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马化腾“刹车”腾讯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马化腾“刹车”腾讯云

2022,腾讯云经历阵痛期。

文|科技新知 樟稻

编辑丨伊页

云计算业务,对于头部互联网公司的重要性,相信已经毋庸置疑。

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先有马化腾在内部员工大会斥责腾讯云的大集成作风,重新为腾讯云的未来战略方向奠定基调;紧接着阿里云迎来人事风暴,“三代目”张建锋结束了长达4年的掌门人生涯,阿里云智能总裁一职直接由张勇亲自接任。

无论是马化腾的犀利喊话,还是张勇的下场带队,都是在对内对外宣示,云业务对集团的重要性已上升到极高的位置。当然,这侧面也反映了“一号位”对于自家云业务目前进展的不满。

作为2006年被亚马逊挖掘出的新商业模式,云计算只消数年,已经从最初的概念发展到普及适用阶段。新业态往往充满不确定性,刚刚过去的2022年,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供应链间歇停摆等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整体增速亦有所放缓。

长远来看,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DC预计,未来5年中国整体云计算市场复合增长率将在20%左右。在宏观经济增长幅度不高成为常态的情况下,该增长率仍然相当可观。这同时也是国内云厂商不能错过的机遇。

作为中国云市场的先行者,过去几年,互联网云厂商们得益于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客户资源、关联公司等),可谓势不可挡。但随着大小环境、市场逻辑慢慢改变,一众云厂商也在经历阵痛,其中以腾讯云最为典型。本篇文章也就此展开。

换挡失速,从被动到主动

“不要被人家奚落两句,说哎呀你这个云是不是被华为给超过了,你才老三了(你就忍不住)”,马化腾在这次内部员工大会表态:“无所谓!我们不着急,千万不要上当”。

此番言论之前,作为以规模盈利著称的云产业,腾讯云业务内部势必非常在意市场份额的排名。2022年2月,腾讯云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发文强调,腾讯云整体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IaaS+PaaS+SaaS)稳居Top2。

这个排名参照的数据来源,就是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第三季度)跟踪报告》。其中内容显示,公有云IaaS+PaaS市场份额上,腾讯云为10.92%,位列第二;而华为云为10.74%,位列第三,两者差距十分微弱。

彼时市场上已经有相关论调称,华为“狼性”的进攻,让长期稳坐中国市场第二的腾讯云感到了巨大的威胁。

事实也确实如此,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在公有云IaaS+PaaS市场份额上,华为云以11.1%超过10.7%的腾讯云位居第二;而同样根据Canalys的最新统计,2022年第三季度,华为云的市场份额占比19%,超过腾讯云16%的份额成为第二大云服务提供商。

与华为云的“老二之争”失利,只是腾讯云营收增速转舵的一个缩影。

实际上,往往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对美好事物的想象中时,糟糕的事情早已在悄然待发。

2022年3月23日,腾讯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480亿元,首次超过网络游戏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这也被业内认为是腾讯营收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拐点,从而大书特书。

但少有人注意的是,在2021年前三个季度,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同比增速始终超过30%,第四季度的增速只有24.6%。

进入2022年,这样的营收增速放缓趋势更为明显。今年5月18日,腾讯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一季度业绩中,除了预期之中的游戏、网络广告业务下滑,备受关注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整体收入同比增长只有10%。

这远低于市场预期15%-20%的增速,往昔高增长的腾讯To B业务瞬间面临“换档失速”的局面。

紧接着,来到2022年二、三季度,腾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增速分别为3.8%、0.5%,前三季度整体收入增速为4.6%。由于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分为两块,而之所以呈现如此“失速”,明显是受到云业务的拖累。

从30%到4.6%的增速骤降,市场原因之外,腾讯云策略的改变是最大的催化剂。

去年初的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会上,腾讯总裁刘炽平指出,过去几年,整个中国云计算行业都处在“不惜一切代价增长”(growth at all costs)阶段,为了与更多企业客户建立联系,不惜牺牲利润。

