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小米想高端,但实力允许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小米想高端,但实力允许么?

多年的低端“人设”不好改。

文|首席消费官 吴辰光 高恒

 

小米的高端梦还在继续。

12月11日,小米13系列发布,依然是全面对标苹果。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的话说,小米13系列是小米高端化战略三年探索的答卷之作,是小米史上最强大的数字旗舰机型。

从2020年小米10发布以来,小米的高端口号就一直没停过。但回顾小米10多年的发展史,曾剿灭山寨机,攀上国产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冠军宝座,过去的种种成功靠的就是低价策略。

如今,想撕掉低价标签,小米有些尴尬。包括雷军在内的现任高管和曾经的高管,那句“得屌丝者得天下”依然历历在目。

在国产手机市场同质化严重,国产厂商又没有太多重大技术突破的时候,只靠组装就想获取高端身份,小米的想法似乎有点简单。

不仅如此,业绩下滑、裁员、造车,这些关键词都表明小米现阶段太需要钱。而钱怎么来,或许就需要通过高端市场来获取更多的利润。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小米的低端“人设”不好改。

再次对标苹果

此次小米13系列发布会上,雷军再次表示,小米要死磕技术体验,全面对标苹果iPhone,并又一次将这两个系列的机型做了一一比较。

小米13系列采用一大一小的双尺寸双高端规格,其中,小米13对标iPhone 14,小米13 Pro对标iPhone14 Pro。售价方面,小米13售价3999元起,小米13Pro售价4999元起,而iPhone14售价则是5999元起,iPhone14Pro售价7999起。

在芯片性能方面,小米全系都搭载了最新骁龙处理器——第二代骁龙8处理器。而iPhone14仍是搭载去年上市的自家芯片A15,只有iPhone14 Pro系列才搭载今年最新的A16芯片。

小米声称,搭载了骁龙8处理器后,CPU多核性能提升37%,GPU性能提升42%,游戏体验超越A16。某知名高品质手游的原画质30min下,平均帧率高达59.9fps,机身最高温度仅43.1℃,并且屏幕亮度在30min内可做到全程不降。相比iPhone14平均55.9fps和49℃的表现,小米13的性能堪比游戏手机。此外,小米13在边充边玩的场景下,比iPhone14低8.2℃;边导航边听歌边充电的场景比iPhone14低2.7℃。可以说,小米13的整体温控都优于iPhone14。

在用户普遍关注的续航方面,小米13搭载了4500mAh第三代硅氧负极电池,支持67W有线秒充和50W无线充电。在内部DOU模型测试中,高达1.37天的成绩远胜iPhone14的0.98天,甚至超越了续航口碑极好的iPhone14 Pro Max的1.28天。

而小米13 Pro则拥有4820mAh超大电池,120W有线秒充和50W无线秒充,相比于iPhone14、iPhone14 Pro 的电池容量和无线充电功率都大幅领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小米13全系列搭载徕卡专业光学镜头、徕卡原生双画质,并新增徕卡长焦镜头。要知道一直以来iPhone在拍照方面都不算强项,而这正是小米等国产手机打差异化的地方。

系统方面,此次小米带来了系统软件部门结构重组后的首款作品——MIUI14,相比MIUI13,MIUI14的系统空间占用、系统内存占用、开机自启进程数均大幅减少,系统不可卸载应用仅剩8个。

在小米看来,要想全面对标苹果,无论是价格还是软硬件都要全面出击才行。

实际上,小米正式对标苹果是从2021年年底小米12系列的发布开始的,当时雷军曾表态:向苹果学习。

这一行为也引来众多质疑,甚至有网友笑称不切实际。在此次发布会上,雷军也借机回应称:如果小米没有对标iPhone的决心的话,怎么能把高端手机做好,所以全面对标iPhone是向iPhone学习,将来有机会超越iPhone的开始,所以无论软件和硬件一定认认真真对标iPhone。

自2020年小米10发布以来,小米就正式确立了高端化战略路线。在2021年8月,小米手机全球销售超越苹果排名上升到第二名后,雷军更是喊出了“三年拿下全球第一”的口号。随着小米12开启了全面对标苹果的时代后,雷军更加坚定了小米的高端战略。

