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0块一张票的《阿凡达2》能支棱起来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0块一张票的《阿凡达2》能支棱起来吗?

《水之道》的三重门。

文|毒眸

你买了《阿凡达:水之道》的票吗?

由于影片在全国开启了3000场超前点映,最早的一批的观众今天就能去电影院一睹这“十三年磨一剑”的大片真容。

比起十三年前一票难求的盛况,如今虽然没了黄牛,但观众看电影的困难可是一点不少。预售开启后,诸如#阿凡达2票价你能接受吗##阿凡达2 imax平均票价133.43元#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电影票价格之高让不少观众望而却步。

同时,由于疫情防控政策的转向,尽管多数影院已经能够敞开大门迎接观众,但从观众的角度来考量,对于疫情之下感染的担忧还是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去影院观影的行为。

截至毒眸发稿,《阿凡达:水之道》预售总票房已突破1.56亿,在今年的电影市场中可谓鹤立鸡群。但由于高票价的存在,其实际观影人次仅179万,对比之下,2019年的《复仇者联盟4》预售阶段总观影人次超过了1065万。

在毒眸看来,《阿凡达:水之道》最终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能否扛起救市重担,关键不在于预售,比起这一批想要率先尝鲜的影迷群体而言,想冲击票房上限还是要看能否打动那些可能已经将近一年没走进过电影院的大众群体,而打动他们的关键因素似乎只有一个:映后口碑和票价走势。

高票价是“割韭菜”吗?

如果电影观众算“韭菜”的话,可能是2022年最难割的一批。

据灯塔专业版,截至目前,还剩下半个月的2022年全年票房仅288亿,接近2014年的294.33亿,倒退回八年前的水平。而八年前,全国影院数量是4891家,今年是12442家。

如果说那个年代尚可用烂片圈钱的话,如今的观众早已学会了用脚投票,不值当的电影票根本没人买单。影院与观众之间的强弱势地位早已悄然逆转。在毒眸看来,目前的高票价很难单纯归结于影院为了生存盲目抬价竭泽而渔,而更多是市场供需关系反馈出的结果。

“200元一张票”的表象看似耸人听闻,但细细拆分下来便知个中原理。首先,《阿凡达:水之道》的片长为192分钟,这是院线电影当中极为罕见的超长影片。对影院而言,排一场《阿凡达》几乎相当于平时排两场别的电影,这客观上增添了成本;从观众视角来说,买一张票观看的影片内容也约等于平时看两部电影,票价更高在情理之中。

其次,《阿凡达:水之道》售出的电影票在特殊影厅(包括IMAX、杜比、CINITY、中国巨幕等等)的占比高出普通影片太多,这些影厅的票价会拉高总体平均票价。

第一部《阿凡达》上映时,全国仅14家IMAX影院就贡献了12.2%的票房占比。到了第二部,“特殊影厅所带来的观影体验才能完整感受阿凡达的魅力”同样是营销层面极力突出的认知,也几乎是希望第一批尝鲜的影迷群体眼中的必需品。

詹姆斯·卡梅隆就在面对媒体的采访中提到,“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是我们为超大银幕量身打造的——在IMAX厅观看这种为大银幕打造的电影所带来的体验,能带来很多其他电影无法达到的愉悦效果。”据骨朵数据显示,目前仅IMAX厅的票房就占到《阿凡达:水之道》预售票房的50%左右。

再次,目前的预售平均票价实际被一线城市严重拉高,核心影迷群体也的确在一线城市分布更广。而在广阔的一线城市之外,并未呈现出如此夸张的涨幅。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12月10日《阿凡达:水之道》预售票房破亿时,其平均票价为89.4元,IMAX平均票价为126.2元。细分到城市当中,可以看到,上海的平均票价达到了134元,断层领先于第二名118.6元的深圳,平均票价突破三位数的城市仅有五个。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不仅如此,预售的电影票基本只在首周末范围内,热门影片的上映在首周末之前拥有较高的票价,本身也不是第一次出现,是正常的市场现象。其本质逻辑在于,想要成为第一批观影的观众需要为其时间差付出更高的成本。而并不急于一时的观众们,等到首周末之后再观影即可迎来票价的下滑。

