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生物科技行业2023,至暗与新生的轮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生物科技行业2023,至暗与新生的轮替

随着行业步入下行通道,市场也日趋理性,重新审视行业与企业的价值。

图片来源:Unsplash-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文|氨基观察

2021年结束时,市场对生物科技行业预期悲观到极点:

尽管整个行业寒冬凛冽,但更难的还在后面。

的确如此,2022年称得上是生物科技行业的至暗时刻。港股59家18A企业,只有10家企业股价上涨,剩余49家企业的跌幅中位数达43.43%。

也就是说,股价腰斩是人均水平;整个18A板块市值则蒸发了近3000亿港币。

数据是冰凉的,它们只反映一个事实,那就是,生物科技行业依旧寒气逼人。

不过,至暗之后,曙光渐现。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2022年已成为过去,整个生物科技行业正迎来新生。

一方面,去年下半年以来,政策端频频释放积极的信号,预示着控费“铁拳”已日渐温柔;另一方面,聚焦自身发展的生物科技企业,正通过足够重磅的研发成果重新获得市场认可。

这标志着,中国生物科技行业集体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如果说,2022年是生物科技行业的至暗时刻,那么,2023年我们将见证至暗与新生的更迭。

01 消失的3000亿港币

港股18A板块,是反映生物科技行业景气度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能看到的是,2022年的生物科技行业,寒冬依然凛冽。

三叶草生物下跌78.71%,

百心安下跌78.41%,

腾盛博药下跌77.39%,

......

正如上文所说,港股59家18A企业,10家企业上涨,49家下跌,跌幅中位数为43.43%。

2021年末(部分企业为2022年上市,以上市初始市值计算),这批18A企业市值为1.02万亿港币;到了2022年末,还剩下7377亿港币。2800多亿港币,凭空消失。

市值持续蒸发的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吹起的泡沫还未完全挤破;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的故事逐渐变成事故。

腾盛博药是典型。虽然头顶首个国产新冠中和抗体光环,但面对不断变异的毒株,中和抗体早已招架不住。正因此,过去一年新冠概念股持续走热,但腾盛博药的股价却跌去了77.39%。

无独有偶。号称“罕见病创新药研发第一股”的北海康成,没有像海外同领域的biotech一样,吸引资本市场目光。国内支付环境的制约,公司管线的不确定性,让它在过去一年下跌了72%。

持续走低的,不只是这些企业的股价和市值,还有市场对行业未来的预期。

过去一年,主打me too策略的嘉和生物,股价跌幅达62.54%,市值只剩下13.79亿港币。而嘉和生物的净现金,超过15亿人民币,远远超过市值。这意味着,市场认为其管线已不能创造价值,而是毁灭价值。

也可以理解。面对医保谈判这座大山,me too药物的想象空间早已快速缩水,biotech想要靠me too药物继续赚得盆满钵满,如今已经不太可能。

行业阶段性极高的景气度,乐观的情绪让市场预期打到顶峰;但随着行业步入下行通道,市场也日趋理性,重新审视行业与企业的价值。

02 集采“铁拳”下的狂欢

当然,过去的2022年留给我们的不单单是失望,也有希望。

生物科技行业由牛转熊,核心诱发因素是“高压”政策不断:

集采+医保谈判是悬在药企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的发布,更是宣告创新药供给侧改革的开始。

如今,供给侧改革还在继续。

2022年11月8日,CDE发布《新药获益-风险评估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传达了更明确的意见:获益-风险成为创新药上市审核关键。

CDE的目的十分明确,劝退滥竽充数之辈,鼓励药企在临床研发阶段就致力于研发效果更好的药物。

毫无疑问,改革是痛苦的,但与此同时,集采+医保谈判则在释放积极信号。

先是6 月,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 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细化了谈判续约规则细化,明确了降价预期。

药企的定价策略和选择更丰富,这意味着医保谈判在向着温和的方向发展。

医保如此,让药企痛苦不已的集采也是如此。

9月份,脊柱国采率先释放积极信号。虽然整体较集采前挂网价下降约80%,降幅依然不低,但这也使得海外药厂价格不占优势,意味着国产替代的进程可能要加速了。

从脊柱国采,到后续的电生理等联盟集采,大致都沿着这一路径前进。反馈到资本层面,市场都用持续的大涨表示对集采结果的满意程度。

11 月 29 日,冠脉支架的续标结果,再一次让市场亢奋。冠脉支架采购量增长约73.5%,采购价平均提升18%。这意味着,在冠脉支架续标的过程中,过去集采以价换量逻辑已然变成了量价双增。

