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天文
作为冯小刚“三年磨一剑”的作品,改编自刘震云同名长篇小说的《我不是潘金莲》,还未上映,便引来广泛关注。原定9月30日上映的该片,成为国庆档最受关注的影片之一。
片中,冯小刚首创使用圆形镜头,打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范冰冰褪下华服与精致妆容,化身农村妇女更引来围观群众的好奇。该片更是在国际影展上广受好评,入围多伦多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并获得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更是唯一一部入围西班牙圣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电影。
然而,当《我不是潘金莲》正在为上映前的最后一轮造势做冲击的时候,却传来改档的传闻。今天,该片片方正式发布声明,将从原定档期9月30日,改为11月18日上映。
离原定上映日期还有11天,在宣传热度最高、映前口碑最好的时期突然宣布改档,实属反常。影片官方解释道,由于费比西奖对该片评价“李雪莲是一个卡夫卡式的挣扎,导演把形式和内容玩的很高级”,便因高评价而野心膨胀,决定不去大热的国庆档和贺岁档,直接去点燃相对较冷的11月的票房。然而,这一解释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调档依旧引起了多方的猜测。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我不是潘金莲》为了在国庆档避开与《爵迹》、《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湄公河行动》、《王牌逗王牌》进行正面厮杀;也有观点认为,由于整个暑期档保底发行几乎都没有成功,是因该片保底发行方耀莱影视的“变数”而改档;还有观点,认为这一次临时改档的原因,完全是卡在没拿到“龙标”,即还未通过广电总局审查准许上映。
国庆档的“厮杀”,以目前的百度搜索指数、专业口碑及微博话题数来说,《我不是潘金莲》与其他几部影片相差无几,甚至略胜数筹,极有可能成为国庆档的“爆款”;至于耀莱影视的保底发行,保底票房仅仅5亿,就算在今年票房遇冷的大势之下,要完成保底也不是什么问题。所以,在几种观点中,最后一种——没有通过广电总局审查,可能性更大。
审查红线,像雾像雨又像风
《我不是潘金莲》不是第一个在审查上栽跟头的,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
早在1994年,张艺谋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的《活着》,即便拿下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葛优获得影帝,仍在大陆遭到禁播。其原因,正是参展前没有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查。类似的,还有2000年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鬼子来了》。在网络流传的一封广电总局寄给导演姜文的信中,可以详细看到20条精细到某句台词的修改意见。
这类艺术造诣足以代表内地导演最高水平的影片缘何被禁播?在不少人的猜测中,“立意”偏差最为关键。政治人物的定位是否正确,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品质是否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以及其它不可描述的气质,都是重要问题。
另一类常常被审查拦截的影片,就是带有过于强烈的感官刺激。最为著名的就是《色·戒》中被删减的几分钟床戏,《苹果》也因“色情镜头”而遭遇删剪、禁播的命运。引进片也毫不例外,2013年4月《被解救的姜戈》上映后突然全面下线,5月再度上映,据对比,正是删去了不少暴力血腥镜头。至于两部超级英雄电影《死侍》和《X特遣队》,同样因为暴力血腥,在席卷全球票房的情况下,无法与内地观众见面。
广电总局的审查标准是什么?就算是国内经验最为丰富的导演、制片人,或许也只能说出一个大概。除了《中华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中的十项,还有太多的内容、具体的尺度,处于模糊状态,需要电影人去揣摩。