2010年《阿凡达》上映时就曾引发轰动,以三位数价格抢票的新闻比比皆是,但即便如此仍一票难求。更近一些,2019年的《复仇者联盟4》,同样是大IP续作、拥有超长电影时长,也引发了不少关于高票价的争议。毒眸曾在2019年报道过这一“盛况”(点此阅读《400块一张票的“复联”,只会让观众远离电影院|猛侃专栏》),售价达到三四百元的电影票屡见不鲜,创下了1.9亿的零点场票房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彼时,影院由于对影迷热情估计不足,不少影院在预售时还存在“坐地起价”的乱象,一天卖得比一天贵,这在如今的市场中已不太常见。不过,本次《阿凡达:水之道》在开放预售几天之后,又再开放了3000场超前点映,这对于不少准备零点场前去当“第一批观众”的消费者来说也并不公平。

而度过了首周末的“新鲜劲”之后,票价势必会有所下跌。还是以《复仇者联盟4》为例,次周周末的平均票价相比首映零点场平均票价下滑了20%左右,这一降幅同样有望在《阿凡达:水之道》身上重现。

影院回来了,人流呢?

11月23日宣布定档时,还有不少影迷感慨《阿凡达:水之道》生不逢时。彼时全国影院营业率正在经历断崖式下跌,从11月19日的7981家迅速跌至11月29日的4529家(约36%)。这为《阿凡达:水之道》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霾。

但随后情况迅速好转,随着防控政策的放开,全国大多数地区如今已允许影院开门营业,并且无核酸证明等要求,部分地区甚至已无上座率的要求。截至12月12日,全国营业影院数已达到9098家,占比为73.1%。理论上来说,《阿凡达:水之道》和大多数观众之间已经没有了硬性门槛。

但隐形门槛仍在。以北京地区为例,餐饮堂食仍需48小时核酸证明,这导致周末的商场里门庭冷落,人流非常稀少,对处于商圈的电影院而言,商场人流极大程度地决定了影院生意好坏,尤其是在首周末之后,更大范围的普通观众未必将电影视作必需品,而是作为出门娱乐的调剂品之一。

在更多地区,阳性感染正在普遍性发生,不论是已经感染或尚未感染的观众,在年底这段时间里,观念上也都会倾向于非必要不出门。来自这一批不把《阿凡达》当刚需的普通观众的票房,势必会大量损失。

另外,今年春节时间相对较早,春节档1月22日就要开启,彼时能留给三个小时的《阿凡达:水之道》的排片占比会很有限。因此,《阿凡达》只有接近一个多月的机会,相比于今年年中的大片,在映时间很是吃亏。元旦档中,也有可能面对《想见你》(尚未定档)《保你平安》《绝望主夫》等国产影片的夹击,在打动增量群体观影方面,《阿凡达:水之道》未必有太大优势。

口碑会好么?

口碑必然是决定《阿凡达:水之道》后续票房走向的最关键因素,只不过,从目前释放出的信息来看,不太乐观。

影片在国外先释放了一波社交媒体口碑,但纵观各家媒体的评价,基本都围绕着“刷新技术上限”的角度展开,而对故事闭口不谈。包括詹姆斯·卡梅隆的采访,结论也集中于“提供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国内于12月12日举办了首映礼,结束之后《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对《阿凡达:水之道》的评价还登上了微博热搜,他说:“是无与伦比的呈现,像卡梅隆导演写给深海的一封情书。”

作为狂热技术控的詹姆斯·卡梅隆可能在续作的技术呈现上下了不少的功夫,影片上映之后的好评主要应该会围绕此处展开。但对于普遍的国内观众而言,对视听奇观的迷恋早已不比当年,毒眸曾在过往的文章(点此阅读《没有疫情,引进片就会好吗?》)中分析过,视听奇观一直以来是引进片赖以生存的法宝,但引进片近几年来愈发式微的票房表现,昭示着“奇观”的吸引力愈发有限。