虽然总体上,集采降价仍是主旋律,但可以肯定的是,监管并未一味鼓励降价,而是在降价和鼓励创新之间,寻找平衡之道。

这大概率预示着,生物科技行业悲惨的日子已经过去。

03 至暗与新生的更迭

至暗之后,破晓之前,反转已经多次来临。

去年下半年至今,生物科技行业板块屡屡上演暴力美学。这一点,恒生生物科技ETF拥有话语权。

自前年10月份推出至今,恒生生物科技ETF亲身经历了医药行业的漫漫熊途:从2021年高点的1.022港币,最低跌至0.482港币。

但如今,随着持续的“反转”,恒生生物科技ETF已经涨至0.709港币,涨幅近50%。政策因素是催化剂,但更重要的是,部分企业持续通过令人眼前一亮的动作,让市场重拾信心。

就拿近期来说,先是波士顿科学溢价收购先瑞达,这足以证明国内医疗器械新赛道的创新成果具备价值。至少,在外周介入这一市场,外资愿意“买单”。

康方生物紧随其后,以50亿美金的license out交易刷新中国创新药出海天花板,引爆市场关注的同时,也加速生物科技板块的回暖。

而最近的科伦药业则通过近百亿美金的ADC出海交易,虽然只是临床前项目,后续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但依然让市场躁动。

经历寒冬洗礼后,在不断向好的政策预期、企业利好动态刺激之下,医药行业走出至暗困境是大势所趋的必然结果,创新与升级依旧是行业不变的主题。

基于此,对于那些习惯蹭热点、没有真正创新精神的企业来说,生存环境将会不断恶化;而对于那些致力于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研发真正的创新药企业来说,当下便是最好的时代。

2023年,我们将见证至暗与新生的更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生物科技行业2023,至暗与新生的轮替

随着行业步入下行通道,市场也日趋理性,重新审视行业与企业的价值。

图片来源:Unsplash-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文|氨基观察

2021年结束时,市场对生物科技行业预期悲观到极点:

尽管整个行业寒冬凛冽,但更难的还在后面。

的确如此,2022年称得上是生物科技行业的至暗时刻。港股59家18A企业,只有10家企业股价上涨,剩余49家企业的跌幅中位数达43.43%。

也就是说,股价腰斩是人均水平;整个18A板块市值则蒸发了近3000亿港币。

数据是冰凉的,它们只反映一个事实,那就是,生物科技行业依旧寒气逼人。

不过,至暗之后,曙光渐现。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2022年已成为过去,整个生物科技行业正迎来新生。

一方面,去年下半年以来,政策端频频释放积极的信号,预示着控费“铁拳”已日渐温柔;另一方面,聚焦自身发展的生物科技企业,正通过足够重磅的研发成果重新获得市场认可。

这标志着,中国生物科技行业集体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如果说,2022年是生物科技行业的至暗时刻,那么,2023年我们将见证至暗与新生的更迭。

01 消失的3000亿港币

港股18A板块,是反映生物科技行业景气度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能看到的是,2022年的生物科技行业,寒冬依然凛冽。

三叶草生物下跌78.71%,

百心安下跌78.41%,

腾盛博药下跌77.39%,

......

正如上文所说,港股59家18A企业,10家企业上涨,49家下跌,跌幅中位数为43.43%。

2021年末(部分企业为2022年上市,以上市初始市值计算),这批18A企业市值为1.02万亿港币;到了2022年末,还剩下7377亿港币。2800多亿港币,凭空消失。

市值持续蒸发的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吹起的泡沫还未完全挤破;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的故事逐渐变成事故。

腾盛博药是典型。虽然头顶首个国产新冠中和抗体光环,但面对不断变异的毒株,中和抗体早已招架不住。正因此,过去一年新冠概念股持续走热,但腾盛博药的股价却跌去了77.39%。

