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传媒职场 罗千 阮雨
编辑|吴楩
东方甄选直播间里,原新东方老师董宇晖既能用流利的英文介绍商品,也能随口用“我没有带你去看过长白山皑皑的白雪,我没有带你感受过十月田间吹过的微风,我没有带你去看过沉甸甸的弯下腰犹如智者一般的谷穗”来形容商品,还能从杜甫、苏东坡谈到尼采、黑格尔、莎士比亚。知识型卖货一时在抖音直播间大火,人们被新东方老师的渊博的知识和幽默的风格吸引。
不仅如此,直播间的大火还带动新东方在资本市场的上涨。新东方在线执行董事兼CFO尹强在2022财年业绩电话会上称,东方甄选近三个月商品交易总额在20亿元左右,已实现盈利。
目前来看,新东方的转型之路已渐渐走入正轨。
然而在2021年双减政策实行之后,新东方经历种种阵痛——K9教育、在线教育等业务板块均受到冲击,教培行业的顶峰已一去不复返。“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三位新东方老师同样受到冲击,在双减的寒风下离开教培行业。离开新东方的老师何去何从?是和新东方一样在转型路上愈挫愈勇,还是在寒风中保守己业?
本期【传媒职场】讲述三位离开新东方的老师的故事。
Part.1成长在新东方
对于桑梓唯来说,来到新东方并成为一名老师纯属机缘巧合,本科学习新闻的她毕业后入职过其他三家公司。本来想投递新东方新媒体运营岗位的她,阴差阳错投到了教师岗位,最终桑梓唯通过了面试的试课,于2020年1月正式加入了新东方。
桑梓唯加入的是优能一对一部门,并经过了三个月的岗前培训。在新东方严谨的培训体系中,包括桑梓唯在内的新老师的成长非常快,培训中会告诉你初中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分布,磨练备课技巧、授课技巧等一系列专业技能;同时也积累了很多儿童心理学以及和家长沟通的实战经验。桑梓唯表示,“对于非双一流高校毕业的学生来说,新东方是一个不错的平台和去向,它有完整的培训体系,几乎是能让任何小白成长为有素养的老师,同时它也有非常明确的上升空间和通道。”
三个月后,桑梓唯正式成为了一名新东方老师,给初中学生上一对一的课程。她介绍,“学生开学的话,就是周内的晚上和周末上课。学生放寒暑假的时候,课比较多且集中,可能要连着上两周,每天上十个小时。”
2020年6月研究生毕业后,王佳也选择成为一名新东方老师。本科和研究生都学习新闻的她,本想去最贴近她专业的媒体行业“闯荡一番”。但是因为疫情爆发,王佳说,“媒体校招那年开始得晚,流程也长,给offer的时间比新东方晚很多。”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到自己已经在新东方做过近两年的兼职教师,新东方的待遇也还不错,于是决定和新东方签约。
王佳加入的部门需要她面对镜头,给在线上的学生上课。为了上好一门课,团队老师需要从大纲设计、资料收集、内容制作、课堂模拟等过程开始准备。作为上课的老师,要学会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景剧,要写逐字稿,要和团队一起磨上十遍课,要根据自己的风格设计PPT。 只有向着完美这个标准打磨的课程,最终才能呈现在学生面前。“我认为对于新老师来说,难度最大是课程设计,因为课程的设计直接决定我的课程的节奏是怎么样的,怎么带领学生学习。”
和桑梓唯、王佳相比,陈雨做新东方老师的时间比较长,她当了四年的优能一对一老师,教学的孩子的年级范围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涉及,也带过几个高中学生,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
谈及在新东方工作的感受,她表示,“一直以来都在跟学生打交道,你跟他的关系会很简单、单纯,没有职场的‘勾心斗角’。在新东方工作时间相对来说也比较自由,在没有课的时候你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写讲义或者备课。”
Part.2 “不会再做老师了”
双减政策的到来对新东方在内的教培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K9 业务也被迫踩下了急刹车。2021年11月15日,这家中国最大的民办教育服务提供商宣布,2021年底前,全国所有学习中心不再提供K9学科类培训服务,这部分业务约占新东方营收的60%。
“7月政策刚刚下发时,我还没觉得有什么。直到十月份的时候才意识严重性。”桑梓唯表示本来想等公司把她辞退拿“n+1”的补偿,但到十月底她已经拿到了一家媒体的记者offer。于是拿到offer的她选择主动离职。
在新东方做了一年的讲师后的王佳本来跳槽到了另一家教培公司,三个月后,她同样离开了教培行业。gap了两个月后,她成功入职一家媒体,正式成为了记者。
陈雨在21年12月底从新东方离职后,仍然在新东方做了六个月的代课老师。在七月份双减政策出来后,陈雨做了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如果裁员的话她准备转到高中部,因为受影响最大的是覆盖小学和初中的义务教育学科,高中部的课程则暂时受影响较小;另一方面也准备去申请学校继续读研。
