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家乐福怎么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家乐福怎么了?

家乐福中国还能“起死回生”吗?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零态LT 张尧

编辑|胡展嘉

近日关于家乐福即将倒闭的消息再次被传出。不断有“家乐福购物卡在门店无法购物”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发酵,有消费者晒出了线下实体店里部分货架出现空置的场景,这些信息又传递了更多家乐福将要倒闭的焦虑,更多人去到门店里清空购物卡。

对此,家乐福相关负责人紧急辟谣“倒闭”传言称,家乐福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提供至好至省服务。

家乐福中国在中国市场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后,早已日渐衰落,被线上电商和本土商场进一步挤压,卖身苏宁后,并未迎来转机,反倒拖垮了苏宁的整体营收,去年年底,再次被曝出即将被出售的传闻,倘若能二次易主,或许家乐福中国活下去还有一丝转机。

01 拖欠货款、闭店潮

事实上,从2022年12月起,不少地区的家乐福就在门店贴出声明,称因店内系统升级,购物卡暂时不能结算,于1月5日陆续恢复正常使用。不止一家家乐福门店出现购物卡“消费受限”的情况。

这则声明进一步引发了消费者的不安全感,从2022年11月开始,多家家乐福门店就出现了消费者排队消耗购物卡情况。一些消费者试图寻求退卡,但却被门店工作人员拒绝。

在小红书上不少博主晒出了家乐福购物架被抢购一空的照片,不少消费者因为担心购物卡中的钱花不出去,选择奔往家乐福扫货。

据界面新闻报道,一名专门倒卖购物卡的北京黄牛透露,在他们收卡的圈子里,20天之前就已经拒绝收家乐福卡了,“倒不出去就砸手里了,很多人只能自己花掉”。

焦虑的氛围在全国多个城市之间蔓延开来,北京、沈阳、昆明、无锡等多地均出台了最新规定。无锡的家乐福在1月6日发布了购物卡使用最新规则,购物订单金额每满100元可用购物卡结算15元。

家乐福的营业状况,供应商是最早感知到的。去年11月开始,多家供应商推出了家乐福,起因于家乐福欠供应商货款,遭遇联合抵制不给供货。在时代财经的报道中提到,有供应商人士自2021年11月起开始就已经不能按照合同约定的金额按时付款,要一直到2022年上半年,每个月都会支付一部分货款,但并不会完全付清。2022年下半年开始,家乐福完全停止了付款。截至目前,该供应商已经被拖欠货款将近310万元。

该人士表示,他从2022年12月开始停止给家乐福供货,和他一样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不在少数,比较熟悉的鸡蛋、猪肉等供应商都出现这种情况,并且撤出卖场。

对此,1月9日,家乐福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家乐福进入中国市场28年,一直伴随着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提供至好至省服务。请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不信谣、不传谣。

同时,该负责人也提到零售业面临的挑战,“近年来由于受到疫情封控等因素影响,零售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家乐福也在积极转型升级应对挑战,推进新供应链模式切换,在供应商、集团等各方资源协调、支持下,我司供应链在有序优化中,将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商品选择。”

02 坠落“大卖场”

作为一家外资企业,家乐福进入中国已经有27载,1995年圣诞节,家乐福在北京国展中心附近开设了中国市场的首家门店,正式将价格实惠且货品齐全的“大卖场”模式带入中国市场,成为了中国“大卖场”的开创者。

根据当时的报道,该店刚开业那几天,每天货架上的商品都能被一扫而光,每天的营业额也达到了数百万元。随后家乐福的门店以每年十家的速度增长。2006年家乐福门店突破100家,成为彼时外资零售超市企业中的老大。

但好景不长,在家乐福一脚踹开“中国大卖场”的大门后,沃尔玛、麦德龙等外资企业也开始纷纷进驻中国市场,试图分的一杯羹,2010年,家乐福在华门店数被沃尔玛反超。

与此同时,以永辉超市、华润万家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开始崛起。

内外夹击之下,家乐福中国却在竞争中失速,市场地位一度下滑。根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0年,家乐福2019年市场份额为4.4%,低于2011年的7.7%。相比之下,国内连锁企业永辉超市2020年市场份额从2011年的3.1%扩大到11.9%,华润控股的超市份额从6.3%跃升至10%。

