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与内地通关有望,高盛预期香港2023年GDP可提振7.6%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与内地通关有望,高盛预期香港2023年GDP可提振7.6%

港媒称香港与内地有望在1月上旬实现通关。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张熹珑

随着内地逐步松绑防疫限制,香港有望重现经济活力。

12月12日,高盛发表报告称,随着内地取消防疫限制并重新开放经济,推高对进口和海外旅行的需求,香港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2023年的GDP可获提振7.6%。

此前,在高盛11月发布的亚太投资组合策略报告中,曾预料香港明年GDP将有2.3%的温和增长。随着内地大刀阔斧的措施调整,相关预期也逐步提升。

高盛表示,商品贸易方面,如果内地全面开放,预期香港经济增长会因此提升2.7个百分点;国际旅游方面,若内地旅客恢复出游,能够推高香港经济增长6个百分点。

不过,上述估计的前提为内地进行中的重新开放使国内需求增加5个百分点,并将国际旅行推回2019年的水平。

预计全年GDP负增长

今年以来,香港GDP连续三季收缩。第一至第三季度,香港GDP分别为6731.9亿港元、6680.74亿港元和6899.15亿港元,按年分别下跌3.9%、1.4%和4.5%。

尽管上半年以来香港逐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餐饮场所、电影院等重新营业,并试图通过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不过GDP没有明显的转机。

港府统计处数据显示,第二和第三季度,私人消费开支为4697.34亿港元和4584.86亿港元,虽然相较一季度跌幅为5.8%扭转亏势,但是按年仍未有增长。

数据来源:港府统计处 制图:界面新闻大湾区

作为开放的经济体,香港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围环境,当地四大支柱产业包括贸易及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工商服务业和旅游业;其进出口贸易总额一度超过香港GDP的3倍,港交所的股票总市值亦超过香港GDP的14倍。

这意味着,尽管本地疫情普遍改善和社交距离措施放宽,仅靠本地活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很有限。一方面,受到疫情重创,工商服务业和旅游业尚未恢复元气,需要经历漫长的修复过程;另一方面,恶化的环球经济拖累外贸持续降温。

今年前10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值和进口货值分别同比下跌4.4%、3.7%,此前其出口已经六连跌。政府发言人表示,环球需求减弱及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跨境陆路货运往来持续受阻,对香港的出口造成严重影响。

这也是GDP负增长的重要因素。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表示,外围经济疲弱影响香港出口连续四个月下跌,加上香港息率趋升,本地经济短线难有好表现,估计全年GDP负增长。

2月以来,港府已两度下调全年经济增长预期,2月预测增长为2%-3.5%,5月下调为1%-2%,8月进一步下调至-0.5%至0.5%。大华银行更指出,预计香港今年GDP将收缩0.7%,比政府预期还要低。

这一背景下,港府通过举办国际赛事、调整港交所规则等一系列方式试图刺激经济,也寄希望于最主要的“强心剂”之一——两地通关。

港媒称有望1月通关

11月以来,内地大力度放开防疫措施,包括取消核酸和黄码、下线行程卡、放开堂食等,也让外界看到通关的希望。

据《香港01》,该媒体从广东省卫健委相关部门获得消息,最快可在明年1月上旬实现通关,目前提出的一个日期为1月9日。届时会采取“0+3”模式,即入境人士只须3天家居监察。

这个日期可以追溯到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与港区人大代表陈勇会谈时就曾商讨过通关方案。陈勇表示,中央原本在元旦已批准香港与内地通关的要求和细节,准备在1月9日或10日通关,但计划宣布安排前几天,香港爆发第五波疫情,短期内并没有受控,影响通关落实。

12月13日,界面新闻记者电话至广东省卫健委办公室,对方拒绝回应,针对上述通关新闻表示“这里是卫健委,你打错电话了。”

港府方面,12月13日香港特首李家超会见记者时表示,政府对此非常积极推进,目标是希望可以尽快正常通关,但仍要按实际情况来做。

李家超指出,现时内地要关注疫情及考虑相关配套,确保达到新措预期效果,令两地通关可以推行有利安排。

而在三天前的活动上,他曾表示,港府已实时与深圳和广东省商讨两地往来,两地在2023年实现通关有很大的可能性,但强调须按部就班、逐步推进。

香港取消“安心出行”

