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茶业品牌难产,八马茶业上市成功概率几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茶业品牌难产,八马茶业上市成功概率几何?

这次再战主板,八马茶业有机会成功上市吗?

文|超新星财经  

柴米油盐酱醋茶,俗称老百姓生活中的开门七件事,可见茶叶在中国人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喝茶不仅仅味觉的享受,更是精神的追求。

随着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和茶文化推广的影响下,茶叶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我国茶叶内销量不断增加。

根据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在FBIF2021食品饮料创新论坛现场发布的《4000亿增量背后的品类创新机会——2021中国茶饮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茶饮市场规模达4033亿人民币,近五年复合增长率7.2%,预计到2025年,茶饮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645亿人民币。基于我国特有的茶文化和茶叶消费习惯,超过85%的茶叶产量主要在我国国内消费。

庞大的市场规模诞生了包括中国茶叶、澜沧古茶等一批茶企业。但传统茶行业面临地域特性明显、靠天吃饭、高度依赖人工,标准化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茶叶企业的上市路都不顺利,至今还没有跑出一家A股上市公司。

近日,八马茶业再度闯关IPO,不过刚经历了创业板撤回上市申请,这次再战主板,八马茶业有机会成功上市吗?

01、加盟模式大而不强?

回顾八马茶业的上市之路,似乎走得并不顺利。

八马茶业2015年12月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交易,但由于新三板市场整体交投不活跃,股权流动性不理想,2018年4月,八马茶业从新三板终止挂牌。

直到2021年4月15日,八马茶业向深交所提出创业板IPO申请,但在三轮问询之后,于2022年5月10日又撤回了IPO申请。

招股书显示:八马茶业主要从事茶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标准输出及品牌零售业务。公司曾以研发、生产及销售安溪铁观音茶叶为主。现产品转向全品类茶叶,并推行加盟模式,实现了跨区域经营。

图/八马茶业官微

数据显示,2019-2021年,八马茶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0.23亿元、12.66亿元、17.44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9188.16万元、1.16亿元、1.63亿元。2022年一季度,营收4.51亿,净利润为4514万。

八马茶业一直采用加盟+直营的经营模式,其招股书中提到加盟模式是公司进行渠道拓展的重要一环。在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的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线下加盟模式销售额分别为4.8亿元、5.95亿元、8.91亿元和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47.44%、47.33%、51.50%和44.76%。

据其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八马茶业拥有超2300家加盟门店和400家直营店。加盟商几乎是直营店的6倍之数,但是营收比例却大致相等。而且在2019年、2020年加盟商的营收还低于直营门店的收入,就意味着现在八马茶业的加盟店模式或许是大而不强。

而且据其招股书显示,在2021年末八马茶业拥有的410家直营店中有191家处于亏损状态。也就是说,虽然八马茶业的直营门店贡献了近一半的整体营业收入,但真正撑起营收的却是其中的一半直营门店。

如此境况之下,公司的营销费用却占比较高,2019-2022年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3.58亿元、4.29亿元、5.76亿元和1.55亿元,占各期营收比例分别为35.02%、33.85%、33.04%、34.37%。

由此可见,这无疑是八马茶业经营效率和质量不佳的明显表现。

02、只是赚差价的“中间商”?

不同于中国茶叶及澜沧古茶的自主生产,八马茶业以采购成品茶为主。

近三年来,八马茶业所销售的产品中定制采购产品占比均超过50%,在这种模式下,供应商将产品制作完成、包装完成的定制成品交付后,八马茶业则直接对外进行销售。

据悉,八马茶业采购的主要物料为毛净、茶叶半成品、定制成品茶、茶具、茶食品以及包装辅料等。报告期内,主要物料采购金额分别约为5.17亿、6.58亿、7.69亿和2.1亿元,采购金额较大。

图/八马茶业官微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表示,八马茶业的商业模式就是收取加盟费,再将产品卖给加盟商,和蜜雪冰城等加盟企业类似,但市场迟早会饱和。另一方面,从研发投入方面来看,八马茶业的创新力显得犹为不足。

在八马茶业的招股书中显示,与持续稳定高投入的销售费用形成对比的是,其低于行业均值的研发投入。

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公司的这项支出分别为570.22万元、328.01万元、664.12万元和148.8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56%、0.26%、0.38%和0.33%,远低于同行中国茶叶2019年所达到的1.43%的研发费率。而在一季度末,八马茶业的研发人员数合计仅为1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0.49%。

在其公布的26项专利中,只有5项是关于茶叶制作工艺及生产方法的,外观设计专利却高达10项,其余的11项专利中5项也是茶叶包装流水线,也就是说,八马茶业的主要精力是在研究如何包装而不是生产茶叶上。

03、中国茶业难有品牌命?

