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穷老子、富儿子,微博斥15亿收购新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穷老子、富儿子,微博斥15亿收购新浪

新浪终究成了“前浪”。

文|锌财经 孙鹏越

编辑|大风

12月23日晚间,微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全资子公司Weibo Hong Kong Limited与新浪香港有限公司,就买卖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的100%股权订立若干协议。

等待收购完成后,Weibo Hong Kong Limited便拥有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及中国北京新浪总部大厦拥有人的全部股权,总对价约为人民币15亿元。

这宗极为罕见的“下克上”的收购案,是继去年新浪完成私有化从纳斯达克退市以来,公司架构的又一次调整,也让二级市场沉寂已久的新浪,多了一点不确定的可能性。

面对外界种种猜测,新浪官方也在12月25日正式向外界回应称:“本次公告披露的买卖协议主要为微博收购新浪旗下一子公司,该公司除日常经营外还持有包括新浪大厦在内的若干资产,本次买卖不涉及微博与新浪之间的主要业务转让,也不涉及二者之间的任何管理关系变更。”

虽然新浪一再否认和微博之间的“从属关系”发生改变,但连老家大本营都被“亲儿子”收购,不由不让人怀疑其言论的真实性。以及,微博在新浪内部的话语权,比预想中的大得多。

属于新浪网的门户网站时代,似乎再无新故事可讲。

“亲儿子”新浪微博

众所周知,诞生于2009年的微博,最早的称呼是“新浪微博”,在当时的“微博大战”中,还有腾讯微博和搜狐微博一同竞争。

新浪微博凭借新浪网博客时代积累的流量和话题热度,迅速在2010年1月就获得了超过7500万注册用户,成为了PC互联网时代最富有社交网络色彩的现象级产品,并将腾讯微博和搜狐微博远远甩在身后。

到了2011年12月底,中国有5.131亿网民,其中有2.499亿是新浪微博用户。孤独求败的新浪微博正式在2014年3月更名为微博。改名这件事意义重大,一方面新浪微博表示自己足以代表整个行业,无需在微博前加上任何前缀词。

另一方面就是要为上市做准备,淡化母公司“新浪”色彩,而凸显其作为一家社交平台+内容社区的独立性。

改名后的微博于2014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比起2000年4月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浪,相差14年。但微博很快后来居上,截止去年新浪美股退市时,微博的市值就是新浪的4倍多。

那时候的微博和母公司新浪之间就已经呈现“脱钩”状态。从管理层来说,微博也展现出在新浪之外的独立性。

据公开资料显示:新浪的总裁与首席运营官是杜红,而微博的CEO与董事是王高飞(来去之间)。也就是说,除了董事会主席曹国伟之外,两者之间完全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微博无需向新浪汇报工作,整体发展走向全由王高飞向曹国伟以及董事会汇报。

新浪和微博同出一体,但子体强于母体在互联网世界极为罕见,对比腾讯和微信之间的关系,就能看出新浪对于微博的把控力颇为捉襟见肘。

2021年3月23日,新浪宣布完成私有化,更名为新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并从美国纳斯达克退市。而新浪私有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微博的存在。

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发布一封全员信强调新浪私有化原因:“为了改变多年来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新浪与微博作为母公司和子公司同为上市公司的这样一个不甚合理的资本架构……私有化之后,新浪集团依然是微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但仅仅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微博就开始反过来收购母公司新浪了。

微博囿于热搜

微博是至今为止新浪体系内最为优质的核心业务,曾借助于明星及KOL的影响力迅速积累了海量用户,多年以来始终站在热门话题的制高点上。

但微博的日子并不好过,从2019年Q4季度出现首次下滑后,微博已经连续三年没有重回正轨。

近期,微博发布了2022年Q3季度财报:微博Q3季度总营收达到4.54亿美元,同比下滑25%;非公认会计准则经营利润为1.621亿美元,同比下降34.8%;具体到各业务,微博广告及营销收入3.934亿美元,同比下降27%;增值服务收入6010万美元,同比下降14%。

在流量方面,2022年9月微博月活用户为5.84亿,同比增长约1.9%;日活用户为2.53亿,同比增长约2%。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2年9月,微博人均使用时长为10.2小时,平均至每日仅为20.4分钟,甚至低于微博上次低谷2016年时的水平,未来这一数值可能还会进一步下滑。

微博主要盈利业务是广告收入,营收占比长期超过85%。但在如今,广告业务的下滑幅度最大,广告主越来越不青睐微博。

广告量的持续下降,很大程度是因为微博对于“热搜”的滥用,为了满足“数据流量=商业价值”的公式,将大量流量放在偶像明星与KOL网红之上,导致出现饭圈文化、榜单打榜、虚假流量等畸形乱象。

