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热衷专利战,宁王赢了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热衷专利战,宁王赢了什么?

“江湖凶险”,谁也不能掉以轻心。

文|陆玖商业评论 郑海斌

编辑|三火

时代变了!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行业也“卷”起来。

各家在产能规划上开始“放卫星”。

数据显示,2025年底,宁德时代规划产能超过800GWh,比亚迪与蜂巢能源规划产能600GWh,中创新航规划产能500GWh,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目标均为300GWh,欣旺达138GWh,国轩高科120GWh。

对此,有分析称,若各家的规划全部投产,则动力电池产能将会呈现大幅过剩的局面。届时,动力电池企业们为了争夺存量市场份额,竞争手段或将层出不穷。

而宁王早早树起专利壁垒,则有望成为保住“行业一哥”杀手锏。

毕竟,专利诉讼不仅能作为竞争手段,在行业发展到巅峰期后,甚至成为盈利方式,这一点在其他行业屡见不鲜。

而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的专利官司,似乎已经预示动力电池行业即将进入“下半场”的竞争阶段。

那么,宁德时代舞动专利“大棒”目的是什么呢?在这场专利战中,宁王又赢了什么?

01 专利战硝烟未果

近日,中创新航公告称,公司收到福州中院作出的《民事判决书》。判决书显示,中创新航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销售侵害宁德时代发明专利权的产品并进行赔偿,赔偿金额总计296万。

需要说明的是,此项判决只针对宁德时代“集流构件和电池”发明专利。彼时,宁德时代索赔金额为1250万元。

对于此次判决结果,中创新航表示将继续提起上诉,目前无需向宁德时代支付赔款。

值得注意的是,涉案专利“集流构件和电池”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判为部分有效,但真正致命应该是其余未宣判的专利。

2021年7月到9月间,宁德时代先后就“防爆装置、集流构件和电池、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及电池、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等专利侵权问题起诉中创新航。

要求其立即停止侵犯相关专利,包括但不限于停止制造、销售或许诺销售应用上述专利的相关产品,索赔金额更是高达6.47亿元。

一旦宁德时代胜诉,涉及中创新航专利侵权的相关车型也会遭到禁售。届时,中创新航也将受到“甲方”车企们的压力。

很明显,中创新航绝不希望这种状况发生,随即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五项专利的无效请求,要求判定宁德时代所拥有的这些专利无效。

但涉案的五项专利中,第一项防爆装置专利已被判为有效,第二项集流构件和电池被判为部分有效,其余三项专利是两家纠结的重点。

今年7月,中创新航先是撤回了其余三项专利的无效申请。随后,又对三项涉案专利重新提出新的无效请求,提交了新的证据,目前均处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无效审理阶段。

对此,有知情人士分析称,关于这三项专利撤回再重提,应该是两家公司私下谈崩了,这场专利战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02 宁王“意在沛公”

实际上,宁德时代之所以再舞专利“大棒”,不仅仅是“中创新航”侵权那么简单的问题,目的是“提醒”车企小心专利问题,一旦供应商侵权,该系车型将面临全部下架的风险。

本质上,则是在应对近年来车企采购端的变化。

广汽集团掌门人曾庆洪曾直言:“动力电池成本占总成本的40%、50%、60%,并不断增加,那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在此背景下,各大车企的“B计划”,让宁德时代很难受。

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大客户”特斯拉,开始和比亚迪连线,并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加入采购序列。

此外,蔚来汽车也开始和比亚迪接触,有消息人士爆料,蔚来旗下新品牌“阿尔卑斯”开放电池采购策略,已与弗迪电池(比亚迪子公司)、中创新航确认合作。

不仅如此,广汽埃安、小鹏汽车、零跑等更是力捧“中创新航”。根据中创新航招股书,截至2021年底,公司产品在广汽埃安系列上的渗透率已经达到70%。

甚至,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都先后突破原有车企供应链体系,成为小鹏、长城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对此,光大证券分析师刘凯指出,为保证供应链安全及提升议价能力、降低成本,新能源整车厂商逐渐打破原有的独家供应模式,通过合资、入股、签订长期协议等方式寻求“二供”甚至“三供”,与新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为二线电池企业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

