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股价单日爆量疯涨超53%,歌礼制药-B发生了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股价单日爆量疯涨超53%,歌礼制药-B发生了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歌礼制药上市也有4年多了,但至今也未实现盈利,目前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文|港股解码  燕十四

12月20日,在港上市的歌礼制药-B(01672.HK)跳空爆量疯涨53.47%,而如果从10月26日的大涨算起至今,该股则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累涨了154%。

从消息面来看,该公司前段时期的缓涨是因为歌礼制药属于抗疫概念股。

歌礼制药致力于病毒性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肿瘤(口服肿瘤代谢检查点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领域创新药的研发和商业化,目前拥有三个商业化产品和20多条聚焦创新的研发管线。

在新冠肺炎药物管线方面,该公司拥有三款药物,分别是已上市的利托那韦口服片剂(100mg);口服聚合酶(RdRp)抑制剂ASC10;口服蛋白酶(3CLpro)抑制剂ASC11。

此前一段时间,受国内防疫政策变化的影响,港股市场也掀起了一波炒作抗疫概念的热潮,多只相关概念股大涨。

例如,山东新华制药股份(00719.HK)在2022年12月5日至2022年12月16日期间累涨超过166%。

不过,近日,这波炒作风潮已经回落,山东新华制药股份也在12月19日大跌11.85%,并在12月20日续跌近10%。

而歌礼制药之所以能在12月20日逆抗疫概念股下挫之势爆量大举上攻,其实是源于另外的两则消息。

12月19日,该公司发布一则公告称,新冠口服聚合酶(RdRp)抑制剂ASC10在健康受试者中的多剂量递增(MAD)I期研究(NCT05523141)取得积极顶线数据。

ASC10是一款创新口服双前药,同单前药莫诺拉韦相比具有新的、差异化的化学结构。口服给药后,ASC10和莫诺拉韦均可在体内快速、完全转换为相同的活性药物ASC10-A,也称β-D-N4-羟基胞苷(NHC)。双前药策略显著提升了活性药物ASC10-A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I期数据显示,所有剂量(包括每次800毫克、每天两次)的ASC10在中国受试者中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ASC10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的安全性数据相似。双前药ASC10在中国受试者中每次800毫克、每天两次给药后,活性药物ASC10-A的暴露量为单前药莫诺拉韦在日本受试者中每次800毫克、每天两次给药后ASC10-A的暴露量的94%。在给药800毫克后,双前药ASC10在中国受试者中的血浆浓度低于检测下限(0.2纳克/毫升)。同样地,在给药800毫克后,单前药莫诺拉韦在美国受试者中的血浆浓度可以忽略不计。

在体重校正之后,中国受试者给药800毫克双前药ASC10和美国受试者给药800毫克单前药莫诺拉韦后的活性药物ASC10-A的暴露量也是相当的。

食物对ASC10-A暴露量未产生影响,表明ASC10可以随食物服用,也可空腹服用。

而莫诺拉韦已在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获批或被授权紧急使用。此外,近期文献显示莫诺拉韦对奥密克戎感染的中国患者有令人振奋的临床疗效。

基于歌礼制药ASC10的I期结果以及莫诺拉韦在美国、日本和中国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数据,ASC10注册临床试验剂量选定为每次800毫克、每天两次。

另外,活性药物ASC10-A对多种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如BA.5和BA.2.75具有强效的抗病毒活性。歌礼制药已在全球范围内提交了多项ASC10及其用途的专利申请。用于该项临床研究的ASC10口服片剂是歌礼制药专有技术开发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12月19日发布的另外一则公告中,歌礼制药又宣布,口服病毒聚合酶抑制剂ASC10和衍生物用于治疗新冠病毒、猴痘病毒及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多种病毒感染的化合物专利及其用途专利申请收到美国专利与商标局(USPTO)的授权公告通知书。美国专利与商标局专利授权公告日期为2023年1月3日,该专利名为“核苷类衍生物及其用途”(美国专利公告号:11,541,071)。

另外,凭借这项专利授权,歌礼制药成为首个获得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授予自主研发口服病毒聚合酶抑制剂和衍生物专利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该专利授权将延长对ASC10和衍生物及其用途的商业保护至2042年。

不难发现,歌礼制药的新冠口服聚合酶(RdRp)抑制剂ASC10确实取得了很关键且实质性的进展。从股价表现来看,市场对这款药物的市场前景给予了高度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歌礼制药上市也有4年多了,但该公司上市至今也未实现盈利,目前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另外,近两年创新药企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新冠口服聚合酶(RdRp)抑制剂ASC10取得的进展对于歌礼制药来说或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款药物有望成为该公司实现扭亏为盈的关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歌礼制药

