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香港城市更新的新样本,历经180年风雨的中环街市如何焕然新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香港城市更新的新样本,历经180年风雨的中环街市如何焕然新生?

新中环街市的面貌,在呈现香港新时代生活面的同时,也为海内外的城市更新探索,留下了重要的案例。

文 |  锐裘 Eunice

相比内地重点城市的日新月异,香港近两年的城市商业发展,是相对缓慢而稳定的。也正因如此,香港一旦有新动作、新事件发生,都会引起较高关注。例如,于西九龙文化中心先后启幕的 M+ 博物馆和香港故宫,还有疫情期间开业的 K11升级之作 K11 MUSEA。

最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了一本《香港街市 — 日常建筑里的城市脉络1842-1981》,把一众历经百年岁月的社区街市重新搬回了公众视线。播客节目《城记播客》的最新一期节目也借此探讨了相关话题。

其中,香港第一代公众街市,于去年8月重新启幕的中环街市,自然成了这波讨论中的重点。

它占据香港最重要的黄金地段 — 中环,因极高土地价值一度被政府列为拆除名单内用于商业发展,最终又被幸运地保留下来重新规划改造。新中环街市的面貌,在呈现香港新时代生活面的同时,也为海内外的城市更新探索,留下了重要的案例。

01  180年风雨,见证香港近代史

要追溯中环街市的历史,会发现它的存在甚至要早于中环大部分街道的开辟。第一代有文献记载的「Central Market」甚至可以追溯到维多利亚城时代的19世纪80年代。

彼时,大量华人工匠与粮食商贩涌入维城,为迎合快速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Central Market 于1842年开设,它面向各阶层市民,也让小商户们创业有了集合的地方。

1842 年 5 月出版的《中国之友和香港宪报》(The Friend of China, and Hongkong Gazette)记载了它开幕的信息,街市规划有序,井然有条,分门别类地划分出肉类、蔬果、家禽、咸鱼、闲鱼等档户,为当时的居民带来便利,改善食物安全性。

△ 第一代中环街市

1850年代,第二代中环街市迁移至现址,并在之后的100多年里,前后经历了至少8次修建。1895年,第三代中环街市落成,其由两层高、中间相连的建筑体组成,建筑外墙由红砖砌成,附有花岗岩装饰。

△ 第三代中环街市 图源官方网站

而1939年的第四代建筑体,采用简约风格,并参考了当时上海福州路菜场、虹口三角地菜场等现代街市的建筑优点,建筑角落修为圆角,加强其流线型的外观,中央设有露天中庭,三层零售楼层可容纳286个不同类别的档位。

△ 第四代中环街市 图源官方网站

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半山自动扶梯的启用,中环街市一部分改建成为中环购物廊。

2003年3月,中环街市停止运作,政府计划将其拆除,出售地皮作开发商商业发展,此举却引发了一场「保育中环街市」的运动,关于这块地方是保留还是拆除的争议,足足持续了6年。

新一代中环街市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保育中环

2009年,港府开始正式推动了「保育中环」计划,包括中区警署建筑物群、荷里活道已婚警察宿舍、中环街市、香港圣公会建筑群、美利大厦、新中环海滨及中区政府合署、前法国海外传道会大楼等8个具体改造项目。

其中,由「荷里活道已婚警察宿舍」改造成的「PMQ元创方」,与由「中区警署建筑物群」改造成的「大馆」,先后于2015年和2019年面向公众,在多元化的内容打造中更具有想象空间,成为中环一代新的文化艺术及旅游地标。

相较之下,中环街市的活化重建工作,受到保护界、商界、建筑界等多方的大力关注,自然它的规划工作也遇到了极大的考验,究竟如何留存,保育方案不断被推翻重来,直至2017年市建局才动工修复。