海外市场方面,就连“伯乐”宝马公司也选择了其它动力电池厂商作为二供、三供。福特更是投入SK创新的怀抱,与其合资建设电池生产工厂;本田也与LG新能源牵手。

内忧外困下,宁王也只好“举刀相向”。

毕竟,专利壁垒是宁德时代多年构筑的“大杀器”,此前也先后拿下了塔菲尔、蜂巢能源等专利侵权和竞业的官司。

截至2022年6月30日,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共拥有4645项境内专利及835项境外专利,正在申请的境内和境外专利合计7444 项。

对此,有业内人士称:“因为起步较早,宁德时代把国内动力电池很多的基础性专利技术都申请完了。”

至于能不能跳出宁王专利“藩篱”就看各家的本事了!

03 宁王背后的焦虑

宁德时代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共计2103亿元,同比增长187%,净利润近176亿元,同比增长127%。

不过,从综合毛利率季度走势看,宁德时代面临不小的下降压力,2022年第1、2、3季度毛利率均刷新同期历史最低值,第三季度毛利率降至19.27%,同比下降了8.6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2.58个百分点。

综合宁德时代季度趋势走向来看,亦是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合同负债达历史新高,计209.20亿元,同比增长了58.52%。

从预收款规模变化趋势看,我们也可以看到,宁德时代对下游新能源车企依旧拥有很强的话语权。

但微妙的是,车企们对宁德时代的意见,都很大。

据了解,宁德时代预付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成为合作伙伴,类似和吉利、北汽、东风等成立合资公司,但合作伙伴的预付款需要承担“原材料”价格波动。

另一种则是没有建立合资公司的,宁德时代则要求相关车企有一个预付款池,这个预付款池有个阀值。

据知情人士透露称,蔚来在宁德时代有个两亿的的预付款池,发货供货都从里面扣,当池中资金少于2000万就停供。

如此霸王条款,让车企多少有点苦宁王久矣的感觉。

如果说造车上半场,宁王尚能携电池,以令车企,那么随着下半场的到来,车企显然不能再忍下去,毕竟“野心”这个东西大家都有。

看着宁王血赚,作为实际上“甲方”车企势必要分一杯羹,于是也就有了一番“另起炉灶”的故事。

“老资格”比亚迪出手不容小觑,成立的弗迪电池,正在打破比亚迪自产自销的体系,不断扩大外部供应比例。目前,弗迪电池正在为上市做准备,估值已超460亿元。

而在长城动力电池事业部基础上独立的蜂巢能源,也先人一步开始进行上市辅导,筹划创业板上市。据招股书显示,蜂巢能源的客户范围逐步扩大,长城汽车占其销售比例已低于一半。

目前估值600亿。

此外,蔚来汽车也完成动力电池自研团队的建设,自研电池预计2024年下半年量产上车;广汽埃安10月份成立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业务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制造、电池材料研发及相关产品的技术服务等。

显而易见,一旦车企自研电池上车,宁德时代的市占率、装机量势必会受影响,增速下滑必不可免,宁王的“C位”正在受到挑战。

04 宁王的底牌还有多少

除了专利大棒可用外,市场也在追问宁德时代的底牌还多吗?

首先来看,宁德时代“王牌”必然是其独一档的研发投入。

三季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前三季度其研发投入规模首次突破100亿,达105.77亿元,同比增长130.18%。

另外根据半年报数据披露,截至6月30日,宁德时代拥有研发技术人员12132名,共拥有4645项境内专利及 835 项境外专利,正在申请的境内和境外专利合计 7444项。

如此研发底蕴与高研发投入也为宁德时代带来了丰硕的研发成果。

今年6月发布的第三代CTP——麒麟电池,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可支持实现1000公里续航;7月底,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及锂钠混搭电池包问世。