对此,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小米喊高端也喊过几次了,一直没有做成,单从产品质量上看,和iPhone系列没多大差别,主要在于品牌。但雷军敢冲敢闯的劲头还是可以肯定的。

在飞象网创始人项立刚看来,小米想要实现真正的高端是有很大的难度的。一直以来,小米的性价比标签很明显,不是随便就能摆脱的。同时,真正的高端需要在产品上有真正意义的突破。但目前为止,小米所谓的高端产品和市面上的竞品大同小异,尤其在芯片、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上还不具备突破性的竞争力,这两方面没突破就没法进入高端世界。

通信世界全媒体总编辑刘启诚也认为,参数上的对比只是性能的一个指标而已,可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不是自己的,是借助高通等合作伙伴的力量,这和OPPO、VIVO等其他国产手机厂商没有本质区别。而价格从来不是高端市场竞争的关键。

低价标签难撕

不可否认,小米走高端的决心很大,但是纵观其多年的发展史,从出生就打性价比牌的小米给业界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低价,现在想要撕掉这个标签恐怕没那么容易。

2010年4月,小米成立。经过1年的筹备,在2011年8月,小米首款产品小米1面世,雷军的初心是为发烧而生,主打性比价。

那时的国内手机市场可谓群雄逐鹿,洋品牌中,既有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传统巨头,又有智能手机时代的新风向标苹果;本土品牌中,“中华酷联”已成为代表,同时,还有铺天盖地的山寨手机。可以说,小米是在更多的质疑声中诞生的。

在那个以运营商合约机为主的时代,国产手机的主打价格在2000-3000元,中高端机型在3000-4000元。但不按套路出牌的雷军以互联网思维切入,并将价格定在1999元,此举迅速引来了众多围观者。此时,小米低价搅局者的称号初步形成。

2013年,红米品牌诞生,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探到了千元以下,此举正式开启了国产手机平民化时代,而小米的市场份额也这个阶段快速提升。

仅用三年,小米就爬到了国内市场第一的位置。2014年,小米国内手机市场占有率达14.97%,成功超过三星手机的14.38%首次登顶第一。同年,小米全球出货量达6000万部,年增长率超过200%,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

“做全球最好的手机,只卖一半的价钱,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这是雷军在创业初期的设想。

但这个时期,业界对小米的最大印象就是低价。

“那个时期对价格敏感的人还是非常多的,小米靠实实在在的价格杀死了山寨机,填补了低端市场无品牌机的情况。”项立刚说道。

此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开始发生巨大转变,一方面,随着苹果标杆地位愈发明显,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老牌厂商则显得力不从心并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随着运营商逐渐对合约机型停止补贴,让部分赖以生存的国产厂商也开始掉队。国产手机代表从“中华酷联”逐渐变为“华米OV”。

市场的巨大转变,让小米有了更多的想法。2019年,雷军发微博表示:红米即将脱离小米,成为独立品牌。分开后,红米专注性价比,而小米则主攻中高端。

2020年2月,小米发布了冲击中高端市场的首款系列产品——小米10和小米10 Pro,定价分别为3999元起和4999元起。这一年,也被小米视为进入高端化的元年。

但尴尬的是,多年的低价路线就连小米自己也没能马上转换角色。2020年11月,时任小米集团清河大学副校长王嵋在公开发言时一句:“得屌丝者得天下,得年轻人得天下”,迅速风靡全网。事发后,这位高管火速请辞。

实际上,小米在从出道以来就被友商和线下渠道商称为是“屌丝机”,就连雷军早年也曾用屌丝自嘲,其曾在采访中表示:不介意做屌丝领袖。

可见,雷军和他的小米想摆脱低价标签没那么容易。

“想摆脱10年的品牌和产品调性是很难的,尤其是品牌标签不是一两下就能撕掉的。”刘启诚告诉首席消费官。

项立刚也认为,小米的“人设”很难改变,它在中低端市场的辨识度更高。

核心技术缺失

仔细发现,小米想走高端,除了品牌缺乏优势外,另一大症结则是核心技术缺失。

产业时评人张书乐指出,整体而言,小米手机依然是个组装机,属于自己的原装内容太少,难以形成真正独家的中高端体验。

一般而言,智能手机的两大核心体现为芯片和操作系统。先看芯片,目前包括小米、OPPO、VIVO都有自研芯片,有影像领域也有蓝牙领域,算是有突破,但还不是绝对实力的证明。

