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 章宇璠
回顾2022年,新能源板块遭遇两次大幅调整,长达近两年的单边上涨行情宣告结束。伴随板块走势的跌宕起伏,机构抱团逐渐瓦解,交易拥挤度显著下降。展望2023年,新能源板块能否“王者归来”?哪些细分赛道有阿尔法机会?
界面新闻特邀三位投资界大咖——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崔宸龙,泰达宏利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王鹏,中信建投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朱玥,聊聊未来一年新能源板块的投资逻辑。
首先从宏观上看,对于2023年的A股的市场整体走势的展望,三位嘉宾都持积极态度。崔宸龙解释称,一方面,去年由于美债的上行速度过快,通胀的压力等因素,市场回调较多,目前所处的位置相对比较低;当前美债收益率处在比较高的位置,这一影响基本反映在了资本市场的定价当中,通胀的压力也有所减轻;美债有可能会在今年的某个时段到达顶部区域,对全球权益市场的压力就会减小。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疫情基本突破第一波,经济基本面的修复上有较大的正贡献。王鹏也指出,去年经历了各种黑犀牛事件之后,大家对于美债预期也基本到顶,美债上行对投资的影响就会变小。而国内过去三年压制经济的最大两个政策——地产和防疫政策,在第四季度都出现了出乎意料的转向,因此国内基本上也是复苏态势。
针对新能源板块,朱玥指出其过去一年指数表现不佳的背后原因是疫情影响等突发事件,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调,供给层面的释放。他也指出,到2023年,从微观角度上来看,新能源板块是在变好。一方面对于需求影响的因素会被基本消除,消费也会得以释放;另一方面,过了三年时间,上游原材料扩产比较充足,对于行业的压制也已经消除。因此,新能源板块阶段性的表现预计会非常好,并且会有一些细分环节空间较大。朱玥也表示自己非常看好行业利润从上游环节向下游转移的趋势。
崔宸龙表示,新能源板块的回调和基本面的关系不大,而主要是因为美债收益率上行对成长板块的估值压力。他指出,新能源板块的回调不是独立出现的,很多成长型的行业都出现了一定的回调。新能源的基本面虽然有一些扰动,但是其主要公司的盈利情况基本都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长。基本面主要是受到宏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杀估值”的情况。例如新能源车、光伏产业,它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压力较大,市场会有对于它未来盈利、产能释放情况的忧虑。但放到业绩端或者基本面的角度来看,新能源依然保持了快速的增长。
王鹏也表示,成长股不仅反映的是当前业绩的增长,还反映了大家对未来成长的预期,因此会出现新能源板块短期调整的情况。他指出,虽然去年迅速转向的两项政策对新能源行业不是利空,但它也并非边际上最利好的板块。前几年消费被压制的板块在强政策阶段边际催化更好,筹码结构也更好,就使得在存量博弈的市场上,新能源的行业细分板块又被做了抽水。
对于2023年整个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三位嘉宾都表示了看好。崔宸龙解释称,基本面现在所处的位置比较低,有较大上升空间;去年整个板块主要公司的业绩增长也比较快,一负一正的影响使得估值很低。而短期数据的扰动,包括市场对于锂电、光伏、储能等板块的担忧,都已经表现在股价里面了,使得板块的估值到了合理的区间,只要出现了比悲观预期好的情况,都会导致超预期的结果。朱玥也表示自己非常看好板块的超额收益,在目前这个位置会有贝塔型机会,是机会远大于风险的阶段。到了一定阶段,估值要向基本面回归,现在这一过程也已经逐步开始了。
王鹏补充称,2023年其实很多行业都会面临低基数下的高增长情况。这时候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成长型行业再想在市场上胜出,对其业绩增长能力、持续性要求会更高。
具体到新能源产业链中的细分板块,三位嘉宾都最看好储能。