中国有好茶,却少有好的茶叶品牌,可以说是行业的一大痛点。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编写的《中国茶叶产销形势发展报告》,2019年-2021年我国茶叶国内销售总额分别为2739.5亿元、2888.84亿元以及3120亿元,呈一路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

市场火热,但资本端却很冷静,且不说A股至今没有上市的茶企业,就连近两年拿到融资的企业也都是小罐茶、茶里ChaLi等新式茶品牌为主。

图/小罐茶官微

对于茶企来说,茶叶作为农产品,且需要高山和丘陵种植,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难以提升。而且茶叶品质、产量受气候影响较大,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限制。

而且对于茶企来说,茶叶本身淡旺季分布明显,需要应季采摘,漫长的淡季只能投入维护而无法产出其他收益。

又加上每种茶叶的品鉴期都不相同,一杯好茶的考量因素十分广泛,包括峰苗好、白毫显、条索紧、身骨重而挺直,好的茶业甚至全程人工操作,增加企业资产投入,使得茶企们几乎不可能实现市场规模化扩张,这与企业的品牌化相悖。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茶叶企业发展报告》,2017年我国茶叶企业总数为6万余家,其中仅87家企业总资产超过1亿元,6家企业总资产超过10亿元。2021年天福、澜沧古茶、八马茶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0.45%、0.16%及0.48%。

在市场上,茶叶的价格随着产地、气味等因素导致价格几十、几百不等,高的甚至达到几万,茶叶价格的全链不透明,增加了市场监管的难度。

比如八马茶业就曾在采购物料中,多次提到“产品的非标属性较强,无公开市场价格可比”,导致存货的成本确认很难精准……

不论现在市场如何,八马茶业的IPO之路再次开始,不过最终能否摘得“茶业第一股”的桂冠,我们还需拭目以待,但茶叶行业的规模化之路,仍是任重道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茶业品牌难产,八马茶业上市成功概率几何?

这次再战主板,八马茶业有机会成功上市吗?

文|超新星财经  

柴米油盐酱醋茶,俗称老百姓生活中的开门七件事,可见茶叶在中国人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喝茶不仅仅味觉的享受,更是精神的追求。

随着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和茶文化推广的影响下,茶叶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我国茶叶内销量不断增加。

根据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在FBIF2021食品饮料创新论坛现场发布的《4000亿增量背后的品类创新机会——2021中国茶饮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茶饮市场规模达4033亿人民币,近五年复合增长率7.2%,预计到2025年,茶饮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645亿人民币。基于我国特有的茶文化和茶叶消费习惯,超过85%的茶叶产量主要在我国国内消费。

庞大的市场规模诞生了包括中国茶叶、澜沧古茶等一批茶企业。但传统茶行业面临地域特性明显、靠天吃饭、高度依赖人工,标准化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茶叶企业的上市路都不顺利,至今还没有跑出一家A股上市公司。

近日,八马茶业再度闯关IPO,不过刚经历了创业板撤回上市申请,这次再战主板,八马茶业有机会成功上市吗?

01、加盟模式大而不强?

回顾八马茶业的上市之路,似乎走得并不顺利。

八马茶业2015年12月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交易,但由于新三板市场整体交投不活跃,股权流动性不理想,2018年4月,八马茶业从新三板终止挂牌。

直到2021年4月15日,八马茶业向深交所提出创业板IPO申请,但在三轮问询之后,于2022年5月10日又撤回了IPO申请。

招股书显示:八马茶业主要从事茶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标准输出及品牌零售业务。公司曾以研发、生产及销售安溪铁观音茶叶为主。现产品转向全品类茶叶,并推行加盟模式,实现了跨区域经营。

图/八马茶业官微

数据显示,2019-2021年,八马茶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0.23亿元、12.66亿元、17.44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9188.16万元、1.16亿元、1.63亿元。2022年一季度,营收4.51亿,净利润为4514万。