一旦更具成本优势钠电池实现量产,不仅电池成本低,车也可以变轻、续航里程变得更长。

其次,则是宁德时代的“合纵”策略,目前宁王积极对外投资,试图进一步做大自己的朋友圈。

从投向来看,宁王不仅继续加码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投入,还不断加强锂镍资源、正极材料、电池回收等领域布局。

目前宁德时代锂资源投资已超百亿规模,用东吴证券研报的话来讲,“远期规划庞大,有效保证供应链安全。”

此外,宁王还刚拿下洛阳钼业二股东,间接影响华越镍钴,布局镍矿产能。

不仅如此,宁德时代还通过合资、参股等方式将触手延伸至整车制造、汽车芯片、储能等新能源汽车核心产业链中。

整车领域哪吒汽车、阿维塔、极氪汽车等都有宁德时代的身影;芯片、储能方面,则有重投天科、乐行换电、福田时代等品牌。

第三张牌则是宁德时代果断加速出海节奏,试图与深耕海外市场多年的LG新能源等碰一碰。

目前,宁德时代世界第一市场份额达35.3%,而LG新能源暂列世界第二,市场份额约13.8%。

LG新能源的优势在于深受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认可,美国汽车企业尤其支持LG。

其北美生产基地建设正在建设中,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产能规划约为200GWh。

对此,宁德时代出海首选则是欧洲市场,一方面考虑未来新能源汽车格局会形成中美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既然LG优势在于美国市场,那么加快攻略欧洲市场则势在必行。

目前,宁德时代在德国、匈牙利各重金布局100GWh电池产能,这样的投资规模远超国内外其他核心竞争对手。

不仅如此,宁王也在墨西哥有所布局,偶尔试试“偷LG家”也未尝不可。

内有追兵,外遭敌手,宁王“一哥”的位置并不好坐,但经年积累的先发优势令其暂时无忧。而专利战收获的绝不仅是一点点赔偿,既是对内的一种警示,也是对“下半场”竞争的预演。

有备无患,毕竟“江湖凶险”,不能掉以轻心,即便是曾经的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宁德时代

7.4k
  • 锂电产业链周记 | 小鹏汽车与大众合作建设超快充网络 中国锂矿储量全球排名提升至第二
  • 锂电产业链周记 | 宁德时代官宣赴港二次上市 亿纬锂能成为特斯拉第六家电池供应商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热衷专利战,宁王赢了什么?

“江湖凶险”,谁也不能掉以轻心。

文|陆玖商业评论 郑海斌

编辑|三火

时代变了!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行业也“卷”起来。

各家在产能规划上开始“放卫星”。

数据显示,2025年底,宁德时代规划产能超过800GWh,比亚迪与蜂巢能源规划产能600GWh,中创新航规划产能500GWh,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目标均为300GWh,欣旺达138GWh,国轩高科120GWh。

对此,有分析称,若各家的规划全部投产,则动力电池产能将会呈现大幅过剩的局面。届时,动力电池企业们为了争夺存量市场份额,竞争手段或将层出不穷。

而宁王早早树起专利壁垒,则有望成为保住“行业一哥”杀手锏。

毕竟,专利诉讼不仅能作为竞争手段,在行业发展到巅峰期后,甚至成为盈利方式,这一点在其他行业屡见不鲜。

而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的专利官司,似乎已经预示动力电池行业即将进入“下半场”的竞争阶段。

那么,宁德时代舞动专利“大棒”目的是什么呢?在这场专利战中,宁王又赢了什么?

01 专利战硝烟未果

近日,中创新航公告称,公司收到福州中院作出的《民事判决书》。判决书显示,中创新航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销售侵害宁德时代发明专利权的产品并进行赔偿,赔偿金额总计296万。

需要说明的是,此项判决只针对宁德时代“集流构件和电池”发明专利。彼时,宁德时代索赔金额为1250万元。

对于此次判决结果,中创新航表示将继续提起上诉,目前无需向宁德时代支付赔款。

值得注意的是,涉案专利“集流构件和电池”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判为部分有效,但真正致命应该是其余未宣判的专利。

2021年7月到9月间,宁德时代先后就“防爆装置、集流构件和电池、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及电池、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等专利侵权问题起诉中创新航。

