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血氧仪、呼吸机、制氧机充斥社交媒体,谁在助推“医药焦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血氧仪、呼吸机、制氧机充斥社交媒体,谁在助推“医药焦虑”

对各种医疗器械铺天盖地的“抢购潮”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图片来源:Pexels-Tima Miroshnichenko

文|娱乐资本论 西西弗 廿四

“买了血氧仪,又下单了氧气瓶。因为新冠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很多,如果血氧低了,也能马上吸氧。当然最终还是要去医院,但是家里这些设备齐全了,就能提高存活率。”

半个月前,各大社区平台上就开始盛传,如果疫情防疫放开,建议一定要做好四个准备。除了常用退烧药以外,还要准备雾化器、血氧仪等设备。

21日,樊登发文提醒大家:一定要关注老人的血氧饱和度。连日来,多位专家也提醒,需警惕老人“沉默性缺氧”。

一时间,又把血氧仪推上了风口。近一个月内,血氧仪百度搜索指数日均值为8956,同比增长2238倍。

事实上,血氧仪断货只是疫情期间物资抢购的一个缩影。

从血氧仪,到制氧机,再到雾化器,乃至呼吸机,医疗器械的抢购风潮背后,揭示出互联网用户的医药焦虑。

血氧仪价格不高,普通家庭也可以配备,但对此有迫切需求的,其实是有基础病的老人,或是高龄老人,尤其是对身体感知变弱,甚至是失智失能的老人。

而制氧机,其实是有肺部疾病的患者才需要,并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健康人盲目使用可能适得其反。

对各种医疗器械铺天盖地的“抢购潮”背后,谁在助推我们的医药焦虑?

血氧仪缺货,人在北京的我“慌了”

“父母五十多岁有基础病,还没阳,要不要买血氧仪、制氧机,身边的几乎都给家里预备了。”北京90后白领Miya在小红书发完帖子,加了#制氧机# #血氧仪# #焦虑#等话题之后,瞬间有了上百条评论。

有网友表示,“父母挺年轻,基础病也不严重,几乎用不到。”也有网友表示,“手头再紧张也一定要买,情愿用不上,也不要等到用时到处求人,实在不行,至少备一个便携氧气瓶,去医院没床位、有床位也不够氧气筒的情况下,还能顶一阵。”

“老家的人一个个倒下,我在北京干着急。”这几天,Miya止不住的焦虑,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她不在老人身边,自从被科普“沉默型缺氧”后,并刷完几个高赞帖后,她时刻担心爸妈中招出现类似问题,没办法及时被发现、就医。

这些高赞帖的共同点是案例都过于极致——“爷爷在没有基础病的情况下,拍片肺部白了一大片,武汉医院全都是重症老人,满到连呼吸机都没有,还好之后有其他医院接收。”

这些好心分享的网友还会在帖子中着重提醒,“家里有老人感染的一定要备血氧仪”,“那些说没用的都是家里老人没经历过的”。

多个极致事例集中推送的氛围,戳中了Miya的痛点,她的焦虑情绪越来越严重。

不过目前的现状是,血氧仪难买且贵,特别是前有布洛芬、连花清瘟、抗原试剂盒的缺货教训,很多年轻人不想等爆发严重的时候抢购。

或许因为年轻人都是一样的想法,线上电商平台早已断货,在小红书,血氧仪的作用很好查,但选什么牌子难以判断,网友们会跟风买头部大品牌。

“原本不超过80元的鱼跃,现在在淘宝卖到了339元,京东是299元,但需要每天十点限量抢购,还是预售十五天,甚至疫情严重的地方,快递不一定及时送到。”Miya无奈说道。

也有不少网友会在小红书发文痛批“鱼跃血氧仪、海龟制氧机涨价”,顺便求助其他购买渠道。

Miya发现了不对劲,近两天,不少品牌、商家开始显性或隐形引流,趁机贩卖焦虑。

一种是在博主分享自家老人治病经历的评论区引流,以制氧机为例,其中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延缓病情发展,被个别商家渲染成治愈致命的重症肺炎,网友被引发焦虑后,会立即私信,商家会表明,“这是医用的8L制氧机、全新、赔钱出,4300元,现货,顺丰包邮。”