△ 2003 年关闭时期的中环街市 图源官方

在这期间,中环街市的历史古迹价值也被多次重新评估,最终确立其为「三级历史建筑」。2020年,香港本地地产发展商华懋集团取得了十年运营权。专业运营商的介入后,中环街市加快了改造速度,2021年8月,中环街市重新向公众开放。

02   黄金商圈里的“游乐场”

无论在哪个年代,中环街市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它向各阶层居民开放,与社区紧密相连,这里不只是买卖商品和食物的地方,也是欢迎所有人的游乐场。

华懋集团经过与市建局讨论,确立了新中环街市的定位:Playground for all,所有人的游乐场,并将其打造成「亲」、「动」、「融」具备的活力社区,既保留一代人对它的集体回忆,也为社区带来崭新的体验。

整个街市分为三层楼,从业态上来看,中环街市在功能性上仍以「食」为主。2 楼是荟萃全球的零售美食,小吃街;1 楼为提供香港特色主题的零售与小吃,而B1则是一个美食广场,这里已融入了手机扫码下单功能。

△ 正值世界杯期间,街市里每个角落充斥着足球的元素

新街市有一些值得单独介绍的细节设计。例如,下图展示的性别友好厕所。

再例如一个叫「SLOWOOD」的零售店,用称斤的方式售卖特色产品,这样的贩售方式,在香港已经比较少见。

街市还会策划与香港本土文化有关的展览,述说个体与城市的故事,这里能感受到香港人对「community」的认同。

当然,新街市最重要的空间语言,是当下与时代的接壤。

在新街市里,我们能看到不少代表了过去的重要元素,例如大门口那标志性的大阶梯、红鸡蛋顶灯、当铺与当铺之间的铁闸设计等;据说,新街市里保留了 1/3 的老商户,这些老商户的店铺门头上,贴有了解他们往昔故事的二维码,这也让新一代的消费者,对中环街市有了更立体的、更衍生的认识。

整体来看,新中环街市做到了传承过去经典和联结当下时代两个功能,即在业态、商户、设计细节里保留了过去的时代脉络及香港饮食文化的重要元素,亦通过新空间和新业态组合,呈现出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新式集合空间。

另一种声音

当然,无论是内地还是海外,任何一个形态的城市更新项目,尤其是街市这种与每一代市民生活紧密相连的公共空间,一定会引起社会的讨论与争议。针对新中环街市具有现代化的商业裙楼呈现,很多人会认为这样的定位不够「普世」,高客单价的业态组合让更多市民被挡在门外,「街市」少了其该有的样子。

这似乎也是业内一道难以解决的问题。

历史文化建筑大保育需要大量资金,政府在推行工作时,会越发倾向用市场化的方式,让历史建筑通过商业运营获得可持续发展;可是,一旦引入商业地产的运作方式,自然就会考虑其投入产出比。那些个体小商户承担不起现在高昂的租金,就从昔日赖以生存的建筑里搬离,寻找新的生计方式。

城市更新项目,终究是其接手方在「传承」与「新生」中,找到平衡的过程。但无论如何,这些建筑,在每个时期得到适时地更新,并得以延续生命,这不论对于建筑本身,还是城市环境,都已经是十分幸运的。

03  在中环街市中,我们能学习什么?

如果要比较中环街市与内地的城市更新项目之间的区别,我想最核心的,还是在于两地政策和社会结构差异,导致了社会民众与与项目的参与程度和连接度。

在中环街市这一案例里,我们看到公众的全程参与和监督,尤其是2000年后香港的「古迹保育运动」,让中环街市这块地皮不被私有化;民众运动也直接推动了《保育中环》这样的政策的颁布,这种社会声音起到了制衡作用,并让政府思考如何更准确定位,而非单纯把事情扔给地产公司就解决。

更多的市民参与,有助于市民对城市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一代人对地方的联结。

△ 新街市保留了上一代建筑的大阶梯

相较之下,内地项目更新过程相对不那么透明,或者是没有空间和制度引导社会参与,导致民众整体参与度不高,只能接受已经尘埃落定的结果。当然,上层建筑的体系,个体无法更改,唯有从自我出发,将「尊重建筑」意识融入到每个人的每个切面。

