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剩下16天,国产普通化妆品洗牌加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剩下16天,国产普通化妆品洗牌加速

随着中国特色成分的热度不断腾升,本土原料或将迎来新的春天。

图片来源:Unsplash-Jocelyn Morales

文|C2CC新传媒

距离2023年仅半月,注册满一年的普通化妆品需提交年度报告了,新品的化妆品原料安全相关信息也要报送了。

与新年同步的是,国产普通化妆品即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取消未按期提交年度报告的普通化妆品备案

应《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要求,对于在原注册备案平台和新注册备案平台备案满一年的普通化妆品来说,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又要提交年度报告了。

乍一看时间还远远未到,何必焦虑?再一深思,又忽觉时间紧迫。由于新冠疫情肆虐,全国范围内已有多个地区经历长时间停摆,留给化妆品企业整理完善产品备案资料的时间本就不多,再加上2023春节时间刚好卡在提交年度报告的期限内,完善资料的时间就又将被一再压缩。

C2CC传媒&新妆资讯记者随即咨询了相关品牌方,据其指出,涉及产品备案的整个资料整理工绪是相当繁琐的,绝大多数品牌方都会将这一工作交付给专业的备案公司去负责,自己只做“甩手掌柜”即可。“专业公司往往对时间节点的把控得较好,搜集素材资料的效率也相对较高,所以时间不足的压力暂时给到这些第三方公司了。”

“其实取消部分产品备案是好事。”另一不愿具名的品牌方向记者表示。据相关资料显示,自2014年6月30日起实施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网上备案以来,备案平台累计产品信息已超220万条。“新条例实施以前的备案产品里,有些已经没再生产了,但产品信息还继续堆积在那,就成了‘僵尸’产品,还有的甚至备案人都找不到,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都无法界定,这种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有很大隐患的。”

一则可便于社会公众查询,二则可消除监管盲区,是以,取消未提交年度报告的产品是值得提倡的。

近日,湖北、河南、吉林等地药监局接连发布公告称,拟取消未按要求于2022年3月31日前提交年度报告、且未于6月30日前完成整改的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只因其未能证明符合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情况。

此类公告无疑又是给所有的国产普通化妆品品牌,尤其是一些小散乱企业都提了个醒。未来,行业洗牌将提速,而拥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优质企业将留存,产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高。

新品备案需报送全部原料安全相关信息

众所周知,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的质量安全。同样是应《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要求,自2023年1月1日起,化妆品新品注册备案需提供全部原料的安全相关信息,而此前已取得注册或完成备案的,也将在2023年5月1日前补充提供产品配方中全部原料的安全相关信息。

从新品备案流程来看,注册备案人只需提供原料供应商授权的原料报送码或原料安全相关信息(附件14)即可。

其中的原料报送码相当于是原料的“身份证”,注册备案人填报原料报送码即可关联原料安全信息文件,这不仅提高了化妆品注册备案的工作效率,也能更有效地保证原料供应商的商业秘密不被泄露。据悉,自2021年12月31日化妆品原料安全信息登记平台上线起,现已有近15万种原料申报原料报送码。

凡是涉及新原料并未生成报送码的,则需由原料供应商填写原料质量安全信息注册后才行,但往往信息整理这一过程较慢,为避免影响产品上市进度,就必须提早通知供应商准备。

一直以来,原料始终是化妆品监管的重灾区。

近日,国家药监局就通报了广州御清堂、汕头雅蒂、广州温达精细化工、广州美度在内的7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类似通告屡见不鲜;此前上海市药监局也曾发布处罚信息,称上海植幸实际投料成分与产品备案凭证载明的成分不符,被罚没近40万元;今年3月,福建省药监局针对漳州怡嘉涉嫌使用超过使用期限的原料生产儿童化妆品,共罚没共116万余元……

在法规及监管的双重施压下,严管原料的重要性已被提升至新的高度,而化妆品原料安全信息报送制度的设立则更是对化妆品原料监管的又一重要举措。针对已使用的原料,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不同来源、不同规格、不同组成形式的原料安全监管盲区,并且原料相关信息报送的规范更将保障原料的质量安全,同时也能强化上下游企业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及可追溯性。

而从原料监管的另一方面解读,新品注册备案的这一机制也将倒逼原料供应商不断自我进阶,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原料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和专业性。

据了解,优时颜、毕生之研等国货美妆曾于11月间被曝,将进口的美国格兰特HPR原料替换成为国产HPR原料,因而遭遇不小的风波,尽管品牌在澄清时表明,国产原料品质可比肩国外原料,但该事件也彻底撕开了国产护肤品遭原料卡脖子现象的遮羞布。

“对于上游原料的研发创新问题上,其实国内大多数企业是持保守态度的,因为国内原料普遍缺乏市场认可,品控上也很难去和国外原料相比,所以化妆品大多会选择国际原料。”国内某新锐品牌负责人表示。

未来国内原料的崛起必定布满荆棘,但据记者了解,仅今年以来已有41个化妆品新原料完成备案,其中本土企业就占据了一半左右,随着中国特色成分的热度不断腾升,本土原料或将迎来新的春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剩下16天,国产普通化妆品洗牌加速

