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原奶市场波动引热议,乳制品行业的未来何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原奶市场波动引热议,乳制品行业的未来何在?

乳制品市场长期向好趋势并未改变。

文|江瀚视野观察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乳制品市场突然进入了一个特殊的阶段,各地的原奶价格的下跌引发了市场的热议,甚至于某些地区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那么面对着当前原奶价格的异常下跌,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乳制品行业的未来何在?

6日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紧急出台纾困政策,下达4000万元乳品加工企业生鲜乳喷粉补贴。同时,解决养殖场户实际困难,协调解决生鲜乳收购中出现的矛盾,最大限度保护奶农利益。

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1月9日上午,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处相关负责人回应中国新闻周刊,受疫情影响,奶业市场消费端确实出现疲软现象,不过网传河北省奶牛养殖户出现“倒奶杀牛”现象系不实说法,“河北省没有发现倒奶杀牛现象”。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佐证了供应端的充足,2022年1-11月乳制品产量2848.9万吨,产量同比增长2.8%。聚焦到生鲜乳本身,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自2018年来中国牛奶产量持续增长,2021年牛奶产量达3683.0万吨,同比增长7.1%。

乳制品行业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之前我们就曾经讨论过为什么会出现当前这种牛奶市场异常的现象,不过面对着这种异常到底该如何分析呢?

首先,乳制品产业的周期变化等多重因素引发当前困难。客观地说,当前乳制品市场的问题不是单一原因所导致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叠加的结果,从产业周期的角度来说,当前乳制品产业的生产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大规模上涨周期之后,周期性的产能过剩就出现了。

与此同时,由于产业上游成本的不断提高,导致了奶牛养殖的成本不断增加,特别是饲料成本的持续上涨引发了奶牛养殖的问题,形成了市场的压力,最终传导到奶牛养殖户端就形成了养殖户的压力,这种压力对于本身抗风险能力就较弱的奶牛养殖业者来说,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市场问题。

当然,从产业的角度来说,中小产业参与方特别是小牧场养殖者本身对抗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就较弱,很容易因为自身抗风险能力不足从而导致较为过激或情绪化的做法,反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风险。

因此,在多个因素共同叠加的情况下,乳制品产业的上游供给端就出现了问题,这就是原奶价格大跌,甚至某些养牛场出现过激选择的原因所在。

其次,当前乳制品产业市场问题为什么这么难?其实,除了我们上面说的一些客观的市场问题之外,当前乳制品市场还面临着一个较大的问题,这就是恐慌情绪的蔓延。

站在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就会发现,恐慌情绪被媒体有意无意的放大反而成为了当前乳制品市场较大的难题。

单纯依靠企业行为已经越来越难以支撑整个市场的发展,市场的发展压力还在增加。所以,站在短期市场发展的角度来说,受到市场周期规律叠加疫情影响的多重压力因素,自然而然导致了当前的乳制品市场困难。

这种短期困难的产生有他的客观因素,也有其特殊的背景,不过这种困境也多是当下的短期影响,对于市场的长期影响并不大。

乳制品行业到底该怎么看呢?

首先,乳制品行业的长期向好态势并没有发生改变。

从市场整体发展趋势的角度来说,当前的乳制品市场其实是短期紧张但长期看好的趋势,这些年伴随着中国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乳制品的需求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市场对于乳制品的需求量与需求种类依然不断提升,但受到疫情的影响,部分需求被遏制,出现了需求侧的下滑。

然而,伴随着市场的全面开放,待疫情高峰期结束,我国对消费和投资的政策刺激将拉动消费回暖,而乳制品自身的健康属性将带动其需求复苏。与此同时,大量用户“阳康”之后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补充来恢复体力和免疫力,牛奶作为最便宜也有效的蛋白质补充方式,无疑会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市场需求将有可能进一步快速扩大。因此,市场的复苏是非常值得我们期待的,整个乳制品产业向好的趋势依然没有发生改变。

据东兴证券的研报预计,自2022年 12 月新冠疫情防控放开后,受疫情冲击居民消费整体表现疲软,短期对乳企不利,但中长期来看,预计 2023年春节前后,待疫情高峰期结束,我国对消费和投资的政策刺激将拉动消费回暖,而液奶自身的健康属性将带动其需求复苏,对奶价形成支撑。

