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卓然
2022年12月8日,首届滴水湖新兴金融大会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召开。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表示,高水平金融开放是临港新兴金融域态发展的重要动力,新兴金融域态是临港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的推进器。
新兴金融能够推动全球经济的调整,促进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屠光绍说,从国际潮流来看,围绕着新兴金融的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方面已经蓬勃发展;从国内趋势来看,国内的重点经济区域,包括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都围绕着新兴金融做出一系列的战略部署。“临港及时地抓住了国际潮流、国内趋势,同时临港依托其功能定位和金融基础,未来能够在国际、国际起到引领者、先行者、创新者的作用。”
屠光绍认为,高水平的金融开放需要各个方面形成合力,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数据跨境流动。数据跨境制度是金融制度型开放的核心领域,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在数据跨境制度建设方面需要不断推进。
他指出,若要实现金融高水平开放,金融机构应更好地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市场资源,促进国际和国内的循环联动。而在金融机构的投资形态、金融业务的发展业态以及金融体系的生态方面,当金融机构在针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时候,特别是对外的金融机构到境内发展业务,或境内的金融机构对外发展时,都涉及数据跨境流动。
“因此,数据跨境流动是临港新片区高速金融开放的重要保证,要打造以数据跨境流动促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的临港高地。”屠光绍说。
当前,我国在数据跨境流动建设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监管机构关于数据跨境安全保护义务的规定尚未统一,不同级别的金融数据跨境规则并未得以细化、金融数据中的重要数据缺乏清晰的认定标准。
屠光绍认为,临港新片区本身就是数字跨境流动的重点试点区域,若要打造以数据跨境流动促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高地,应继续细化试点内容、健全试点规则、完善试点协调机制。
他建议,在细化试点内容方面,临港新片区可以完善“一行业一清单”的正面清单模式,打造数据安全高地;探索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扩大产业领域(如金融)试点范围。
在健全试点规则方面,临港新片区应进一步明晰各类数据的概念和范围界定,推进重要数据尤其是金融业务数据的标准认定,制定并完善金融业务数据跨境流动的分级、分场景规则。
在完善试点协调机制方面,屠光绍建议临港新片区建立市场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有效互动机制,临港、网信部门与中央驻沪管理部门的日常协调机制,以及临港试点和上海经验复制推广的协同联动机制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