例如,中环街市的营销传播方式就很值得学习。

首先是其新品牌视觉与概念的确立。粉红色视觉让中英文组合的 logo 识别度相当之高,拥有活力感的同时不失“港味”,空间内的大部分导视设计也沿袭了视觉色彩。

「Playground for all」是一个浅显易懂的概念,这直接反应新街市面向当下公众社区的新角色。事实上,slogan 就是需要简单、直接,一击即中且不矫揉造作,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再者,是其品牌故事传达与自营媒介的搭建。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其官方网站已满足了我所需的大部分信息(当然也与香港地区媒介习惯有关),包括该建筑物的历史,改造过程,新方案规划及设计理念,新建筑体的业态商户。

△ 官方网站的信息截图

我甚至还找到了一份类似楼书的文档,它详实地记录了旧中环街市里的商户街坊的故事,而这些个体故事,又堆砌出了一个更立体、更厚重的中环街市形象。

所有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且经过细心整理后,被分为繁体、简体、英文版本,供全球各地人查阅。而中环的改造团队亦十分清楚这项工作的本质意义:

“期望中环街市在未来十年都还是个活生生的空间,每一个年代都有新东西加入,延续到我下一代都会喜欢这里,它不会过时。”

与之相比,内地重点城市一方面确实更注重城市更新项目的开发,但运营方却把力气多花在了流量导向的营销中,而忽视了项目本身该有的故事性和城市属性。

换句话说,一栋历史建筑的保留是要花费社会很多投入的;尤其是街市这样的公共空间,只有继续发挥其应有使用价值,这才是建筑的可持续经营。

城市更新,终究是需要有敬畏心的的一项事业,需要报以跨越时代的视角去看待它。也只有始终坚守这份信念,那些有意义的历史建筑才得以更完善地被保留下去。

部分图片摄影 | Chun、Yufei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香港城市更新的新样本,历经180年风雨的中环街市如何焕然新生?

新中环街市的面貌,在呈现香港新时代生活面的同时,也为海内外的城市更新探索,留下了重要的案例。

文 |  锐裘 Eunice

相比内地重点城市的日新月异,香港近两年的城市商业发展,是相对缓慢而稳定的。也正因如此,香港一旦有新动作、新事件发生,都会引起较高关注。例如,于西九龙文化中心先后启幕的 M+ 博物馆和香港故宫,还有疫情期间开业的 K11升级之作 K11 MUSEA。

最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了一本《香港街市 — 日常建筑里的城市脉络1842-1981》,把一众历经百年岁月的社区街市重新搬回了公众视线。播客节目《城记播客》的最新一期节目也借此探讨了相关话题。

其中,香港第一代公众街市,于去年8月重新启幕的中环街市,自然成了这波讨论中的重点。

它占据香港最重要的黄金地段 — 中环,因极高土地价值一度被政府列为拆除名单内用于商业发展,最终又被幸运地保留下来重新规划改造。新中环街市的面貌,在呈现香港新时代生活面的同时,也为海内外的城市更新探索,留下了重要的案例。

01  180年风雨,见证香港近代史

要追溯中环街市的历史,会发现它的存在甚至要早于中环大部分街道的开辟。第一代有文献记载的「Central Market」甚至可以追溯到维多利亚城时代的19世纪80年代。

彼时,大量华人工匠与粮食商贩涌入维城,为迎合快速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Central Market 于1842年开设,它面向各阶层市民,也让小商户们创业有了集合的地方。

1842 年 5 月出版的《中国之友和香港宪报》(The Friend of China, and Hongkong Gazette)记载了它开幕的信息,街市规划有序,井然有条,分门别类地划分出肉类、蔬果、家禽、咸鱼、闲鱼等档户,为当时的居民带来便利,改善食物安全性。