“在某些情况下,你必须在价格方面给予非常大的折扣;或者为客户开发非常定制的解决方案;或者部分收入来自硬件转售,使你的利润率非常低,有时甚至是负的。”

刘炽平宣称,腾讯云业务接下来要从不惜一切代价地增加收入,转向提高增长质量,从而提升利润率。

这一策略转向,随后就从财务指标体现出来。据腾讯云离职员工透露,关于腾讯云的整体业务,2022年上半年与2021年同期相比,从收入维度评价,2022年整体业务收入表现较差,下降5%-10%,从利润角度评价,2022年整体业务利润表现较好,上升5%-10%。

“利润增长与腾讯云主动采取的策略有关,2022年腾讯售卖产品中自研产品占比较高,自研产品利润较高,整体利润得到提升。”

这样的趋势或将持续,在腾讯2022年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被问及关于云业务,商业服务营收同比下降的趋势能否在下半年得以扭转?腾讯方面回应道,“在云服务方面,我们目前更专注于确保毛利,减少损失。至于收入增长方面,我们可能会把它推到明年。”

破局之道:打不过就加入?

事实上,无论腾讯云是否改变提高增长质量的策略,其营收增长也并不是一蹴而就。

眼下,中国云市场最大的变量是运营商们。经常被忽略的是,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在布局云业务的时间节点上难分伯仲,甚至运营商还要领先一步。

如今国内的云计算“一哥”阿里云,是于2009年创立,次年借助淘宝找到规模化落地场景。而早在2007年,中国移动研究院便开始进行云计算的研究和开发;与之类似,中国电信从2009年开始布局,宣布启动翼云计划。

从三大运营商的动作来看,都选择了对云计算业务进行及时跟进,但从结果来看,直到2021年之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云计算市场更多扮演着幕后角色。

转机发生在这一年,运营商们掀起了一场新的变革。对比各家公布的2021年营收数据,主流互联网云厂商在营收和增速上均弱于传统电信运营商,大约在30%-40%的营收增速水平,而运营商云业务增速动辄过百。

至今,这样的趋势一直保持着。根据三大运营商 2022年三季度公开业绩交流会披露内容,预计2022年三大运营商的云计算收入均可以实现翻倍增长。

这背后的驱动因素也很清晰,当下行业增长动力从互联网客户向传统企业切换。

拿国内互联网产业来说,经过数年的高速发展,国内互联网用户渗透率已经超过 70%,这意味着在没有技术创新的刺激下,用户流量将逐步趋于平稳。

与之相反,传统企业客户逐步成为上云主力。从北美市场的经验看到,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传统企业亦存在较为广阔的上云空间。

但互联网云厂商之所以没能从中受益,原因在于,不同行业客户需求差异较大。对于政企客户而言,自主可控、系统安全是关键,性能满足基本使用即可。这也就意味着,运营商云一跃成为政企大单的有力竞争者。

对于这种局面,互联网云厂商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之法。拿腾讯云来说,就是找来关键人物李强加盟。

事情的前奏发生在2021年5月,汤道生由事业群总裁改任CEO,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出任事业群COO。此次调整被认为是“930”之后腾讯企业级业务的一次重大变革。

彼时,腾讯CSIG确定了“扎根行业、深耕区域、提升效率”三大策略,并引入SAP前中国区总经理李强加盟,任腾讯智慧工业和服务业总裁。

经过一年左右的酝酿,2022年7月腾讯对外宣布成立政企业务线,腾讯副总裁李强出任该业务线总裁。这次调整之后,To G业务线和To B业务线进行了全面整合。

公开资料显示,李强曾任SAP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而离开SAP中国后,他先是加盟360集团,担任360政企安全集团CEO向周鸿祎汇报,后于2021年5月加盟腾讯。可见,最终能够统筹腾讯的政企业务,李强自身的履历和资源起到重要背书。

