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雅娴
周末,好日子。
宜聊点儿卧室里的事儿,
最好还是皇上家的卧室……
◆ 万岁爷喜欢中学生
(以下规则、数据,引自《清史稿》《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清穿”女主上任后第一个case就是:选秀。从此走上祸害皇帝、勾搭阿哥的不归路。
▼
◣ 大清国后妃海选报名开始啦 ◢
你想和她们一样
与世间最尊贵的男子缘定今生吗?
你想伴君左右、光耀门楣、母仪天下吗?
你想看谁不顺眼,按倒就扎吗?
快来报名,
下一个“宠冠六宫”就是你!
卧槽,好心动!
那么多阿哥任我挑,
侍寝什么的,
想想还真是好欢腾呢!
细一看,
你大爷……
▼
【 年龄歧视 】
仅限13——17周岁
万岁爷会享福,只要中学生,初三到高二,高三的都不要。估计是嫌熬夜学习皮肤已糙。
【 民族歧视 】
初:满、蒙、汉八旗
后:仅限满、蒙八旗
这就是传说中的不带汉人玩儿了。
带汉人玩儿时,也只限“汉八旗”,一个诡异的组织,盛产诡异人物:
洪承畴(叛徒)、吴三桂(叛徒)
尚可喜(叛徒)、郑芝龙(海盗)
年羹尧(属性复杂,暂不分类)
【 相貌歧视 】
歧视你,不是因为你丑,而是因为你美!
(为什么我觉得贴出这张剧照很暴露年龄)
满清入关后,对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文化无比痴狂。
女人,不重长相,重品德:
宽仁、孝慈、温恭、淑慎
貌美,
是道德素质低下的体现。
这什么鬼逻辑?
我美貌是我的错吗?
真龙天子的福利就是娶丑女?
爱新觉罗氏不考虑优质基因问题?
官方解释:
秀女貌美,说明除了出卖色相啥也不会。
皇上让美女入选,说明除了“翻牌子”啥也不会。
据统计,八旗出后妃最多的是钮枯禄氏,看来他家妹子颜值普遍不高。
(《金枝欲孽》钮祜禄·如玥)
【 赛制潜规则】
这么重要的全国性海选没有潜规则?
大清皇室还有何威信可言!
时间:三年一届
赛制:不来死全家
◆ 选秀,不是“重在参与”,凡符合条件,必须参赛。
皇上手里有本《全国人口普查记录》,不来参赛第二天就约你阿玛喝茶。
『意外处理 』
1、若秀女相貌极其丑陋,有污圣上视力;有严重残疾,有辱圣上手感,须提前上报,交由圣上亲自审批。
◆ 所谓“上报”,就是要把家里闺女长得有多丑,多残疾,用《洛神赋》的规格生动、清晰描绘,由族长一层层报到各旗都统,再呈给皇上。
皇上看后恶心得一点欲望都没有,就可以不参赛了。
这是一场笔墨文采的较量。
2、一旦登记报名,有效期5年。
◆ 好耶,今年选不上还有机会。
然,若5年内仍未入选,或年过17仍未入选,终生不许再嫁。
万岁爷私心想着,连朕这样对相貌没有要求的都……咱还是算了吧,也是积德。
3、秀女参赛统一乘坐“紫禁城交通大队”骡车,到神武门站下。每人1两银子,先交钱后上车,不开发票、不报销。
▼
入选的秀女不只给皇帝,也会分给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
所谓选秀,说白了跟打猎一回事儿,得了好东西,大家分分。
不过一个分来吃,一个分来睡。
◆ 皇后娘娘面前,你们都是渣
“贱人,谁允许你直视本宫!”
这台词靠谱。
别说你是什么贵妃贵嫔,也别说你阿玛你哥是谁。
皇后面前,全是渣渣。
皇贵妃,也不过是妾,俗称“小老婆”。
说体面些,皇后是君,妃嫔是臣;
说难听些,皇后是主子,从皇贵妃到答应,全是奴才下人。
只有皇后,才能和皇上称“夫妻”;
只有皇后的娘家,才算皇上的亲家(若妃嫔娘家势力实在太大,皇上有意给面子除外,比如华妃)。
《周礼》
“天子与后,如同日月,相辅相成。”
嫡庶有分,
君臣有别。
皇后言行其实是为全天下的家庭、女性昭示母仪,从而巩固帝王为天下大宗、万民君父的形象。
皇后娘娘,
高层!