前途未卜之下,家乐福在2013年开始了批量闭店,自2013-2015年,家乐福陆续关闭了内地的近30家门店。

随着国内互联网时代的日渐成熟,消费者的消费场景和习惯发生改变,线下商超在电商发展的黄金时段,逐渐失去了竞争力。而家乐福是在2015年开始意识到这件事,开始着手转型电商。

2015年家乐福首先在上海启动了网上商城业务,并提供网页双语、客服双语、凭借消费订单到任意门店可以退货的服务。在上海地区运营一年后,家乐福网上商城在2016年正式进入北京。

但转型和节流并未给家乐福的业绩带来改善,根据2016年家乐福的业绩报告显示,因亚洲和法国本土市场表现不佳等因素,家乐福的盈利大幅下降。集团2016年的净利润为55.91亿元,同比下降24%。其中,家乐福2016年在亚洲的亏损达到4.35亿元,而在上年还盈利9741.29万元。

零售业的寒冬和电商的蓬勃发展,给老牌零售企业带来了致命冲击,2017-2018年,家乐福中国净亏损达到近17亿元。

以家乐福为代表的传统老牌零售企业不得不寻求转型,无奈之下,卖身苏宁易购。

2019年9月,苏宁易购以48亿元正式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

苏宁的入股,并没有带领家乐福中国走出泥潭。

03 拖垮苏宁后或再度易主

反而,从2019年收购家乐福以来,苏宁易购的净亏损持续被连累。据苏宁易购过往年报显示,2019-2021年家乐福(中国)营收分别为65.32亿元、255.74亿元、208.78亿元。但净亏损方面则持续扩大,分别为3.04亿元、7.95亿元、33.37亿元。

贴上苏宁标签的家乐福,并没有实质性变化,除了实现了线上支付功能外,本质上模式还是一家传统超市。

疫情影响叠加下,2020年以来,家乐福加速了闭店。苏宁易购2022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家乐福无新开门店,闭店数量达到54家,门店数量从2021年底的205家减少到151家。2021年,门店数量净减少23家,2020年净减少5家。

苏宁易购表示,公司净利润亏损很大原因是受家乐福的拖累,其下滑的业绩难以分摊较高的固定租金成本。为缓解亏损,公司正在全面开展家乐福业务调整,关闭部分区域门店。

去年9月,家乐福中国业务换帅,龚震宇接棒。据2021年年报显示,龚震宇于1971年出生,曾在苏宁易购子公司、营销总任职,现任苏宁易购副总裁。龚震宇在南京苏宁百货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分子公司担任董事、高管职务。

龚振宇上任之后,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改善家乐福中国的经营压力。

苏宁易购在半年报中称,2022年上半年,家乐福(中国)积极进行业务调整、组织优化,优化B端易彩云、零售云组织建设和IT系统搭建;拓展会员店模式和规模;关闭部分亏损门店,带来一次性的赔偿支出增加等,使得上半年经营亏损。

苏宁收购家乐福的初心,是看中了其在快消品运营经验以及供应链能力,可以为苏宁本身的全场景零售模式锦上添花,稳固其在电商行业的地位。

但实际上,家乐福的供应链能力,并未在中国市场发挥出来。长期以来,家乐福中国都未搭建完善物流与配送中心,主要是依靠是欧洲本地采购战略来维持卖场的货物源。据中欧商业评论报道,家乐福中国每个卖场有90%的商品都是由欧洲本地供应商提供。

这也无形中提高了其采购成本,降低了效率,在自建物流配送体系的后来者永辉超市和大润发等发力下,家乐福完败。

连年亏损下,苏宁易购也已经无力回天。

去年年底,据彭博新闻社透露,知情人士称,苏宁易购正考虑出售其所持有的家乐福中国控股股权并寻求筹资约7亿至8亿美元;同时苏宁已联系潜在买家,以评估他们对家乐福中国80%股权的收购兴趣。对此苏宁方面回应称,不予置评。

对于家乐福中国来说,苏宁为其提供了数字化赋能以及物流网络到客流输送方的资源,现阶段急需资金更雄厚的资本输血,用来加速完善自身供应链体系搭建。

否则,在不久的将来,败走中国市场将是板上钉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家乐福

3.8k
  • 家乐福据悉研究提高估值的方案
  • 家乐福2023年经常性营业利润22.6亿欧元,增长9.8%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家乐福怎么了?

