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广汽埃安:稳扎稳打,方能Hold全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广汽埃安:稳扎稳打,方能Hold全场

动作频频,埃安能否顺利“突围”?

文|速途车酷研究院 郝丹淳

编辑|秦韶华

眼下的广汽埃安,颇有些春风得意的意思。

几天前,广汽埃安对外透露,现阶段正在向证券监管机构上报首次公开募股申请的相关材料,拟冲刺科创板IPO,同时IPO之前公司也不再有新的融资计划。

图源:广汽埃安官网

融资情况或许也能反映资本市场对于广汽埃安的看好。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月前的埃安刚刚完成了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整车行业可查最大单笔私募融资,A轮融资规模达182.94亿元,对应整体估值大约为1032.39亿元。但在大约半年前,广汽埃安的估值仅为390亿元,对比估值暴涨250%。

无疑,广汽埃安是出色的。今年9月以来,其连续多月蝉联造车新势力销售榜第一。刚刚过去的12月中,其交出了销量超3万辆,同比增长107%的成绩;而2022年全年累计销售27.1万辆,同比增长126%,提前实现全年销量翻倍的目标,更是足以让其在一众新能源车企中“傲视群雄”。

图源:广汽埃安官网

埃安出圈,的确值得说道。

01 埃安的“前世今生”

2017年的盛夏,广汽埃安的前身广汽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在广州成立。

成立当月,广汽新能源便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汽车纯电平台。同年,旗下首款纯电车型广汽传祺GE3诞生。然而,或许是“时机未到”,这款起售价只要15万元的车型并未帮助广汽打开新能源汽车市场。

2018年,广汽新能源迎来转机。当年的11月,广汽新能源发布“AION(埃安)”系列,一个月之后,广汽新能源的智能生态工厂正式竣工。随着“AION(埃安)”系列的发布,广汽新能源正式走上了正轨。

2019年,广汽推出了广汽传祺AION S,得益于续航里程长、售价偏低、性价比高等优势,该款车型在发布后大受欢迎,全年销量超过了3万辆。

尝到甜头之后的广汽新能源在新能源之路上,不断进阶,陆续推出AION V、AION LX等在内的新车型,其中AION LX为国内首款L3级智能驾驶量产车型,同样的高性价比“打法”,也让“AION LX”也迅速出圈;随着埃安系列的大卖,2020年广汽新能源更名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广汽埃安品牌正式独立。

品牌独立后,销量也开始高歌猛进。2021年5月开始,广汽埃安正式开启属于自己的月销破万时代。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广汽埃安累计销量达12万辆,同比增速100%,比肩成立多年的“蔚小理”。

2022年,广汽埃安不仅交付量超额完成任务,在混改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在广州车展上说,2023年目标是保50万辆,冲60万辆。2030年的远景目标是产销突破150万辆,进入电动车品牌第一阵营。显然,经过了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已经晋升“千亿估值”的广汽埃安确实有底气“放出豪言”。

02 埃安的“不确定性”桎梏

只是,千亿估值的背后,广汽埃安却也并非没有烦恼。

首先是老生常谈的亏损问题。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广汽埃安年营收分别为52.34亿元、76.1亿元、172.6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6.21亿元、6.88亿元、13.89亿元,对应到卖一辆车分别亏损1.48万、1.15万、1.16万。不难看出,目前的广汽埃安销量确实提上去了,但并没有从亏损中抽出身来。

其次,埃安在品牌力方面的疲软表现更为突出,难摘网约车“低端”标签,在高端市场的认可度也乏善可陈。

官网显示:目前,埃安在售车型包括AION S、AION S Plus、AION Y Plus、AION V Plus、AION LX Plus五款车型,除了最高售价达到46.96万元的AION LX Plus以外,其余四款车型的售价在13.98万元-26.59万元之间。

而据埃安2022年10月份公布的各车型销售数据显示,AION S系列销量14507辆,AION Y Plus销量12615辆,这两款车型的月销量就占据了埃安品牌的九成左右,而这两款车型的售价主要集中在14万元到20万元之间,在目前新能源车市场定位为中低端产品。定位中高端纯电SUV的AION LX Plus在2022年累计销量仅为3000多辆,可见埃安在高端市场的认可度十分有限。