尽管通关具体落实仍是未知之数,但近一周来香港与广东之间频频有大动作,也被视为通关先兆之一。

12月9日,香港入境深圳的健康驿站预约名额将增至每日2000个;12月12日起,粤港跨境货车运输调整为“点对点”运输模式。

“点对点”模式下,司机原则上当天入境、当天返港,要通过“跨境安”系统作预约。抵达香港口岸后司机会被赋“黄码”,需进行核酸快检和抗原检测,以及全程死循环管理。

自香港爆发第五波疫情后,今年3月中旬起,跨境司机过关后不能直接提货及交货,要将货物交予内地司机。而在新安排下,免去交接环节,运输时间能够减少五成左右。

跨境货运率先放宽,也给“吃四方饭”的香港给予外贸上的缓解。内地和香港之间的跨境陆路运输调整,有助于香港踩下外贸下坡的刹车。

另据《大公报》,12月12日,中国铁路12306网站一度出现深圳北站至西九龙站的G3005次动车,显示“列车运行图调整,暂停发售”;12月26日则出现了5趟深圳北站、1趟福田站至西九龙站的列车车次表。

香港西九龙高铁是香港往返内地最快速的陆路跨境交通工具,香港段途经油尖旺区、深水埗、葵青、荃湾及元朗,一路向北驶至深圳,直达内地多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等。

铁路部门相关负责人称,广深港高铁线路一直都是畅通的,各项优化防疫措施都在稳步进行中。

香港本土的防疫措施也在松绑。12月13日,李家超在记者会上宣布,14日起市民无需再使用“安心出行”,并取消黄码安排,包括入境人士在内的所有市民,只有确诊时会转为红码,其余时间维持蓝码。不过餐厅等指定场所的“疫苗通行证”仍会保留。

李家超表示,注意到香港经济及社会活动逐渐复常,因此宣布两项主要防疫抗疫措施新改动。目前输入个案风险比小区感染风险更低,即使取消黄码也不会增加小区感染风险。

连日来香港新增感染仍处于高位。12月11日,香港新增14717例确诊病例,当天有25名病人去世,不过七日平均死亡率仍维持低水平,下降至0.168%。根据港大医学院数据,本地个案实时有效繁殖率最新为1.44,即一名患者传染约1.5人,仍未见顶。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与内地通关有望,高盛预期香港2023年GDP可提振7.6%

港媒称香港与内地有望在1月上旬实现通关。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张熹珑

随着内地逐步松绑防疫限制,香港有望重现经济活力。

12月12日,高盛发表报告称,随着内地取消防疫限制并重新开放经济,推高对进口和海外旅行的需求,香港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2023年的GDP可获提振7.6%。

此前,在高盛11月发布的亚太投资组合策略报告中,曾预料香港明年GDP将有2.3%的温和增长。随着内地大刀阔斧的措施调整,相关预期也逐步提升。

高盛表示,商品贸易方面,如果内地全面开放,预期香港经济增长会因此提升2.7个百分点;国际旅游方面,若内地旅客恢复出游,能够推高香港经济增长6个百分点。

不过,上述估计的前提为内地进行中的重新开放使国内需求增加5个百分点,并将国际旅行推回2019年的水平。

预计全年GDP负增长

今年以来,香港GDP连续三季收缩。第一至第三季度,香港GDP分别为6731.9亿港元、6680.74亿港元和6899.15亿港元,按年分别下跌3.9%、1.4%和4.5%。

尽管上半年以来香港逐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餐饮场所、电影院等重新营业,并试图通过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不过GDP没有明显的转机。

港府统计处数据显示,第二和第三季度,私人消费开支为4697.34亿港元和4584.86亿港元,虽然相较一季度跌幅为5.8%扭转亏势,但是按年仍未有增长。

数据来源:港府统计处 制图:界面新闻大湾区

作为开放的经济体,香港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围环境,当地四大支柱产业包括贸易及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工商服务业和旅游业;其进出口贸易总额一度超过香港GDP的3倍,港交所的股票总市值亦超过香港GDP的14倍。

这意味着,尽管本地疫情普遍改善和社交距离措施放宽,仅靠本地活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很有限。一方面,受到疫情重创,工商服务业和旅游业尚未恢复元气,需要经历漫长的修复过程;另一方面,恶化的环球经济拖累外贸持续降温。