“这些都无法动摇高通的地盘。国产手机真正能做高端的只有华为,而华为的路子不是一般国产手机厂商能模仿的。”刘启诚说道。

但即便强如华为,在美国的无端制裁下,也暂时缺席了主流智能手机市场。某手机厂商内部人士告诉首席消费官:“华为有自主设计能力,但缺乏制造能力。如果仅仅是没有高通,华为依然能活,但美国的制裁是把整个制造环节切断,如果换做其他国产手机厂商基本就挂掉了。”

至于华为因暂时缺席留下来的市场份额,虽然被各大国产手机厂商瓜分了不少,但这样的增长表现似乎也没有太多说服力。

根据各大市场调研机构近年来的数据显示,国产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排名基本属于轮流坐庄,谁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持续领跑市场。

说白了,小米们还是缺乏硬实力。

“性价比上的差异太小,很难形成绝对优势,自然份额切割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整体依然是个组装机模式,很难真正黏住用户。”张书乐表示。

再看高端的好处就是提升利润。苹果iPhone很早就失去了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但稳定的利润来源却是国产手机厂商一直羡慕不已的。因此,国产手机厂商在近几年纷纷喊高端口号,也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利润增长点。但至少截至目前,都学不来。

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同属制造业的燃油车领域,国产车就曾因为品牌影响力,以及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上缺乏竞争力,始终走不了高端路线,即便靠模仿也徒劳。例如北汽BJ90,从外到内都在模仿奔驰,甚至连发动机都换装奔驰的发动机,但当价格也来到了百万元级别后,最终的结果却是惨不忍睹。试想如果消费者已然花了这么多钱,为什么不直接买台奔驰?

手机价格虽然没有汽车昂贵,但随着消费愈发趋于理性,如果没有突破性的技术革新,国产品牌现阶段的溢价能力真的比不过洋品牌,更何况大众对小米的低端印象已根深蒂固。

张毅告诉首席消费官:“注重高端并不一定就是崇洋媚外,华为过去成功的经验就是告诉业界,消费者是愿意为华为的高端买单的。从品牌形象的塑造到高端产品的打磨,华为走的路是值得小米学习的。”

再看操作系统,小米的MIUI虽然独树一帜,但也是双刃剑。小米在不能保证稳定的市场占有率的时候,怎么能保证用户在不同品牌的手机迭代时,因使用习惯上的改变造成的不适应。

更何况华为的鸿蒙系统已然快速跟上。数据显示,2022年,搭载HarmonyOS的华为设备已达3.2亿,鸿蒙智联已有合作伙伴超2200个,产品发货量超2.5亿,鸿蒙生态开发者超200万人,尤其是包括美的、格力、方太、九阳、帅康、苏泊尔等大量家电品牌都已经加入。截至2022年9月,小米全球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到5.64亿,中国大陆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41亿。

可见,同属“万物互联”的两个系统,日后势必会在用户争夺上更加激烈。

但是,小米现在的压力也很大。据小米刚刚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营收704.74亿元,同比下滑9.7%,经调整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滑59.1%,这是小米连续3个季度出现营收、净利同比双下滑。

最近,小米开始裁员,同时,还要造车。三季度,小米研发支出达41亿元,同比增加25.8%,,接近利润的两倍。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的投入从一季度的4.25亿元、二季度的6.11亿元增长至三季度的8.29亿元。再看华为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已达1105.81亿元,远超小米2021年全年的132亿元。

种种迹象表明,小米需要钱,需要提升利润来继续研发投入,但市场留给的空间还有多少?或许,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惨烈,小米“得屌丝者得天下”的路线还得再持续走下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小米

6.5k
  • 小米日本公司社长:将在日推出实体店推介物联网功能
  • 小米汽车:精英驾驶培训将会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小米想高端,但实力允许么?