至于尾声,2022年11月30日,在深圳举办的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成立于6月的腾讯云智慧运营商部门首次亮相,详解其产品和策略。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此前运营商部门一直被认为是较为尴尬的角色。因为运营商与腾讯本是互为甲乙双方,在云业务上腾讯采购运营商网络产品如带宽,在某些集成类项目与数据产品等方面上,运营商向腾讯采购产品。

“原本运营商被认为是腾讯的合作伙伴,目前运营商被认为是腾讯的客户;对运营商角色认知的改变意味着腾讯将加大对运营商的服务,关注其内部数字化转型等内容。”

总的来说,从集成方到愿意被集成,是腾讯云今年以来业务层面的一个关键变化,颇有些打不过就加入的意味。

写在最后

回望十年之前,价格战几乎无时无刻在云行业中上演。

彼时借由亚马逊AWS入华,先是阿里云宣布旗下产品价格全面下调,最高降幅高达50%,紧跟着腾讯云推出6折促销活动。

而之后在以阿里云、腾讯云为首的国内云厂商发起的数次价格战中,腾讯云更是让阿里云十分头疼。最富有争议的举动发生在2017年3月,腾讯云以一分钱价格中标预算达495万的厦门政务云项目。

数日后,在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气愤表示,“今天在所有人都希望推动企业的发展成就一个行业的时候,马化腾和他的团队用一分钱的投标对行业进行了破坏。”

很难想象到,现如今,从原先只看营收规模的1分钱中标、“不惜一切代价增长”(growth at all costs),到现在转向健康可持续经营、从集成方到愿意被集成,腾讯云的经营策略迅速完成了180度大转向。此举也更符合腾讯“像水一样”的基因。

下一步,腾讯在政企服务方面还需找到重点的突破方向,即洞察行业用户的需求、结合客户需求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以及找到合适的销售通路。无论这步棋结果如何,都应了那句老话,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始了。

参考资料:

中信证券《运营商战略聚焦,云计算迎来高速增长与价值重估》

财新《腾讯瘦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腾讯

6.8k
  • “腾讯2万多名员工将搬迁”系谣言
  • 埃利奥特管理公司据悉将和西南航空公司达成和解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马化腾“刹车”腾讯云

2022,腾讯云经历阵痛期。

文|科技新知 樟稻

编辑丨伊页

云计算业务,对于头部互联网公司的重要性,相信已经毋庸置疑。

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先有马化腾在内部员工大会斥责腾讯云的大集成作风,重新为腾讯云的未来战略方向奠定基调;紧接着阿里云迎来人事风暴,“三代目”张建锋结束了长达4年的掌门人生涯,阿里云智能总裁一职直接由张勇亲自接任。

无论是马化腾的犀利喊话,还是张勇的下场带队,都是在对内对外宣示,云业务对集团的重要性已上升到极高的位置。当然,这侧面也反映了“一号位”对于自家云业务目前进展的不满。

作为2006年被亚马逊挖掘出的新商业模式,云计算只消数年,已经从最初的概念发展到普及适用阶段。新业态往往充满不确定性,刚刚过去的2022年,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供应链间歇停摆等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整体增速亦有所放缓。

长远来看,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DC预计,未来5年中国整体云计算市场复合增长率将在20%左右。在宏观经济增长幅度不高成为常态的情况下,该增长率仍然相当可观。这同时也是国内云厂商不能错过的机遇。

作为中国云市场的先行者,过去几年,互联网云厂商们得益于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客户资源、关联公司等),可谓势不可挡。但随着大小环境、市场逻辑慢慢改变,一众云厂商也在经历阵痛,其中以腾讯云最为典型。本篇文章也就此展开。

换挡失速,从被动到主动

“不要被人家奚落两句,说哎呀你这个云是不是被华为给超过了,你才老三了(你就忍不住)”,马化腾在这次内部员工大会表态:“无所谓!我们不着急,千万不要上当”。

此番言论之前,作为以规模盈利著称的云产业,腾讯云业务内部势必非常在意市场份额的排名。2022年2月,腾讯云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发文强调,腾讯云整体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IaaS+PaaS+SaaS)稳居Top2。