搞政治的!
权利圈儿的!
【 娘娘惹不起】
电视剧里,妃嫔给皇后娘娘请安,今儿你迟到,明儿我请假。
好容易全来了,没说三句话,“本宫乏了”。
乏你妹啊!你是长跑了还是扛沙袋了?好像皇后娘娘很好欺负。
其实,皇后统理后宫,皇上都不得随意插手。
一般皇上干预后宫之事只有两种情况:
1、皇上不懂事儿。
2、皇后快换人了。
据《清稗类钞·宫闲类》,咸丰刚得了慈禧,兴奋得好几天不上朝,孝贞皇后大怒。专等咸丰下朝,当面给慈禧一顿暴揍(将杖辱之),咸丰站一边儿哼唧一声都不敢。
【 娘娘的工资单】
有钱人家,“活着”就是一种劳动,可以领薪水。
不妨把紫禁城正妻和小妾的“工资单”拿来比比(引自《宫中现行则例》):
年薪
皇后:白银1000两。
答应:白银30两。
每日伙食
皇后
猪肉25斤,鸡鸭各1只
各类米4升,各类面9升
(感觉够养活一个生产队)
答应
猪肉1.8斤
水果蔬菜若干
生娃福利
皇后:加发一年年薪,白银1000两。
答应:娃满月后,给50两精神鼓励。
特殊福利
逢重大节假日,生辰,
坤宁宫一切开支公款全报。
那年,小燕子为救紫薇到坤宁宫手撕皇后。
那年,华妃每回出场不讽刺皇后老就浑身痒痒。
姐妹们,好庆幸你们生活在电视剧里。
【 今天谁侍寝?】
清朝被翻牌子的贵人要脱gg,裹上大氅,太监驮着放皇上床上。
这奇葩玩法是谁发明的已无史料可考,江湖传言made in 雍正。
理由:可预防行刺,不穿衣服就不利于管制刀具藏匿。
不带这么黑四爷的!
【 “哀家”比“本宫”更艰难】
“本宫”变“哀家”,好像就算彻底熬出头了。
不宫斗、不请安,只等皇帝来磕头。
可从“子以母贵”到“母以子贵”,哪是死个老公就能实现的?
当年看《康熙王朝》,小康熙登基大典前,孝庄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辅政”大臣训话。
帘子垂着:“今后谁要是和我们孤儿寡母过不去,上有佛祖,必有报应。”
帘子拉开:“大清是咱们大家伙儿的,你们要把皇帝当成你们的亲孙子,心疼他,辅佐他。”
当年只有13岁的我还不懂什么是“恩威并施”,眼见这翻脸如翻书,内心此起彼伏。
再说慈禧,怎么,你以为老佛爷“祸国殃民”不需要实力?
据蹼兰德(英)撰《慈禧外记》(有删减):
“慈禧心思灵敏,年16,五经成诵,通满文。年24,二十四史,皆浏览。通古今治乱之大势,能诗善书画,远出寻常男子之上。”
(还是上剧照吧,老佛爷的照片戾气太重)
▼
从秀女到贵人嫔妃,从皇后到太皇太后,再多变的后宫阴晴云雨也不过是朝堂争斗的前兆与结果。
想你凤仪敦素,终究一介女流。
说你母仪天下,不过依附男权。
万岁爷一句话,今日权倾六宫,明日任人作践。
且若天下大势已去,“君无戏言”也不过一句废话。
(电影《建党伟业》)
隆裕:“皇上,上朝不能玩儿东西。”
宣统:“为什么呀?皇额娘。”
隆裕:“因为……你是大清的皇帝。”
可惜,没多久,皇帝就没了。大清,也没了。
后宫、妃嫔、凤冠、彩仗……全都没了。
▼
犹记那日,万岁爷大婚,万民同庆。
太和门、乾清宫、坤宁宫挂双囍彩绸;太和殿前奏中和韶乐;凤舆经太和门、中左门、后左门,至乾清宫;乘礼轿从钟粹宫至交泰殿。
皇上、皇后行拜天大礼。
然,
终不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