家乐福中国还能“起死回生”吗?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零态LT 张尧

编辑|胡展嘉

近日关于家乐福即将倒闭的消息再次被传出。不断有“家乐福购物卡在门店无法购物”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发酵,有消费者晒出了线下实体店里部分货架出现空置的场景,这些信息又传递了更多家乐福将要倒闭的焦虑,更多人去到门店里清空购物卡。

对此,家乐福相关负责人紧急辟谣“倒闭”传言称,家乐福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提供至好至省服务。

家乐福中国在中国市场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后,早已日渐衰落,被线上电商和本土商场进一步挤压,卖身苏宁后,并未迎来转机,反倒拖垮了苏宁的整体营收,去年年底,再次被曝出即将被出售的传闻,倘若能二次易主,或许家乐福中国活下去还有一丝转机。

01 拖欠货款、闭店潮

事实上,从2022年12月起,不少地区的家乐福就在门店贴出声明,称因店内系统升级,购物卡暂时不能结算,于1月5日陆续恢复正常使用。不止一家家乐福门店出现购物卡“消费受限”的情况。

这则声明进一步引发了消费者的不安全感,从2022年11月开始,多家家乐福门店就出现了消费者排队消耗购物卡情况。一些消费者试图寻求退卡,但却被门店工作人员拒绝。

在小红书上不少博主晒出了家乐福购物架被抢购一空的照片,不少消费者因为担心购物卡中的钱花不出去,选择奔往家乐福扫货。

据界面新闻报道,一名专门倒卖购物卡的北京黄牛透露,在他们收卡的圈子里,20天之前就已经拒绝收家乐福卡了,“倒不出去就砸手里了,很多人只能自己花掉”。

焦虑的氛围在全国多个城市之间蔓延开来,北京、沈阳、昆明、无锡等多地均出台了最新规定。无锡的家乐福在1月6日发布了购物卡使用最新规则,购物订单金额每满100元可用购物卡结算15元。

家乐福的营业状况,供应商是最早感知到的。去年11月开始,多家供应商推出了家乐福,起因于家乐福欠供应商货款,遭遇联合抵制不给供货。在时代财经的报道中提到,有供应商人士自2021年11月起开始就已经不能按照合同约定的金额按时付款,要一直到2022年上半年,每个月都会支付一部分货款,但并不会完全付清。2022年下半年开始,家乐福完全停止了付款。截至目前,该供应商已经被拖欠货款将近310万元。

该人士表示,他从2022年12月开始停止给家乐福供货,和他一样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不在少数,比较熟悉的鸡蛋、猪肉等供应商都出现这种情况,并且撤出卖场。

对此,1月9日,家乐福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家乐福进入中国市场28年,一直伴随着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提供至好至省服务。请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不信谣、不传谣。

同时,该负责人也提到零售业面临的挑战,“近年来由于受到疫情封控等因素影响,零售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家乐福也在积极转型升级应对挑战,推进新供应链模式切换,在供应商、集团等各方资源协调、支持下,我司供应链在有序优化中,将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商品选择。”

02 坠落“大卖场”

作为一家外资企业,家乐福进入中国已经有27载,1995年圣诞节,家乐福在北京国展中心附近开设了中国市场的首家门店,正式将价格实惠且货品齐全的“大卖场”模式带入中国市场,成为了中国“大卖场”的开创者。

根据当时的报道,该店刚开业那几天,每天货架上的商品都能被一扫而光,每天的营业额也达到了数百万元。随后家乐福的门店以每年十家的速度增长。2006年家乐福门店突破100家,成为彼时外资零售超市企业中的老大。

但好景不长,在家乐福一脚踹开“中国大卖场”的大门后,沃尔玛、麦德龙等外资企业也开始纷纷进驻中国市场,试图分的一杯羹,2010年,家乐福在华门店数被沃尔玛反超。

与此同时,以永辉超市、华润万家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开始崛起。

内外夹击之下,家乐福中国却在竞争中失速,市场地位一度下滑。根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0年,家乐福2019年市场份额为4.4%,低于2011年的7.7%。相比之下,国内连锁企业永辉超市2020年市场份额从2011年的3.1%扩大到11.9%,华润控股的超市份额从6.3%跃升至10%。