王鹏解释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占比越来越高,储能或者类储能设施的必要性就会增强。崔宸龙也指出,特别是大型储能,至少会有翻倍以上的增长。他解释称,今年国内有配置储能的政策性要求,海外的大型储能配套的量和订单也会增长。另外,光伏硅料带来的价格下降会传导到终端组件的价格,让地面电站的投资释放额度,给储能很大的配套空间。并且,俄乌战争后欧洲电价的暴涨带来户用端储能的需求爆发,欧洲做户储的公司出现了业绩和订单的双爆发。户储在海外类似于消费升级,可以保证面对极端天气或电网故障时,家庭用电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综合来看,储能的需求在今年会有确定性的增长。
朱玥也表示,尤其在中国,火电在电源结构中占比较大,灵活性也较差,新能源接入的压力很大,中国必须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快的投资去增加灵活性资源的建设,因此储能在中国面临着更加紧迫的需求。
除了储能之外,王鹏表示自己也看好以光伏、海风为代表的困境反转的行业。硅料价格雪崩式下跌,产业链利润会重新分配,装机可能会超预期。海风对运输、装机的要求很大,未来有能力恢复到去年的三倍,业绩弹性很大。崔宸龙也指出,他认为储能、海风的增速绝对值相对来说更高,其次是光伏、锂电。他表示自己长期都看好锂电,认为这一轮能源革命中,锂电作为储能介质,未来应用场景会继续扩大,但未来还是综合能力更优秀的企业才会在这一领域中占据优势,会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局面。
朱玥表示,现在这个位置上不用太考虑估值,而是更多考虑基本面的变化。他认为有两个能跑赢板块的方向,一个是上限比较大的方向,另一个就是产业链利润向下游趋势转移的方向。过去几年新能源行业是资源为王,未来几年,应该是订单为王。一些偏订单型的、产业链偏终端的公司,会有战胜行业的机会。崔宸龙也表示,新能源产业的中下游制造环节的利润有望修复。
针对2023年光伏产业链的竞争格局,三位嘉宾都肯定了竞争导致的技术进步带来正面影响。崔宸龙指出,光伏开年以来原材料价格的暴跌对于整个板块都是利好。首先新能源板块效率提升带来成本下降,刺激需求爆发,对于整个板块来说一定是利好。去年原材料端成本高抑制了需求,今年供给释放,需求也大,终端售价如果降下来,经济性会很明显。另外,对于光伏产业,每次行业压力测试都会推动技术进步,淘汰较差的企业,优秀企业能力也会得到提升,这一优势会在今年价格大幅下降后爆发。
王鹏也表示,新能源领域成熟技术的竞争是常态,每个阶段都会有技术走在前列的公司,它们赚到超额利润后股价本身会表现很好。而投资者需要回避哪些盈利能力明显需要回调的环节,对显著收益率放量、盈利能力边际回升、有新的技术变革的细分环节给予重视。
朱玥指出,大方向上光伏产业会有盈利的重新分配。未来硅料利润肯定会缩窄,但如果不考虑硅料,中下游环节盈利能力是在提升。过去十年,光伏板块和需求有很大关系。今年光伏会放量,成本也会下降,终端环节的盈利能力会比较强。另外,技术进步也会驱动成本下降,带来收益率上升。
在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的背景下,针对2023年的新能源车板块,三位嘉宾仍然持乐观态度。崔宸龙解释称,去年最后几个月新能源车接近30%的渗透率要根据分子分母来看。整个汽车总销量萎缩导致分母变小,渗透率就比较高。另外还要看数字背后的原因。有一些混动车型带电量远小于纯电的车型,对电池用量来说风险很小;A00级新能源汽车带电量也不多。如果扣掉这两者,其实渗透率没有那么高。另外,中国目前新能源车的发展上是最快的,欧美发达国家,东南亚、南美、中东等发展中国家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还是很低。新能源车作为产品的升级,就像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机,是全球性的,未来市盈率空间非常大。另外虽然购置新能源车补贴退坡,但产品的竞争力不是看价格的优势,而是产品力本身。
王鹏也指出,虽然新能源车补贴调整,但其实电池等零部件价格都在下降,对于消费者而言买车反而更便宜了。对于投资来说,没必要悲观,但也不会有2021年那种贝塔式的大行情。对于一些龙头公司都是有机会的。
朱玥则表示,新能源车目前的渗透率不算高,还是产品驱动的时代。明年从车型来看,产品会更加丰富。整体面上来看,市场判断偏低,实际上从车企排产各方面比预期要好。他也指出,如果把锂电只局限于电动车,他不认为它是新能源板块空间最大的方向,但从性价比来看也是很有价值的方向。随着价格下跌、需求上涨,它的边际变化就会到来,跟新能源大方向一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