此外,埃安品牌的销量有相当一部分来自B端市场。根据上险量数据,广汽埃安的主力车型“AION S”在2020年-2021年H1的租赁比例为60%-70%;2021年7月后,AION S的私家车客户比例才由27%提升至54%。

再具象来看,2022年1月-10月,新能源乘用车品牌“出租租赁”用途销量排行中,比亚迪以8.76万辆遥遥领先。但出租租赁市场的销量,仅占到比亚迪总销量的7.4%。紧随其后的埃安有4.9万辆为出租租赁,但占比达到了29.1%。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埃安能够取得现今的“成绩”,一定程度上仰仗着“网约车”撑腰。

同时,尽管广汽埃安2022全年累计销量超过了27万台,但在电动车王者比亚迪面前还是显得颇为“无力”,毕竟,比亚迪旗下汉家族的全年累计销量,就足以媲美整个广汽埃安全年的总销量了。

“网约车桎梏”+巨额亏损,广汽埃安的突围之路“布满荆棘”。

03 动作频频,埃安能否顺利“突围”?

当然,广汽埃安也并非没有感知到自身的“软肋”。

面对网约车占比过高的桎梏,广汽埃安选择启用全新Logo标识,向高端发起冲击。

去年9月,广汽埃安正式发布了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铂,并且同时推出了该品牌的首款车型。据悉,该车型共推出两个版本,Hyper SSR预售价为128.6万元,Hyper SSR Ultimate赛道版预售价168.6万元,预计2023年10月正式量产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不久的广州车展上,广汽埃安又推出了全新车型——埃安Hyper GT也正式亮相。由此可见,埃安确实迫切地想要突破“网约车”的枷锁。

不过,对于广汽埃安而言,想要通过几款新车型就实现“突破”也绝非易事。

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总量预计会达到800万辆以上的规模,其中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机遇广阔。在此背景下,丰田、福特、大众等传统外资巨擘们的新能源攻势绵延不绝;极氪、沙龙、阿维塔等也都在大肆布局;零跑、哪吒等后起之秀频频发力,势要在市场中夺得一席之地,而一贯坚持性价比路线的广汽埃安能否突出重围还很难说。

此外,相比于比亚迪等车企而言,其核心的三电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稍显不足,这更是对已经处于新能源下半场竞争环境中的广汽埃安而言同样也是一大难题。

众所周知,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的成本超过了整车40%。而持续走高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直接拉动了锂电池装车量增长。面对亏损,广汽埃安决定自建电池工厂,不再为电池的“高不可攀”买单。

图源:广汽埃安官网

2022年10月27日,埃安正式宣布下场造电池,注册成立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据悉,公司由广汽埃安控股,总投资109亿元,将开展电池自研自产的产业化建设,以及自主电池的生产制造和销售。

电池之外,埃安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方面也动作频频。据报道,广汽集团迭代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ADiGO SPACE智能座舱技术已于近期再度升级,ADiGO PILOT智能驾驶也升级红外探测技术等。通过自研与合作双路线,广汽目前已同步开展无人驾驶的研究。

只是,无论是动力电池、智能座舱还是自动驾驶,选择布局和自研对企业的资金是极大的考验,特别是目前广汽埃安还处于亏损的泥潭当中。

数据显示,2021年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营收分别为1148.10亿元和1294.65亿元,单车均价分别为14.71万元和15.64万元。作为对比,2021年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的营收,分别是356.20亿元和172.65亿元,单车均价分别是10.99万元和14.37万元。也就是说,如今的广汽仍主要依靠“合资”。

外部合作方面,虽然广汽埃安自2017年起就先后与华为、腾讯、滴滴、百度等科技巨头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但随着合作伙伴阵容的逐步扩大,所谓的“强强联合”也势必会受到控制权、利益纠纷等诸多方面的考验。诸多合作能否成功,也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04 结语

毋庸置疑的是,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的当下,传统车企想要转型却并不容易。如何平衡好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之间的关系也成为诸多车企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当下,广汽依旧在靠“传统汽车”造血,新能源汽车仍无利润。

图源:广汽埃安官网

速途车酷研究院认为,对眼下的广汽埃安来说,上市或许能缓解埃安的部分压力,却改变不了它的经营困局。广汽埃安已经布下不错的开局,可如果想要实现突破,用稳扎稳打修炼好自身的内功来持续地获得客户和投资者的买单才是关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广汽集团

7.6k
  • 广汽埃安、广汽能源与泰国地方电力局PE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广汽集团发布飞行汽车GOVY AirJet,未来将搭载自研全固态电池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广汽埃安:稳扎稳打,方能Hold全场

动作频频,埃安能否顺利“突围”?