最终陈雨选择了后者,她拿到了2022年香港某大学秋季入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其实我的第一志愿申请的基本都是跟英语教育相关的,但是申请的结果不是特别好。于是我就决定换条路,回归本专业,试着申请传播学,然后就成功录取了。”
然而,这个录取结果彻底改变了陈雨的职业规划,她说,“之后不会再选择当老师了。”
Part.3 从老师到记者,从简单到复杂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在2021年11月16日新东方28周年的活动上,新东方的高管团队录制了《从头再来》这首歌。
从2021年12 月开始,新东方利用直播教室的技术及现有的人才库转型探索直播电商业务,建立了全新的电商平台东方甄选,通过直播营销销售优质农产品及其他产品, 以“知识带货”直播形式,于2022 年 6 月成功“破圈”,迅速积累了大量的流量及人气,商品交易总额迅速增长超过 6000 万元,场观人次在峰值处达到 6000 万人次。
对于新东方这次的转型,桑梓唯说:“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不仅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展开学习,同时兼顾了商业目的的实现。”
王佳表示,“从新东方的成功转型可以看出俞敏洪还是很有危机意识的,同时新东方代表的一种坚韧的品格也影响着我,在我做记者遇到困难时,我作为一个曾经的新东方人,不能轻易放弃。”
新东方在转型,对于部分从新东方离职的老师也是如此。
2021年10月底,桑梓唯成为某细分领域商业媒体的一名记者。“在刚毕业时,我曾通过实习在一家区块链自媒体成功转正,做过一段时间的记者,所以也积累了一些作品。”她认为,比起其他行业,在媒体或者新闻业,如果不是去顶级的央媒,只要有能力、有作品就有很大入局的可能。
在入职的第一天,还有些局促的她佯装成开朗阳光的模样,积极地和同事交流。但同时也感受到一丝恍惚,从新东方来到这里,像又一次从学校毕业。在这里,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业务沟通,都比新东方更复杂。
王佳也在离开教培行业两个月后,顺利入职媒体。谈及转型成功的原因,她认为,一方面她本身“硬件”不错:本科生和硕士都是新闻专业,在上学时也有在媒体实习,有积累一定的经验和作品;读书时考取了证券从业资格和基金从业资格,在财经领域的知识并不是空白的;同时,她在新东方的工作经历证明了她的英语能力。另一方面,她表示,记者这个职业本身就有包容性在,有很多来自不同行业的人成为记者的先例。
成为记者后,王佳每周的工作就是找选题,报选题,然后采访写稿。她坦言,“做记者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一定挑战的,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
刚入职的王佳,对新闻的实践操作偏少,对行业的理解也不深刻,常常因为找不到新闻点而发愁,参加企业的媒体发布会,面对企业方给的上万字的材料一筹莫展,有时候梳理、提炼后才发现,里面只有几百字的内容可以用。
王佳同样认为,在新东方做老师时,人际关系比较简单,但做记者就有它的复杂性。“你在采访时,可能对方会撒谎,也会面临拒绝,但这让我看到了世界真实多面的部分,见识更多的人、更多的事,所以记者这份职业的复杂性也是吸引我的点”
从老师到记者,是身份也是角色上的转变。在新东方工作要根据学生的时间来安排,学生开学的时候是周中的晚上和周末上课,到了寒暑假和周末,要补课的学生多了,上课的量也多了。桑梓唯说,“最累的时候连着上两周课,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去掉中间休息的时间要上十个小时。当记者后朝九晚五,跟普通的上班族差不多,生活实际上规律了很多,不会像以前会因为第二天要上课而焦虑得睡不着。”
不仅在工作模式和工作时间上有不同,薪资上也有差异,基本上当记者的收入会少于在新东方的收入。王佳表示,“工资可以说是腰斩。”
在新东方做老师基本上是按照底薪加上课时费的形式,底薪视不同城市是一到两千左右,课时费占工资大头。桑梓唯说,“如果你一个月有120个课时,一个月大概就可以有一万块的收入,并且新东方会根据学生在你这上课的时间,设置一个课消奖金,所以算下来一个月可以有13K—15K,甚至有些课多的老师平均月薪能达到2万。但我最开始在自媒体时,一周写一篇稿子,工资就是九千左右。”
对于新东方的老师来说, 能成功转型的还是少数。陈雨的部门同事大部分还是留在教培行业,对此境况,她不由叹息,“一方面现在大环境也不好,大家还在寻找一个过渡;另一方面和学生打交道久了,比较难适应其他行业氛围。”
桑梓唯的同事也是如此,大多依附一些小的教培机构或者依靠积累的资源和人脉“单打独斗”。“特别是在教龄只有两三年的老师,经验和资源没有那么多,就仍挣扎在这个行业。”
对于未来规划,桑梓唯表示,有了新东方的工作经历,她会考虑把英语作为基本的语言技能和新闻结合起来,把国际新闻纳入今后想要发展的细分领域之一。除此之外,她也在拓展如自媒体的其他出路,积累能拿得出手的作品。“我现在有在运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B站账号,也在尝试一些新的活法、新的通道。”
文中桑梓唯、王佳、陈雨皆为化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