翻看第一部《阿凡达》上映时的评价,故事层面的薄弱在彼时就是差评的核心。而时过境迁,依国内普遍观众的电影审美流变,其对故事的要求是在变得越来越高的。这一点集中体现于今年暑期档多部大片的口碑均不如人意,被评价为“特效有余,故事稀烂”。

另一方面,第一部《阿凡达》在国内电影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很多观众的3D电影启蒙。情怀,理所应当是《阿凡达:水之道》的核心卖点之一。只不过,前后作相隔了13年,形成了一个过于巨大的鸿沟。

根据猫眼研究院《2021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显示,中国电影市场占比最高的观众群为20-24岁,24岁以下观众占比正在逐年提升,而24岁以上观众占比在逐年下滑或维持不变。2021年,00后观众甚至就已经占到了接近20%的比重。

试想一下,如今25岁以下的观众,在13年前第一部《阿凡达》上映时,还是12岁以下——大部分都还是小学生。《阿凡达》对这部分观影主力群体而言,究竟是否构成一种情怀,需要画上一个问号。

反过来想,当年正值壮年的因《阿凡达》而震撼的观众,13年过后也很有可能已经成为了35岁以上的观影增量群体,去影院观影未见得还是他们生活中的重心。

普遍来说,高口碑+高票房的首作很容易给IP的第二部作品带来巨大红利,但两作之间相隔13年的商业案例也实在过于罕见。连詹姆斯·卡梅隆自己也承认,拖延时间太长、付出成本太高,以至于《阿凡达:水之道》是他认为“电影史上最糟糕的商业案例”。

当然,《阿凡达:水之道》无论如何也会成为今年电影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尤其是对于已经太长时间没有踏入电影院的观众而言是何其宝贵的机会。希望首周末过后,影院能基于市场反馈将票价大幅下调,也给更多的、不论此前是否了解《阿凡达》的观众,有一次“离开地球三小时”的机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0块一张票的《阿凡达2》能支棱起来吗?

《水之道》的三重门。

文|毒眸

你买了《阿凡达:水之道》的票吗?

由于影片在全国开启了3000场超前点映,最早的一批的观众今天就能去电影院一睹这“十三年磨一剑”的大片真容。

比起十三年前一票难求的盛况,如今虽然没了黄牛,但观众看电影的困难可是一点不少。预售开启后,诸如#阿凡达2票价你能接受吗##阿凡达2 imax平均票价133.43元#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电影票价格之高让不少观众望而却步。

同时,由于疫情防控政策的转向,尽管多数影院已经能够敞开大门迎接观众,但从观众的角度来考量,对于疫情之下感染的担忧还是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去影院观影的行为。

截至毒眸发稿,《阿凡达:水之道》预售总票房已突破1.56亿,在今年的电影市场中可谓鹤立鸡群。但由于高票价的存在,其实际观影人次仅179万,对比之下,2019年的《复仇者联盟4》预售阶段总观影人次超过了1065万。

在毒眸看来,《阿凡达:水之道》最终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能否扛起救市重担,关键不在于预售,比起这一批想要率先尝鲜的影迷群体而言,想冲击票房上限还是要看能否打动那些可能已经将近一年没走进过电影院的大众群体,而打动他们的关键因素似乎只有一个:映后口碑和票价走势。

高票价是“割韭菜”吗?