这个排名参照的数据来源,就是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第三季度)跟踪报告》。其中内容显示,公有云IaaS+PaaS市场份额上,腾讯云为10.92%,位列第二;而华为云为10.74%,位列第三,两者差距十分微弱。

彼时市场上已经有相关论调称,华为“狼性”的进攻,让长期稳坐中国市场第二的腾讯云感到了巨大的威胁。

事实也确实如此,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在公有云IaaS+PaaS市场份额上,华为云以11.1%超过10.7%的腾讯云位居第二;而同样根据Canalys的最新统计,2022年第三季度,华为云的市场份额占比19%,超过腾讯云16%的份额成为第二大云服务提供商。

与华为云的“老二之争”失利,只是腾讯云营收增速转舵的一个缩影。

实际上,往往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对美好事物的想象中时,糟糕的事情早已在悄然待发。

2022年3月23日,腾讯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480亿元,首次超过网络游戏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这也被业内认为是腾讯营收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拐点,从而大书特书。

但少有人注意的是,在2021年前三个季度,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同比增速始终超过30%,第四季度的增速只有24.6%。

进入2022年,这样的营收增速放缓趋势更为明显。今年5月18日,腾讯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一季度业绩中,除了预期之中的游戏、网络广告业务下滑,备受关注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整体收入同比增长只有10%。

这远低于市场预期15%-20%的增速,往昔高增长的腾讯To B业务瞬间面临“换档失速”的局面。

紧接着,来到2022年二、三季度,腾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增速分别为3.8%、0.5%,前三季度整体收入增速为4.6%。由于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分为两块,而之所以呈现如此“失速”,明显是受到云业务的拖累。

从30%到4.6%的增速骤降,市场原因之外,腾讯云策略的改变是最大的催化剂。

去年初的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会上,腾讯总裁刘炽平指出,过去几年,整个中国云计算行业都处在“不惜一切代价增长”(growth at all costs)阶段,为了与更多企业客户建立联系,不惜牺牲利润。

“在某些情况下,你必须在价格方面给予非常大的折扣;或者为客户开发非常定制的解决方案;或者部分收入来自硬件转售,使你的利润率非常低,有时甚至是负的。”

刘炽平宣称,腾讯云业务接下来要从不惜一切代价地增加收入,转向提高增长质量,从而提升利润率。

这一策略转向,随后就从财务指标体现出来。据腾讯云离职员工透露,关于腾讯云的整体业务,2022年上半年与2021年同期相比,从收入维度评价,2022年整体业务收入表现较差,下降5%-10%,从利润角度评价,2022年整体业务利润表现较好,上升5%-10%。

“利润增长与腾讯云主动采取的策略有关,2022年腾讯售卖产品中自研产品占比较高,自研产品利润较高,整体利润得到提升。”

这样的趋势或将持续,在腾讯2022年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被问及关于云业务,商业服务营收同比下降的趋势能否在下半年得以扭转?腾讯方面回应道,“在云服务方面,我们目前更专注于确保毛利,减少损失。至于收入增长方面,我们可能会把它推到明年。”

破局之道:打不过就加入?

事实上,无论腾讯云是否改变提高增长质量的策略,其营收增长也并不是一蹴而就。

眼下,中国云市场最大的变量是运营商们。经常被忽略的是,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在布局云业务的时间节点上难分伯仲,甚至运营商还要领先一步。

如今国内的云计算“一哥”阿里云,是于2009年创立,次年借助淘宝找到规模化落地场景。而早在2007年,中国移动研究院便开始进行云计算的研究和开发;与之类似,中国电信从2009年开始布局,宣布启动翼云计划。

从三大运营商的动作来看,都选择了对云计算业务进行及时跟进,但从结果来看,直到2021年之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云计算市场更多扮演着幕后角色。