据剁主了解,目前,家用制氧机的价格在2000-7000元之间,在随机咨询的三家旗舰店中,均出现缺货状况。

还有一种是发帖子拉踩同行,之后以消费者身份带出自己的品牌,比如“鱼跃发国难财,普通店家的血氧仪可以吗?我在拼多多买了一个。”有的说自己的品牌功能好、性价比高,有的说自己不涨价、很良心,还有说自己就是做血氧仪的厂家,之前都是出口国外的。

Miya被安利后,到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平台搜时,看到店铺图片大红字写着“绝不涨价”,再看商品评价,清一色的3000+好评内容,她开始怀疑自己前面经历的一切都是营销手段,甚至上午收藏尚未购买的58元血氧仪,下午就翻倍售卖,再刷小红书时,就看有网友发帖反馈同款店铺:“被骗了,买回来货不对板”。

00后阿智则告诉剁主,近期,每到半夜,他的抖音首页就会频繁推送卖血氧仪的直播间,几乎都是工厂店在带货,客单价都在百元以内,主播的话术离不开以下几点“某东某宝某多基本品牌都没货,我们能拍就能发,质保一年”,“家里老人小孩都需要,我们只把有限的库存卖给最需要的人”,“你在别的地方能找到现货吗?我一上架,转瞬就没”。

还有最为投机的是一些博主,在测评新冠之后,又开始测评血氧仪。阿智说,他已经刷到几个千粉博主为了接广告,发帖说自己家里老人生病,推荐大家买血氧仪,几十万的点赞,同款的同时,连文案都一模一样。

甚至有的海外博主还会用自己的亲身经验来吸睛,比如做美甲会影响指夹式血氧仪的使用,偏移购买血氧仪的重点。

对于年轻人来说,目前的社交平台一会儿有朋友分享买血氧仪和制氧机,一会儿又刷到有人说没必要,众说纷纭、信息难以分辨的同时,还有一批商家、品牌顺势涨价,牟取暴利,当大家都买不到的时候,经销商们再进一步火上浇油。

恶意的舆论炒作加上满天飞的谣言发酵,血氧仪、制氧机之外,呼吸机、氧气罐、轮椅、甚至担架,成了“互联网自救清单”,很多人买不到只能陷入无限的恐慌中。

血氧仪、制氧机、呼吸机,到底有没有必要购买?

吊诡的是,在线上血氧仪翻倍涨价、制氧机脱销下架之时,北京等一线城市除外的线下毫无波澜,特别是在四五线城市,基本没人在乎,货源充足,甚至会比线上便宜。

剁主打电话给方圆十里的北京线下药店,要么表示没有货,要么表示只卖给医院,不卖给个人。线上在美团买药等界面搜索“血氧仪”,价格均涨到200元以上。

而在Miya的家乡洛阳,血氧仪在医疗器械店可以买到,最贵只需要150元,直接联系工厂发货,医院、药店几乎没有不售卖血氧仪的。

小艺的妈妈是一位医生,年轻时就在ICU工作过,在她们的经验看来,关于血氧仪,有肺部基础病的高龄老人可以备上。

但制氧机则完全不同。

像一些需要制氧机的家庭,基本之前都在医生的建议下配备到位,很少到现在去问“我需不需要制氧机。”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学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查琼芳详细举例,通常情况下,在呼吸科有两种疾病,建议家属给患者买制氧机,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严重的间质性肺病。

如果老年人无基础疾病并接种了疫苗,不必要准备制氧机。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有吸氧需求,也应遵医嘱使用,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导致严重健康问题。

更离谱的抢购,是呼吸机。

呼吸机分为无创呼吸机和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用于治疗呼吸暂停综合征(即打呼噜),并不能治疗新冠;有创呼吸机需要插管,必须在医院使用。

如果只是针对新冠,购置呼吸机几乎没有任何必要。

当理性科普遭遇“围攻”

微博大V“柴知道”一条关于呼吸机和制氧机的科普视频下面,网友们掀起了一场“论战”。

“关注柴很多年了,但第一次对柴的科普有些失望。这次科普足够理性,但也足够欠缺对于现实情况的考虑,没有考虑到现在医疗资源如此紧张的当下,如果无法及时入院,血氧饱和度又不断下降的状况应该如何解决?”