要求其立即停止侵犯相关专利,包括但不限于停止制造、销售或许诺销售应用上述专利的相关产品,索赔金额更是高达6.47亿元。

一旦宁德时代胜诉,涉及中创新航专利侵权的相关车型也会遭到禁售。届时,中创新航也将受到“甲方”车企们的压力。

很明显,中创新航绝不希望这种状况发生,随即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五项专利的无效请求,要求判定宁德时代所拥有的这些专利无效。

但涉案的五项专利中,第一项防爆装置专利已被判为有效,第二项集流构件和电池被判为部分有效,其余三项专利是两家纠结的重点。

今年7月,中创新航先是撤回了其余三项专利的无效申请。随后,又对三项涉案专利重新提出新的无效请求,提交了新的证据,目前均处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无效审理阶段。

对此,有知情人士分析称,关于这三项专利撤回再重提,应该是两家公司私下谈崩了,这场专利战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02 宁王“意在沛公”

实际上,宁德时代之所以再舞专利“大棒”,不仅仅是“中创新航”侵权那么简单的问题,目的是“提醒”车企小心专利问题,一旦供应商侵权,该系车型将面临全部下架的风险。

本质上,则是在应对近年来车企采购端的变化。

广汽集团掌门人曾庆洪曾直言:“动力电池成本占总成本的40%、50%、60%,并不断增加,那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在此背景下,各大车企的“B计划”,让宁德时代很难受。

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大客户”特斯拉,开始和比亚迪连线,并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加入采购序列。

此外,蔚来汽车也开始和比亚迪接触,有消息人士爆料,蔚来旗下新品牌“阿尔卑斯”开放电池采购策略,已与弗迪电池(比亚迪子公司)、中创新航确认合作。

不仅如此,广汽埃安、小鹏汽车、零跑等更是力捧“中创新航”。根据中创新航招股书,截至2021年底,公司产品在广汽埃安系列上的渗透率已经达到70%。

甚至,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都先后突破原有车企供应链体系,成为小鹏、长城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对此,光大证券分析师刘凯指出,为保证供应链安全及提升议价能力、降低成本,新能源整车厂商逐渐打破原有的独家供应模式,通过合资、入股、签订长期协议等方式寻求“二供”甚至“三供”,与新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为二线电池企业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

海外市场方面,就连“伯乐”宝马公司也选择了其它动力电池厂商作为二供、三供。福特更是投入SK创新的怀抱,与其合资建设电池生产工厂;本田也与LG新能源牵手。

内忧外困下,宁王也只好“举刀相向”。

毕竟,专利壁垒是宁德时代多年构筑的“大杀器”,此前也先后拿下了塔菲尔、蜂巢能源等专利侵权和竞业的官司。

截至2022年6月30日,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共拥有4645项境内专利及835项境外专利,正在申请的境内和境外专利合计7444 项。

对此,有业内人士称:“因为起步较早,宁德时代把国内动力电池很多的基础性专利技术都申请完了。”

至于能不能跳出宁王专利“藩篱”就看各家的本事了!

03 宁王背后的焦虑

宁德时代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共计2103亿元,同比增长187%,净利润近176亿元,同比增长127%。

不过,从综合毛利率季度走势看,宁德时代面临不小的下降压力,2022年第1、2、3季度毛利率均刷新同期历史最低值,第三季度毛利率降至19.27%,同比下降了8.6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2.58个百分点。

综合宁德时代季度趋势走向来看,亦是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合同负债达历史新高,计209.20亿元,同比增长了58.52%。

从预收款规模变化趋势看,我们也可以看到,宁德时代对下游新能源车企依旧拥有很强的话语权。

但微妙的是,车企们对宁德时代的意见,都很大。

据了解,宁德时代预付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成为合作伙伴,类似和吉利、北汽、东风等成立合资公司,但合作伙伴的预付款需要承担“原材料”价格波动。