△ 第一代中环街市

1850年代,第二代中环街市迁移至现址,并在之后的100多年里,前后经历了至少8次修建。1895年,第三代中环街市落成,其由两层高、中间相连的建筑体组成,建筑外墙由红砖砌成,附有花岗岩装饰。

△ 第三代中环街市 图源官方网站

而1939年的第四代建筑体,采用简约风格,并参考了当时上海福州路菜场、虹口三角地菜场等现代街市的建筑优点,建筑角落修为圆角,加强其流线型的外观,中央设有露天中庭,三层零售楼层可容纳286个不同类别的档位。

△ 第四代中环街市 图源官方网站

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半山自动扶梯的启用,中环街市一部分改建成为中环购物廊。

2003年3月,中环街市停止运作,政府计划将其拆除,出售地皮作开发商商业发展,此举却引发了一场「保育中环街市」的运动,关于这块地方是保留还是拆除的争议,足足持续了6年。

新一代中环街市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保育中环

2009年,港府开始正式推动了「保育中环」计划,包括中区警署建筑物群、荷里活道已婚警察宿舍、中环街市、香港圣公会建筑群、美利大厦、新中环海滨及中区政府合署、前法国海外传道会大楼等8个具体改造项目。

其中,由「荷里活道已婚警察宿舍」改造成的「PMQ元创方」,与由「中区警署建筑物群」改造成的「大馆」,先后于2015年和2019年面向公众,在多元化的内容打造中更具有想象空间,成为中环一代新的文化艺术及旅游地标。

相较之下,中环街市的活化重建工作,受到保护界、商界、建筑界等多方的大力关注,自然它的规划工作也遇到了极大的考验,究竟如何留存,保育方案不断被推翻重来,直至2017年市建局才动工修复。

△ 2003 年关闭时期的中环街市 图源官方

在这期间,中环街市的历史古迹价值也被多次重新评估,最终确立其为「三级历史建筑」。2020年,香港本地地产发展商华懋集团取得了十年运营权。专业运营商的介入后,中环街市加快了改造速度,2021年8月,中环街市重新向公众开放。

02   黄金商圈里的“游乐场”

无论在哪个年代,中环街市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它向各阶层居民开放,与社区紧密相连,这里不只是买卖商品和食物的地方,也是欢迎所有人的游乐场。

华懋集团经过与市建局讨论,确立了新中环街市的定位:Playground for all,所有人的游乐场,并将其打造成「亲」、「动」、「融」具备的活力社区,既保留一代人对它的集体回忆,也为社区带来崭新的体验。

整个街市分为三层楼,从业态上来看,中环街市在功能性上仍以「食」为主。2 楼是荟萃全球的零售美食,小吃街;1 楼为提供香港特色主题的零售与小吃,而B1则是一个美食广场,这里已融入了手机扫码下单功能。

△ 正值世界杯期间,街市里每个角落充斥着足球的元素

新街市有一些值得单独介绍的细节设计。例如,下图展示的性别友好厕所。

再例如一个叫「SLOWOOD」的零售店,用称斤的方式售卖特色产品,这样的贩售方式,在香港已经比较少见。

街市还会策划与香港本土文化有关的展览,述说个体与城市的故事,这里能感受到香港人对「community」的认同。

当然,新街市最重要的空间语言,是当下与时代的接壤。

在新街市里,我们能看到不少代表了过去的重要元素,例如大门口那标志性的大阶梯、红鸡蛋顶灯、当铺与当铺之间的铁闸设计等;据说,新街市里保留了 1/3 的老商户,这些老商户的店铺门头上,贴有了解他们往昔故事的二维码,这也让新一代的消费者,对中环街市有了更立体的、更衍生的认识。

整体来看,新中环街市做到了传承过去经典和联结当下时代两个功能,即在业态、商户、设计细节里保留了过去的时代脉络及香港饮食文化的重要元素,亦通过新空间和新业态组合,呈现出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新式集合空间。