八马茶业一直采用加盟+直营的经营模式,其招股书中提到加盟模式是公司进行渠道拓展的重要一环。在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的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线下加盟模式销售额分别为4.8亿元、5.95亿元、8.91亿元和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47.44%、47.33%、51.50%和44.76%。

据其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八马茶业拥有超2300家加盟门店和400家直营店。加盟商几乎是直营店的6倍之数,但是营收比例却大致相等。而且在2019年、2020年加盟商的营收还低于直营门店的收入,就意味着现在八马茶业的加盟店模式或许是大而不强。

而且据其招股书显示,在2021年末八马茶业拥有的410家直营店中有191家处于亏损状态。也就是说,虽然八马茶业的直营门店贡献了近一半的整体营业收入,但真正撑起营收的却是其中的一半直营门店。

如此境况之下,公司的营销费用却占比较高,2019-2022年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3.58亿元、4.29亿元、5.76亿元和1.55亿元,占各期营收比例分别为35.02%、33.85%、33.04%、34.37%。

由此可见,这无疑是八马茶业经营效率和质量不佳的明显表现。

02、只是赚差价的“中间商”?

不同于中国茶叶及澜沧古茶的自主生产,八马茶业以采购成品茶为主。

近三年来,八马茶业所销售的产品中定制采购产品占比均超过50%,在这种模式下,供应商将产品制作完成、包装完成的定制成品交付后,八马茶业则直接对外进行销售。

据悉,八马茶业采购的主要物料为毛净、茶叶半成品、定制成品茶、茶具、茶食品以及包装辅料等。报告期内,主要物料采购金额分别约为5.17亿、6.58亿、7.69亿和2.1亿元,采购金额较大。

图/八马茶业官微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表示,八马茶业的商业模式就是收取加盟费,再将产品卖给加盟商,和蜜雪冰城等加盟企业类似,但市场迟早会饱和。另一方面,从研发投入方面来看,八马茶业的创新力显得犹为不足。

在八马茶业的招股书中显示,与持续稳定高投入的销售费用形成对比的是,其低于行业均值的研发投入。

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公司的这项支出分别为570.22万元、328.01万元、664.12万元和148.8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56%、0.26%、0.38%和0.33%,远低于同行中国茶叶2019年所达到的1.43%的研发费率。而在一季度末,八马茶业的研发人员数合计仅为1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0.49%。

在其公布的26项专利中,只有5项是关于茶叶制作工艺及生产方法的,外观设计专利却高达10项,其余的11项专利中5项也是茶叶包装流水线,也就是说,八马茶业的主要精力是在研究如何包装而不是生产茶叶上。

03、中国茶业难有品牌命?

中国有好茶,却少有好的茶叶品牌,可以说是行业的一大痛点。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编写的《中国茶叶产销形势发展报告》,2019年-2021年我国茶叶国内销售总额分别为2739.5亿元、2888.84亿元以及3120亿元,呈一路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

市场火热,但资本端却很冷静,且不说A股至今没有上市的茶企业,就连近两年拿到融资的企业也都是小罐茶、茶里ChaLi等新式茶品牌为主。

图/小罐茶官微

对于茶企来说,茶叶作为农产品,且需要高山和丘陵种植,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难以提升。而且茶叶品质、产量受气候影响较大,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限制。

而且对于茶企来说,茶叶本身淡旺季分布明显,需要应季采摘,漫长的淡季只能投入维护而无法产出其他收益。

又加上每种茶叶的品鉴期都不相同,一杯好茶的考量因素十分广泛,包括峰苗好、白毫显、条索紧、身骨重而挺直,好的茶业甚至全程人工操作,增加企业资产投入,使得茶企们几乎不可能实现市场规模化扩张,这与企业的品牌化相悖。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茶叶企业发展报告》,2017年我国茶叶企业总数为6万余家,其中仅87家企业总资产超过1亿元,6家企业总资产超过10亿元。2021年天福、澜沧古茶、八马茶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0.45%、0.16%及0.48%。

在市场上,茶叶的价格随着产地、气味等因素导致价格几十、几百不等,高的甚至达到几万,茶叶价格的全链不透明,增加了市场监管的难度。

比如八马茶业就曾在采购物料中,多次提到“产品的非标属性较强,无公开市场价格可比”,导致存货的成本确认很难精准……

不论现在市场如何,八马茶业的IPO之路再次开始,不过最终能否摘得“茶业第一股”的桂冠,我们还需拭目以待,但茶叶行业的规模化之路,仍是任重道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