另一种则是没有建立合资公司的,宁德时代则要求相关车企有一个预付款池,这个预付款池有个阀值。

据知情人士透露称,蔚来在宁德时代有个两亿的的预付款池,发货供货都从里面扣,当池中资金少于2000万就停供。

如此霸王条款,让车企多少有点苦宁王久矣的感觉。

如果说造车上半场,宁王尚能携电池,以令车企,那么随着下半场的到来,车企显然不能再忍下去,毕竟“野心”这个东西大家都有。

看着宁王血赚,作为实际上“甲方”车企势必要分一杯羹,于是也就有了一番“另起炉灶”的故事。

“老资格”比亚迪出手不容小觑,成立的弗迪电池,正在打破比亚迪自产自销的体系,不断扩大外部供应比例。目前,弗迪电池正在为上市做准备,估值已超460亿元。

而在长城动力电池事业部基础上独立的蜂巢能源,也先人一步开始进行上市辅导,筹划创业板上市。据招股书显示,蜂巢能源的客户范围逐步扩大,长城汽车占其销售比例已低于一半。

目前估值600亿。

此外,蔚来汽车也完成动力电池自研团队的建设,自研电池预计2024年下半年量产上车;广汽埃安10月份成立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业务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制造、电池材料研发及相关产品的技术服务等。

显而易见,一旦车企自研电池上车,宁德时代的市占率、装机量势必会受影响,增速下滑必不可免,宁王的“C位”正在受到挑战。

04 宁王的底牌还有多少

除了专利大棒可用外,市场也在追问宁德时代的底牌还多吗?

首先来看,宁德时代“王牌”必然是其独一档的研发投入。

三季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前三季度其研发投入规模首次突破100亿,达105.77亿元,同比增长130.18%。

另外根据半年报数据披露,截至6月30日,宁德时代拥有研发技术人员12132名,共拥有4645项境内专利及 835 项境外专利,正在申请的境内和境外专利合计 7444项。

如此研发底蕴与高研发投入也为宁德时代带来了丰硕的研发成果。

今年6月发布的第三代CTP——麒麟电池,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可支持实现1000公里续航;7月底,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及锂钠混搭电池包问世。

一旦更具成本优势钠电池实现量产,不仅电池成本低,车也可以变轻、续航里程变得更长。

其次,则是宁德时代的“合纵”策略,目前宁王积极对外投资,试图进一步做大自己的朋友圈。

从投向来看,宁王不仅继续加码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投入,还不断加强锂镍资源、正极材料、电池回收等领域布局。

目前宁德时代锂资源投资已超百亿规模,用东吴证券研报的话来讲,“远期规划庞大,有效保证供应链安全。”

此外,宁王还刚拿下洛阳钼业二股东,间接影响华越镍钴,布局镍矿产能。

不仅如此,宁德时代还通过合资、参股等方式将触手延伸至整车制造、汽车芯片、储能等新能源汽车核心产业链中。

整车领域哪吒汽车、阿维塔、极氪汽车等都有宁德时代的身影;芯片、储能方面,则有重投天科、乐行换电、福田时代等品牌。

第三张牌则是宁德时代果断加速出海节奏,试图与深耕海外市场多年的LG新能源等碰一碰。

目前,宁德时代世界第一市场份额达35.3%,而LG新能源暂列世界第二,市场份额约13.8%。

LG新能源的优势在于深受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认可,美国汽车企业尤其支持LG。

其北美生产基地建设正在建设中,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产能规划约为200GWh。

对此,宁德时代出海首选则是欧洲市场,一方面考虑未来新能源汽车格局会形成中美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既然LG优势在于美国市场,那么加快攻略欧洲市场则势在必行。

目前,宁德时代在德国、匈牙利各重金布局100GWh电池产能,这样的投资规模远超国内外其他核心竞争对手。

不仅如此,宁王也在墨西哥有所布局,偶尔试试“偷LG家”也未尝不可。

内有追兵,外遭敌手,宁王“一哥”的位置并不好坐,但经年积累的先发优势令其暂时无忧。而专利战收获的绝不仅是一点点赔偿,既是对内的一种警示,也是对“下半场”竞争的预演。

有备无患,毕竟“江湖凶险”,不能掉以轻心,即便是曾经的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