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升生产力、竞争力、创造力,谁拥有更优的营商环境,谁就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崂山区对营商环境重视到什么程度?新一届区委区政府把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坚持用最好的政策、最优的服务、最佳的生态,全方位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借着青岛市“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的东风,崂山区努力建设让企业和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用周到的服务让人才在崂山工作生活更加舒心。
用真金白银吸引人才和企业,出台“1+9 ”升级政策包;围绕企业需求来制定政策、执行政策,探索建立企业“点菜单”式全链条政策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全省首个“免申即享”政策兑现平台;优化营商法治环境,以高质量纪检监察护航企业发展;打造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2022年,崂山营商环境领域的十大亮点,展现出崂山全心全意服务企业成长的满满诚意。崂山,正日益成为各类企业、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
亮点一: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真金白银出台“1+9 ”升级政策包。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让人才以及企业引得进、留得下。为此,崂山区精心推出“1+9”升级政策包。
“1”,即“汇智崂山”人才新政,包含顶尖人才引领、青年人才集聚等十大工程和40项具体政策,其中9项为全国领先,21项为全省领先,集聚天下英才创新创业。
“9”,即新修订出台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高端中介服务等9个方面共90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揽子升级政策。这一系统性优化提升的政策,同崂山区人才新政紧密衔接,形成了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政策深度对标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先进地区,全面吸收了省内、市内各兄弟区市的优势条款,每年安排28亿元资金,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政策力度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比如,对于企业技术改造、机器换人、工业互联网改造等奖补,突破同市级奖励资金1:1的比例,按照1:1.2进行配套奖励,形成政策洼地效应。
为力求政策更加精准有力,政策制定过程中,同大量企业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企业诉求,特别是对企业当前普遍关注的技术改造、工业楼宇、房租补贴、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诉求,一一进行回应。
目前,已建立常态化“揭榜挂帅”机制,发布榜单项目88个、总金额约4.1亿元,现已揭榜项目53个、约2.3亿元,已签约项目26个、约1.2亿元;新引进培育院士及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10个、泰山系列工程人才13个;今年累计兑现31亿元产业扶持资金用于助企纾困,新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瞪羚”企业9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19家,“四新”经济集聚优势进一步扩大。
亮点二:聚焦打造惠企政策兑现“快车道”,持续完善全省首个“免申即享”政策兑现平台。
有了好的政策,还要让企业能轻松方便地享受到。
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崂山区持续完善全省首个“免申即享”政策兑现平台。针对政策归集不及时、解读不全面,政策申报企业准备材料较多、申报标准不统一,以及审批兑现程序繁琐、用时较长等共性问题,依托企业云服务AI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免申即享”政策兑付体系。
一方面搭建智能平台,精准传导政策。全年两次对全区惠企政策统一梳理,提炼关键内容汇编成册,依托企业云服务AI平台,通过信息比对和数据筛选,为企业“精准画像”,定向推送企业所需政策,并安排专员解读。今年以来,累计向企业发放各类政策宣传册近9000份,通过EMS向3000家重点企业进行定向投递,宣传相关政策。
另一方面共享涉企数据,赋能政策免申。统一梳理各个惠企政策的享受对象、享受条件等,分类规范申报流程,将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制造业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月度纳统、年度纳统等49项政策奖励纳入免申即享体系。企业申请1项奖励原来需要提交4至5项重复材料,使用“免申即享”系统后,只需确认银行账户,大幅减轻了企业负担。
今年以来,免申即享兑现奖励1.08亿元,惠及1131家企业,实现了政策红利直达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政策激励和引导。
亮点三:聚焦提供精准高效服务,探索建立企业“点菜单”式全链条政策服务体系。
优化营商环境,就要从企业需求出发来定政策、优服务、想办法,把工作做到企业的需求上、做到企业家的心坎上。
以企业需求为策源广纳企意,崂山区畅通线下发声、线上归集、走访跑线、行业专线四个渠道,通过举办民营经济创意会,打通“企业直通车”“云商大数据平台”“金企通”等多项行业服务途径,开展专项走访活动,成立“兴商护航联盟”“山东省现代金融产业链人才联盟”“山东省虚拟现实产业链人才联盟”商会联盟等举措,广泛收集企业意见,实现政策制定从政府发布“独角戏”到企业发声“大合唱”的转变。
以企业意见为导向顺应企心,探索建立“政府审单+精准下单+多方评单”的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坚持“决策必问法”全流程合法性审查。探索建立共性问题集成处理机制和个性问题专项化解机制。建立“政务体验官”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社区居民等每月参加行政服务主题开放日活动,形成“收集—分析—响应—反馈”评政链条,不断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匹配度。