滥用热搜的微博终于自食其果。

2021年12月14日国家网信办通过官微发布公告,称其近日对新浪微博、总编辑进行约谈,针对近期新浪微博及其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情节严重,依据《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责令其立即进行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据国家网信办披露信息,2021年1-11月期间,北京市网信办对新浪微博共实施44次处置处罚,多次予以顶格50万元罚款,共累计罚款1430万元。

随着对饭圈文化、虚假流量的整治政策出台,微博的广告营收一泄到底,就连股价也跌至17.92美元/股,而微博的股价最高光时刻,还要追溯到2018年2月的142.11美元/股。

作为少数从PC互联网转型到移动端的社交产品,微博还是抵抗不住时代的侵蚀。

新浪难造热点

“希望新浪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不做‘前浪’,只做‘新浪’。”

这是曹国伟在新浪私有化之时,对新浪的美好期待。但作为传统图文媒体平台的代表之一,在如今短视频横行的时代,微博追赶新的内容生态已经很吃力。

微博在成功上市后,坐拥头部社交媒体的交椅后,对于新的内容形式和用户需求,几乎都选择了忽略。仅仅只上线了“绿洲”作为新媒体的探索,但也只是浅尝即止,在还没有挖掘其更大潜力之时,就选择了放弃。

现在的微博,只能靠吃瓜群众的热度支撑。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现在所有的热门话题或者现象级人物事件,它们爆发酝酿的地点都在短视频平台上,例如今年爆火的刘畊宏和董宇辉,他们这种现象级的热点和传播都是由抖音所完成的。

微博原发的议题和传播力,都已经严重下滑,创造不出来热点,就逐渐被广告主们抛弃。短视频平台崛起,成为新兴广告渠道,在广告市场的收入占比逐渐超过了微博等社交平台。

据微博回港二次上市的招股书显示:2018-2021年,微博的广告主数量分别为290万、240万、160万、100万,呈阶梯式下降。

私有化的新浪,并没有实现曹国伟期待的“多元化发展”和“灵活性”。而反过来收购母公司的微博,它的下克上反而增加不少故事性,至于是否能引起二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强势反弹,还需要长期观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穷老子、富儿子,微博斥15亿收购新浪

新浪终究成了“前浪”。

文|锌财经 孙鹏越

编辑|大风

12月23日晚间,微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全资子公司Weibo Hong Kong Limited与新浪香港有限公司,就买卖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的100%股权订立若干协议。

等待收购完成后,Weibo Hong Kong Limited便拥有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及中国北京新浪总部大厦拥有人的全部股权,总对价约为人民币15亿元。

这宗极为罕见的“下克上”的收购案,是继去年新浪完成私有化从纳斯达克退市以来,公司架构的又一次调整,也让二级市场沉寂已久的新浪,多了一点不确定的可能性。

面对外界种种猜测,新浪官方也在12月25日正式向外界回应称:“本次公告披露的买卖协议主要为微博收购新浪旗下一子公司,该公司除日常经营外还持有包括新浪大厦在内的若干资产,本次买卖不涉及微博与新浪之间的主要业务转让,也不涉及二者之间的任何管理关系变更。”

虽然新浪一再否认和微博之间的“从属关系”发生改变,但连老家大本营都被“亲儿子”收购,不由不让人怀疑其言论的真实性。以及,微博在新浪内部的话语权,比预想中的大得多。

属于新浪网的门户网站时代,似乎再无新故事可讲。

“亲儿子”新浪微博

众所周知,诞生于2009年的微博,最早的称呼是“新浪微博”,在当时的“微博大战”中,还有腾讯微博和搜狐微博一同竞争。

新浪微博凭借新浪网博客时代积累的流量和话题热度,迅速在2010年1月就获得了超过7500万注册用户,成为了PC互联网时代最富有社交网络色彩的现象级产品,并将腾讯微博和搜狐微博远远甩在身后。

到了2011年12月底,中国有5.131亿网民,其中有2.499亿是新浪微博用户。孤独求败的新浪微博正式在2014年3月更名为微博。改名这件事意义重大,一方面新浪微博表示自己足以代表整个行业,无需在微博前加上任何前缀词。

另一方面就是要为上市做准备,淡化母公司“新浪”色彩,而凸显其作为一家社交平台+内容社区的独立性。

改名后的微博于2014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比起2000年4月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浪,相差14年。但微博很快后来居上,截止去年新浪美股退市时,微博的市值就是新浪的4倍多。