其次,市场现在更需要共克时艰,共同推动产业发展。面对着当前短期的困难,到底该怎么办呢?从整个市场的角度来分析,当前出现的问题虽然客观存在,但是也的确是在特殊情况下所产生的短期问题,由于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市场供应端的滞后性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市场失灵的现象。这种现象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大概率是一种短期现象,不会出现持续长时间的市场影响。

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一旦出现市场失灵现象,想要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来进行自我调节的话,往往会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并且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恢复正常,这就需要在市场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的同时,要让看得见的手进行有效地市场干预了。

这就要从两个角度来进行着手,一方面,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市场的信心建设尤为重要,当前市场的短期现象和情绪化波动相当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市场上下进一步统一共识,避免情绪的过度传导。产业各方应该进一步共同维护产业的发展,避免产业的唱衰声音引发了消费者的进一步情绪波动,从而构建起市场的信心与有效预期,真正推动市场的发展。

另一方面,就需要由政府出面,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多措并举推动市场发展:

一是实施有效的市场补贴措施。补贴养殖场、乳制品企业等产业上下游各个环节,通过补贴来推动企业更好地进行市场收储,从而增加对于乳制品上游的需求。

二是以消费券杠杆推动消费复苏。通过消费券等多种形式,对于主要行业进行消费券支持,吸引当前消费者加大乳制品的消费,从而在需求侧推动需求回归正常,加速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回暖,确保消费地持续增长。

三是考虑更长期地建立乳制品喷粉收储机制。可以考虑参考猪肉的冷冻收储体系,建立国家的乳制品收储体系,通过有效地收储来平抑价格的过度波动,让消费者可以获得更便宜的乳制品,也熨平市场周期波动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当前的乳制品行业来说,困难是暂时,“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市场前景依然向好,需要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来推动产业信心的重塑,更需要养殖场、乳企、政府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加大统筹,在政府的带领下用看得见的手来真正进行有效地市场调节,从而推动市场回归到正轨之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伊利

4.5k
  • 数智伊利“硬控”互联网大会,揭秘真AI牛奶的“味道”
  • 69股获券商买入评级,湖北宜化目标涨幅达51.89%

蒙牛乳业

3.7k
  • 无菌包装要约收购第一案获反垄断“放行”,但新巨丰和纷美包装双方已“决裂”
  • 蒙牛乳业:获富达国际增持约1.26亿港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原奶市场波动引热议,乳制品行业的未来何在?

乳制品市场长期向好趋势并未改变。

文|江瀚视野观察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乳制品市场突然进入了一个特殊的阶段,各地的原奶价格的下跌引发了市场的热议,甚至于某些地区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那么面对着当前原奶价格的异常下跌,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乳制品行业的未来何在?

6日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紧急出台纾困政策,下达4000万元乳品加工企业生鲜乳喷粉补贴。同时,解决养殖场户实际困难,协调解决生鲜乳收购中出现的矛盾,最大限度保护奶农利益。

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1月9日上午,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处相关负责人回应中国新闻周刊,受疫情影响,奶业市场消费端确实出现疲软现象,不过网传河北省奶牛养殖户出现“倒奶杀牛”现象系不实说法,“河北省没有发现倒奶杀牛现象”。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佐证了供应端的充足,2022年1-11月乳制品产量2848.9万吨,产量同比增长2.8%。聚焦到生鲜乳本身,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自2018年来中国牛奶产量持续增长,2021年牛奶产量达3683.0万吨,同比增长7.1%。

乳制品行业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之前我们就曾经讨论过为什么会出现当前这种牛奶市场异常的现象,不过面对着这种异常到底该如何分析呢?

首先,乳制品产业的周期变化等多重因素引发当前困难。客观地说,当前乳制品市场的问题不是单一原因所导致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叠加的结果,从产业周期的角度来说,当前乳制品产业的生产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大规模上涨周期之后,周期性的产能过剩就出现了。

与此同时,由于产业上游成本的不断提高,导致了奶牛养殖的成本不断增加,特别是饲料成本的持续上涨引发了奶牛养殖的问题,形成了市场的压力,最终传导到奶牛养殖户端就形成了养殖户的压力,这种压力对于本身抗风险能力就较弱的奶牛养殖业者来说,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市场问题。