多年的低端“人设”不好改。

文|首席消费官 吴辰光 高恒

 

小米的高端梦还在继续。

12月11日,小米13系列发布,依然是全面对标苹果。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的话说,小米13系列是小米高端化战略三年探索的答卷之作,是小米史上最强大的数字旗舰机型。

从2020年小米10发布以来,小米的高端口号就一直没停过。但回顾小米10多年的发展史,曾剿灭山寨机,攀上国产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冠军宝座,过去的种种成功靠的就是低价策略。

如今,想撕掉低价标签,小米有些尴尬。包括雷军在内的现任高管和曾经的高管,那句“得屌丝者得天下”依然历历在目。

在国产手机市场同质化严重,国产厂商又没有太多重大技术突破的时候,只靠组装就想获取高端身份,小米的想法似乎有点简单。

不仅如此,业绩下滑、裁员、造车,这些关键词都表明小米现阶段太需要钱。而钱怎么来,或许就需要通过高端市场来获取更多的利润。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小米的低端“人设”不好改。

再次对标苹果

此次小米13系列发布会上,雷军再次表示,小米要死磕技术体验,全面对标苹果iPhone,并又一次将这两个系列的机型做了一一比较。

小米13系列采用一大一小的双尺寸双高端规格,其中,小米13对标iPhone 14,小米13 Pro对标iPhone14 Pro。售价方面,小米13售价3999元起,小米13Pro售价4999元起,而iPhone14售价则是5999元起,iPhone14Pro售价7999起。

在芯片性能方面,小米全系都搭载了最新骁龙处理器——第二代骁龙8处理器。而iPhone14仍是搭载去年上市的自家芯片A15,只有iPhone14 Pro系列才搭载今年最新的A16芯片。

小米声称,搭载了骁龙8处理器后,CPU多核性能提升37%,GPU性能提升42%,游戏体验超越A16。某知名高品质手游的原画质30min下,平均帧率高达59.9fps,机身最高温度仅43.1℃,并且屏幕亮度在30min内可做到全程不降。相比iPhone14平均55.9fps和49℃的表现,小米13的性能堪比游戏手机。此外,小米13在边充边玩的场景下,比iPhone14低8.2℃;边导航边听歌边充电的场景比iPhone14低2.7℃。可以说,小米13的整体温控都优于iPhone14。

在用户普遍关注的续航方面,小米13搭载了4500mAh第三代硅氧负极电池,支持67W有线秒充和50W无线充电。在内部DOU模型测试中,高达1.37天的成绩远胜iPhone14的0.98天,甚至超越了续航口碑极好的iPhone14 Pro Max的1.28天。

而小米13 Pro则拥有4820mAh超大电池,120W有线秒充和50W无线秒充,相比于iPhone14、iPhone14 Pro 的电池容量和无线充电功率都大幅领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小米13全系列搭载徕卡专业光学镜头、徕卡原生双画质,并新增徕卡长焦镜头。要知道一直以来iPhone在拍照方面都不算强项,而这正是小米等国产手机打差异化的地方。

系统方面,此次小米带来了系统软件部门结构重组后的首款作品——MIUI14,相比MIUI13,MIUI14的系统空间占用、系统内存占用、开机自启进程数均大幅减少,系统不可卸载应用仅剩8个。

在小米看来,要想全面对标苹果,无论是价格还是软硬件都要全面出击才行。

实际上,小米正式对标苹果是从2021年年底小米12系列的发布开始的,当时雷军曾表态:向苹果学习。

这一行为也引来众多质疑,甚至有网友笑称不切实际。在此次发布会上,雷军也借机回应称:如果小米没有对标iPhone的决心的话,怎么能把高端手机做好,所以全面对标iPhone是向iPhone学习,将来有机会超越iPhone的开始,所以无论软件和硬件一定认认真真对标iPhone。

自2020年小米10发布以来,小米就正式确立了高端化战略路线。在2021年8月,小米手机全球销售超越苹果排名上升到第二名后,雷军更是喊出了“三年拿下全球第一”的口号。随着小米12开启了全面对标苹果的时代后,雷军更加坚定了小米的高端战略。