前途未卜之下,家乐福在2013年开始了批量闭店,自2013-2015年,家乐福陆续关闭了内地的近30家门店。

随着国内互联网时代的日渐成熟,消费者的消费场景和习惯发生改变,线下商超在电商发展的黄金时段,逐渐失去了竞争力。而家乐福是在2015年开始意识到这件事,开始着手转型电商。

2015年家乐福首先在上海启动了网上商城业务,并提供网页双语、客服双语、凭借消费订单到任意门店可以退货的服务。在上海地区运营一年后,家乐福网上商城在2016年正式进入北京。

但转型和节流并未给家乐福的业绩带来改善,根据2016年家乐福的业绩报告显示,因亚洲和法国本土市场表现不佳等因素,家乐福的盈利大幅下降。集团2016年的净利润为55.91亿元,同比下降24%。其中,家乐福2016年在亚洲的亏损达到4.35亿元,而在上年还盈利9741.29万元。

零售业的寒冬和电商的蓬勃发展,给老牌零售企业带来了致命冲击,2017-2018年,家乐福中国净亏损达到近17亿元。

以家乐福为代表的传统老牌零售企业不得不寻求转型,无奈之下,卖身苏宁易购。

2019年9月,苏宁易购以48亿元正式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

苏宁的入股,并没有带领家乐福中国走出泥潭。

03 拖垮苏宁后或再度易主

反而,从2019年收购家乐福以来,苏宁易购的净亏损持续被连累。据苏宁易购过往年报显示,2019-2021年家乐福(中国)营收分别为65.32亿元、255.74亿元、208.78亿元。但净亏损方面则持续扩大,分别为3.04亿元、7.95亿元、33.37亿元。

贴上苏宁标签的家乐福,并没有实质性变化,除了实现了线上支付功能外,本质上模式还是一家传统超市。

疫情影响叠加下,2020年以来,家乐福加速了闭店。苏宁易购2022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家乐福无新开门店,闭店数量达到54家,门店数量从2021年底的205家减少到151家。2021年,门店数量净减少23家,2020年净减少5家。

苏宁易购表示,公司净利润亏损很大原因是受家乐福的拖累,其下滑的业绩难以分摊较高的固定租金成本。为缓解亏损,公司正在全面开展家乐福业务调整,关闭部分区域门店。

去年9月,家乐福中国业务换帅,龚震宇接棒。据2021年年报显示,龚震宇于1971年出生,曾在苏宁易购子公司、营销总任职,现任苏宁易购副总裁。龚震宇在南京苏宁百货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分子公司担任董事、高管职务。

龚振宇上任之后,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改善家乐福中国的经营压力。

苏宁易购在半年报中称,2022年上半年,家乐福(中国)积极进行业务调整、组织优化,优化B端易彩云、零售云组织建设和IT系统搭建;拓展会员店模式和规模;关闭部分亏损门店,带来一次性的赔偿支出增加等,使得上半年经营亏损。

苏宁收购家乐福的初心,是看中了其在快消品运营经验以及供应链能力,可以为苏宁本身的全场景零售模式锦上添花,稳固其在电商行业的地位。

但实际上,家乐福的供应链能力,并未在中国市场发挥出来。长期以来,家乐福中国都未搭建完善物流与配送中心,主要是依靠是欧洲本地采购战略来维持卖场的货物源。据中欧商业评论报道,家乐福中国每个卖场有90%的商品都是由欧洲本地供应商提供。

这也无形中提高了其采购成本,降低了效率,在自建物流配送体系的后来者永辉超市和大润发等发力下,家乐福完败。

连年亏损下,苏宁易购也已经无力回天。

去年年底,据彭博新闻社透露,知情人士称,苏宁易购正考虑出售其所持有的家乐福中国控股股权并寻求筹资约7亿至8亿美元;同时苏宁已联系潜在买家,以评估他们对家乐福中国80%股权的收购兴趣。对此苏宁方面回应称,不予置评。

对于家乐福中国来说,苏宁为其提供了数字化赋能以及物流网络到客流输送方的资源,现阶段急需资金更雄厚的资本输血,用来加速完善自身供应链体系搭建。

否则,在不久的将来,败走中国市场将是板上钉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