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特斯拉之后,AITO问界也挥起了价格屠刀。
1月13日,AITO问界宣布将从即日起调整旗下车型售价,其中,问界M5 EV起售价下调2.88万元-3万元,调整后的起售价为25.98万元、28.98万元,问界M7舒适版与豪华版分别下调3万元,调整后的起售价为28.98万元、30.98万元,问界M5增程版与问界M7旗舰版车型价格保持不变。
作为华为与赛力斯共同打造的电动品牌,AITO问界采用了智选造车模式,由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及渠道销售,并由赛力斯位于重庆的两江智慧工厂担纲生产。与理想汽车类似,AITO问界也是从增程路线切入,旗下两款车型问界M5和问界M7,分别对标理想ONE和理想L9。
2022年9月,AITO问界在华为Mate50系列及全场景新品秋季发布会上,推出了旗下首款纯电车型问界M5 EV,由此开启增程与纯电并行的双轨时代。当前,AITO问界销量仍主要依赖增程车型,以主力车型问界M5为例,2022年,问界M5总销量为5.69万辆,其中,增程车型占比达到86%。
对于本次降价,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这是AITO问界的最猛新年福利。不过,外界普遍认为问界面临销量压力。其中,除了疫情及供应链扰动,新能源补贴退出对市场带来的冲击之外,对于主打增程车型的AITO问界来说,上海撤销混动绿牌更是雪上加霜。
反应在数据上就是,从去年3月M5启动交付以来,问界单月销量一度节节攀升,仅用87天就实现了交付破万,10月,AITO问界更以1.2万的销量拿下新势力销量季军,此后,AITO问界却走上了下坡路,11月业绩环比下滑超过三成,单月交付量仅8260辆,12月才勉强重新站上1万大关。
2022年,AITO问界最终未能完成销量目标。最初,余承东给问界设定的年度交付目标为30万辆,但问界M5在上半年总共仅交付2.1万辆,随后,华为方面又将交付目标下调到10万-20万辆。2022年,AITO问界实际交付量为7.62万辆,即便按照区间下限计算,业绩完成度也不足八成。
面对新能源补贴退出的压力,比亚迪、零跑、哪吒、睿蓝、几何、长安深蓝等国产品牌纷纷宣布涨价,而选择逆势涨价的也只有特斯拉和问界。1月6日,特斯拉中国更新旗下全系车型售价,Model 3与Model Y均刷新历史低价,其中,国产Model 3起售价为22.99万元,降价幅度高达3.6万元。
在史无前例的价格刺激下,特斯拉订单暴涨。1月9日,市场有传言称,特斯拉在3天内狂揽3万订单。与此同时,特斯拉官网显示的提车周期,也从此前的1-4周增至2-5周。不过,这也引起了老车主的不满,从特斯拉中国官宣降价以来,长沙、成都、上海等多个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维权事件。
从降价幅度来看,AITO问界与特斯拉不相上下,而不同于特斯拉的强硬做派,AITO问界在降价之余也对老用户进行了安抚。根据官方公告,针对2023年1月13日8点30分前已提车的车主,AITO问界推出了包含整车延保、积分回馈等在内的多重权益礼包,总计价值达3.3万元-3.5万元。
不过,据电厂了解,作为主力车型的问界M5增程版车型,并不在此次降价范围内。对于AITO问界来说,本轮降价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销量有待验证。毕竟,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不景气。
根据乘联会预计,受疫情及春节假期影响,1月汽车市场将整体表现低迷。此前,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表示,部分用户的购车需求已经在补贴退出的刺激下提前释放,市场消费信心也需要时间来恢复,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承受一定压力,预计将到5月份左右才能恢复元气。
此外,作为华为智选造车模式下的品牌范本,AITO问界在销售渠道上主要依赖华为。据东吴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末,AITO问界在220个城市共有1168家销售门店及172家用户服务中心,其中,AITO问界的门店数量超过“蔚小理”三家之和,但华为门店数量占比高达85%。
随着华为智选模式不断扩容,AITO问界在渠道上也将面临竞争。去年11月,阿维塔已入驻华为门店。据电厂了解,奇瑞、北汽、江淮也将陆续进驻华为门店,并且,三者或将采用AITO车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