今年前10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值和进口货值分别同比下跌4.4%、3.7%,此前其出口已经六连跌。政府发言人表示,环球需求减弱及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跨境陆路货运往来持续受阻,对香港的出口造成严重影响。

这也是GDP负增长的重要因素。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表示,外围经济疲弱影响香港出口连续四个月下跌,加上香港息率趋升,本地经济短线难有好表现,估计全年GDP负增长。

2月以来,港府已两度下调全年经济增长预期,2月预测增长为2%-3.5%,5月下调为1%-2%,8月进一步下调至-0.5%至0.5%。大华银行更指出,预计香港今年GDP将收缩0.7%,比政府预期还要低。

这一背景下,港府通过举办国际赛事、调整港交所规则等一系列方式试图刺激经济,也寄希望于最主要的“强心剂”之一——两地通关。

港媒称有望1月通关

11月以来,内地大力度放开防疫措施,包括取消核酸和黄码、下线行程卡、放开堂食等,也让外界看到通关的希望。

据《香港01》,该媒体从广东省卫健委相关部门获得消息,最快可在明年1月上旬实现通关,目前提出的一个日期为1月9日。届时会采取“0+3”模式,即入境人士只须3天家居监察。

这个日期可以追溯到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与港区人大代表陈勇会谈时就曾商讨过通关方案。陈勇表示,中央原本在元旦已批准香港与内地通关的要求和细节,准备在1月9日或10日通关,但计划宣布安排前几天,香港爆发第五波疫情,短期内并没有受控,影响通关落实。

12月13日,界面新闻记者电话至广东省卫健委办公室,对方拒绝回应,针对上述通关新闻表示“这里是卫健委,你打错电话了。”

港府方面,12月13日香港特首李家超会见记者时表示,政府对此非常积极推进,目标是希望可以尽快正常通关,但仍要按实际情况来做。

李家超指出,现时内地要关注疫情及考虑相关配套,确保达到新措预期效果,令两地通关可以推行有利安排。

而在三天前的活动上,他曾表示,港府已实时与深圳和广东省商讨两地往来,两地在2023年实现通关有很大的可能性,但强调须按部就班、逐步推进。

香港取消“安心出行”

尽管通关具体落实仍是未知之数,但近一周来香港与广东之间频频有大动作,也被视为通关先兆之一。

12月9日,香港入境深圳的健康驿站预约名额将增至每日2000个;12月12日起,粤港跨境货车运输调整为“点对点”运输模式。

“点对点”模式下,司机原则上当天入境、当天返港,要通过“跨境安”系统作预约。抵达香港口岸后司机会被赋“黄码”,需进行核酸快检和抗原检测,以及全程死循环管理。

自香港爆发第五波疫情后,今年3月中旬起,跨境司机过关后不能直接提货及交货,要将货物交予内地司机。而在新安排下,免去交接环节,运输时间能够减少五成左右。

跨境货运率先放宽,也给“吃四方饭”的香港给予外贸上的缓解。内地和香港之间的跨境陆路运输调整,有助于香港踩下外贸下坡的刹车。

另据《大公报》,12月12日,中国铁路12306网站一度出现深圳北站至西九龙站的G3005次动车,显示“列车运行图调整,暂停发售”;12月26日则出现了5趟深圳北站、1趟福田站至西九龙站的列车车次表。

香港西九龙高铁是香港往返内地最快速的陆路跨境交通工具,香港段途经油尖旺区、深水埗、葵青、荃湾及元朗,一路向北驶至深圳,直达内地多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等。

铁路部门相关负责人称,广深港高铁线路一直都是畅通的,各项优化防疫措施都在稳步进行中。

香港本土的防疫措施也在松绑。12月13日,李家超在记者会上宣布,14日起市民无需再使用“安心出行”,并取消黄码安排,包括入境人士在内的所有市民,只有确诊时会转为红码,其余时间维持蓝码。不过餐厅等指定场所的“疫苗通行证”仍会保留。

李家超表示,注意到香港经济及社会活动逐渐复常,因此宣布两项主要防疫抗疫措施新改动。目前输入个案风险比小区感染风险更低,即使取消黄码也不会增加小区感染风险。

连日来香港新增感染仍处于高位。12月11日,香港新增14717例确诊病例,当天有25名病人去世,不过七日平均死亡率仍维持低水平,下降至0.168%。根据港大医学院数据,本地个案实时有效繁殖率最新为1.44,即一名患者传染约1.5人,仍未见顶。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