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刚刚完成上市进程的萤石网络,便对募投项目金额进行调整。
1月4日萤石网络发布公告,对募投项目投入募集资金的金额进行调整,计划投入的基地、平台项目的投资规模均有所缩减。
公告称,上市时以28.77元/股向社会公开发行的1.12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2.366亿元,扣除各项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约为31.214亿元,这一募资规模总量少于原计划募集资金投入的37.385亿元。
根据早前招股书公布的募资用途,萤石上市募资主要投向4个项目,分别为萤石智能制造重庆基地项目、新一代物联网云平台项目、智能家居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萤石智能家居产品产业化基地项目。
按照计划,4个项目募资后所能投入的金额分别为22.09亿元、8亿元、3.9亿元和3.38亿元。其中新一代物联网云平台和智能家居核心关键基础研发项目投资,原计划全部用募资金额覆盖。
不过从实际募资规模来看,除智能家居产品产业化基地项目外,其余3个项目计划投入金额均要有所缩减。其中缩减规模最大的是萤石智能制造重庆基地项目,计划投资22.09亿元,调整后实际计划投资金额约为17.95亿元,比原计划减少投入4.14亿元。
另外,新一代物联网云平台实际计划投入6.8亿元,比计划缩减1.2亿元;智能家居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实际计划投入为3.085亿元,缩减约8200万元。萤石智能家居产品产业化基地项目的投资规模则未做调整。
萤石网络称,调整是由于公司募资净额低于募投项目投资总额的实际情况,为保证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及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决定。
根据早前报道,重庆智能制造基地和海康威视重庆大渡口项目毗邻,按计划萤石生产项目建成后能够实现年产5000万台智能家居摄像头、158万套智能锁、48万台智能机器人的产能,并且在2021年基地就已经开工。
从募投项目缩减规模情况来看,萤石网络的上市募资额度很可能低于预期。值得注意的是,萤石网络虽然赶在2022年末登陆创业板,赶上去年“敲钟末班车”,但还是出现上市破发,上市当日股价跌至25元/股,跌破28.77元/股发行价。
萤石高管随即对股价表现进行了补救。就在上市次日的12月29日,萤石网络称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蒋海青,副总经理、董秘兼财务总监郭航标宣布以自有资金增持,其中蒋海青增持131.6万股,郭航标增持约7.9万股,成交价格均在25元/股左右,合计以超过3503万元增持139.5万股。
招股书公布来看,增持之前蒋海青并不直接持有萤石网络的股份,但在萤石网络大股东海康威视通过员工激励和跟投计划中间接持股。增持之后,蒋海青和郭航标直接持有的萤石网络股比分别为0.234%和0.014%。
萤石网络在公告中明确表示,高管增持的目的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及长期投资价值 的认可。
高管增持的确对萤石网络股价提振起到一定作用。经历了短暂的价格波动后,萤石网络股价站在新年后出现回补,截止2023年1月5日收盘,股价已经回到了28.82元/股水平,总市值回到了162亿元水平。
作为国内头部的智能家居设备和平台服务商,尽管萤石物联云平台到2022年6月末接入IoT设备数已经超过1.82亿台,萤石物联云平台用户数量也超过1亿名,但在其强调的包括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和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多个产品线在内的全屋智能“1+4+N”全生态体系中,家用摄像头仍是核心业务,到去年6月末智能家居摄像机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仍达到69.45%,较占比第二位的云平台服务的14.96%的营收比例,仍具有绝对优势。
从萤石网络投募的重庆智能制造基地的产能来看,未来基地年产智能家居摄像头为5000万台,不过到2021年末,萤石智能家居摄像机总对外销量接近1800万台,按照2022年1-6月936万台的销售量,去年年销量约为2000万台,和5000万台的生产规模之间仍有较大距离,但仍可以看作是萤石网络未来业务希望增量的重点。
随着萤石上市,竞争激烈的摄像头行业是否能如预期一样带来增量空间,并且是否能够寻找到除摄像头之外新的智能家居产品增长点,将是考验萤石网络上市后的新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