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真,中秋节开画的四部电影中
《七月与安生》也在我的【观影等于浪费时间list】(“也”字是不是用的很妙?)
你造为什么吗? 因为光【国产疼痛青春片】这一个标签就已经有被狠狠吐槽的潜力
更何况,它还有【安妮宝贝、三角恋、闺蜜撕X】加持 呵呵,全是重灾区 这还不够,此前的物料,不管是海报还是预告片,方向都和拉拉·蕾丝边·女同越靠越近
讲真,这样违背创作本身的营销噱头,你们说low不low? 然鹅,刚刚上映,媒体评论一边倒
豆瓣评分7.7,同期最高
上座率稳居同档期第一
短评中则是一水儿的四星五星,颇有当年《大圣归来》的自来水之势
哎哟喂,这个片子不按套路出牌啊,好吧,我被打脸了!疼~ 观影感受简而言之的概括:《七月与安生》才不是我的青春。但素,它戳中了我。 先来说这个片子的故事 国产青春片的故事大多是酱紫的套路:骚男少女谈恋爱,撕逼吵架,分分合合
错!编剧你不知道早恋需要颜值吗?谁说恋爱是青春的必修课?明明《五年高考 三年模拟》才是真爱好伐
《七月与安生》看似是三角恋,其实完全弱化了男人这条线,浓墨重彩全部都留给了闺蜜二人 七月是父慈母爱的乖乖女,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安生则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野小孩
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姑娘,硬是同吃同睡,洗澡比胸,成为了好闺蜜
她们爱上了同一个男人之后,故事的走向并不是:来啊,互相伤害啊,撕X啊,看看他到底爱谁 而是讲女孩在成长为女人的路上,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他们最终的归宿其实跟名字巧妙的贴合: 七月,大约是七月流火的意思,如此的热烈蓬勃,所以她永远的死在了27岁
安生,大约是安定生活的意思,所以她最后认真工作,安定下来
某种层面上来说,七月和安生根本就是一个人的一体两面: 渴望安稳、渴望爱;同时又想要出走、想要自由 叙述女人针尖儿一般的小心思其实很难,因为稍有不慎,女主的形象就会被一掌拍死 还好有陈可辛来监制,当年横扫各大奖项的《甜蜜蜜》就出自他手
《甜蜜蜜》中的李翘,说白了就是又想要精神、又贪钱的女人
但是在陈可辛的描述下,我们却分明看到了她的挣扎和矛盾,甚至有点心疼她 李翘的确有可恨的地方,但是她依旧可爱鲜活
这种细腻的捕捉,很高招! 除了女性叙事,电影整体的叙事也很自然不作 不像一贯的青春片,喜欢以历史大时代背景作为叙事的节奏
《七月与安生》通过小说的章节来叙事,旁白在打开另一个叙事维度的同时又和电影本身融为一体 为什么这部电影在一众的青春片中气质如此出众?和原著作者安妮宝贝分不开 安妮宝贝,这个笔名就带着很原始的网络味道
1998年,安妮宝贝在网上开始发表作品,《七月与安生》就是当时的一篇小说 她是早于国民岳父和小四的青春文学代表,是正统的“我们的青春” 并且从一开始,她的作品本身就有独特的、“凛冽的”气质:有点作,有点清冷,主题边缘化、夹杂着游离漂泊感
这种气质在电影中有所克制的保留下来,并且恰到好处的揉进了两个女主的生活中 当然,落脚点一定是落在了周冬雨和马思纯的演绎上 港真,我觉得周冬雨会因为这部片子拿奖!
毫不夸张的说,她在此片中奉献出从影以来的最好表演! 就说高潮戏:七月知道安生和家明住在一起,在浴室大爆发 本来是马思纯大崩溃的戏,周冬雨却在看到马思纯脱衣服时急忙帮她合上
马思纯外向的表演不得不说也很赞
但是周冬雨的克制内敛的表演,包括一个小小的动作,都成为安生本人:她爱家明,但是她更心疼七月
她没有崩溃,甚至眼泪都没怎么流下来只在眼眶打转 但是我却感觉到一股深深的悲凉 谁还记得她是那个哭戏让人犯尴尬癌的静秋?反正我是完全不记得了 然鹅,中秋档的票房冠军,吸金已超2.5亿 《七月与安生》的票房仅有8000万+ 国产青春片啊,有点自己砸了自己招牌 仅靠面瘫小鲜肉、强行植入怀旧、搞一些段子狗血就想撑起此类型电影,只能是赚快钱而已 《七月与安生》的诚意,希望以后可以看到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