以企业满意为标准抓好落实,主动站在企业的角度想问题、优服务,切实抓好政策落地兑现的最后一环。梳理形成210项“一事全办”清单,提供企业人才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大事小情”一站式代办服务,推动便企服务从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
发布《同心抗疫惠企服务十二条》,实施降租减租、社保补贴、返岗稳岗等“减压松绑”举措;出台《崂山区法治保障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深入开展“四保四提”活动,为企业解决恶意阻挠施工、文旅市场纠纷等问题75件,挽回经济损失3.7亿。
亮点四:聚焦优化营商法治环境,成立全省首家金融与互联网专业法庭,全力建设青岛金家岭金融法务区。
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坚持强化法治保障,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信赖的营商环境,全力建设全国首个以服务保障金融产业发展为特色的“青岛金智品牌”。
依托“金智谷”建设,崂山成立全省首家金融与互联网专业法庭,打造“金法通金融案件智审平台”,推进“线上纠纷线上解决”的全链条网上办案模式,每案线上审理平均用时10-20分钟,大大提高了审判效率。
设立7个金融案件速裁团队,专职审理金融案件,实现互联网金融案件快捷、批量、智能办理。充分发挥司法对金融风险防范的促进作用,加强与青岛市银保监会、青岛市金融消费者行业协会沟通,支持主管机关加强行业监管。
今年以来,共受理金融案件5052件,审结4857件,互联网金融案件办理周期缩短到30天以内。
以青岛金家岭金融聚集区为核心承载区,加快建设以金融法治融合创新为主体,以知识产权、科技、海洋为特色的青岛金家岭金融法务区。《青岛金家岭金融法务区建设工作方案》正式出台,10余家法律服务机构表达入驻意向,计划利用未来2至3年的时间,加快将青岛金家岭金融法务区建设成为全国金融法治融合创新示范区。
亮点五:聚焦以高质量纪检监察护航企业发展,全市“护航行动”现场交流会在崂山召开。
11月23日,全市“护航行动”现场交流会在崂山召开。崂山区扎实开展的“助企解难题、护航促发展”攻坚行动,助力全区营商环境持续向优向好。
崂山区聚焦政策落实不畅、项目推进不力、治理效能不优等痛点堵点问题,不定期深入企业内部、项目现场和政务服务窗口进行集中察访,并采取建立营商环境监测点、设立项目直通车、设置微信举报专区等方式让问题“一步直达”。今年以来,共发现变更项目容积率审批速度较慢等问题29个,收到高科技公司能否享受行业房租减免等诉求47条,现场推动整改人员业务不熟练、AB角制度不完善等影响办事体验的问题6个。
对察访调研和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全周期管理,单独建账、跟踪处置、限期办结,通过约谈提醒、制发监督建议书等方式,督促职能部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加快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赋能添力。
将损害营商环境、漠视侵害企业利益问题作为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的重要内容,严肃查处责任不落实、服务不到位、诉求不解决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腐败问题以及强揽工程、阻挠施工等问题。今年以来,立案7起,通报曝光4起,有效净化了崂山区企业发展生态。
亮点六:聚焦知识产权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
崂山区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需要有力的保护。
崂山区以打造国内一流的知识产权先行先试区为主线,坚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高效益运用和高水平保护,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力支撑。
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支持重点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构造专利组合(专利池),培育一批竞争力强、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高价值发明专利。截至目前,全区高价值发明专利已达到5510件,7项专利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6项专利获第四届山东省专利奖,知识产权创造指标在全省遥遥领先。
不断增强知识产权运用效能。实施专利导航创新工程,2个专利导航项目获省级立项支持,获批全市唯一的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大力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专利权质押贷款4000万元;积极推进专利转移转化试点工作,3家单位获批山东省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专项计划试点单位。
持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营商环境。印发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方案,积极承接专利纠纷委托行政调解、裁决试点任务;借助“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等重要活动,开展知识产权“四进”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氛围。
亮点七:聚焦提升企业开办服务效能,创新实施智慧审批“三项服务”。
企业开办是否顺心,是企业判断一个地方营商环境水平高低最重要的“一件事”。
崂山区瞄准事前指导、事中审批、事后领证三个环节,通过流程优化、系统整合、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等手段,实现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
事前指导环节,在全省首创智能AI预审服务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一键式”全自动材料生成、“嵌入式”辅助填报指引、“弹窗式”自动校验提醒,让企业登记“一次申报成功”。目前,“智能AI预审”服务已在全市范围内复制推广,95%以上的预审业务可以一次通过,大幅压缩前期材料指导时间,有效缓解工作人员审核压力。
事中审批环节,在全国首创微信企业开办“一窗通”,将企业开办涉及的7个业务部门的数据端口进行统一整合,与公安、税务、医保、公积金、银行等部门联合搭建数据端口通信机制,让企业开办“一个平台通办”。企业开办不再“东奔西跑”,真正做到“一部手机畅享服务”。企业开办“一窗通”系统自运行以来,累计服务企业2万余户,获评“高效青岛建设攻势‘十大基层创新案例’”。
事后领证环节,在全省首创企业证章“无感领取”服务,让企业证章“24小时随时领取”。该服务推出以来,已有5606家企业通过自助柜领取证章,满意率达到100%。
亮点八:聚焦打造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歌尔微电子IPO过会,雷神科技首发申请获证监会核准。