文|速途车酷研究院 郝丹淳

编辑|秦韶华

眼下的广汽埃安,颇有些春风得意的意思。

几天前,广汽埃安对外透露,现阶段正在向证券监管机构上报首次公开募股申请的相关材料,拟冲刺科创板IPO,同时IPO之前公司也不再有新的融资计划。

图源:广汽埃安官网

融资情况或许也能反映资本市场对于广汽埃安的看好。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月前的埃安刚刚完成了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整车行业可查最大单笔私募融资,A轮融资规模达182.94亿元,对应整体估值大约为1032.39亿元。但在大约半年前,广汽埃安的估值仅为390亿元,对比估值暴涨250%。

无疑,广汽埃安是出色的。今年9月以来,其连续多月蝉联造车新势力销售榜第一。刚刚过去的12月中,其交出了销量超3万辆,同比增长107%的成绩;而2022年全年累计销售27.1万辆,同比增长126%,提前实现全年销量翻倍的目标,更是足以让其在一众新能源车企中“傲视群雄”。

图源:广汽埃安官网

埃安出圈,的确值得说道。

01 埃安的“前世今生”

2017年的盛夏,广汽埃安的前身广汽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在广州成立。

成立当月,广汽新能源便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汽车纯电平台。同年,旗下首款纯电车型广汽传祺GE3诞生。然而,或许是“时机未到”,这款起售价只要15万元的车型并未帮助广汽打开新能源汽车市场。

2018年,广汽新能源迎来转机。当年的11月,广汽新能源发布“AION(埃安)”系列,一个月之后,广汽新能源的智能生态工厂正式竣工。随着“AION(埃安)”系列的发布,广汽新能源正式走上了正轨。

2019年,广汽推出了广汽传祺AION S,得益于续航里程长、售价偏低、性价比高等优势,该款车型在发布后大受欢迎,全年销量超过了3万辆。

尝到甜头之后的广汽新能源在新能源之路上,不断进阶,陆续推出AION V、AION LX等在内的新车型,其中AION LX为国内首款L3级智能驾驶量产车型,同样的高性价比“打法”,也让“AION LX”也迅速出圈;随着埃安系列的大卖,2020年广汽新能源更名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广汽埃安品牌正式独立。

品牌独立后,销量也开始高歌猛进。2021年5月开始,广汽埃安正式开启属于自己的月销破万时代。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广汽埃安累计销量达12万辆,同比增速100%,比肩成立多年的“蔚小理”。

2022年,广汽埃安不仅交付量超额完成任务,在混改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在广州车展上说,2023年目标是保50万辆,冲60万辆。2030年的远景目标是产销突破150万辆,进入电动车品牌第一阵营。显然,经过了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已经晋升“千亿估值”的广汽埃安确实有底气“放出豪言”。

02 埃安的“不确定性”桎梏

只是,千亿估值的背后,广汽埃安却也并非没有烦恼。

首先是老生常谈的亏损问题。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广汽埃安年营收分别为52.34亿元、76.1亿元、172.6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6.21亿元、6.88亿元、13.89亿元,对应到卖一辆车分别亏损1.48万、1.15万、1.16万。不难看出,目前的广汽埃安销量确实提上去了,但并没有从亏损中抽出身来。

其次,埃安在品牌力方面的疲软表现更为突出,难摘网约车“低端”标签,在高端市场的认可度也乏善可陈。

官网显示:目前,埃安在售车型包括AION S、AION S Plus、AION Y Plus、AION V Plus、AION LX Plus五款车型,除了最高售价达到46.96万元的AION LX Plus以外,其余四款车型的售价在13.98万元-26.59万元之间。

而据埃安2022年10月份公布的各车型销售数据显示,AION S系列销量14507辆,AION Y Plus销量12615辆,这两款车型的月销量就占据了埃安品牌的九成左右,而这两款车型的售价主要集中在14万元到20万元之间,在目前新能源车市场定位为中低端产品。定位中高端纯电SUV的AION LX Plus在2022年累计销量仅为3000多辆,可见埃安在高端市场的认可度十分有限。