“都建议重症就医,但是在城市120排了100多号人,哪医院哪有说就诊就就诊的?从血氧下93到送医吸上氧气都不知道过多久,反正我买了。个人觉得制氧机还是有用,至少买几瓶氧气,主要用在发病,到医院,这段时间撑住。因为医疗挤兑或者各种意外耽误时间的情况很难免。”

在评论区,关于医疗资源挤兑的担忧,超越了对于呼吸机、制氧机必要性的讨论。网友们大声疾呼,在“科普”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可能遭遇的极端情况。

但实际上,家用氧疗设备只有非常狭窄的应用场景和很有限的安宁缓和治疗效果。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韩淑华表示,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家用设备会立即失去作用。随着奥密克戎的病理机制变化,使得家用氧疗设备的价值进一步大幅降低。

显然,焦虑的网友更需要的是情绪释放的出口,而医疗器械的消费,成为缓解焦虑的良药。

另一方面,几乎所有互联网平台都有个性化算法推荐功能,只要搜索了相关信息,接下来用户就容易被大量的焦虑宣泄的内容包围,从而让自己的医药焦虑愈发严重。

简而言之,疫情之下,平台信息茧房直接加重了人们的医药焦虑。

事实上,在社交媒体上,人们更倾向于分享“严重的事故”,各种极端的信息主导着舆论场,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些极端案例背后的概率问题。

“其实绝大多数老人都康复了,只有不好消息的人们才有表达欲。我妈70岁了,糖尿病引发了各种基础病,还每个星期透析,也很快就好了。”

在小红书,一则《有没有谁家七八十岁老人感染后康复了呀》的帖子,治愈了很多人的“焦虑症”。

“我姥姥84岁有新冠,日常吃一大把药,20天前打的第一针疫苗,阳了都没发烧,就咳嗽了几天,现在已经好了。比我阳完虚的要死的状态好多了。”

“我担心我姥姥,都快焦虑死了。这篇帖子下面的留言,极大缓解了我的焦虑,感谢姐妹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血氧仪、呼吸机、制氧机充斥社交媒体,谁在助推“医药焦虑”

对各种医疗器械铺天盖地的“抢购潮”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图片来源:Pexels-Tima Miroshnichenko

文|娱乐资本论 西西弗 廿四

“买了血氧仪,又下单了氧气瓶。因为新冠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很多,如果血氧低了,也能马上吸氧。当然最终还是要去医院,但是家里这些设备齐全了,就能提高存活率。”

半个月前,各大社区平台上就开始盛传,如果疫情防疫放开,建议一定要做好四个准备。除了常用退烧药以外,还要准备雾化器、血氧仪等设备。

21日,樊登发文提醒大家:一定要关注老人的血氧饱和度。连日来,多位专家也提醒,需警惕老人“沉默性缺氧”。

一时间,又把血氧仪推上了风口。近一个月内,血氧仪百度搜索指数日均值为8956,同比增长2238倍。

事实上,血氧仪断货只是疫情期间物资抢购的一个缩影。

从血氧仪,到制氧机,再到雾化器,乃至呼吸机,医疗器械的抢购风潮背后,揭示出互联网用户的医药焦虑。

血氧仪价格不高,普通家庭也可以配备,但对此有迫切需求的,其实是有基础病的老人,或是高龄老人,尤其是对身体感知变弱,甚至是失智失能的老人。

而制氧机,其实是有肺部疾病的患者才需要,并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健康人盲目使用可能适得其反。

对各种医疗器械铺天盖地的“抢购潮”背后,谁在助推我们的医药焦虑?