对此,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小米喊高端也喊过几次了,一直没有做成,单从产品质量上看,和iPhone系列没多大差别,主要在于品牌。但雷军敢冲敢闯的劲头还是可以肯定的。

在飞象网创始人项立刚看来,小米想要实现真正的高端是有很大的难度的。一直以来,小米的性价比标签很明显,不是随便就能摆脱的。同时,真正的高端需要在产品上有真正意义的突破。但目前为止,小米所谓的高端产品和市面上的竞品大同小异,尤其在芯片、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上还不具备突破性的竞争力,这两方面没突破就没法进入高端世界。

通信世界全媒体总编辑刘启诚也认为,参数上的对比只是性能的一个指标而已,可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不是自己的,是借助高通等合作伙伴的力量,这和OPPO、VIVO等其他国产手机厂商没有本质区别。而价格从来不是高端市场竞争的关键。

低价标签难撕

不可否认,小米走高端的决心很大,但是纵观其多年的发展史,从出生就打性价比牌的小米给业界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低价,现在想要撕掉这个标签恐怕没那么容易。

2010年4月,小米成立。经过1年的筹备,在2011年8月,小米首款产品小米1面世,雷军的初心是为发烧而生,主打性比价。

那时的国内手机市场可谓群雄逐鹿,洋品牌中,既有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传统巨头,又有智能手机时代的新风向标苹果;本土品牌中,“中华酷联”已成为代表,同时,还有铺天盖地的山寨手机。可以说,小米是在更多的质疑声中诞生的。

在那个以运营商合约机为主的时代,国产手机的主打价格在2000-3000元,中高端机型在3000-4000元。但不按套路出牌的雷军以互联网思维切入,并将价格定在1999元,此举迅速引来了众多围观者。此时,小米低价搅局者的称号初步形成。

2013年,红米品牌诞生,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探到了千元以下,此举正式开启了国产手机平民化时代,而小米的市场份额也这个阶段快速提升。

仅用三年,小米就爬到了国内市场第一的位置。2014年,小米国内手机市场占有率达14.97%,成功超过三星手机的14.38%首次登顶第一。同年,小米全球出货量达6000万部,年增长率超过200%,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

“做全球最好的手机,只卖一半的价钱,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这是雷军在创业初期的设想。

但这个时期,业界对小米的最大印象就是低价。

“那个时期对价格敏感的人还是非常多的,小米靠实实在在的价格杀死了山寨机,填补了低端市场无品牌机的情况。”项立刚说道。

此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开始发生巨大转变,一方面,随着苹果标杆地位愈发明显,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老牌厂商则显得力不从心并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随着运营商逐渐对合约机型停止补贴,让部分赖以生存的国产厂商也开始掉队。国产手机代表从“中华酷联”逐渐变为“华米OV”。

市场的巨大转变,让小米有了更多的想法。2019年,雷军发微博表示:红米即将脱离小米,成为独立品牌。分开后,红米专注性价比,而小米则主攻中高端。

2020年2月,小米发布了冲击中高端市场的首款系列产品——小米10和小米10 Pro,定价分别为3999元起和4999元起。这一年,也被小米视为进入高端化的元年。

但尴尬的是,多年的低价路线就连小米自己也没能马上转换角色。2020年11月,时任小米集团清河大学副校长王嵋在公开发言时一句:“得屌丝者得天下,得年轻人得天下”,迅速风靡全网。事发后,这位高管火速请辞。

实际上,小米在从出道以来就被友商和线下渠道商称为是“屌丝机”,就连雷军早年也曾用屌丝自嘲,其曾在采访中表示:不介意做屌丝领袖。

可见,雷军和他的小米想摆脱低价标签没那么容易。

“想摆脱10年的品牌和产品调性是很难的,尤其是品牌标签不是一两下就能撕掉的。”刘启诚告诉首席消费官。

项立刚也认为,小米的“人设”很难改变,它在中低端市场的辨识度更高。

核心技术缺失

仔细发现,小米想走高端,除了品牌缺乏优势外,另一大症结则是核心技术缺失。

产业时评人张书乐指出,整体而言,小米手机依然是个组装机,属于自己的原装内容太少,难以形成真正独家的中高端体验。

一般而言,智能手机的两大核心体现为芯片和操作系统。先看芯片,目前包括小米、OPPO、VIVO都有自研芯片,有影像领域也有蓝牙领域,算是有突破,但还不是绝对实力的证明。