当然,从产业的角度来说,中小产业参与方特别是小牧场养殖者本身对抗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就较弱,很容易因为自身抗风险能力不足从而导致较为过激或情绪化的做法,反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风险。

因此,在多个因素共同叠加的情况下,乳制品产业的上游供给端就出现了问题,这就是原奶价格大跌,甚至某些养牛场出现过激选择的原因所在。

其次,当前乳制品产业市场问题为什么这么难?其实,除了我们上面说的一些客观的市场问题之外,当前乳制品市场还面临着一个较大的问题,这就是恐慌情绪的蔓延。

站在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就会发现,恐慌情绪被媒体有意无意的放大反而成为了当前乳制品市场较大的难题。

单纯依靠企业行为已经越来越难以支撑整个市场的发展,市场的发展压力还在增加。所以,站在短期市场发展的角度来说,受到市场周期规律叠加疫情影响的多重压力因素,自然而然导致了当前的乳制品市场困难。

这种短期困难的产生有他的客观因素,也有其特殊的背景,不过这种困境也多是当下的短期影响,对于市场的长期影响并不大。

乳制品行业到底该怎么看呢?

首先,乳制品行业的长期向好态势并没有发生改变。

从市场整体发展趋势的角度来说,当前的乳制品市场其实是短期紧张但长期看好的趋势,这些年伴随着中国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乳制品的需求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市场对于乳制品的需求量与需求种类依然不断提升,但受到疫情的影响,部分需求被遏制,出现了需求侧的下滑。

然而,伴随着市场的全面开放,待疫情高峰期结束,我国对消费和投资的政策刺激将拉动消费回暖,而乳制品自身的健康属性将带动其需求复苏。与此同时,大量用户“阳康”之后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补充来恢复体力和免疫力,牛奶作为最便宜也有效的蛋白质补充方式,无疑会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市场需求将有可能进一步快速扩大。因此,市场的复苏是非常值得我们期待的,整个乳制品产业向好的趋势依然没有发生改变。

据东兴证券的研报预计,自2022年 12 月新冠疫情防控放开后,受疫情冲击居民消费整体表现疲软,短期对乳企不利,但中长期来看,预计 2023年春节前后,待疫情高峰期结束,我国对消费和投资的政策刺激将拉动消费回暖,而液奶自身的健康属性将带动其需求复苏,对奶价形成支撑。

其次,市场现在更需要共克时艰,共同推动产业发展。面对着当前短期的困难,到底该怎么办呢?从整个市场的角度来分析,当前出现的问题虽然客观存在,但是也的确是在特殊情况下所产生的短期问题,由于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市场供应端的滞后性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市场失灵的现象。这种现象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大概率是一种短期现象,不会出现持续长时间的市场影响。

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一旦出现市场失灵现象,想要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来进行自我调节的话,往往会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并且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恢复正常,这就需要在市场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的同时,要让看得见的手进行有效地市场干预了。

这就要从两个角度来进行着手,一方面,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市场的信心建设尤为重要,当前市场的短期现象和情绪化波动相当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市场上下进一步统一共识,避免情绪的过度传导。产业各方应该进一步共同维护产业的发展,避免产业的唱衰声音引发了消费者的进一步情绪波动,从而构建起市场的信心与有效预期,真正推动市场的发展。

另一方面,就需要由政府出面,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多措并举推动市场发展:

一是实施有效的市场补贴措施。补贴养殖场、乳制品企业等产业上下游各个环节,通过补贴来推动企业更好地进行市场收储,从而增加对于乳制品上游的需求。

二是以消费券杠杆推动消费复苏。通过消费券等多种形式,对于主要行业进行消费券支持,吸引当前消费者加大乳制品的消费,从而在需求侧推动需求回归正常,加速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回暖,确保消费地持续增长。

三是考虑更长期地建立乳制品喷粉收储机制。可以考虑参考猪肉的冷冻收储体系,建立国家的乳制品收储体系,通过有效地收储来平抑价格的过度波动,让消费者可以获得更便宜的乳制品,也熨平市场周期波动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当前的乳制品行业来说,困难是暂时,“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市场前景依然向好,需要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来推动产业信心的重塑,更需要养殖场、乳企、政府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加大统筹,在政府的带领下用看得见的手来真正进行有效地市场调节,从而推动市场回归到正轨之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