另一种声音

当然,无论是内地还是海外,任何一个形态的城市更新项目,尤其是街市这种与每一代市民生活紧密相连的公共空间,一定会引起社会的讨论与争议。针对新中环街市具有现代化的商业裙楼呈现,很多人会认为这样的定位不够「普世」,高客单价的业态组合让更多市民被挡在门外,「街市」少了其该有的样子。

这似乎也是业内一道难以解决的问题。

历史文化建筑大保育需要大量资金,政府在推行工作时,会越发倾向用市场化的方式,让历史建筑通过商业运营获得可持续发展;可是,一旦引入商业地产的运作方式,自然就会考虑其投入产出比。那些个体小商户承担不起现在高昂的租金,就从昔日赖以生存的建筑里搬离,寻找新的生计方式。

城市更新项目,终究是其接手方在「传承」与「新生」中,找到平衡的过程。但无论如何,这些建筑,在每个时期得到适时地更新,并得以延续生命,这不论对于建筑本身,还是城市环境,都已经是十分幸运的。

03  在中环街市中,我们能学习什么?

如果要比较中环街市与内地的城市更新项目之间的区别,我想最核心的,还是在于两地政策和社会结构差异,导致了社会民众与与项目的参与程度和连接度。

在中环街市这一案例里,我们看到公众的全程参与和监督,尤其是2000年后香港的「古迹保育运动」,让中环街市这块地皮不被私有化;民众运动也直接推动了《保育中环》这样的政策的颁布,这种社会声音起到了制衡作用,并让政府思考如何更准确定位,而非单纯把事情扔给地产公司就解决。

更多的市民参与,有助于市民对城市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一代人对地方的联结。

△ 新街市保留了上一代建筑的大阶梯

相较之下,内地项目更新过程相对不那么透明,或者是没有空间和制度引导社会参与,导致民众整体参与度不高,只能接受已经尘埃落定的结果。当然,上层建筑的体系,个体无法更改,唯有从自我出发,将「尊重建筑」意识融入到每个人的每个切面。

例如,中环街市的营销传播方式就很值得学习。

首先是其新品牌视觉与概念的确立。粉红色视觉让中英文组合的 logo 识别度相当之高,拥有活力感的同时不失“港味”,空间内的大部分导视设计也沿袭了视觉色彩。

「Playground for all」是一个浅显易懂的概念,这直接反应新街市面向当下公众社区的新角色。事实上,slogan 就是需要简单、直接,一击即中且不矫揉造作,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再者,是其品牌故事传达与自营媒介的搭建。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其官方网站已满足了我所需的大部分信息(当然也与香港地区媒介习惯有关),包括该建筑物的历史,改造过程,新方案规划及设计理念,新建筑体的业态商户。

△ 官方网站的信息截图

我甚至还找到了一份类似楼书的文档,它详实地记录了旧中环街市里的商户街坊的故事,而这些个体故事,又堆砌出了一个更立体、更厚重的中环街市形象。

所有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且经过细心整理后,被分为繁体、简体、英文版本,供全球各地人查阅。而中环的改造团队亦十分清楚这项工作的本质意义:

“期望中环街市在未来十年都还是个活生生的空间,每一个年代都有新东西加入,延续到我下一代都会喜欢这里,它不会过时。”

与之相比,内地重点城市一方面确实更注重城市更新项目的开发,但运营方却把力气多花在了流量导向的营销中,而忽视了项目本身该有的故事性和城市属性。

换句话说,一栋历史建筑的保留是要花费社会很多投入的;尤其是街市这样的公共空间,只有继续发挥其应有使用价值,这才是建筑的可持续经营。

城市更新,终究是需要有敬畏心的的一项事业,需要报以跨越时代的视角去看待它。也只有始终坚守这份信念,那些有意义的历史建筑才得以更完善地被保留下去。

部分图片摄影 | Chun、Yufei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