“这些都无法动摇高通的地盘。国产手机真正能做高端的只有华为,而华为的路子不是一般国产手机厂商能模仿的。”刘启诚说道。

但即便强如华为,在美国的无端制裁下,也暂时缺席了主流智能手机市场。某手机厂商内部人士告诉首席消费官:“华为有自主设计能力,但缺乏制造能力。如果仅仅是没有高通,华为依然能活,但美国的制裁是把整个制造环节切断,如果换做其他国产手机厂商基本就挂掉了。”

至于华为因暂时缺席留下来的市场份额,虽然被各大国产手机厂商瓜分了不少,但这样的增长表现似乎也没有太多说服力。

根据各大市场调研机构近年来的数据显示,国产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排名基本属于轮流坐庄,谁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持续领跑市场。

说白了,小米们还是缺乏硬实力。

“性价比上的差异太小,很难形成绝对优势,自然份额切割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整体依然是个组装机模式,很难真正黏住用户。”张书乐表示。

再看高端的好处就是提升利润。苹果iPhone很早就失去了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但稳定的利润来源却是国产手机厂商一直羡慕不已的。因此,国产手机厂商在近几年纷纷喊高端口号,也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利润增长点。但至少截至目前,都学不来。

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同属制造业的燃油车领域,国产车就曾因为品牌影响力,以及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上缺乏竞争力,始终走不了高端路线,即便靠模仿也徒劳。例如北汽BJ90,从外到内都在模仿奔驰,甚至连发动机都换装奔驰的发动机,但当价格也来到了百万元级别后,最终的结果却是惨不忍睹。试想如果消费者已然花了这么多钱,为什么不直接买台奔驰?

手机价格虽然没有汽车昂贵,但随着消费愈发趋于理性,如果没有突破性的技术革新,国产品牌现阶段的溢价能力真的比不过洋品牌,更何况大众对小米的低端印象已根深蒂固。

张毅告诉首席消费官:“注重高端并不一定就是崇洋媚外,华为过去成功的经验就是告诉业界,消费者是愿意为华为的高端买单的。从品牌形象的塑造到高端产品的打磨,华为走的路是值得小米学习的。”

再看操作系统,小米的MIUI虽然独树一帜,但也是双刃剑。小米在不能保证稳定的市场占有率的时候,怎么能保证用户在不同品牌的手机迭代时,因使用习惯上的改变造成的不适应。

更何况华为的鸿蒙系统已然快速跟上。数据显示,2022年,搭载HarmonyOS的华为设备已达3.2亿,鸿蒙智联已有合作伙伴超2200个,产品发货量超2.5亿,鸿蒙生态开发者超200万人,尤其是包括美的、格力、方太、九阳、帅康、苏泊尔等大量家电品牌都已经加入。截至2022年9月,小米全球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到5.64亿,中国大陆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41亿。

可见,同属“万物互联”的两个系统,日后势必会在用户争夺上更加激烈。

但是,小米现在的压力也很大。据小米刚刚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营收704.74亿元,同比下滑9.7%,经调整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滑59.1%,这是小米连续3个季度出现营收、净利同比双下滑。

最近,小米开始裁员,同时,还要造车。三季度,小米研发支出达41亿元,同比增加25.8%,,接近利润的两倍。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的投入从一季度的4.25亿元、二季度的6.11亿元增长至三季度的8.29亿元。再看华为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已达1105.81亿元,远超小米2021年全年的132亿元。

种种迹象表明,小米需要钱,需要提升利润来继续研发投入,但市场留给的空间还有多少?或许,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惨烈,小米“得屌丝者得天下”的路线还得再持续走下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