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解局
洁白清香的茉莉花,在世界很多地方都特别受欢迎。
顺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印度传入中国后,茉莉花成了中国人的心头好。
今天,这朵小小的茉莉花,已经是个年产值百亿元的产业。
而茉莉花产业的“宇宙尽头”,不在发源地印度,不在独爱茉莉花茶的北京,也不在茶馆遍地的四川,而是广西山沟里的小城——横州市。
这个小小的县级市,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的产量,占了全国的80%以上、全球产量的60%以上。
也就是说,全世界10朵茉莉花,其中至少有6朵就来自这里。
全球10多茉莉花,6朵出自横县
四面环山的横县,2021年刚撤县建市成了横州市。
每年4月到10月,这个被群山环绕的广西小城,茉莉花的香气就一直萦绕不散。
在整个中国,98%的茉莉花和94%的茉莉花茶,产自广西横州、福建福州和四川犍为。
横州更是其中绝对的主力——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的产量,占到了全国产量的80%以上。
广西横县在全国4大茉莉花产区中产量一枝独秀,花茶产量更是占了80%以上
在全球的茉莉花市场上,横州的产量也妥妥地占了60%以上。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里就是全世界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的中心。
人口刚过90万的横州市,有33万花农,茉莉花的种植面积有12.5万亩,年产茉莉花鲜花10.2万吨、茉莉花茶8万吨。
根据当地茉莉花产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横州出产的茉莉花,每公斤的均价突破了36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根据这个价格推算,一亩茉莉花田一年能收入2万元以上。
“碾压式”的产量,自然能吸引到国内外知名的品牌来这里寻找原料。
像张一元、吴裕泰这样国内知名的茶品牌,茉莉花绝大多数来自横州,而像星巴克、康师傅、娃哈哈、奈雪这样的饮料巨头,使用的茉莉花原料,也同样是来自这里。
横州的茉莉花,几乎渗透在所有的茉莉花饮品品牌中
有茉莉花产量的优势,再加上茉莉花茶和饮料龙头企业的青睐,横州把茉莉花产业做成了一门年产值百亿元的大生意。
2021年,横州茉莉花产业综合产值是143.8亿元,其中茉莉花茶企业有130多家,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就有18家。
根据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横州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的综合品牌价值,2022年已经达到了218.14亿元。
早在2000年,当时的横县就被命名为“中国茉莉之乡”,2013年,横县茉莉花和横县茉莉花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0年正式成为中国和欧盟互相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
2009-2019年中国茉莉花茶出口总量的趋势图
成为“花魁”的横州,其实种茉莉花的历史只有区区几十年。
这个“后来者”,怎么把自己变成了全球茉莉花产业的中心?
横县凭什么把小花朵做成大产业
跟有几百年制茶悠久历史,最后成为茉莉花茶龙头的福州不同,横州并没有以茉莉花为产业的传统。
作为一个绝对的“后来者”,横县起初只是因为自己这里的气候适宜种植茉莉花,才误打误撞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上世纪60年代,横县开始和茉莉花有了交集。
那时,整个横县只有3公顷从外地移植过来的茉莉花田。
1978年,横县茶厂创制了自己的茉莉花茶,不过,既没什么名气,又没有规模,更没有传统的横县茉莉花茶,和横县的茶厂一样,默默无闻,举步维艰。
1983年,广西举办了一次茉莉花茶的评选,横县茶厂参展的茉莉花茶,因为用了当地优质的茉莉花,一举夺魁。
这让一部分外地客商,初次知道横县,知道这里的水土气候种出来的茉莉花不仅品质不错,而且开花早、花期还长。
横县茉莉花开始有了市场。
看到能发家致富,横县开始积极“种花”,县城的蔬菜大队和周边的村子,出现成片的茉莉花田。
横县茉莉花的种植面积一直在增加
积极的姿态,换来的是更大的机会。
1989年,全国茶加工产销座谈会在横县召开。
一边是横县发展迅猛的茉莉花渐成气候,一边是广东、江浙、福建这些原先传统的茉莉花种植产地,在改革开放中需要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填进工业化的进程。
于是,当年这个会议就决定把全国茉莉花茶的生产重心,从福建、江浙转移到横县来。
横县的茉莉花开始野蛮生长。
到了1997年,一个小小的横县就有190多家茉莉花茶加工企业,满大街都是加工作坊,弄台烘干机就开始加工。
欣欣向荣的背后,内卷的横县茉莉花开始了第一轮洗牌。
2000年,横县成了“中国茉莉之乡”。
这块“金字招牌”得来不易,但如果仍旧任由其无序发展,想毁了它却轻而易举。
也是在这一年,当地政府开始规范茉莉花产业的发展。
2000年,横县成立了茉莉花产业发展委员会,随后又设立茉莉花产业管理局和茉莉花研究所,统一指导、协调、监督管理茉莉花相关产业的发展。
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茉莉花产地的同时,横县开始在茉莉花产业上“横向”发展,除了茉莉花和茉莉花茶之外,又开发了盆栽、食品、药用、旅游等相关内容的1+9产业链条。
横州依托茉莉花产业,打造的1+9发展模式
有了政策的扶持和政府的引导,当地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始走上正轨,外来的大品牌也投资横县,开始把这里当成了真正的加工基地。
横县也取代了称霸茉莉花茶几百年的福州,变成了真正的茉莉花产业的中心。
好一朵横县茉莉花的“野心”
横县,开始喊出了“好一朵横县茉莉花”的口号。
横县茉莉花产业成功的原因,除了规模大、产销能力强之外,更重要的是把茉莉花和地理标识捆绑,让横县和茉莉花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区域公共品牌IP。
从一开始,当地政府似乎就在有意识地聚集力量,让横县的茉莉花成为一个区域品牌,借此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从2013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牌,到2018年,在全国718个知名品牌价值榜上,茉莉花茶和茉莉花分别排名第28位和第63位。
再到去年,横县茉莉花茶的品牌价值上升到全国第19位,成为广西地理标志的第一品牌,横县一直把茉莉花产业与自身捆绑,打造一个统一的区域公共品牌。
2022年,横县茉莉花茶品牌价值160.46亿元,横县茉莉花品牌价值57.68亿元,上榜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单,分别位列第19位和第62位,两者品牌价值合计达218.14亿元
其实,这种做法并不鲜见,甚至可以说是地方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品牌化的一条“捷径”。
比如说大家非常熟悉的阳澄湖大闸蟹、五常大米等等。
从2000年前后开始,中国的地理标志认证开始迅猛增长。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创建优质农产品和食品品牌”。
2017年,同样是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品牌”这个关键词出现了6次,“地理标志”和“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的概念也出现在文件中,中国农业的品牌建设被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这方面做得更好、起步更早的是日本。
1979年,日本大分县知事就提出并开始实施了“一村一品”的运动。
以某一资源特色的区域为中心,打造出一种或几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形成区域性的优质品牌,并推广到全国和全世界。
也是借着这个“一村一品”,日本开启了自己的“品牌农业”之路,也把自己的农产品打造成了世界级的“高端”产品。
日本各地的农产品公用品牌
横州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培育之后,已经成了全球最大的茉莉花“中心”。
从一朵花到一个产业的“无中生有”,证明了所有的不可能如何成为现实。
如今,横州开始琢磨如何实现从输出产品到输出品牌的转变。
横州未来的目标,是想成为与荷兰郁金香、保加利亚玫瑰和法国薰衣草齐名的世界“四大花都”,完成茉莉花从花茶配角到世界之花的战略升级。
祝福横州的茉莉花,越开越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