无独有偶。号称“罕见病创新药研发第一股”的北海康成,没有像海外同领域的biotech一样,吸引资本市场目光。国内支付环境的制约,公司管线的不确定性,让它在过去一年下跌了72%。

持续走低的,不只是这些企业的股价和市值,还有市场对行业未来的预期。

过去一年,主打me too策略的嘉和生物,股价跌幅达62.54%,市值只剩下13.79亿港币。而嘉和生物的净现金,超过15亿人民币,远远超过市值。这意味着,市场认为其管线已不能创造价值,而是毁灭价值。

也可以理解。面对医保谈判这座大山,me too药物的想象空间早已快速缩水,biotech想要靠me too药物继续赚得盆满钵满,如今已经不太可能。

行业阶段性极高的景气度,乐观的情绪让市场预期打到顶峰;但随着行业步入下行通道,市场也日趋理性,重新审视行业与企业的价值。

02 集采“铁拳”下的狂欢

当然,过去的2022年留给我们的不单单是失望,也有希望。

生物科技行业由牛转熊,核心诱发因素是“高压”政策不断:

集采+医保谈判是悬在药企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的发布,更是宣告创新药供给侧改革的开始。

如今,供给侧改革还在继续。

2022年11月8日,CDE发布《新药获益-风险评估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传达了更明确的意见:获益-风险成为创新药上市审核关键。

CDE的目的十分明确,劝退滥竽充数之辈,鼓励药企在临床研发阶段就致力于研发效果更好的药物。

毫无疑问,改革是痛苦的,但与此同时,集采+医保谈判则在释放积极信号。

先是6 月,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 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细化了谈判续约规则细化,明确了降价预期。

药企的定价策略和选择更丰富,这意味着医保谈判在向着温和的方向发展。

医保如此,让药企痛苦不已的集采也是如此。

9月份,脊柱国采率先释放积极信号。虽然整体较集采前挂网价下降约80%,降幅依然不低,但这也使得海外药厂价格不占优势,意味着国产替代的进程可能要加速了。

从脊柱国采,到后续的电生理等联盟集采,大致都沿着这一路径前进。反馈到资本层面,市场都用持续的大涨表示对集采结果的满意程度。

11 月 29 日,冠脉支架的续标结果,再一次让市场亢奋。冠脉支架采购量增长约73.5%,采购价平均提升18%。这意味着,在冠脉支架续标的过程中,过去集采以价换量逻辑已然变成了量价双增。

虽然总体上,集采降价仍是主旋律,但可以肯定的是,监管并未一味鼓励降价,而是在降价和鼓励创新之间,寻找平衡之道。

这大概率预示着,生物科技行业悲惨的日子已经过去。

03 至暗与新生的更迭

至暗之后,破晓之前,反转已经多次来临。

去年下半年至今,生物科技行业板块屡屡上演暴力美学。这一点,恒生生物科技ETF拥有话语权。

自前年10月份推出至今,恒生生物科技ETF亲身经历了医药行业的漫漫熊途:从2021年高点的1.022港币,最低跌至0.482港币。

但如今,随着持续的“反转”,恒生生物科技ETF已经涨至0.709港币,涨幅近50%。政策因素是催化剂,但更重要的是,部分企业持续通过令人眼前一亮的动作,让市场重拾信心。

就拿近期来说,先是波士顿科学溢价收购先瑞达,这足以证明国内医疗器械新赛道的创新成果具备价值。至少,在外周介入这一市场,外资愿意“买单”。

康方生物紧随其后,以50亿美金的license out交易刷新中国创新药出海天花板,引爆市场关注的同时,也加速生物科技板块的回暖。

而最近的科伦药业则通过近百亿美金的ADC出海交易,虽然只是临床前项目,后续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但依然让市场躁动。

经历寒冬洗礼后,在不断向好的政策预期、企业利好动态刺激之下,医药行业走出至暗困境是大势所趋的必然结果,创新与升级依旧是行业不变的主题。

基于此,对于那些习惯蹭热点、没有真正创新精神的企业来说,生存环境将会不断恶化;而对于那些致力于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研发真正的创新药企业来说,当下便是最好的时代。

2023年,我们将见证至暗与新生的更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