此外,埃安品牌的销量有相当一部分来自B端市场。根据上险量数据,广汽埃安的主力车型“AION S”在2020年-2021年H1的租赁比例为60%-70%;2021年7月后,AION S的私家车客户比例才由27%提升至54%。

再具象来看,2022年1月-10月,新能源乘用车品牌“出租租赁”用途销量排行中,比亚迪以8.76万辆遥遥领先。但出租租赁市场的销量,仅占到比亚迪总销量的7.4%。紧随其后的埃安有4.9万辆为出租租赁,但占比达到了29.1%。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埃安能够取得现今的“成绩”,一定程度上仰仗着“网约车”撑腰。

同时,尽管广汽埃安2022全年累计销量超过了27万台,但在电动车王者比亚迪面前还是显得颇为“无力”,毕竟,比亚迪旗下汉家族的全年累计销量,就足以媲美整个广汽埃安全年的总销量了。

“网约车桎梏”+巨额亏损,广汽埃安的突围之路“布满荆棘”。

03 动作频频,埃安能否顺利“突围”?

当然,广汽埃安也并非没有感知到自身的“软肋”。

面对网约车占比过高的桎梏,广汽埃安选择启用全新Logo标识,向高端发起冲击。

去年9月,广汽埃安正式发布了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铂,并且同时推出了该品牌的首款车型。据悉,该车型共推出两个版本,Hyper SSR预售价为128.6万元,Hyper SSR Ultimate赛道版预售价168.6万元,预计2023年10月正式量产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不久的广州车展上,广汽埃安又推出了全新车型——埃安Hyper GT也正式亮相。由此可见,埃安确实迫切地想要突破“网约车”的枷锁。

不过,对于广汽埃安而言,想要通过几款新车型就实现“突破”也绝非易事。

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总量预计会达到800万辆以上的规模,其中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机遇广阔。在此背景下,丰田、福特、大众等传统外资巨擘们的新能源攻势绵延不绝;极氪、沙龙、阿维塔等也都在大肆布局;零跑、哪吒等后起之秀频频发力,势要在市场中夺得一席之地,而一贯坚持性价比路线的广汽埃安能否突出重围还很难说。

此外,相比于比亚迪等车企而言,其核心的三电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稍显不足,这更是对已经处于新能源下半场竞争环境中的广汽埃安而言同样也是一大难题。

众所周知,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的成本超过了整车40%。而持续走高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直接拉动了锂电池装车量增长。面对亏损,广汽埃安决定自建电池工厂,不再为电池的“高不可攀”买单。

图源:广汽埃安官网

2022年10月27日,埃安正式宣布下场造电池,注册成立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据悉,公司由广汽埃安控股,总投资109亿元,将开展电池自研自产的产业化建设,以及自主电池的生产制造和销售。

电池之外,埃安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方面也动作频频。据报道,广汽集团迭代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ADiGO SPACE智能座舱技术已于近期再度升级,ADiGO PILOT智能驾驶也升级红外探测技术等。通过自研与合作双路线,广汽目前已同步开展无人驾驶的研究。

只是,无论是动力电池、智能座舱还是自动驾驶,选择布局和自研对企业的资金是极大的考验,特别是目前广汽埃安还处于亏损的泥潭当中。

数据显示,2021年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营收分别为1148.10亿元和1294.65亿元,单车均价分别为14.71万元和15.64万元。作为对比,2021年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的营收,分别是356.20亿元和172.65亿元,单车均价分别是10.99万元和14.37万元。也就是说,如今的广汽仍主要依靠“合资”。

外部合作方面,虽然广汽埃安自2017年起就先后与华为、腾讯、滴滴、百度等科技巨头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但随着合作伙伴阵容的逐步扩大,所谓的“强强联合”也势必会受到控制权、利益纠纷等诸多方面的考验。诸多合作能否成功,也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04 结语

毋庸置疑的是,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的当下,传统车企想要转型却并不容易。如何平衡好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之间的关系也成为诸多车企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当下,广汽依旧在靠“传统汽车”造血,新能源汽车仍无利润。

图源:广汽埃安官网

速途车酷研究院认为,对眼下的广汽埃安来说,上市或许能缓解埃安的部分压力,却改变不了它的经营困局。广汽埃安已经布下不错的开局,可如果想要实现突破,用稳扎稳打修炼好自身的内功来持续地获得客户和投资者的买单才是关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