随着中国特色成分的热度不断腾升,本土原料或将迎来新的春天。

图片来源:Unsplash-Jocelyn Morales

文|C2CC新传媒

距离2023年仅半月,注册满一年的普通化妆品需提交年度报告了,新品的化妆品原料安全相关信息也要报送了。

与新年同步的是,国产普通化妆品即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取消未按期提交年度报告的普通化妆品备案

应《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要求,对于在原注册备案平台和新注册备案平台备案满一年的普通化妆品来说,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又要提交年度报告了。

乍一看时间还远远未到,何必焦虑?再一深思,又忽觉时间紧迫。由于新冠疫情肆虐,全国范围内已有多个地区经历长时间停摆,留给化妆品企业整理完善产品备案资料的时间本就不多,再加上2023春节时间刚好卡在提交年度报告的期限内,完善资料的时间就又将被一再压缩。

C2CC传媒&新妆资讯记者随即咨询了相关品牌方,据其指出,涉及产品备案的整个资料整理工绪是相当繁琐的,绝大多数品牌方都会将这一工作交付给专业的备案公司去负责,自己只做“甩手掌柜”即可。“专业公司往往对时间节点的把控得较好,搜集素材资料的效率也相对较高,所以时间不足的压力暂时给到这些第三方公司了。”

“其实取消部分产品备案是好事。”另一不愿具名的品牌方向记者表示。据相关资料显示,自2014年6月30日起实施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网上备案以来,备案平台累计产品信息已超220万条。“新条例实施以前的备案产品里,有些已经没再生产了,但产品信息还继续堆积在那,就成了‘僵尸’产品,还有的甚至备案人都找不到,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都无法界定,这种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有很大隐患的。”

一则可便于社会公众查询,二则可消除监管盲区,是以,取消未提交年度报告的产品是值得提倡的。

近日,湖北、河南、吉林等地药监局接连发布公告称,拟取消未按要求于2022年3月31日前提交年度报告、且未于6月30日前完成整改的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只因其未能证明符合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情况。

此类公告无疑又是给所有的国产普通化妆品品牌,尤其是一些小散乱企业都提了个醒。未来,行业洗牌将提速,而拥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优质企业将留存,产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高。

新品备案需报送全部原料安全相关信息

众所周知,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的质量安全。同样是应《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要求,自2023年1月1日起,化妆品新品注册备案需提供全部原料的安全相关信息,而此前已取得注册或完成备案的,也将在2023年5月1日前补充提供产品配方中全部原料的安全相关信息。

从新品备案流程来看,注册备案人只需提供原料供应商授权的原料报送码或原料安全相关信息(附件14)即可。

其中的原料报送码相当于是原料的“身份证”,注册备案人填报原料报送码即可关联原料安全信息文件,这不仅提高了化妆品注册备案的工作效率,也能更有效地保证原料供应商的商业秘密不被泄露。据悉,自2021年12月31日化妆品原料安全信息登记平台上线起,现已有近15万种原料申报原料报送码。

凡是涉及新原料并未生成报送码的,则需由原料供应商填写原料质量安全信息注册后才行,但往往信息整理这一过程较慢,为避免影响产品上市进度,就必须提早通知供应商准备。

一直以来,原料始终是化妆品监管的重灾区。

近日,国家药监局就通报了广州御清堂、汕头雅蒂、广州温达精细化工、广州美度在内的7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类似通告屡见不鲜;此前上海市药监局也曾发布处罚信息,称上海植幸实际投料成分与产品备案凭证载明的成分不符,被罚没近40万元;今年3月,福建省药监局针对漳州怡嘉涉嫌使用超过使用期限的原料生产儿童化妆品,共罚没共116万余元……

在法规及监管的双重施压下,严管原料的重要性已被提升至新的高度,而化妆品原料安全信息报送制度的设立则更是对化妆品原料监管的又一重要举措。针对已使用的原料,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不同来源、不同规格、不同组成形式的原料安全监管盲区,并且原料相关信息报送的规范更将保障原料的质量安全,同时也能强化上下游企业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及可追溯性。

而从原料监管的另一方面解读,新品注册备案的这一机制也将倒逼原料供应商不断自我进阶,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原料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和专业性。

据了解,优时颜、毕生之研等国货美妆曾于11月间被曝,将进口的美国格兰特HPR原料替换成为国产HPR原料,因而遭遇不小的风波,尽管品牌在澄清时表明,国产原料品质可比肩国外原料,但该事件也彻底撕开了国产护肤品遭原料卡脖子现象的遮羞布。

“对于上游原料的研发创新问题上,其实国内大多数企业是持保守态度的,因为国内原料普遍缺乏市场认可,品控上也很难去和国外原料相比,所以化妆品大多会选择国际原料。”国内某新锐品牌负责人表示。

未来国内原料的崛起必定布满荆棘,但据记者了解,仅今年以来已有41个化妆品新原料完成备案,其中本土企业就占据了一半左右,随着中国特色成分的热度不断腾升,本土原料或将迎来新的春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