如果电影观众算“韭菜”的话,可能是2022年最难割的一批。

据灯塔专业版,截至目前,还剩下半个月的2022年全年票房仅288亿,接近2014年的294.33亿,倒退回八年前的水平。而八年前,全国影院数量是4891家,今年是12442家。

如果说那个年代尚可用烂片圈钱的话,如今的观众早已学会了用脚投票,不值当的电影票根本没人买单。影院与观众之间的强弱势地位早已悄然逆转。在毒眸看来,目前的高票价很难单纯归结于影院为了生存盲目抬价竭泽而渔,而更多是市场供需关系反馈出的结果。

“200元一张票”的表象看似耸人听闻,但细细拆分下来便知个中原理。首先,《阿凡达:水之道》的片长为192分钟,这是院线电影当中极为罕见的超长影片。对影院而言,排一场《阿凡达》几乎相当于平时排两场别的电影,这客观上增添了成本;从观众视角来说,买一张票观看的影片内容也约等于平时看两部电影,票价更高在情理之中。

其次,《阿凡达:水之道》售出的电影票在特殊影厅(包括IMAX、杜比、CINITY、中国巨幕等等)的占比高出普通影片太多,这些影厅的票价会拉高总体平均票价。

第一部《阿凡达》上映时,全国仅14家IMAX影院就贡献了12.2%的票房占比。到了第二部,“特殊影厅所带来的观影体验才能完整感受阿凡达的魅力”同样是营销层面极力突出的认知,也几乎是希望第一批尝鲜的影迷群体眼中的必需品。

詹姆斯·卡梅隆就在面对媒体的采访中提到,“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是我们为超大银幕量身打造的——在IMAX厅观看这种为大银幕打造的电影所带来的体验,能带来很多其他电影无法达到的愉悦效果。”据骨朵数据显示,目前仅IMAX厅的票房就占到《阿凡达:水之道》预售票房的50%左右。

再次,目前的预售平均票价实际被一线城市严重拉高,核心影迷群体也的确在一线城市分布更广。而在广阔的一线城市之外,并未呈现出如此夸张的涨幅。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12月10日《阿凡达:水之道》预售票房破亿时,其平均票价为89.4元,IMAX平均票价为126.2元。细分到城市当中,可以看到,上海的平均票价达到了134元,断层领先于第二名118.6元的深圳,平均票价突破三位数的城市仅有五个。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不仅如此,预售的电影票基本只在首周末范围内,热门影片的上映在首周末之前拥有较高的票价,本身也不是第一次出现,是正常的市场现象。其本质逻辑在于,想要成为第一批观影的观众需要为其时间差付出更高的成本。而并不急于一时的观众们,等到首周末之后再观影即可迎来票价的下滑。

2010年《阿凡达》上映时就曾引发轰动,以三位数价格抢票的新闻比比皆是,但即便如此仍一票难求。更近一些,2019年的《复仇者联盟4》,同样是大IP续作、拥有超长电影时长,也引发了不少关于高票价的争议。毒眸曾在2019年报道过这一“盛况”(点此阅读《400块一张票的“复联”,只会让观众远离电影院|猛侃专栏》),售价达到三四百元的电影票屡见不鲜,创下了1.9亿的零点场票房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彼时,影院由于对影迷热情估计不足,不少影院在预售时还存在“坐地起价”的乱象,一天卖得比一天贵,这在如今的市场中已不太常见。不过,本次《阿凡达:水之道》在开放预售几天之后,又再开放了3000场超前点映,这对于不少准备零点场前去当“第一批观众”的消费者来说也并不公平。

而度过了首周末的“新鲜劲”之后,票价势必会有所下跌。还是以《复仇者联盟4》为例,次周周末的平均票价相比首映零点场平均票价下滑了20%左右,这一降幅同样有望在《阿凡达:水之道》身上重现。

影院回来了,人流呢?

11月23日宣布定档时,还有不少影迷感慨《阿凡达:水之道》生不逢时。彼时全国影院营业率正在经历断崖式下跌,从11月19日的7981家迅速跌至11月29日的4529家(约36%)。这为《阿凡达:水之道》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霾。

但随后情况迅速好转,随着防控政策的放开,全国大多数地区如今已允许影院开门营业,并且无核酸证明等要求,部分地区甚至已无上座率的要求。截至12月12日,全国营业影院数已达到9098家,占比为73.1%。理论上来说,《阿凡达:水之道》和大多数观众之间已经没有了硬性门槛。