审查之前,“自我阉割”
当审查的具体内容、具体尺度始终难以用数据量化,上映前若是拿不到龙标,试错的成本实在太高。所以,如果希望影片能够顺利过审,自审就成为每位创作者的必修课。
自审来源于审查。首先是影片题材方面,色情、赌博、宣扬暴力、盗墓、同性恋等题材,基本都算高危题材。
陆川谈到《九层妖塔》的创作时曾表示,为了规避“盗墓”,才将其打造成了科幻历险电影;《澳门风云3》也将过去《赌神》的赌博,改为带着冒险元素的斗地主故事。而不少诸如《女生宿舍》之类打着惊悚校园题材的色情片,就只会用几乎贴着裙角底的镜头去拍摄女性,定格在露与不露之间,打着擦边球。
对这类风格化元素,内地导演们已经能够“轻松阉割”。冯小刚在《我不是潘金莲》的首映访谈中便提到,“中国就不用拍床戏了,拍了反正也不让播。你拍这个这样拍也不是,那样拍也不是。演的特尴尬,还不如不演。”
上述题材,只需导演在影片拍摄时留神,对某些敏感桥段进行弱化,比如弱化了盗墓元素的《盗墓笔记》、为了剧情而一闪而过的同性性行为的《烈日灼心》,还是可以上映。
然而,如果影片的内核触碰到政治题材、反面社会现实题材等,就完全可能再也没有与观众见面的一天,《颐和园》、《盲山》等无数影片正是如此。由此,也让当下的影片,尤其是商业片,在立项初期必须对此类内容进行完全规避,否则像娄烨当年被“禁拍五年”这样的处罚,还有可能发生。
这样的“自我阉割”,让导演在创作一部影片时,除了从商业性、艺术性上进行考量外,还必须对审查内容进行自审。更是由于审查标准一片模糊,如果不知“红线”在哪儿,为了确保安全,只能退到一个离得较远的安全位置。这样下来,无形中,内地的电影在某些需要“刺激”的时候总是差了那么些味道,而从电影的多样性上来看,某些类型长年难以看到。
他山之石,能否攻玉?
审查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曾流行一时,但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分级制才是主流。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美国电影协会的分级制度,根据主题、语言、暴力、裸露、性等多个方面,将电影分为G、PG、PG-13、R、NC-17五个等级,未达规定年龄的观众不得观看。
由于内地审查制度与美国分级制度在审查侧重上完全不同,我们可能会发现,在内地会有非常多幼儿、少年观看R级的《美人鱼》,而PG-13级的《X特遣队》在内地无法过审上映。
近日,韩国电影《釜山行》在内地社交媒体中再次引发“韩影”风潮,也引发“中国电影不如韩国”的一些思考,韩国当年的审查制与当下的分级制,再度被提及。
韩国的电影审查制度,自1961年建立,直到2001年宪法裁判所作出“电影审查制度侵害了大韩民国宪法保障的表达的自由”,才得以废止。在此期间,韩国电影笼罩在“电影法”的阴影之下,“为了公众道德和社会伦理,对于电影和演艺业可以审查”直接被写入宪法。剧本一审、拍摄二审、成片三审,成为韩国电影进步的枷锁,而意识形态的斗争,更一度成为电影文化主流。
当时的韩国审查标准与当下内地的十分相似,就是“不划红线”。模糊范围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压制住韩国电影人的创作能力。
事实上,只有当审查制度废止、分级制度建立后,再从之后百花齐放的韩国电影市场,倒推回审查制度年代,才能发现审查制度对电影人的禁锢有多深。当《辩护人》、《王的男人》、《老男孩》、《熔炉》、《汉江怪物》等社会反面题材、暴力现实题材、同性题材与怪物题材电影纷纷出现,国内电影人才意识到,韩国不仅制造偶像,在电影的商业性、艺术性上,同样遥遥领先。
或许,从韩国审查制转分级制对市场形成的刺激,和对创作人提供的灵感上,可以给予中国电影人更多启发。当审查制导致的自我审查存在时间越久,表面上是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急需通过,而内在,影响的是电影创作者的思考与内心。
在《我不是潘金莲》在中国传媒大学的首映式上,当学生观众向冯小刚导演问道“过审有没有遇到困难”时,冯导的回答有些意味深长:“听到你说担忧的时候我很悲哀。如果是美国、日本大学生坐这儿,从来不会问这个话题。这东西你能审查通过么?我们的学生脑子里都塞满了这些。我建议你们把这些东西扔掉,我们大学生如果在上大学的时候都有这么多自审的意识,以后真的是没有前途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