那时候的微博和母公司新浪之间就已经呈现“脱钩”状态。从管理层来说,微博也展现出在新浪之外的独立性。

据公开资料显示:新浪的总裁与首席运营官是杜红,而微博的CEO与董事是王高飞(来去之间)。也就是说,除了董事会主席曹国伟之外,两者之间完全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微博无需向新浪汇报工作,整体发展走向全由王高飞向曹国伟以及董事会汇报。

新浪和微博同出一体,但子体强于母体在互联网世界极为罕见,对比腾讯和微信之间的关系,就能看出新浪对于微博的把控力颇为捉襟见肘。

2021年3月23日,新浪宣布完成私有化,更名为新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并从美国纳斯达克退市。而新浪私有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微博的存在。

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发布一封全员信强调新浪私有化原因:“为了改变多年来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新浪与微博作为母公司和子公司同为上市公司的这样一个不甚合理的资本架构……私有化之后,新浪集团依然是微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但仅仅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微博就开始反过来收购母公司新浪了。

微博囿于热搜

微博是至今为止新浪体系内最为优质的核心业务,曾借助于明星及KOL的影响力迅速积累了海量用户,多年以来始终站在热门话题的制高点上。

但微博的日子并不好过,从2019年Q4季度出现首次下滑后,微博已经连续三年没有重回正轨。

近期,微博发布了2022年Q3季度财报:微博Q3季度总营收达到4.54亿美元,同比下滑25%;非公认会计准则经营利润为1.621亿美元,同比下降34.8%;具体到各业务,微博广告及营销收入3.934亿美元,同比下降27%;增值服务收入6010万美元,同比下降14%。

在流量方面,2022年9月微博月活用户为5.84亿,同比增长约1.9%;日活用户为2.53亿,同比增长约2%。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2年9月,微博人均使用时长为10.2小时,平均至每日仅为20.4分钟,甚至低于微博上次低谷2016年时的水平,未来这一数值可能还会进一步下滑。

微博主要盈利业务是广告收入,营收占比长期超过85%。但在如今,广告业务的下滑幅度最大,广告主越来越不青睐微博。

广告量的持续下降,很大程度是因为微博对于“热搜”的滥用,为了满足“数据流量=商业价值”的公式,将大量流量放在偶像明星与KOL网红之上,导致出现饭圈文化、榜单打榜、虚假流量等畸形乱象。

滥用热搜的微博终于自食其果。

2021年12月14日国家网信办通过官微发布公告,称其近日对新浪微博、总编辑进行约谈,针对近期新浪微博及其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情节严重,依据《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责令其立即进行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据国家网信办披露信息,2021年1-11月期间,北京市网信办对新浪微博共实施44次处置处罚,多次予以顶格50万元罚款,共累计罚款1430万元。

随着对饭圈文化、虚假流量的整治政策出台,微博的广告营收一泄到底,就连股价也跌至17.92美元/股,而微博的股价最高光时刻,还要追溯到2018年2月的142.11美元/股。

作为少数从PC互联网转型到移动端的社交产品,微博还是抵抗不住时代的侵蚀。

新浪难造热点

“希望新浪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不做‘前浪’,只做‘新浪’。”

这是曹国伟在新浪私有化之时,对新浪的美好期待。但作为传统图文媒体平台的代表之一,在如今短视频横行的时代,微博追赶新的内容生态已经很吃力。

微博在成功上市后,坐拥头部社交媒体的交椅后,对于新的内容形式和用户需求,几乎都选择了忽略。仅仅只上线了“绿洲”作为新媒体的探索,但也只是浅尝即止,在还没有挖掘其更大潜力之时,就选择了放弃。

现在的微博,只能靠吃瓜群众的热度支撑。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现在所有的热门话题或者现象级人物事件,它们爆发酝酿的地点都在短视频平台上,例如今年爆火的刘畊宏和董宇辉,他们这种现象级的热点和传播都是由抖音所完成的。

微博原发的议题和传播力,都已经严重下滑,创造不出来热点,就逐渐被广告主们抛弃。短视频平台崛起,成为新兴广告渠道,在广告市场的收入占比逐渐超过了微博等社交平台。

据微博回港二次上市的招股书显示:2018-2021年,微博的广告主数量分别为290万、240万、160万、100万,呈阶梯式下降。

私有化的新浪,并没有实现曹国伟期待的“多元化发展”和“灵活性”。而反过来收购母公司的微博,它的下克上反而增加不少故事性,至于是否能引起二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强势反弹,还需要长期观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