但隐形门槛仍在。以北京地区为例,餐饮堂食仍需48小时核酸证明,这导致周末的商场里门庭冷落,人流非常稀少,对处于商圈的电影院而言,商场人流极大程度地决定了影院生意好坏,尤其是在首周末之后,更大范围的普通观众未必将电影视作必需品,而是作为出门娱乐的调剂品之一。

在更多地区,阳性感染正在普遍性发生,不论是已经感染或尚未感染的观众,在年底这段时间里,观念上也都会倾向于非必要不出门。来自这一批不把《阿凡达》当刚需的普通观众的票房,势必会大量损失。

另外,今年春节时间相对较早,春节档1月22日就要开启,彼时能留给三个小时的《阿凡达:水之道》的排片占比会很有限。因此,《阿凡达》只有接近一个多月的机会,相比于今年年中的大片,在映时间很是吃亏。元旦档中,也有可能面对《想见你》(尚未定档)《保你平安》《绝望主夫》等国产影片的夹击,在打动增量群体观影方面,《阿凡达:水之道》未必有太大优势。

口碑会好么?

口碑必然是决定《阿凡达:水之道》后续票房走向的最关键因素,只不过,从目前释放出的信息来看,不太乐观。

影片在国外先释放了一波社交媒体口碑,但纵观各家媒体的评价,基本都围绕着“刷新技术上限”的角度展开,而对故事闭口不谈。包括詹姆斯·卡梅隆的采访,结论也集中于“提供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国内于12月12日举办了首映礼,结束之后《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对《阿凡达:水之道》的评价还登上了微博热搜,他说:“是无与伦比的呈现,像卡梅隆导演写给深海的一封情书。”

作为狂热技术控的詹姆斯·卡梅隆可能在续作的技术呈现上下了不少的功夫,影片上映之后的好评主要应该会围绕此处展开。但对于普遍的国内观众而言,对视听奇观的迷恋早已不比当年,毒眸曾在过往的文章(点此阅读《没有疫情,引进片就会好吗?》)中分析过,视听奇观一直以来是引进片赖以生存的法宝,但引进片近几年来愈发式微的票房表现,昭示着“奇观”的吸引力愈发有限。

翻看第一部《阿凡达》上映时的评价,故事层面的薄弱在彼时就是差评的核心。而时过境迁,依国内普遍观众的电影审美流变,其对故事的要求是在变得越来越高的。这一点集中体现于今年暑期档多部大片的口碑均不如人意,被评价为“特效有余,故事稀烂”。

另一方面,第一部《阿凡达》在国内电影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很多观众的3D电影启蒙。情怀,理所应当是《阿凡达:水之道》的核心卖点之一。只不过,前后作相隔了13年,形成了一个过于巨大的鸿沟。

根据猫眼研究院《2021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显示,中国电影市场占比最高的观众群为20-24岁,24岁以下观众占比正在逐年提升,而24岁以上观众占比在逐年下滑或维持不变。2021年,00后观众甚至就已经占到了接近20%的比重。

试想一下,如今25岁以下的观众,在13年前第一部《阿凡达》上映时,还是12岁以下——大部分都还是小学生。《阿凡达》对这部分观影主力群体而言,究竟是否构成一种情怀,需要画上一个问号。

反过来想,当年正值壮年的因《阿凡达》而震撼的观众,13年过后也很有可能已经成为了35岁以上的观影增量群体,去影院观影未见得还是他们生活中的重心。

普遍来说,高口碑+高票房的首作很容易给IP的第二部作品带来巨大红利,但两作之间相隔13年的商业案例也实在过于罕见。连詹姆斯·卡梅隆自己也承认,拖延时间太长、付出成本太高,以至于《阿凡达:水之道》是他认为“电影史上最糟糕的商业案例”。

当然,《阿凡达:水之道》无论如何也会成为今年电影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尤其是对于已经太长时间没有踏入电影院的观众而言是何其宝贵的机会。希望首周末过后,影院能基于市场反馈将票价大幅下调,也给更多的、不论此前是否了解《阿凡达》的观众,有一次“离开地球三小时”的机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