血氧仪缺货,人在北京的我“慌了”

“父母五十多岁有基础病,还没阳,要不要买血氧仪、制氧机,身边的几乎都给家里预备了。”北京90后白领Miya在小红书发完帖子,加了#制氧机# #血氧仪# #焦虑#等话题之后,瞬间有了上百条评论。

有网友表示,“父母挺年轻,基础病也不严重,几乎用不到。”也有网友表示,“手头再紧张也一定要买,情愿用不上,也不要等到用时到处求人,实在不行,至少备一个便携氧气瓶,去医院没床位、有床位也不够氧气筒的情况下,还能顶一阵。”

“老家的人一个个倒下,我在北京干着急。”这几天,Miya止不住的焦虑,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她不在老人身边,自从被科普“沉默型缺氧”后,并刷完几个高赞帖后,她时刻担心爸妈中招出现类似问题,没办法及时被发现、就医。

这些高赞帖的共同点是案例都过于极致——“爷爷在没有基础病的情况下,拍片肺部白了一大片,武汉医院全都是重症老人,满到连呼吸机都没有,还好之后有其他医院接收。”

这些好心分享的网友还会在帖子中着重提醒,“家里有老人感染的一定要备血氧仪”,“那些说没用的都是家里老人没经历过的”。

多个极致事例集中推送的氛围,戳中了Miya的痛点,她的焦虑情绪越来越严重。

不过目前的现状是,血氧仪难买且贵,特别是前有布洛芬、连花清瘟、抗原试剂盒的缺货教训,很多年轻人不想等爆发严重的时候抢购。

或许因为年轻人都是一样的想法,线上电商平台早已断货,在小红书,血氧仪的作用很好查,但选什么牌子难以判断,网友们会跟风买头部大品牌。

“原本不超过80元的鱼跃,现在在淘宝卖到了339元,京东是299元,但需要每天十点限量抢购,还是预售十五天,甚至疫情严重的地方,快递不一定及时送到。”Miya无奈说道。

也有不少网友会在小红书发文痛批“鱼跃血氧仪、海龟制氧机涨价”,顺便求助其他购买渠道。

Miya发现了不对劲,近两天,不少品牌、商家开始显性或隐形引流,趁机贩卖焦虑。

一种是在博主分享自家老人治病经历的评论区引流,以制氧机为例,其中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延缓病情发展,被个别商家渲染成治愈致命的重症肺炎,网友被引发焦虑后,会立即私信,商家会表明,“这是医用的8L制氧机、全新、赔钱出,4300元,现货,顺丰包邮。”

据剁主了解,目前,家用制氧机的价格在2000-7000元之间,在随机咨询的三家旗舰店中,均出现缺货状况。

还有一种是发帖子拉踩同行,之后以消费者身份带出自己的品牌,比如“鱼跃发国难财,普通店家的血氧仪可以吗?我在拼多多买了一个。”有的说自己的品牌功能好、性价比高,有的说自己不涨价、很良心,还有说自己就是做血氧仪的厂家,之前都是出口国外的。

Miya被安利后,到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平台搜时,看到店铺图片大红字写着“绝不涨价”,再看商品评价,清一色的3000+好评内容,她开始怀疑自己前面经历的一切都是营销手段,甚至上午收藏尚未购买的58元血氧仪,下午就翻倍售卖,再刷小红书时,就看有网友发帖反馈同款店铺:“被骗了,买回来货不对板”。

00后阿智则告诉剁主,近期,每到半夜,他的抖音首页就会频繁推送卖血氧仪的直播间,几乎都是工厂店在带货,客单价都在百元以内,主播的话术离不开以下几点“某东某宝某多基本品牌都没货,我们能拍就能发,质保一年”,“家里老人小孩都需要,我们只把有限的库存卖给最需要的人”,“你在别的地方能找到现货吗?我一上架,转瞬就没”。

还有最为投机的是一些博主,在测评新冠之后,又开始测评血氧仪。阿智说,他已经刷到几个千粉博主为了接广告,发帖说自己家里老人生病,推荐大家买血氧仪,几十万的点赞,同款的同时,连文案都一模一样。

甚至有的海外博主还会用自己的亲身经验来吸睛,比如做美甲会影响指夹式血氧仪的使用,偏移购买血氧仪的重点。

对于年轻人来说,目前的社交平台一会儿有朋友分享买血氧仪和制氧机,一会儿又刷到有人说没必要,众说纷纭、信息难以分辨的同时,还有一批商家、品牌顺势涨价,牟取暴利,当大家都买不到的时候,经销商们再进一步火上浇油。

恶意的舆论炒作加上满天飞的谣言发酵,血氧仪、制氧机之外,呼吸机、氧气罐、轮椅、甚至担架,成了“互联网自救清单”,很多人买不到只能陷入无限的恐慌中。

血氧仪、制氧机、呼吸机,到底有没有必要购买?