转机发生在这一年,运营商们掀起了一场新的变革。对比各家公布的2021年营收数据,主流互联网云厂商在营收和增速上均弱于传统电信运营商,大约在30%-40%的营收增速水平,而运营商云业务增速动辄过百。

至今,这样的趋势一直保持着。根据三大运营商 2022年三季度公开业绩交流会披露内容,预计2022年三大运营商的云计算收入均可以实现翻倍增长。

这背后的驱动因素也很清晰,当下行业增长动力从互联网客户向传统企业切换。

拿国内互联网产业来说,经过数年的高速发展,国内互联网用户渗透率已经超过 70%,这意味着在没有技术创新的刺激下,用户流量将逐步趋于平稳。

与之相反,传统企业客户逐步成为上云主力。从北美市场的经验看到,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传统企业亦存在较为广阔的上云空间。

但互联网云厂商之所以没能从中受益,原因在于,不同行业客户需求差异较大。对于政企客户而言,自主可控、系统安全是关键,性能满足基本使用即可。这也就意味着,运营商云一跃成为政企大单的有力竞争者。

对于这种局面,互联网云厂商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之法。拿腾讯云来说,就是找来关键人物李强加盟。

事情的前奏发生在2021年5月,汤道生由事业群总裁改任CEO,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出任事业群COO。此次调整被认为是“930”之后腾讯企业级业务的一次重大变革。

彼时,腾讯CSIG确定了“扎根行业、深耕区域、提升效率”三大策略,并引入SAP前中国区总经理李强加盟,任腾讯智慧工业和服务业总裁。

经过一年左右的酝酿,2022年7月腾讯对外宣布成立政企业务线,腾讯副总裁李强出任该业务线总裁。这次调整之后,To G业务线和To B业务线进行了全面整合。

公开资料显示,李强曾任SAP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而离开SAP中国后,他先是加盟360集团,担任360政企安全集团CEO向周鸿祎汇报,后于2021年5月加盟腾讯。可见,最终能够统筹腾讯的政企业务,李强自身的履历和资源起到重要背书。

至于尾声,2022年11月30日,在深圳举办的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成立于6月的腾讯云智慧运营商部门首次亮相,详解其产品和策略。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此前运营商部门一直被认为是较为尴尬的角色。因为运营商与腾讯本是互为甲乙双方,在云业务上腾讯采购运营商网络产品如带宽,在某些集成类项目与数据产品等方面上,运营商向腾讯采购产品。

“原本运营商被认为是腾讯的合作伙伴,目前运营商被认为是腾讯的客户;对运营商角色认知的改变意味着腾讯将加大对运营商的服务,关注其内部数字化转型等内容。”

总的来说,从集成方到愿意被集成,是腾讯云今年以来业务层面的一个关键变化,颇有些打不过就加入的意味。

写在最后

回望十年之前,价格战几乎无时无刻在云行业中上演。

彼时借由亚马逊AWS入华,先是阿里云宣布旗下产品价格全面下调,最高降幅高达50%,紧跟着腾讯云推出6折促销活动。

而之后在以阿里云、腾讯云为首的国内云厂商发起的数次价格战中,腾讯云更是让阿里云十分头疼。最富有争议的举动发生在2017年3月,腾讯云以一分钱价格中标预算达495万的厦门政务云项目。

数日后,在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气愤表示,“今天在所有人都希望推动企业的发展成就一个行业的时候,马化腾和他的团队用一分钱的投标对行业进行了破坏。”

很难想象到,现如今,从原先只看营收规模的1分钱中标、“不惜一切代价增长”(growth at all costs),到现在转向健康可持续经营、从集成方到愿意被集成,腾讯云的经营策略迅速完成了180度大转向。此举也更符合腾讯“像水一样”的基因。

下一步,腾讯在政企服务方面还需找到重点的突破方向,即洞察行业用户的需求、结合客户需求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以及找到合适的销售通路。无论这步棋结果如何,都应了那句老话,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始了。

参考资料:

中信证券《运营商战略聚焦,云计算迎来高速增长与价值重估》

财新《腾讯瘦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