  • 歌礼制药:Sagimet用于治疗MASH患者的ASC40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 “无药可卖”的歌礼制药又又又有新目标了,这一次是减肥药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股价单日爆量疯涨超53%,歌礼制药-B发生了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歌礼制药上市也有4年多了,但至今也未实现盈利,目前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文|港股解码  燕十四

12月20日,在港上市的歌礼制药-B(01672.HK)跳空爆量疯涨53.47%,而如果从10月26日的大涨算起至今,该股则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累涨了154%。

从消息面来看,该公司前段时期的缓涨是因为歌礼制药属于抗疫概念股。

歌礼制药致力于病毒性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肿瘤(口服肿瘤代谢检查点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领域创新药的研发和商业化,目前拥有三个商业化产品和20多条聚焦创新的研发管线。

在新冠肺炎药物管线方面,该公司拥有三款药物,分别是已上市的利托那韦口服片剂(100mg);口服聚合酶(RdRp)抑制剂ASC10;口服蛋白酶(3CLpro)抑制剂ASC11。

此前一段时间,受国内防疫政策变化的影响,港股市场也掀起了一波炒作抗疫概念的热潮,多只相关概念股大涨。

例如,山东新华制药股份(00719.HK)在2022年12月5日至2022年12月16日期间累涨超过166%。

不过,近日,这波炒作风潮已经回落,山东新华制药股份也在12月19日大跌11.85%,并在12月20日续跌近10%。

而歌礼制药之所以能在12月20日逆抗疫概念股下挫之势爆量大举上攻,其实是源于另外的两则消息。

12月19日,该公司发布一则公告称,新冠口服聚合酶(RdRp)抑制剂ASC10在健康受试者中的多剂量递增(MAD)I期研究(NCT05523141)取得积极顶线数据。

ASC10是一款创新口服双前药,同单前药莫诺拉韦相比具有新的、差异化的化学结构。口服给药后,ASC10和莫诺拉韦均可在体内快速、完全转换为相同的活性药物ASC10-A,也称β-D-N4-羟基胞苷(NHC)。双前药策略显著提升了活性药物ASC10-A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I期数据显示,所有剂量(包括每次800毫克、每天两次)的ASC10在中国受试者中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ASC10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的安全性数据相似。双前药ASC10在中国受试者中每次800毫克、每天两次给药后,活性药物ASC10-A的暴露量为单前药莫诺拉韦在日本受试者中每次800毫克、每天两次给药后ASC10-A的暴露量的94%。在给药800毫克后,双前药ASC10在中国受试者中的血浆浓度低于检测下限(0.2纳克/毫升)。同样地,在给药800毫克后,单前药莫诺拉韦在美国受试者中的血浆浓度可以忽略不计。

在体重校正之后,中国受试者给药800毫克双前药ASC10和美国受试者给药800毫克单前药莫诺拉韦后的活性药物ASC10-A的暴露量也是相当的。

食物对ASC10-A暴露量未产生影响,表明ASC10可以随食物服用,也可空腹服用。

而莫诺拉韦已在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获批或被授权紧急使用。此外,近期文献显示莫诺拉韦对奥密克戎感染的中国患者有令人振奋的临床疗效。

基于歌礼制药ASC10的I期结果以及莫诺拉韦在美国、日本和中国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数据,ASC10注册临床试验剂量选定为每次800毫克、每天两次。

另外,活性药物ASC10-A对多种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如BA.5和BA.2.75具有强效的抗病毒活性。歌礼制药已在全球范围内提交了多项ASC10及其用途的专利申请。用于该项临床研究的ASC10口服片剂是歌礼制药专有技术开发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12月19日发布的另外一则公告中,歌礼制药又宣布,口服病毒聚合酶抑制剂ASC10和衍生物用于治疗新冠病毒、猴痘病毒及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多种病毒感染的化合物专利及其用途专利申请收到美国专利与商标局(USPTO)的授权公告通知书。美国专利与商标局专利授权公告日期为2023年1月3日,该专利名为“核苷类衍生物及其用途”(美国专利公告号:11,541,071)。

另外,凭借这项专利授权,歌礼制药成为首个获得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授予自主研发口服病毒聚合酶抑制剂和衍生物专利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该专利授权将延长对ASC10和衍生物及其用途的商业保护至2042年。

不难发现,歌礼制药的新冠口服聚合酶(RdRp)抑制剂ASC10确实取得了很关键且实质性的进展。从股价表现来看,市场对这款药物的市场前景给予了高度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歌礼制药上市也有4年多了,但该公司上市至今也未实现盈利,目前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另外,近两年创新药企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新冠口服聚合酶(RdRp)抑制剂ASC10取得的进展对于歌礼制药来说或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款药物有望成为该公司实现扭亏为盈的关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