11月24日,青岛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市申请获证监会核准,将填补崂山区北交所上市企业空白;10月19日,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市申请经创业板上市委会议审议通过,将成为青岛半导体上市企业第一股。崂山区上市企业数量将达到15家,实现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四大板块全覆盖。在崂山,企业做大做强有最好的舞台。
2021年,崂山区成功获批全省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试点。围绕“服务企业上市、服务上市企业”,崂山区着力为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提供最优服务、最好环境、最强支持,资本市场“崂山板块”稳步发展。
成立资本市场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试点建设具体实施方案,优化上市扶持政策,围绕企业上市予以高额度、全周期扶持,助推企业在股份改制、上市辅导等阶段抢占先机,累计落实1.2亿元,惠及企业29家。
设立区级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以领投、跟投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为雷神科技、靖帆科技等拟上市企业链接了深创投等战略入股。发挥国有资本作用,区属国企以“拨改投”方式直投40余个项目,助推歌尔微电子、特来电等企业通过分拆模式上市,海尔卡奥斯、乾程科技等企业步入拟上市轨道。
建立上市专员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协调解决上市难题100余项。优化资本市场服务生态,推动联储证券总部、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青岛分公司等中介机构落户,推动全景蓝海高端路演中心建成投用,分类开展“登陆北交所”、“深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周”等资本市场专题培训活动,参加企业1000余家次。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上市企业13家、股票16只,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73家,境内上市企业数量、市值、营收、融资额等指标全市领先。
亮点九:聚焦创建一流政务服务环境,在全市首创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综合许可“一链办理”改革。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促进崂山区“产才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同时办理劳务派遣和人力资源服务两项许可证时,仍存在信息重复填报、材料重复提交、审批环节较多等问题。为满足企业对简化程序、压缩时限的需求,提升企业办事体验感,崂山区充分发挥“一窗办理”优势,推行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综合许可“一链办理”改革。
一是一次告知,集成受理条件。深度梳理审批要件,通过线上线下平台一次性告知受理条件、审批依据、办理时限等。
二是一表申请,精简填报信息。精细化融合申请表格,按照共用信息共享应用、个性化信息单独填报、不必要信息免于填写的原则生成一张《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综合许可申请表》。
三是一套材料,融合审批要素。通过运行流程扁平化改造,优化审批流程,最大限度精简材料份数,制定综合许可材料目录。
四是一并办结,压缩流程环节。通过加强业务数据互通互认、共享共用,制证窗口统一出证,实现业务流程再造,达到提高审批效率与准确度的效果。
通过“一链办理”改革,人力资源行业综合许可涉及的9个环节整合为1个流程,正常申请两项许可证所需的15份材料压缩成9份,申请材料精简40%,申请表填写内容简化50%。企业只需要“填写一张申报表、提交一套申请材料”,即可一个流程办完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综合许可事项,大大减少了企业跑动次数,提高了办事效率。
亮点十:聚焦积极融入国内国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市首个内外贸创新产业园在崂山落地。
6月28日,青岛市内外贸融合创新产业园正式开园。
崂山区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拥有5300余家外贸备案企业、50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是省内首个同时拥有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的区(市),也是青岛市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崂山区充分发挥商协会在政企沟通联络、行业发展平台搭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联合青岛跨境电商协会打造全市首个内外贸创新产业园,招引高成长性跨境电商企业及高品质内贸企业入驻,已引进谷雅向尚、华怡中通、斯科贝三家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产品销往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国内销售专柜达30个,进驻国内知名商超280余家;成功举办2022年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职业技能大赛,加快传统贸易数字化进程。
在省内首推区级短期信保支持政策,设立风险兜底保障资金,首批资金超过100万元,保障35家企业22亿美元出口额,1至8月份受政策支持企业同比增长12.2%;借助智能化风控平台,优化“崂融e”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外贸企业提供信用授信,区内36家中小外贸企业获得预银行核准额度1.15亿元,累计提款金额8427万元,有效提升了中小型出口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
优化服务能力解难题。今年共帮助外资、外贸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0余件,组织跨境电商大赛线上、线下培训40余场,培训跨境电商实操人才近2000人,培训指导企业超30家,全区跨境电商较去年增长60倍;协助悉图希托育解决备案手续,劳埃德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完成更名,山东电建三公司解决海外项目发货,企业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