量首次达到 230MeV 以上的紧凑型超导回旋加速器。

辰光医疗在高端医疗器械制造领域的突破从源头上推动了国内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帮助中游的磁共振整机制造商一定程度消解对于海外核心零部件的依赖。但回顾其营收及利润,盈利能力似乎没能与其突破性价值对等。

最大潜在竞争对手,竟是联影医疗?

高端医疗器械制造是一件精益求精的事,谁能将制造做得更精更细,谁便有望在最前沿的科技较量之中拔得头筹。

从辰光医疗现阶段各核心零部件数据看,绝大部分产品参数优于行业领先水平,尤其是1.5T超导磁体的均匀度与射频探测器的轻薄柔特性。前者可达0.483ppm,远低于行业大于1.0ppm的平均水平(数值越小,磁场越均匀,有利于高级成像功能及 MRI 定量分析的实现);后者“云线圈”为最新的第五代线圈,比肩GE医疗最前沿AIR线圈,且能做到更轻、更薄、更柔。

MRI核心零部件核心指标同行对比(数据来源:辰光医疗招股书)

尽管核心零部件决定了MRI能够触及的性能高度,但进入临床、服务患者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只有找到应用场景,并将MRI整体的设计与零部件完成适配,才有可能迸发高端制造的全部性能。

目前,同样辰光医疗一样具备MRI全部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且走国产替代路线抢夺市场的还有“老大哥”东软医疗与联影医疗。尤其是联影医疗,不仅拥有丰富的MRI产线,能够提供同一场强不同作用场景的磁共振产品;还能围绕具体需求优化系统与零部件之间的搭配,尽可能提升零部件的能力表现。

灼识咨询给出的2020年数据显示,联影医疗在中国超导MRI市场中占据了24.0%的份额。尤其是辰光医疗主打的1.5T MR市场,联影医疗已超过GPS,以25.4%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1。

由于极少参与整机销售,辰光医疗的营收数值严重依赖于买方的核零部件需求。从数据来看,万东医疗虽在2020年中国超导MRI设备市场中位列第5,但占有率仅为3.9%;朗润医疗在1.5T MRI市场中位列第5,占有率仅为5.4%。

主要客户的乏力表现很大程度遏制了辰光医疗的收入增长。国产替代的浪潮之下,如何踩上浪尖,辰光医疗走在了抉择的关键十字路口。

打不过,是加入,还是携手再来?

辰光医疗面临的问题并非仅仅出现在MRI领域。受制于绝大部分中游设备厂商略显的乏力销售,CT、XR等独立第三方核心零部件供应商长期处于一种管饱但不富裕的局面。

突破现状的可能很多,但并非每条都能奏效。招股书中,辰光医疗至少隐示了三种可能的发展路径。

第一是直接加入战线

目前辰光医疗握有一张1.5T磁共振系统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48T 超导 MRI 系统也已完成临床试验,有望在近期上市。既然合作的产业中游无力突破市场,那么辰光医疗是否可能直接进入中游?

走这一条路线,核心要解决的是品牌与渠道的问题。作为MRI上游供应商,辰光医疗能与下游医疗机构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少,对于医院的品牌影响力远低于万东医疗、朗润医疗,更不及传统强队联影、GPS,搭建品牌需要辰光医疗丰富整机产线,并投以大量资金及时间,以辰光医疗现有的资产规模很难负担。

渠道的构建同样困难,招股书数据显示,辰光医疗的收入以直营销售为主,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贡献度分别为 94.66%、94.93%、92.44%及 95.80%。对供应商的依赖几乎为零,也意味着辰光医疗需要从0开始构造分销网络,同样需要在网络运转前预付规模性的投入。

综上所述,辰光医疗想要从上游直接转中游需要付出大量投入并承担销售失利的风险,维持原有模式或进行贴牌销售或是辰光医疗更好的选择。

第二是与中游厂商深度整合。

整合的形式可能存在控股,也可能是围绕某一产品的针对性合作。以CT球管制造赛道为例,静态CT制造商纳米维景曾通过投资的方式控股麦默真空,使其委托开发静态CT所需得特制球管。

通过这种方式,纳米维景能以高定制化且相对便宜的方式实现最前沿CT技术的开发,而麦默真空则由此获得了稳定而持续的订单,在球管制造领域迅速发展。

对于拥有核心技术的辰光医疗第二路径是个不错的选择。与中游影像设备厂商深度结合,研发具备突破性技术或成本优势明显、性价比远高行业的磁共振产品,与赛道中的其他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相较于第一路径,辰光医疗能够有力规避投资遭遇的各类风险。

第三是继续专注于磁共振零部件的进一步创新,以性价比取胜。

这一路径可参考Dunlee,这家影像设备上游供应商原本专注于CT球管的制造,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由单个影像设备零部件提供转变为完善影像链服务,根据客户需求以及其影像设备特点为其个性化定制CT影像、MR影像以及X光成像解决方案。通过模式的加持与过硬的产品质量,Dunlee近几年有效扩展了其在中国的OEM市场。

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辰光医疗同样可以沿着这一路线继续走下去。从辰光医疗目前的产线布局看,不仅可在高场强磁体领域进一步突破,亦可借助特种超导磁体系列的竞争力,通过科研路线完成高能物理等医疗领域之外的市场扩展。尤其是后者,或将帮助辰光医疗开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市场。

无论哪一条路径,与顶尖科技中进行交锋,创新都是取胜的唯一选择。但也需注意,创新的转换需要时间与资金的长期支持。即便收获了二级市场的资金加持,辰光医疗要理清自己的生存之道,或许还需在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探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