吊诡的是,在线上血氧仪翻倍涨价、制氧机脱销下架之时,北京等一线城市除外的线下毫无波澜,特别是在四五线城市,基本没人在乎,货源充足,甚至会比线上便宜。

剁主打电话给方圆十里的北京线下药店,要么表示没有货,要么表示只卖给医院,不卖给个人。线上在美团买药等界面搜索“血氧仪”,价格均涨到200元以上。

而在Miya的家乡洛阳,血氧仪在医疗器械店可以买到,最贵只需要150元,直接联系工厂发货,医院、药店几乎没有不售卖血氧仪的。

小艺的妈妈是一位医生,年轻时就在ICU工作过,在她们的经验看来,关于血氧仪,有肺部基础病的高龄老人可以备上。

但制氧机则完全不同。

像一些需要制氧机的家庭,基本之前都在医生的建议下配备到位,很少到现在去问“我需不需要制氧机。”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学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查琼芳详细举例,通常情况下,在呼吸科有两种疾病,建议家属给患者买制氧机,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严重的间质性肺病。

如果老年人无基础疾病并接种了疫苗,不必要准备制氧机。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有吸氧需求,也应遵医嘱使用,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导致严重健康问题。

更离谱的抢购,是呼吸机。

呼吸机分为无创呼吸机和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用于治疗呼吸暂停综合征(即打呼噜),并不能治疗新冠;有创呼吸机需要插管,必须在医院使用。

如果只是针对新冠,购置呼吸机几乎没有任何必要。

当理性科普遭遇“围攻”

微博大V“柴知道”一条关于呼吸机和制氧机的科普视频下面,网友们掀起了一场“论战”。

“关注柴很多年了,但第一次对柴的科普有些失望。这次科普足够理性,但也足够欠缺对于现实情况的考虑,没有考虑到现在医疗资源如此紧张的当下,如果无法及时入院,血氧饱和度又不断下降的状况应该如何解决?”

“都建议重症就医,但是在城市120排了100多号人,哪医院哪有说就诊就就诊的?从血氧下93到送医吸上氧气都不知道过多久,反正我买了。个人觉得制氧机还是有用,至少买几瓶氧气,主要用在发病,到医院,这段时间撑住。因为医疗挤兑或者各种意外耽误时间的情况很难免。”

在评论区,关于医疗资源挤兑的担忧,超越了对于呼吸机、制氧机必要性的讨论。网友们大声疾呼,在“科普”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可能遭遇的极端情况。

但实际上,家用氧疗设备只有非常狭窄的应用场景和很有限的安宁缓和治疗效果。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韩淑华表示,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家用设备会立即失去作用。随着奥密克戎的病理机制变化,使得家用氧疗设备的价值进一步大幅降低。

显然,焦虑的网友更需要的是情绪释放的出口,而医疗器械的消费,成为缓解焦虑的良药。

另一方面,几乎所有互联网平台都有个性化算法推荐功能,只要搜索了相关信息,接下来用户就容易被大量的焦虑宣泄的内容包围,从而让自己的医药焦虑愈发严重。

简而言之,疫情之下,平台信息茧房直接加重了人们的医药焦虑。

事实上,在社交媒体上,人们更倾向于分享“严重的事故”,各种极端的信息主导着舆论场,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些极端案例背后的概率问题。

“其实绝大多数老人都康复了,只有不好消息的人们才有表达欲。我妈70岁了,糖尿病引发了各种基础病,还每个星期透析,也很快就好了。”

在小红书,一则《有没有谁家七八十岁老人感染后康复了呀》的帖子,治愈了很多人的“焦虑症”。

“我姥姥84岁有新冠,日常吃一大把药,20天前打的第一针疫苗,阳了都没发烧,就咳嗽了几天,现在已经好了。比我阳完虚的要死的状态好多了。”

“我担心我姥姥,都快焦虑死了。这篇帖子下面的留言,极大缓解了我的焦虑,感谢姐妹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